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幽咽(yn) 寒噤(jn) 滞笨(zh) 憎恶(zng)
B、琐屑(xi) 愧怍(zu) 哀悼(dio) 俨然(yǎn) C、诘问(ji) 吊唁(yn) 震悚(sǒng ) 呵斥(hē) D、奔丧(sāng) 蹒跚(mn)
尴尬(gāng) 荒谬(mio)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通过这次野外活动,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第 1 页 共 1 页
C、建国六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锐不可当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天衣无缝。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巧妙绝伦,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性和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属性。
B、《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我们所学的很多文章如《阿长与<山海经>》、《风筝》等均出自该散文集。
C、苏轼,字子瞻,世称“苏东坡”。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D、《望岳》是杜甫早期的作品,诗歌洋溢着年轻人特有的昂扬与激情。
6、“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根据要求填空。(10分)①气蒸云梦泽, 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③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我
第 1 页 共 1 页
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④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观点相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7、名著阅读。(4分)①“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多大的意思。”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他的唯一的一部散文集是《 》。②《骆驼祥子》是作者____________自己最钟爱的作品,每当他谈到主人公
____________的时候,总好像不是他虚构的小说人物,而是他的一位至亲好友,实有其人似的。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 18题。(14分)①水葫芦学名风眼蓝,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
第 1 页 共 1 页
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
②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每株分出多支匍匐茎,茎端再长出新株,天翻一番,90天内可以分出25万棵新株。但养分低,猪吃了饿不死也不长膘。
③自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到处遭到斩杀。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的水葫芦称为“德国恶草”。南非的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的引自日本,被骂为“日本烦恼”,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
④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泰国湄南河一发洪汛,一座座盘根错节的水葫芦“岛屿”浮游而下,猛冲桥洞直接威胁首都曼谷的安全。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的第一大湖。20世纪80年代水葫芦泛滥成灾,覆满湾口。一些船只夜泊开阔水面。夜间起风,一早起来就开不动了,四周被几万平方米的水葫芦团团包围。许多航线瘫痪。未经处理的各种废水排入湖中。湖水富营养化,水葫芦疯长成半人高的“森林”,致使鱼类死亡,湖水发臭。当年水产锐减,渔民失业。人们生活用水也发生困难,用湖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瘙痒。
⑤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南亚各国采用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物喷杀、炸药爆破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依旧欣欣向荣。维多利亚湖畔人们采用生物防治法,
第 1 页 共 1 页
在湖区放养吃水葫芦的象鼻虫,但以繁衍100亿只象鼻虫计算,起码也要日夜不停吃上20年,才能吃光水葫芦。象鼻虫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
⑥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当作度荒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以闽台粤为甚。福建的水葫芦覆盖面积达300平方千米,盘踞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湖塘库沟水域。目前,福建已打响了专项整治水葫芦的战役。
⑦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啊!
14、根据①②段的内容,概括水葫芦的三个特点。(每一点不超过3个字)(3分)
15、人们为什么用“恶魔”一词称呼水葫芦?(2分) 16、读第④段内容,体会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说明作用。(3分)
17、文章多处运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请举出一例,并说明作用。(3分) 例句:
作用:
18、“绿色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性的难题。请结合文章内容与下列材料,说说你对绿色污染的理解。(3分) 资料一:上世纪20年代,来自美洲的仙人掌盘踞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2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与农作物、牧草争地,致使畜牧业的发展严重受挫。 资料二:来自非洲的葛藤,上世纪70年代
第 1 页 共 1 页
一度占领了美国南部283万公顷的土地,挤占公路,给农业、交通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一)三峡 (12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1)沿溯阻绝( )(2)或王命急宣( )(3)略无阙处( )(4)哀转久绝 ( )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
21、李白诗“两岸猿声啼不住”,在本文中具体描述的句子是 。(2分)
22、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
23、文章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其作用是什么?(2分)
第 1 页 共 1 页
(二)古诗赏析:阅读下列古诗,回答诗后问题。(5分)《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4、诗歌反映的是唐代有名的历史事件 。“城春草木深”的“城”指当时的 城。(2分)
25、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3分)
四、作文(50分)题目:________,我成长中的一座桥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如\"母爱\"\"师恩\"\"友谊\"\"赞美\"\"挫折\"等,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24分) 1、C 2、C 3、C 4、B
第 1 页 共 1 页
5、B
6、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波撼岳阳城(2)夜阑卧听风吹雨(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5)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7、①鲁迅 朝花夕拾 ②老舍 祥子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月光启蒙(15分) 8、甲:安详 乙:慈祥 9、讲故事 唱童谣 10、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11、比喻(1分)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嗓音的轻柔、甜美(1分)
12、D
13、原句好的理由:(1)意境更含蓄(2)结构呼应更紧密(3)内容上突出了诗情(4)语言上具有诗歌的韵味。
改句好的理由:(1)直接点明母爱主旨,更加鲜明地表达了对母亲的爱(2)呼应开头
(二)水葫芦之灾(14分)
14、外表美、繁殖快、养分低。(每点1分)
15、水葫芦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销毁难,难以根治。(2分)
第 1 页 共 1 页
16、从“夜晚”到“一早”可见时间之短,从“开阔的水面”到“船只开不动”用事实具体说明了水葫芦的繁殖之快,给航运带来的严重不良影响。(3分)
17、例句:每株分出多株匍匐径,径端再生出新株,天番一翻。
作用:时间之短,繁殖的数目巨大,具体说明了水葫芦的生命力旺盛。(例句选错即该题不得分3分)
18、外来植物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产、生活。(“外来”“植物”“影响”为三个得分点,每点1分,意思同即可,3分)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一)《三峡》(12分)
19、(1)逆流而上 (2)有时 (3)通“缺”,中断 (4)消失 (每空0、5分,共2分)
20、(1)如果不是正午和夜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4分)
21、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分) 2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溯其间(1空1分,共2分)
23、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2分)
(二)《春望》(5分) 24、安史之乱 长安(2分)
第 1 页 共 1 页
25、参考示例:①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②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3分)
四、作文 略(50分)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