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物理课外兴趣分析

物理课外兴趣分析

来源:刀刀网
汽车真能达到极速吗?

——对高中“汽车起动问题”的进一步探究

汽车起动一般都不是匀加速运动,而是以一定的功率加速运动的。那么汽车速度𝑣随时间𝑡究竟怎么变化的呢?

(一)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无阻力的情况。则我们可列出微分方程:

𝑃𝑑𝑣=𝑚 𝑣𝑑𝑡解这个微分方程:

𝑚𝑣𝑑𝑣=𝑃𝑑𝑡

1

𝑚𝑣2=𝑃𝑡+𝐶 2

由于𝑡=0时刻,汽车速度𝑣=0,固有:

𝐶=0

最后得到:

2𝑃𝑡𝑣= 𝑚以奔驰的SLS为例,取𝑃=4.2×105𝑤,𝑚=1620𝑘𝑔,得到加速曲线如图(亦可由动能定理得到):

(二)当然,高中我们不考虑空气阻力,只考虑地面对车的摩擦力𝑓时,有微分方程:

𝑃𝑑𝑣−𝑓=𝑚 𝑣𝑑𝑡解这个微分方程:

1𝑃− 𝑃−𝑓𝑣 +𝑑𝑡𝑓𝑓𝑑𝑣=

𝑃−𝑓𝑣𝑚𝑑𝑣𝑃𝑑 𝑃−𝑓𝑣 𝑑𝑡−∙= 𝑓𝑓2𝑃−𝑓𝑣𝑚𝑣𝑃𝑡

−−2ln 𝑃−𝑓𝑣 =+𝐶 𝑓𝑓𝑚同理有𝑡=0时刻,汽车速度𝑣=0,因此:

𝐶=−

故结果为:

𝑃

ln𝑃 𝑓2𝑓2

−𝑓𝑣−𝑃ln 𝑃−𝑓𝑣 =𝑡−𝑃ln𝑃

𝑚作出函数图像如图所示(设汽车与地面的滚动摩擦因数为0.02):

(存在渐近线𝑣=4761.7𝑘𝑝𝑕,即汽车速度的极限. 其实在这种模型下,高中题目中的𝑣−𝑡图便是错的了,汽车只能无限接近极速,不能达到,即不存在题目中的那条水平直线. 高中时我们说𝑓=𝐹牵=𝑣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当𝑣接近于𝑣lim时,𝐹牵也会无限接近于𝑓,从而加速度𝑎总是存在,不过越来越小(趋于0).

(三)实际生活中,SLS的极速只有大约300kph,远小于上图中的4761.7kph,这是因为我们还需考虑空气阻力,因此在微分方程中还应加入另一个变量𝑓空=2𝐶𝜌𝑆𝑣2,得到:

𝑃𝑑𝑣1

−𝑘𝑣2−𝑓=𝑚 (𝑘=𝐶𝜌𝑆) 𝑣𝑑𝑡2这是一个无初等形式解的微分方程,固实际中,我们一般通过对车子进行实测来得到这条曲线,比如SLS的加速曲线如图,实际上到最后依然是无限接近于极速(此图中的曲线是由换挡分开的,每一档所对应的曲线才是上述方程所计算出的曲线):

1

𝑃

实际中,由于发动机速度𝑣=𝜔𝑟太大,故汽车加速度很容易变得很小,于是人类便发明了变速箱,通过变换齿轮,当发动机转速上升后降低发动机转速,提高𝐹牵,从而让汽车能在其速度提高后依然具有很好的加速性能.

(注:以上内容均建立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之上,故未讨论相对论效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