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来源:刀刀网
七年级语文试卷

本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用楷书将“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书写在下面田字格里。(3分)

2.下列各项中字词的音、形、义无误的一项是:( ) (2分)

A.哺(bǔ)育 锋芒必露 鲜.为人知(少) B.泯(mǐn)然 气冲斗牛 锲.而不舍(坚持) C.炽(zhì)痛

来势汹汹

迥.乎不同(差得远) D.伫(zhù)立 妇孺皆知 义愤填膺.(胸) 3.古诗文默写。(7分)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万里赴戎机,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 。 (4)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所写的爱国主义名篇。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

C 《木兰诗》选自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诗人臧克家高度赞扬了闻先生作为学者的严谨刻苦和作为家的大无畏精神。 5.仿写句子(2分)

例名: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 仿句:幸福是 ;幸福是 。 6、名著导读。(4分)

《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________,善良乐观的___________,自私残暴的_______,贪婪恶毒的_________,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7.请简洁地概括下面三则名言的中心意思。(2分)

①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②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益友。──臧克家

③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列宁

8.短文修改。(3分)

阅读下面浯段,按要求答题。

宽容,并不是让你毫无原则地一味退让。宽容是对那些可宽容的人或事而言的,宽容的核心是爱。宽容不是去对付,去虚与委蛇,而是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世故、物化和势利的 ①(粗糙 粗俗)世界变得 ②(温润 温暖)一些。而不是什么都要你死我活,什么都要剑拔弩张,什么都要斤斤计较,什么都要勾心斗角 。要相信,用宽容所付出的爱,总有一天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得到回报。 (1)文中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分)

① ②

(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9.综合性学习。(5分)

目前,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工农业和生活污

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们估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万亿吨,工业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

(1) 读了以上触目惊心的数字,可以看出黄河又多了什么伤害?(1分) (2) 请你设计一条广告词向全社会呼吁。(2分) (3) 为了彻底改变黄河的这种状况,请你提出几种有效的措施。(至少两条)(2分) 二、阅读与探究(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0.解释下列加点字(6分) (1).世隶.耕( ) (2).未尝.识书具( ) (3).从.先人还家( ) (4).父异.焉( ) (5).稍稍宾客..其父( )(6).泯然..众人( ) 11、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贤于.材人 于.舅家见之 B.或以.钱币乞之 蒙辞以.军中多务 C.受之.天也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其.诗以养父母 其.恕乎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译: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 13、幼年的方仲永可以称为“神童”,“天才”,他的过人之处表现在哪方面?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4、方仲永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2分)

(二)记叙文阅读(12分)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草地里去。惊奇的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来一眼,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

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②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记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成残疾,可有,可无。

③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我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容。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伤感。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④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是,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你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做品保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⑤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然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B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⑥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着。

选自《杂文报》

15.结合语境,理解第⑤段中加点的“嗫嚅”一词(2分)

16.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2分)

17.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有什么含义(2分)

18.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9.你认为文中那位“做出泥娃娃的孩子”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分) 20.读了此文,你有何收获?(2分)

(三)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12分)

①当我刚呱呱出生时,护士就不让妈妈见到我,悄悄地把我抱到哺婴室去。医生 地告诉她,我的左肘以下没有手。

②有一天,7岁的我走出厨房嘀咕道:“妈妈,我不会削土豆皮,我只有一只手。”妈妈在做针线活,她头也不抬地说:“你回厨房去削土豆皮,今后再也不许用这个借口拒绝干活了。”我当然能削土豆皮,用我的右手持刀削皮,左上臂帮着托一下就行了。妈妈知道办法总会有的,她常说:“只要你尽最大的努力,就没有你不会做的事。” ③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一天,老师要求我们从猴架这边荡到那边去。轮到我时,我摇头示意不会荡。有些孩子在背后笑我,我哭着回家。当晚,我告诉了妈妈。她拥抱我一下,并做出“让我想想办法”的表情。第二天下午她下班后,把我带回到学校去。她教我先用右手抓住杠棒,用力引体向上,再用左上臂夹住杠棒。当我费力地照她说的做时,她始终站在一边鼓励我。以后每天她都带我去练习。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第二次把我们全体同学带到猴架处的情景。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 ④这就是妈妈对待我的办法:她不代替我做什么,不宽容我,而是坚决认为我能找到办法自己干。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舞会,没有一个男同学来邀请我跳舞。我回家后哭了,妈妈久久不发一言,然后说:“喔!亲爱的,总有一天那些男孩子和你跳舞时会跟不上你的拍子的,你会看到的。”她声音虚弱嘶哑,我撕开蒙着头部的被子 kuī 见她在流沮。于是我懂得妈妈为我忍受了多少痛苦。她从来不让我看到她哭泣,因为她不愿我感到内疚呀。 ⑤如今当我有不顺心的事时,总感到妈妈仍在我身旁,仍在对我说:勇敢地面对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2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第④段)。 kuī_______见(1分)

22.在第①段的横线里填上一个意为“温和而曲折地(表达意思)”的词:_________(2分)

23. 比较一下第②段妈妈让“我”削土豆皮的事和第③段妈妈教“我”荡猴架两件

事,说说母亲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所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当“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这是一种侧面描写,它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语

“目瞪口呆”在文中的意思是: (4分) 25.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写 作(50分)

26.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