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表示DNA复制的过程,结合图示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 DNA 数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X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
B.IJ段细胞中核DNA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2: 1 A.DNA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DNA双链32
C.GH段细胞中含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1/2 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 32
D.KL段有的细胞核中含P的染色体条数可能为O B.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生成的15
6、科学家以含有N标记的NH4Cl培养液培养大肠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
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几代,再将一大肠杆菌转C.从图示可知,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14
移到N的普通培养液中连续培养3代,然后将提点,缩短了复制所需的时间
取的DNA进行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D.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
置。预期密度最小、密度居中、密度最大的DNA分苷酸连接成DNA片段
32子数依次是( ) 2、一个双链均被P标记的DNA由5 000个碱基对
31A.7、1、0 B.6、2、0 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P的环
C.2、4、2 D.2、2、0 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15
47、将大肠杆菌在含N的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A.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10个 14
4到含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B.复制过程需要2.4×1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
115苷酸 进行分析,得出含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为,323116C.子代DNA分子中含P的单链与含P的单链之
则大肠杆菌的周期是( ) 比为1∶7
3231
A.2小时 B.4小时 D.子代DNA分子中含P与只含P的分子数之比
C.1.6小时 D.1小时 为1∶3
15
8、某噬菌体的DNA为单链DNA,四种碱基的比率3、细菌在含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细菌DNA
1514
是A-0.28、G-0.32、T-0.24、C-0.16。当它的含氮碱基皆含有N,然后再将其移入含N的培
感染宿主细胞时,能形成杂合型双链DNA分子,则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离心分离,
杂合型双链DNA分子中A、G、C、T的比率依次是如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
A.0.24、0.16、0.32和0.28 B.0.26、0.24、0.24和0.26
C.0.28、0.32、0.24和0.16 D.0.24、0.26、0.26和0.24
15
9、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N标记)的结构示意 A.子一代DNA应为② B.子二代DNA应为① 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C.子三代DNA应为④ D.亲代的DNA应为⑤ 是( )
15
4、若将果蝇精原细胞的全部染色体DNA分子用N
14
标记,并培养在含N的培养基中,那么该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后再进行减数产生的8个精子 15
中,含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可能( )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内的染色体DNA上 ①1/2 ②3/4 ③1 ④5/8 ⑤7/8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A.仅有①②③ B.全都可能 3∶2 C.仅②③④ D.仅①②③④ C.DNA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聚合酶作用于②
32
5、用P 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DNA分部位
321415
子(DNA双链均被标记),然后置于不含P的培养D.将该基因置于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N
第 1页 /共 8页
1在第二次细胞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
的DNA分子占 32
染色体总条数和被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8
3
( ) 10、蚕豆根尖细胞(2N=12)在含H标记的胸腺嘧
A.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46 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
B.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92 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至中期,
C.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92和23 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D.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46和23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16、某双链DNA分子有含氮碱基1 400个,其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中一条单链上(A+T)/(C+G)=2/5,问该DNA分子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中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A.150个 B.200个 C.300个 D.400个 11、果蝇的体细胞含有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
32
17、某一个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中,腺嘌呤为200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P标
32
个,复制n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腺嘌呤的脱氧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P的培养基中培养,
