巴中市二0 一四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年中考
语文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
项羽,面对滔滔激流,破fǔ( )沉舟,勇往直前,百二秦关,终属西楚;司马迁,在屈辱嘲讽下,不言放弃,发愤图强,终著成“史家之绝唱, ”。信念如同一把宝剑,能激发人的豪气;信念如同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的心灵。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不管你是何等渺小、卑微,使你同样可以谱写生活的童话,创造生命的奇迹。不要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便只顾风雨兼程;不要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不要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带着信念展翅áo( )翔吧,不要用顾虑和烦恼束缚自己,羁( )绊了前进的脚 步,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很棒,我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1)将文段中与前句内容贯通的名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泥泞( ) 羁绊( ) 破fǔ沉舟( ) 展翅áo翔( ) (3)文段中划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2分)
(4)文段中三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既然目标是地平线;②只要热爱生命;③既然选择了远方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5)仿写句子。要求使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语意连贯。(2分)
例句:信念如同一把宝剑,能激发人的豪气;信念如同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的心灵。 仿句: 2.古诗文默写。(12分,每空1分)
(1)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2)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共看明月应垂泪, 。(白居易《望月有感》)
(4)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5)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6)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7)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8)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 。”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孟子》中的“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10)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清明、中秋、重阳、春节等节日的诗(词)句,请你写出前后相连的任意两句 , 。 二、综合性学习及口语交际。(11分)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今天,朝夕相处的九年级一班的同学、老师,相聚在离别的路口,为再次回顾那些共同奋斗过的难忘岁月,重温那份永存于心的浓浓情谊,畅想绚丽多彩的未来,特举办师生联欢晚会。请你为告别晚会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这次晚会取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2分)
(2)请你为这次晚会预设两个活动项目,语言简要。(2分)
(3)毕业晚会上,小明同学准备献唱《朋友,别哭》,可当音乐响起时,他却紧张得忘了词。如果你是主持人,会说什么为他解围呢?(2分)
(4)毕业之际,你最想写给老师的赠言是什么?(2分)
(5)晚会在热闹的气氛中即将结束,请你设计一则50字左右的结束语,宣告晚会结束。(3分)
三、读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1)上文选段选自文学名著《 》(书名),文中的“他”是 (人名)。(2分)
(2)文中“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中“最大”“最好”暗示了他的伟大,他的伟大之处在于 (2分)
(3)课外文学名著中,有许多人物的经历可以印证“痛苦和磨难造就人”的道理,请写出表现这一道理的其它一部作品及作者。(2分) 作品名称: 作者: 5.文学常识及诗词赏析。(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其中“渔家傲”是 ,“秋思”是 。(2分)
(2)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景,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下片的“家万里”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6-10题。(18分)
桑葚熟了
①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
②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的梦。心底下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
③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
④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大家一齐兴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去,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这样,我们一边尽情地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⑤桑林中鸟雀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泥土中,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不一会儿竹篮中已平添了许多桑果。
⑥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树,低矮枝头的桑葚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娇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拾葚供亲”——“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亲也每每被我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
⑦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过着衣食无虑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副馋样,恐怕也已很少见到桑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蚕,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
⑧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 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此线索文章写了哪两件事?(4分)
答:
7.阅读全文,请用原文回答第②段加点词语“儿时的梦”具体指什么?(2分)
答: 8.请赏析第④段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 答: 9.全文主要内容写的是采摘桑葚这些欢快的事情,但结尾两段却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伤,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主旨简要分析。(4分)
答: 10.作者认为“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实际简要谈谈。(4分)
答: (二)比较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1-16题。(16分)
【甲】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 )而山腰反( )。在华南丘陵地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 )很成功,在( )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乙】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1.【甲】文说明对象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答:
12.【甲】文划横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并选一种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13.【甲】文第③段,“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的加点词“凡是”有何表达效果?(3分)
答: 14.根据文意,将以下四个词语正确填入(甲)文括号中,它们的是 、 、 、 。(2分) A.山脚 B.有霜 C.无霜 D.山腰 15.【甲】文②③④段能否交换顺序,为什么?(3分) 答:
16.【乙】文《大林寺桃花》说明了(甲)文中哪种物候现象?(2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7-23题。(21分)
【甲】陈涉世家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辍耕之垄上: (2)比至陈: (3)小惠未偏: (4)必以信: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译文: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文:
1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辍耕之垄上 肉食者谋之 B.杀之以应陈涉 可以一战
C.陈涉乃立为王 乃入见 D.皆刑其长吏 公问其故
20.“中国成语,自成语境。”请分别写—个出自【甲】 【乙】文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4分)
(1) 【甲】文: (2) 【乙】文:
21.【甲】文中陈涉最终“乃立为王,号为张楚”,你认为陈涉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答:
22.【乙】文中,战前曹刿和鲁庄公三问三答,鲁庄公的哪一个回答才得到了曹刿的认可(用原句回答)?在曹刿看来,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 答:
23.从陈涉成功的原因和曹刿的政治远见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启示呢?请简要谈谈。(3分)
答: 三、写作(50分)
24.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自信,我们积极进取、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坚定了意志和信念,充满了向往和追求……在这个年龄,我们正精彩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我正十六岁”(十五岁、十四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立意自定,中心明确。③有创意的表达出真情实感。④书写规范、美观,字数不得少于600字。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巴中市二0一四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
(1)无韵之离骚(2分,要求: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错字不给分) (2)(nìng)(jī)(釜)(翱)(4分,每空1分) (3)删去“使”宇。(2分) (4)(D)(2分)
(5)(2分,答案不唯一,恰当即可。要求:必须使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式基本一致, 语意连贯)答案示例:人生犹如一幅画卷,等待我们去精心描绘;人生犹如一曲 乐章,等待我们去用心演奏。
2.古诗文默写。(12分,每空1分,凡是错字、添宇、漏字,该空不得分)
(I)自露未晞 (2)莫道不消魂 (3)一夜乡心五处同(4)芳草萋萋鹦鹉洲 (5)行到水穷处(6)江山代有才人出(7)直挂云帆济沧海(8)赢得生前身后名 (9)思而不学则殆 入则无法家拂士 (1O)(答案不唯一,恰当即可)答案示例: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重阳)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春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综合性学习及口语交际。(11分,答案不唯一,恰当即可) (1)(2分)答案示例:友谊地久天长 花季情,良师恩
(2)(2分)答索示例:回忆过往、歌舞传情、致敬(感恩)老师、临别赠言。 (3)(2分,要求:语气委婉.语意连贯,有感染力。)答案示例:人海中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相信我们大家此时此刻和小明同学一样,定是感慨万千。让我们和小明同学一起来唱《朋友,别哭》吧。
(4)(2分,要求:对象明确,感情充柿,语言流畅。)答案示例:人生旅途上,您丰富我的心灵,开发我的智力,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谢谢您,老师!
