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法——民事法律行为》练习题及答案

《民法——民事法律行为》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刀刀网
《民法——民事法律行为》练习题及答案

2010-05-11 【盘古网:中国知识产权第一门户】 【超大中型标准】点击554次

专利代理人考试《民法——民事法律行为》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观点是正确的( )。 考点: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A.合同是双方法律行为 B.技术发明是单方法律行为 C.发现埋藏物是单方法律行为 D.拾得遗失物是单方法律行为

2.李明12岁,智力超常,已经写就三部小说出版,非常畅销。后李明发现东风出版社擅自出版其中一部并大规模发行,告诉其父,其父告出版社侵权,出版社则主张李明根本就是一小孩,不存在版权问题。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考点:未成年人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

A.李明是行为能力人,写作属于其行为能力范围 B.李明是行为能力人,不能取得版权 C.写作行为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依法有效 D.写作属于事实行为,与行为能力无关

3.下列内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的是:( ) 考点: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A.行为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行为人有意思表示 C.行为内容不违法

D.行为形式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5.李某为参加求职面试,特地去商场订做高级西服一套。后因笔试成绩太差,未被允许参加面试,则其订制西服的活动( ) 考点: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A.有效

B.重大误解,可变更 C.重大误解,可撤销 D.因目的落空而无效

1 / 13

6.根据我国法律,法律行为的默示方式包括: 考点:法律行为的默示方式 A.以其言词而非书面进行意思表示 B.特定情况下,以其不作为进行意思表示 C.仅限于以作为的方式进行意思表示 D.以其书面而非文字进行意思表示

7.装修公司甲在完成一项工程后,将剩余的木地板、厨卫用具等卖给了物业管理公司乙。但甲营业执照上的核准经营范围并无销售木地板、厨卫用具等业务。甲乙的买卖行为法律效力如何?( )

考点:法人超越经营范围的行为的效力 A.属于有效法律行为 B.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C.属于可撤销民事行为 D.属于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8.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要求的是( )。 考点:附条件的民事行为 A.将来发生的事实 B.不确定的事实 C.合法的事实 D.法律规定的事实

9.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钢铁买卖合同,约定:如果钢铁2000年7月市场价格高于3千元/吨,或低于2千5百元/吨,则合同不再履行;如在2千5百元/吨至3千元/吨之间,则应于2000年8月交货。此合同为:( ) 考点:附条件的民事行为

A.附生效条件的民事行为 B.附解除条件的民事行为 C.附期限的民事行为 D.无效民事行为

10.甲、乙约定,如果今年9月甲去美国留学,甲将把他的三居室以优惠价格租给乙。该法律行为是:( ) 考点:附条件的民事行为 A.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附始期的法律行为 C.附终期的法律行为 D.附延缓条件的法律行为

2 / 13

11.当事人约定:“甲的儿子如果从外地调回”,甲乙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即行终止。这一民事法律行为所附的是( ) 考点:附条件的民事行为

A.肯定解除条件 B.肯定延缓条件 C.否定解除条件 D.否定延缓条件

12.李某将房屋租给张某使用,双方约定张某应在李某儿子大学毕业分配北京后的十天内腾出房屋。这一协议属于:( )。 考点:附条件的民事行为

A.附解除条件的合同 B.附停止条件的合同 C.延缓期限的合同 D.附解除期限的合同

13.下列哪些行为当事人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 考点: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A.甲商店误将3000元的商品标价1000元卖给顾客乙 B.甲公司与乙约定在运输途中对乙的人身伤害概不负责 C.甲公司董事长以公司的名义为另一名董事的个人债务提供担保 D.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

14.皮包公司甲没有履约能力,但它却与乙公司签订了合同,则该合同符合下列选项中的哪种性质?( )

考点: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A.采用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 B.超越经营范围的合同 C.违反国家法律的合同

D.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15.甲、乙两人运一批货物到某地销售,到达后适逢甲患重病,急需钱入院治疗。乙无法筹措到住院的钱,而货物也一时难于销售,丙得悉甲、乙情况后,向乙表示愿意以低价全部购买,乙为替甲治疗,不得不接受了丙提出的价格,将全部货物卖给丙,造成重大损失。该合同属于下列哪种合同?( )

考点: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或无效民事行为 A.无效的合同

B.可变更的合同或可撤销的合同 C.部分有效部分无效的合同 D.未成立的合同

3 / 13

16、某电器商行明知彩色电视机有质量问题,但在销售时故意不加说明,顾客甲购买了质量有问题的彩电。该行为属于( )。 考点: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A、受欺诈的行为 B、显失公平的行为