核苷酸3 0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是使其连续,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中出
第几代)( ) 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分别有、16条被标
.三次B.四次(第五代) 记的染色体( ) A () C.五次(第六代) D.六次(第七代) A.第1次 B.第2次 C.第3次 D.第4次
153
18、已知一个完全标记上N的DNA分子含100个12、取小鼠睾丸中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H标记
15
碱基对,其中腺嘌呤(A)有40个,在不含N的培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
15
养液中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N的DNA分子总数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
15
与含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需游离的胞减数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嘧啶(C)为m个,则n、m分别是( ) A.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
A.3 900 B.3 420 被标记
C.4 420 D.4 900 B.次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
15
19、用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C.只有半数精细胞中有被标记的染色体
14
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D.所有精细胞的全部染色体中,被标记的染色体
15141514
分子;a只含N,b同时含N和N,c只含N,数与未被标记的染色体数相等
如下图,这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 13、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
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14、噬菌体φX174是单链DNA生物,当它感染宿
20、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主细胞时,首先形成复制型(RF)的双链DNA分子。
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如果该生物DNA的碱基构成是:20%A,30%G,10%T
配对原则。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和40%C。那么,RF中的碱基构成情况是( )
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A.20%A,30%G,10%T和40%C
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B.15%A,35%G,15%T和35%C
成体系中,有适量的序列为GTACATACATG的单链模C.10%A,40%G,20%T和30%C
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D.35%A,15%G,35%T和15%C
32
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15、若用P标记“类胚胎干细胞”的DNA分子双
32
( ) 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P的培养液中培养,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第 2页 /共 8页
21、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
15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内的染色体DNA上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C.DNA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聚合酶作用于②部位
1415
D.将该基因置于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N
1
的DNA分子占 8
22、DNA分子片段复制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5、取1个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用N
14
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形成4个细
15
胞,这4个细胞中含N的细胞个数可能是( ) A.2 B.3 C.4 D.前三项都对 26、下图是某DNA分子的局部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A.若a链中(A+T)占a链的比例为m,则b链中(A+T)占b链的比例也为m
B.若a链中(A+G)占a链的比例为n,则b链中(A+G)占b链的比例为1-n
C.若a链的碱基组成及比例为A:T:G:
C=1:2:3:4,则b链的碱基组成及比例为A:T:G:C=2:1:4:3
3
D.若用H对a链进行标记,则该DNA片段复制n次后,带标记的DNA链占总链数的比例为1/2n
14
23、某基因(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
15
35%。若该DNA分子用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l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得到如图2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1)写出图中下列序号代表的结构中文名称: ①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
(2)图中DNA片段中碱基对有________对,该DNA分子应有________个游离磷酸基团。
(3)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方向________,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5
(4)如果将N标记的细胞培养在含N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此图中所示的________(填序号)
15
可测到N。若细胞在该培养液中四次,该DNA
14
分子也复制四次,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N和15
含N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腺嘌呤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为________个。
27、DNA的复制方式,可以通过设想来进行预测,可能的情况是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分散(弥散)复制三种。究竟是哪种复制方式呢?下面设计实验来证明DNA的复制方式。
14
A.X层全部是仅含N的基因
15
B.W层中含N标记胞嘧啶6300个
C.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 D.W层与Z层的核苷酸之比为1:4
24、将一个由10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设为亲
33
代DNA)放在含有被H标记的脱氧胸苷(H-dT)的培养液中进行复制,一段时间后测得子二代的放
3
射性强度(放射性强度=含H的碱基总数/DNA分子实验步骤:
14中的碱基总数)为30%。则亲代DNA分子中含有的a.在氮源为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14胸腺嘧啶的数量为( ) DNA分子均为NDNA(对照)。
