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0185043 A(43)申请公布日 2019.08.30
(21)申请号 201910513370.8(22)申请日 2019.06.14
(71)申请人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雨山
东路88号(72)发明人 汪亚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34111
代理人 王益西(51)Int.Cl.
E02D 17/04(2006.01)E02D 29/045(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深基坑支护内支撑换撑方法(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支护内支撑换撑方法,属于深基坑支护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以下步骤:步骤一:换撑块施工前将支护桩与换撑块接触部位清洗干净;步骤二:底板与支护桩间采用混凝土填充,形成换撑带,支护桩间凹槽一并浇实;步骤三:底板处在后浇带位置增设工字
每2.5m设置一根:步骤四:当换撑块钢传力构件,
达到设计强度80%后即可拆除支撑,拆撑应逐根、对称地进行。本发明具有换撑的工作量小,节约砼,成本低的特点,换撑带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即可拆除内支撑,具有节约工期的特点,安全稳定性高。CN 110185043 ACN 110185043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深基坑支护内支撑换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深基坑支护内支撑换撑结构包括换撑带和传力构件,所述换撑带设置在支护桩及楼板之间,所述传力构件设置在楼板后浇带中,传力构件焊有圆柱头焊钉,与楼板钢筋相连,所述换撑带厚度同楼板厚,同楼板配筋,传力构件的端部埋入楼板的混凝土深度不小于500mm,所述圆柱头焊钉直径为19mm,间距不超过100mm,传力构件为25a工字钢,采用以下步骤:
步骤一:换撑块施工前将支护桩与换撑块接触部位清洗干净;步骤二:底板与支护桩间采用混凝土填充,形成换撑带,支护桩间凹槽一并浇实;步骤三:底板处在后浇带位置增设工字钢传力构件,每2.5m设置一根:步骤四:当换撑块达到设计强度80%后即可拆除支撑,拆撑应逐根、对称地进行。
2
CN 110185043 A
说 明 书
一种深基坑支护内支撑换撑方法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深基坑支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内支撑换撑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深基坑工程中,特别在城市中心民建基坑工程中,地下室规模大,基坑安全系数高,工期紧,这时需要设置换撑带及传力构件,缩短拆换撑周期,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同时此做法节约成本、安全环保,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目前这方面的技术尚未成熟,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发明内容[0003]1、要解决的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基坑支护内支撑换撑方法,具有换撑的工作量小,节约砼,成本低的特点,换撑带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即可拆除内支撑,具有节约工期的特点,安全稳定性高。[0005]2、技术方案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0007]本发明的一种深基坑支护内支撑换撑方法,深基坑支护内支撑换撑结构包括换撑带和传力构件,所述换撑带设置在支护桩及楼板之间,所述传力构件设置在楼板后浇带中,传力构件焊有圆柱头焊钉,与楼板钢筋相连,所述换撑带厚度同楼板厚,同楼板配筋,传力构件的端部埋入楼板的混凝土深度不小于500mm,所述圆柱头焊钉直径为19mm,间距不超过100mm,传力构件为25a工字钢,采用以下步骤:[0008]步骤一:换撑块施工前将支护桩与换撑块接触部位清洗干净;[0009]步骤二:底板与支护桩间采用混凝土填充,形成换撑带,支护桩间凹槽一并浇实;[0010]步骤三:底板处在后浇带位置增设工字钢传力构件,每2.5m设置一根:[0011]步骤四:当换撑块达到设计强度80%后即可拆除支撑,拆撑应逐根、对称地进行。[0012]3、有益效果[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0014](1)本发明的一种深基坑支护内支撑换撑方法,具有换撑的工作量小,节约砼,成本低的特点,换撑带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即可拆除内支撑,具有节约工期的特点。[0015](2)本发明的一种深基坑支护内支撑换撑方法,传力构件在建筑物沉降稳定后同后浇带一同浇筑,安全稳定性高。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的传力构件示意图;[0017]图2为本发明的换撑带示意图。
3
CN 110185043 A
说 明 书
2/2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深基坑支护内支撑换撑方法,深基坑支护内支撑换撑结构包括换撑带和传力构件,所述换撑带设置在支护桩及楼板之间,所述传力构件设置在楼板后浇带中,传力构件焊有圆柱头焊钉,与楼板钢筋相连,所述换撑带厚度同楼板厚,同楼板配筋,传力构件的端部埋入楼板的混凝土深度不小于500mm,所述圆柱头焊钉直径为19mm,间距不超过100mm,传力构件为25a工字钢,采用以下步骤:[0021]步骤一:换撑块施工前将支护桩与换撑块接触部位清洗干净;[0022]步骤二:底板与支护桩间采用混凝土填充,形成换撑带,支护桩间凹槽一并浇实;[0023]步骤三:底板处在后浇带位置增设工字钢传力构件,每2.5m设置一根:[0024]步骤四:当换撑块达到设计强度80%后即可拆除支撑,拆撑应逐根、对称地进行。[0025]本实施例具有换撑的工作量小,节约砼,成本低的特点,换撑带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即可拆除内支撑,具有节约工期的特点;传力构件在建筑物沉降稳定后同后浇带一同浇筑,安全稳定性高,适用于各个领域的采用内支撑深基坑的工程。[0026]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
CN 110185043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