C、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D、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17、甲公司董事长张某与乙汽车制造厂订立一份汽车买卖合同,价格50万元。乙厂如约运汽车至甲公司所在地时,甲公司其他董事及股东以公司内部规定,因公司规模较小,每名董事对外所签订合同,如标的额超过20万元的,应经董事会讨论决定,而张某擅自订立购车合同乃属违反公司内部规定的行为为由主张合同无效,并拒绝收货拒付货款。乙厂对甲公司内部规定并不知晓。则张某所订合同,其效力如何?( ) 考点:合同效力

A、有效 B、无效 C、效力未定 D、可撤销

18.下列民事行为中属于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的有( ) 考点: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A.王某基于重大误解而与李某订立的买卖合同

B.12岁小学生小芳与当代商城签订的购买一台价值9000元电脑的合同 C.刘某以欺诈手段与马某订立的买卖钢材的合同

D.8岁小学生小刘与某公司签订的接受5000元赠与的合同

19.甲将其电脑借给乙使用,乙却将该电脑卖给丙。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乙丙之间买卖电脑的合同效力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考点: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等 A.无效 B.有效

C.效力待定 D.可变更或撤销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 ) 考点: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A.口头形式 B.书面形式 C.公证形式 D.默示形式

4 / 13

2.下列民事行为中,哪些不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行为?( ) 考点:无效的民事行为

A.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B.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 C.误将赝品作为真品出卖的行为 D.与他人合伙开设赌场的行为

3.构成民法上的欺诈,须具备( )。 考点: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A.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 B.欺诈人有欺诈的行为 C.受欺诈人因欺诈陷入错误认识 D.受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而为意思表示

4.下列哪些选项为重大误解行为?( ) 考点: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A.甲不知女友已与他人结婚而购买订婚钻戒 B.乙误真画为膺画而贱售之

C.丙承揽粉刷他人围墙,因估算坪数错误,报价偏低 D.丁误认某人为地震救命恩人而赠与五千元

5.意思表示的默示形式是不通过语言文字,而是通过推定或沉默使他人可以推断真实意思下列哪些属于默示形式?( ) 考点: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A.行人甲向出租车招手,出租车司机将车停靠在旁边等候行人甲上车 B.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或接受继承 C.租赁期届满,承租人继续支付租金,出租人也予以接受

D.要约中附有如果受要约人10天内不作出否认表示即视为同意的内容,10天过去,受要约人未作出否认表示

6.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 考点: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A.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 B.意思表示真实

5 / 13

C.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D.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7.某个体商贩用工业酒精兑白水冒充二锅头出售,则这不属于什么行为?( ) 考点: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等 A.无效的民事行为 B.民事法律行为 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D.违法行为

8.下列选项中哪些应认定为无效的民事行为?( ) 考点:无效的民事行为

A.某甲与某县商定,某甲赠给某县一台轿车,但实际上此台轿车归某乙所有 B.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确能证明的发病期间实施的民事行为 C.某甲把一幅古画真品错当成复制品卖给某乙

D.11岁的某丙接受了从美国来的叔叔送给他的一台电脑,价值1.5万元

9.甲企业采取欺骗手段将自己部分变质茶叶搭配部分优质茶叶出卖给乙企业(未掺在一起)。乙企业发觉后诉致人民,请求确认上述合同无效。对此,应如何处理?( )

考点:无效的民事行为的处理

A.确认甲、乙两企业之间的购销合同无效

B.确认甲、乙两企业之间关于优质茶叶的买卖关系仍然有效 C.确认甲、乙两企业之间关于变质茶叶的买卖关系可撤销 D.撤销甲、乙两企业之间的购销合同

10.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可撤销的合同?( ) 考点: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A.采用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 B.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C.当事人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D.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11.甲公司与乙工厂签订一份合同,在执行中,发现对主要条款(标的物的质量)有重大误解,双方当事人应当如何处理?( )

6 / 13

考点: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A.都有权向对方宣告此合同无效 B.都有权向对方宣告此主要条款无效 C.都有权请求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销 D.都有权请求人民予以变更或撤销

12.下列哪些属于效力未定合同?( ) 考点: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A.某甲15岁与他人订立的买卖房屋的合同

B.某乙在解除代理关系后又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他人订立的合同 C.某丙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丙妻订立的显然对被代理人不利的合同 D.某丁背着妻子与他人订立的出卖妻子汽车的合同

13.某贫困山区14岁中学生陈英的作文“我要上学”在全国获奖,北京大学教授王林深受感动,写信给陈英表示愿意资助陈英读完高中,陈英回信表示感谢。王林随即将5千元钱汇给陈英。陈英的母亲谢惠贞为一优秀党员,她认为这笔钱应用来帮助更困难的孩子,决定把钱转捐给当地希望小学,并写信将此一决定告知王林教授。王林教授回信表示赞同,并向谢惠贞致以崇高的敬意。关于此事的法律分析,正确的是( ) 考点:无效的民事行为 A.谢惠贞转捐钱的行为无效 B.陈英表示接受赠与,赠与合同生效

