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的历史课的标准
邹城市峄山中学 王霄 2011年8月3日 18:17
我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主要有: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和恰当,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学习活动的方式是否适合学生,学生是否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 一、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三维目标清晰。
教师必须明确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包括需要重点讲解和解决的知识点,重点培养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更有针对性,使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学有所获。对教学难点,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透彻的讲解。 二.落实素质教育,学有所悟。
面对新时代、新教材、新观念、新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更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整体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把让学生掌握最佳知识结构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培养最佳能力结构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进行课堂教学的微观设计的教学思路。
三、教学基本功扎实, 驾驭课堂能力强。
我们比较强调的教学基本功是:对教材熟练,脱稿讲课;语言准确精炼而有感染力,沟通协调能力突出;板书规范,字体端正;驾驭课堂和教学应变能力强。
四、明确教学目标,学有所得。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是课堂教学微观设计的主要因素和前提条件。只有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才能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使教学过程有明确的方向。三、教学过程流畅,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特色和人文特色。
一堂优秀历史课的教学思路应该清晰、目的性强,教学策略正确,教学内容充实,衔接自然。讲解条理清晰,明白易懂。我们历史教学一定要体现历史学科特有的人文关怀和爱国情感,体现“以史为鉴”的特点。
能让听课的老师和学生获得一种享受,获得人生体验。
五、注重教学过程,学有所获。
历史课堂教学正确与否取决于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取决于有没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热情,激活他们的思维,调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师生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规划。 在历史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活跃,创设一种意犹未尽、欲罢还休的境界,那么教学就在这种生成与互动中如行云流水般高效、自然、流畅。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从容不迫地去接纳和拥抱教学中的生成资源,胸有成竹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精彩。这样的课就是一堂好的历史课。
六、适当留出空间,学有所思。
“空间”指两层意思。一是指历史教师的课还有改进的空间,我称之为“质的空间”;二是指历
史教师留给学生读书、想象、思考、发言的空间,我称之为“形的空间”。从哲学的角度,前者是形而上的空间,后者是物质空间。
总之,我认为好的历史课应该是既要看过程又要看结果,
或者说是讲究参与度基础上的有效率的课、高效率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