A.10 B.20 C.30 D.40
第 3页 /共 8页
b.在氮源为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
15
DNA分子均为NDNA(亲代)。
1514
c.将亲代N大肠杆菌转移到氮源为含N的培养基中,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分子量的DNA分子将分布在试管中的不同位置上。 实验预测:
1414
(1)如果与对照(N/N)相比,子Ⅰ代能分辨出两条DNA带:一条________带和一条________带,则可以排除________。
(2)如果子Ⅰ代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则可以排除________,但不能肯定是________。
(3)如果子Ⅰ代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再继续做子Ⅱ代DNA密度鉴定:若子Ⅱ代可以分出________和________,则可以排除分散复制,同时肯定半保留复制;如果子Ⅱ代不能分出________密度两条带,则排除________,同时确定为________。
15
合。
【答案】B
5、【解析】CD段表示有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染色体数目为1或2,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其细胞中X染色体数目一定为1,故A项正确;IJ段细胞如图所示两种情况
,则核DNA与染色体数目之
比为2: 1 或1: 1,故B项错误;双链均被标记的DNA,先进行一次有丝,再减数图示如下
1、【解析】 从题图中不能获得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 【答案】 C
2、【解析】 该DNA分子中A~T碱基对的数目为5 000×2×20%=2 000个,G-C碱基对的数目为5 000-2 000=3 000个,则该DNA分子中含有的氢
4
键数目为2 000×2+3 000×3=1.3×10个;该复
3
制过程需要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2-1)×3
3231
000=21 000个;子代中含 P的单链与含P的单
32
链之比为2∶(23×2-2)=1∶7;子代中含 P与
31
只含P的DNA分子数之比为2∶(23-2)=1∶3。 【答案】 B
3、【解析】 由题意可知,子一代的DNA应为全
11415
中(N/N),即图②;子二代DNA应为中2
1114151414
(N/N)、轻(N/N),即图①;子三代DNA应为
24
1415
中(N/N)、 314141414
轻(N/N),即图③,而不是全轻(N/N);亲代4
1515
的DNA应为全重(N/N),即图⑤。 【答案】 C
4、【解析】根据有丝和减数中染色体和DNA数量的变化规律及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以判断出,精原细胞进行1次有丝后得到的
15
两个子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均含有一条 N和一14
条N的单链。在减数过程中,DNA只复制一次,
15
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只有一半的含有N标记,
14
而所有的DNA分子都含有N。第二次姐妹染色单体成的子染色体间随机组合,会出现多种组
,则GH段为减数第一次分
裂,其细胞中含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1/2,故
32
C项正确;在减数第一次细胞中含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1/2,着丝点断裂后,一半染色体带放射性,一半染色体不带放射性,故D项正确。
【答案】B
6、【解析】 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复制3
1514
次形成8个DNA分子,其中含N、N的DNA分子
1415
有2个,只含N的DNA分子有6个,无只含N的DNA分子,因此密度最小的DNA分子有6个,密度居中的DNA分子有2个,无密度最大的DNA分子。 【答案】 B
12
7、【解析】 就是,也就是5次,8小时
1632
5次,1.6小时一次,周期就是1.6小时,C项正确。 【答案】 C
8、【解析】 双链DNA分子中A=T,G=C,排除A、C选项;单链中的碱基A、T与互补链中的碱基T、A对应,因此可计算出双链DNA分子中A=T,占0.26,C=G,占0.24。 【答案】 B
9、【解析】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2
第 4页 /共 8页
在染色体DNA和细胞质DNA上都存在基因;假设两条链分别为1、2,则有关系:A1+A2=T1+T2=20%、G1+G2=C1+C2=30%,由于A2=T1、G2=C1,则A1+T1=20%,G1+C1=30%,因此,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DNA解旋酶破坏氢键,作用于②部位,DNA聚合酶作用于①部
14
位;将该基因置于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形成8个子代DNA分子,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有2个
115
DNA含有N,占。
4
【答案】 B 10、【解析】 (1)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蚕豆根
3
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H-T)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每一个DNA分子都有
3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H-T,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至中期,每个DNA分子复制的两个DNA分子存在于同一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
上,其中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H-T,如下图:
个B,2个b,即1个四分体中会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若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四分体中只有A、a或者只有B、b,不能同时存在。 【答案】 B
14、【解析】 本题相当于给出了DNA一条单链中各种碱基的含量,在宿主细胞中形成的RF相当于双链DNA分子,在单链中的A+T=30%,此比例也是双链DNA分子中A和T的比值,而双链DNA分子中A=T,所以A与T各占15%,则C与G各占35%。 【答案】 B
15、【解析】 有丝中期、后期染色体条数的分析:“类胚胎干细胞”来自人体,人体的一个正常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条数为46,有丝过程中后期染色体条数加倍(92),中期染色体条数与体细胞相同(46),故无论经过几次,在有丝中期染色体条数都是46,后期染色体条数都
32
是92。有丝中期、后期被P标记的染色体条
32
数的分析:以1个DNA分子为例,双链被P标记,
32
转入不含P的培养液中培养,由于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第一次有丝完成时,每个DNA
32
分子中都有l条链被P标记;第二次有丝完
132
成时,只有的DNA分子被P标记;中期时,染色
2
单体没有分开,而这2条没有分开的染色单体上,
3232
其中有1条被P标记,导致整条染色体也被P标记。
【答案】A
16、【解析】 双链DNA的一条链中,(A+T)/(G+C)与另一条互补链中(A+T)/(G+C)以及整个DNA分子中(A+T)/(G+C)相等。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上(A+T)/(C+G)=2/5,那么整个DNA分子中(A+T)/(C+G)=2/5,因此可以推导出A+T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7。双链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1 400个,A=T,则DNA分子中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12