C.谢惠贞转捐钱的行为已得到赠与人王林教授的同意,因而有效 D.陈英为行为能力人,其表示接受赠与的行为无效 三、不定项选择题

1.某百货商店新到一批摩托车,每台售价6000元。而商店工作人员错把售价标成5000元。消费者甲到商店购物,发现该摩托车性能优越,价格又便宜,马上买了一台回家。后商店负责人发现标价错误,于是找到甲,要求他退货或补足价款,甲拒绝。请回答下列题:

(1)甲与该百货商店之间的买卖行为在民法上认定为( ) 考点: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A.重大误解 B.显失公平 C.欺诈的民事行为 D.违约行为 (2)某商店和甲哪一方有过错( ) 考点: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A.商店有过错

7 / 13

B.甲有过错 C.双方都有过错 D.双方均无过错

(3)对于商店和甲之间的买卖关系,如果商店可以行使撤销权,则它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的( )内提出这种请求,法律才予以支持。 考点: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撤销权期限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4)关于某商店和甲之间的买卖行为,下列正确的说法有( ) 考点: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A.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B.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某商店可以要求变更 C.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某商店可以要求撤销 D.在被撤销前是有效的民事行为

(5)如果甲已将摩托车转让给其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考点: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A.商店有权追回该摩托车 B.商店可以要求其弟补足价款 C.商店有权要求甲补足价款 D.商店无权要求其弟补足价款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合同行为符合法律行为的基本特征,B、C、D项是事实行为,即非表意行为,故排除。 2.答案:D

解析:写作属于事实行为,事实行为的效力来自法律的直接规定,不要求行为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3.答案:C

解析:《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故选项A中的正确表述应当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非“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选项B中的正确表述为“意思表示真实”,而非“有意思表示”;选项D则不是所有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的有效条件。 4.答案:C

8 / 13

解析:如何区别实践性民事行为与诺成性民事行为,关键是了解何者是常态,何者是例外。结合民事行为的成立条件考虑,很容易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民事行为的成立要件中当然不包括标的物的交付。因此诺成性民事行为是常态,而实践性民事行为则属于例外。既然是例外,必须是法律有明文规定时才能认定。根据《合同法》第366条的规定,保管合同属于实践性民事行为。很多考生可能认为赠与合同也应当属于实践性民事行为。但实际上看《合同法》关于赠与合同的规定,没有要求必须以赠与物的交付作为合同的成立条件或生效条件。因此赠与合同属于诺成性的民事行为。在《合同法》颁布之前,根据《民通意见》第12的规定,赠与合同属于实践性的民事行为,但《合同法》颁布以后,则没有再作这样的要求。 5.答案:A

解析:该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真实,当事人主体资格合格,行为动机不影响该行为的生效。 6.答案:B

解析:明示即以书面或言词进行意思表示,默示则包括作为与不作为,但不作为的默示以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以及习惯为前提。 7.答案:A解析

解析:依《合同法解释》第10条,当事人超越营业执照载明的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原则上并不因为当事人越权而无效,但违反了以下经营范围而订立的合同是无效的:(1)经营的;(2)特许经营的;(3)法律、行规禁止经营的。本案中,装修公司超越经营范围销售木地板、厨卫用具,不违反禁止、、特许经营规定,应认定为有效。 8.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对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要求的把握问题。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是:应是不确定的事实;应是未发生的事实;应是当事人约定的事实;应是合法的事实。法律规定的事实条件,不为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条件。故本题选项为D。 9.答案:B

解析:既然为“合同不再履行”,说明合同已经生效,条件成就时,合同解除。 10.答案:D

解析:所附的是不确定的事实,且为生效条件。 11.答案:A

解析:解除条件的效力指所附条件成就时,民事法律行为就失去效力。肯定解除条件就是用肯定语言所附的解除条件。 12.答案:A

解析:A项正确,因为双方在合同中附有一个发生与不发生不确定的事实,来决定合同效力的丧失。B项错误,停止条件又称为生效条件,这与当事人的本意不符,当事人的本意在在何种情况下消灭合同的效力。C项错误,延缓期限又称为生效期限,理由与第

9 / 13

(2)项相同。题干所说合同是附条件的合同,不是附期限的合同。期限必然届至,而李某的儿子是否能考上大学是不确定的事实。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可撤销法律行为,见《合同法》54条。 14.答案:A

解析:《合同法》第9条规定,合同当事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甲为皮包公司,无履约能力,即无相应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因此,它不符合作为合同当事人的条件。在无履约能力的情况下,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合同,该合同很显然属于采用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 15.答案:B

解析:根据《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民通意见》第70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可以认定为乘人之危。题中,乙为了给甲治病,被迫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损害自己利益,满足丙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要求,属于乘人之危的情形,因而是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 16、答案:A

