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水”字的古诗汇总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鹤发唱黄鸡。(苏轼)
4、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 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5、巴山楚水悲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
8、白天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暮景》
10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 蒹葭》 ) 11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
12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
13 、天门中止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
14 、山重水复疑无路,峰回路转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
15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
16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
17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
1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暮景 )》)
19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20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1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 ·李白)
22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阳先生壁》 23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 ·李白)
24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25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 ·白居易) 26 、流水如存心,暮禽相与还 (唐 ·王维) 27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 ·苏轼)
28 、北望燕云不终点,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 ·汪元量) 29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优点处同。—— 晏殊《寓意》
带“水”字的古诗汇总
30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 温庭筠《望江南》
31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
32 、水真绿净不行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 ·楼钥)
33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 ·罗贯中)
34 、仍怜故土水,万里送别舟。
—— 李白《渡荆门送别》
35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泊秦淮》 36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川长。
—— 王安石《葛溪驿》
37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 ·查慎行)
38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 ·李白)
39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哪处寻 (唐 ·白居易)
40 、远望洞庭山川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41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 韦庄《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
42 、流水如存心,暮禽相与还
(唐 ·王维)
43 、北望燕云不终点,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 ·汪元量)
44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古诗十九首》
45 、水真绿净不行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 ·楼钥)
46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往返顾已三生。
—— 黄景仁《感旧》
47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 ·李白)
48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 ·李白) 49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 ·白居易) 50 、流水如存心,暮禽相与还
(唐 ·王维)
51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 52 、北望燕云不终点,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 ·汪元量) 53 、水真绿净不行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 ·楼钥)
54 、天门中止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 55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
56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 (白居易《暮江呤》)
57 、山高月小,大白。(陆游《后赤壁赋》)
58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 —— 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59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吴伟业《悲歌赠吴季子》
带“水”字的古诗汇总
60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 徐干《室思》
—— 李后主《虞佳人》
61 、问君能有若干愁,好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2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 陆机《猛虎行》
63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 王昌龄《巴陵送李十二》
65 、非必丝与竹,山川有清音。
—— 左思《招隐》
—— 李后主《乌夜啼》
66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67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8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9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 《七律长征》
70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暮景二首》 )
71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天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
72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73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74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75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白居易《忆江南》 76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77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七夕》 78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王安石《泊船瓜洲》 79 、山重水复疑无路,峰回路转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80 、天门中止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81 、当年人已没,今天水犹寒。 —— 骆宾王《易水送别》 82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83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孟浩然《临洞庭湖上张丞相》 84 、水晶帘动细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山亭夏季》 85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 曹邺《寄刘驾》 86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白居易《浪淘沙》
87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白居易《长相思》 88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岑参《春梦》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邻近水中鸥。—— 杜甫《江村》
带“水”字的古诗汇总
90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 杜甫《丽人行》
91 、青山隐约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92 、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 冯延巳《鹊踏枝 *萧索清秋珠泪坠》
93 、惹祸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 高适《封丘县》 94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 韩琮《暮春送别》
95 、春水无风无浪,春季半雨半晴。
—— 和凝《春色好》
96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贺知章《回乡偶书》 97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 皇甫松《采莲子》
98 、雪晴云散寒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 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
99 、先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这样。
—— 李白《把酒问月》
100 、一重山,双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李煜《长相思》
101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李煜《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
102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 李煜《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
103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悲伤水自流。 ——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104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刘禹锡《石头城》
105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到现在秋。 —— 刘禹锡《潇湘神》 106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 刘禹锡《竹枝》
107 、波涛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 孟郊《烈女操》
108 、即使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 司空曙《无题》
109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银河。
——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110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 王昌龄《送柴侍御》
111 、流水如存心,暮禽相与还。
—— 王维《归嵩山作》 112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王维《终南别业》 113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 王维《终南山》
114 、千山万水未曾行,魂梦欲教哪处觅。 —— 韦庄《木兰花 *独上小楼春欲暮》
115 、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
—— 韦庄《菩萨蛮 *洛阳城里春色好》
116 、不论人间是与非,白云流水自相依。 —— 徐寅《闲》
117 、忆君心似西江水,昼夜东流无歇时。
—— 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118 、以前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元稹《离思》
119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带“水”字的古诗汇总
120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张志和《渔歌子》 —— 赵嘏《江楼感旧》
121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22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123 、山映夕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夕阳外。
—— 范仲淹《苏幕遮 *碧云天》
124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快步微月。 —— 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125 、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整天凝眸。
——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 李清照《一剪梅》
126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