的数目是×(1 400×)=200(个)。
27
【答案】 B 17、【解析】 依题意,一个DNA分子中A=200个,
n设复制n次,消耗A 3 000个,则(2-1)×200=3 000,所以n=4。 【答案】 B 18、【解析】 根据DNA分子的特点可知一个含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腺嘌呤(A)有40个,则T有40个,G、C各60个。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
1515
留复制,则由不含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可知共复制了4次,产生了16个DNA分子。需要游离的C:(16-1)×60=900。
【答案】 D
【答案】 B
3232
11、【解析】 亲代DNA为P/P,则第一次
323231
中期染色体为P·P/P,后期着丝粒后,每
3231
条染色体均为P/P,所以第一次中期与后期分别有和16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答案】 A
3
12、【解析】 一个精原细胞在含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中都只有一条单链被标记。将该子细胞放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完成减数过程中,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次级精母细胞中只有一半染色体被标记;由于在减数第二次后期着丝点后,被标记的染色体和未被标记的染色体进行随机结合后移向细胞两极,因此,含被标记的染色体的精细胞占全部精细胞的比例不能确定,但所有精细胞的全部染色体中有一半染色体是被标记的。 【答案】D
13、【解析】 在减数第一次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若这2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经过了间期DNA的复制,则1个四分体中有2个A,2个a,2
第 5页 /共 8页
19、【解析】 假设亲代DNA分子为1个,则繁殖
15
四代后,得到16个DNA分子,其中只含N的DNA
141514
分子为0个,同时含有N和N的有2个,只含N的有14个,它们呈现的比例如图D所示。 【答案】 D
20、【解析】 根据题意,在合成子链时,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在与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配对时存在竞争关系,当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与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配对时,子链延伸终止,不再继续合成子链。因此,子链的合成可能会在碱基A的位点终止,所以会形成含有3个、5个、7个、9个和11个(只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与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配对)共5种不同长度的子链。 【答案】 D
21、【解析】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DNA和细胞质DNA上都存在基因;假设两条链分别为1、2,则有关系:A1+A2=T1+T2=20%、G1+G2=C1+C2=30%,由于A2=T1、G2=C1,则A1+T1=20%,G1+C1=30%,因此,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DNA解旋酶破坏氢键,作用于②部位,DNA聚合酶作用于①部
14
位;将该基因置于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形成8个子代DNA分子,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有2个
115
DNA含有N,占。
4
【答案】 B 22、【解析】 a链中的A=b链中的T,b链中的T=a链中的A,所以a链中(A+T)占a链的比例为m,则b链中(A+T)占b链的比例也为m。A选项正确。若a链中(A+G)占a链的比例为n,则a链中(T+C)占a链的比例就为1-n;a链中(T+C)=b链中(A+G)= 1-n;B选项正确。根据ab链碱基互补关系,推断出C选项正确。DNA片段复制n次后,子代DNA数量为1/2n,总链数为2×1/2n,则带标记的DNA链占总链数的比例为。 【答案】 D 23、【解析】DNA是半保留复制,故复制3次,DNA
个,故B项错误;X层含2个DNA ,Y层含6个
DNA ,并且其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相同,所以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故C项正确;W层与Z层的核苷酸之比为7:1,故D项错误; 【答案】C
3
24、【解析】如图将DNA分子放在含有被H标记的
3
脱氧胸苷(H-dT)的培养液中进行复制,根据半保留复制,则子二代中含2条亲代DNA单链和6条新
合成的DNA单链。
3
3个DNA分子中含有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数量=120,则亲代DNA分子中含有的胸腺嘧啶的数量为40个。 【答案】D
25、【解析】对细胞和DNA复制相结合的知识考查,这类问题可通过构建模型图解答,如下图:
总数是8个,则
1415
X层含NN杂合DNA分子,故A项错误;W层为14
15
条含N的DNA单链,可构成7个完整DNA分子,
15
则W层中含N标记胞嘧啶:3000×15%×7=3150
第 6页 /共 8页
(3)一条中密度带 一条轻密度带 中、轻 半保留复制 分散复制
这样来看,最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有3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
,另外2个细胞是
,1个细
。第二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
胞是个细胞都是【答案】D
,1个细胞是
;
;第三种情况是4
26、【解析】 (1)①是胞嘧啶,⑦是脱氧核糖,⑧是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⑨是DNA单链片段。(2)该DNA片段中有4个碱基对,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3)两条DNA链反向平行。(4)该细胞四
14
次,得到16个DNA分子,含N的DNA有2个,全
15
部DNA含有N。 【答案】 (1)①胞嘧啶 ⑦脱氧核糖 ⑧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⑨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2)4 2
(3)反向平行 互补
(4)①②③④⑥⑧⑨ 1∶8
1
(5)15[a-m]
2
27、【解析】 从题目中的图示可知,深色为亲代DNA的脱氧核苷酸链(母链),浅色为新形成的子代DNA的脱氧核苷酸链(子链)。因此全保留复制后得到的两个DNA分子,一个是原来的两条母链重新形成的亲代DNA分子,一个是两条子链形成的子代DNA分子;半保留复制后得到的每个子代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母链,一条链为子链;分散复制后得到的每个子代DNA分子的单链都是由母链片段和子代片段间隔连接而成的。
14141515
【答案】 (1)轻(N/N) 重(N/N) 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
(2)全保留复制 半保留复制或分散复制
第 7页 /共 8页
第 8页 /共 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