解析:此题如果没有造成财产和人身伤害,顾客可向商场请求违约责任,时效一年。此情况下可行使撤销权,撤销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期间是一年从知道或应该知道之日起,向商场主张缔约过失责任。依照《消费者权益保》的规定,顾客可以请双倍赔偿。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点是公司法定代表人超越其职权行为的效力问题。如果法定代表人超越其职权行为对外仍然产生效力,公司对其约定不得对抗第三人。 18.答案:B

解析:效力未定合同,包括欠缺行为能力的合同,欠缺处分权的合同,欠缺代理权的合同和欠缺同意权的合同。 19.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效力未定的合同问题。本题中,乙将电脑卖给丙,可能是以甲的名义卖给丙,也可能是以自己的名义卖给丙。如果是以甲的名义卖给丙,依《合同法》第4规定,构成缺乏代理权的效力未定的合同;如果是以自己的名义卖给丙,依据《合同法》第51条规定,构成无权处分的效力未定的合同。不论是依第4,还是依第51条规定,本题的正确答案只能是C。

10 / 13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解析:《民法通则》第56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依法理,其他形式自然包括公证形式和默示形式。 2.答案:ABD

解析:选项A、B、D的行为均属于内容违法的民事法律行为,A行为侵犯了他人利益,B、D行为违反了法律;选项C的行为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即重大误解行为。 3.答案:ABCD

解析:《最高人民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故而ABCD项均正确。 4.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重大误解。《民法通则意见》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据此,重大误解属意思表示内容的错误,如关于当事人、标的物本身和法律行为性质的错误等,对意思表示内容有错误的,允许当事人撤销。而重大误解和动机错误极易混淆。动机错误是意思表示原因的错误,即表意人在意思形成过程中,对其决定为某特定内容意思表示具有重要性的事实,认识不正确,例如误认遗失某书而另购之等。动机存在于内心,非他人可以窥知,自不能允许表意人撤销,否则即有害于交易安全。本题中,A项为动机错误。BCD三项为意思表示内容错误,关系当事人利益重大,属重大误解,可以撤销。其中B项为对于标的物性质的误解,C项为对于标的物数量的误解,D项为对于对方当事人的误解。 5.答案:ABC

解析:根据《民通意见》第66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提出民事权利的要求,对方未用语言或者文字明确表示意见,但其行为表明已接受的,可以认定为默示。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可以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表达,明示是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明确表示,该法条规定的是默示的情形,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作为的默示,一种是不作为的默示。对于作为的默示,对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对行为的认识推定当事人的意思。对于不作为的默示,又称之为沉默,本身与意思表示的含义不符,意思表示包括内心意思与外在表示两部分,而沉默只有内心意思,没有外在表示,如此,对方当事人就无从判断沉默当事人的内心意思,所以,除非有法律明确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的约定,沉默不能视为意思表示。 6.答案:ABCD

解析:《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第56

11 / 13

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7.答案:BC

解析:该行为是违法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详见《民法通则》第5第1款。 8.答案:AB

解析:C项为重大误解,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D项是有效的民事行为。见《民法通则》第55条、第5,《民法通则意见》第67条、第6,《合同法》第54条。 9.答案:BC

解析:详见《民法通则》第60条。 10.答案:C、D

解析:见《合同法》第54条第1款。该条款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11.答案:CD

解析:详见《民法通则》第59条。 12.答案:ABD

解析:效力未定合同的种类包括以下几种:(1)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具有法律效力。(2)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它包括三种情况:①无权代理人自始没有代理权而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②无权代理人超越代理权订立的合同;③无权代理人在代理权终止后订立的合同。此三种情况下,如经被代理人追认,该合同发生对本人的效力。(3)代理人滥用代理权订立的合同。滥用代理权包括自己代理、双方代理和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三种情况。除了后一种情况肯定属于无效合同以外,前两种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应属效力未定的合同。(4)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经权利人追认,该合同发生法律效力;如权利人拒绝追认,则该合同无效。故答案是ABD。 13.答案:A、B

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第1第1款的规定,“除为被监护人利益以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故选项A正确。陈英虽然是行为能力人,但根据《民通意见》第6条和《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如果是接受奖励、赠与等纯获益的行为时,行为有效。同时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故选项B正确。 三、不定项选择题 1.(1)答案:A

解析:根据《民通意见》第71条的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

12 / 13

(2)答案:A

解析:参见《民通意见》第71条的规定。 (3)答案:A

解析:根据《民通意见》第73条的规定,可变更或者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1年当事人才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的,人民不予保护。 (4)答案:BCD

解析:根据《民通意见》第73条的规定,对于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应当予以变更;当事人请求撤销的,人民可以酌情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可变更或者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1年当事人才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的,人民不予保护。 (5)答案:CD

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第61条的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

间。所以甲有权请求乙返还价款。

13 /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