(5)(3分,要求主题突出,语意连贯,语言流畅。)答案示例: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让我们珍藏起离别的愁绪,挥一挥手,道一声珍重。祝恩师们事业顺利,桃李满天下。祝同学们学业有成,生活开开心心。老师们、同学们,2014届九年级一班毕业晚会到此结束。再见!
4.读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1)《名人传》(1分) 贝多芬(1分)
(2)①面对家庭生活的不幸、社会的排斥和取耳失聪,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不朽的《欢乐颂》,成为杰出的音乐家。(1分)②他的音乐是为苦难的人们而写,他隐忍自己的痛苦,却用欢乐来安慰人们,给人们勇气和力量。(1分)
(3)答案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分) 奥斯特洛夫斯基(1分) 5.文学常识及诗词赏析(4分)
(1)北宋(宋)范仲淹 词牌名 题目(2分,每空0. 5分) (2)“异”(1分) 思乡(忧国)(l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戚第6-10题(18分)
6.桑葚。(2分)①写了今年五月在家家乐山庄采摘桑葚的绝美享受。(1分)②忆童年时和伙伴们采摘桑葚的欢乐场面。(1分)
7.儿时的梦:盼望老桑树结满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解馋的机会。(2分)
8.答案示例1:从词语的角度赏析:“紫紫的”写桑葚的颜色,“丰满着”写桑葚饱满的形状。(1分)两个词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桑葚美丽诱人的外貌特点,(2分)流露出作者对桑葚的喜爱之情。(1分)(语意相近即可)
答案示例2:从修辞角度赏析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熟透了的桑葚”晶莹剔透的外形特点,(2分)从而由衷地表达了对桑葚的喜爱之情。(1分)(语意相近即可)
9.表达了作者对桑葚的挚爱,同时也呼吁人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持自然与纯真的本 色。(2分)起到了升华文章主题的作用。(2分)(意思相近即可)
10.答案示例: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人们整天为食品是不是有添加荆、会不会对 身体造成伤害而担心。其实不是食品本身出了问题,而是人们受利益的驱使,强加给食品一些不安全因素。如果人们能够坚守自己内心的道德与良知,保持生命最初那份天然与纯的本性,那么食物保持原有的清纯天然就不是难事。(4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比较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1—l6题。(16分)
11.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三个因素(或经度、纬度和高下差异)。(2分)
12.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答案示例:作比较,将早春晚春南京桃花刺槐开花日期同北京相比较,强调突出丁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让人清楚明白。(任举两种说明方法即可得2分,分析作用2分)
13. “凡是”是总括某个范围的一切情况,表示无一例外。(1分)用在此句中强调了所有 或者一切近海的地方,都有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的特点,(1分)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l分)(意思相近即可) 14. BCDA (2 分)
15.不能。(1分)因为这是按三个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1分)使这一部分 层次清楚,说理逻辑性强。(1分)
16.说明了高下差异是影响物候的因素。(1分)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 越往高处越迟。(1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3题。(2l分)
17.(1)停止 (2)等到 (3)通“遍“,遍及,普遍 (4)实情(4分)
18.于是(他们)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依从人民的愿望(揭竿而起)(2分)(2)(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赐福的。(2分) 19. C(2分)
20.答案示例:【甲】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2分)
【乙】一鼓作气,指做事鼓起劲头,一口气干完。(2分)
21.顺从,深得民心,得到了广贫苦农民的支持和响应。(2分,意思对即可) 2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分) 取信于民(1分,意思相近即可) 23.答案略(从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或“以人为本”“民心所向”“知己知彼,百战不
殆”“作战取胜要善于抓住时机、周密筹划准备充分”等任意角度谈论均可)(3分) 三、写作(50分)
24. 作文评分标准
类别 一类卷 (45-50分) 二类卷 (39-44分) 三类卷 (33-38分) 四类卷 (25-32分) 五类卷 (24分以下) 内容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切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基本切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感情比较真实 不够切题中心欠明确 内容不具体 文不对题 语言 语言流畅 用词准确 语句通顺 用词较准确 语句较通顺 有个别语病 语言大体通顺 语病较多 语句不通 结构 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 结构完整 层次丹明 结构完整 层次较清楚 能分段 条理不甚清楚 结构混乱 不知所云 (1)无题目扣3分,题目不完整扣3分。
(2)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扣2-3分。 (3)错别字每2个扣1分,重现不计,扣满3分为止。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或一逗到底,可酌情扣1-2分 (5)字数不够,套写、仿写的酌情扣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