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雄性果蝇的精巢中,下列细胞内肯定含有2条Y染色体的是导学号 122001( ) A.精原细胞有丝后期 B.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时期 C.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后期 D.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其次次后期 [答案] A
[解析] 在精原细胞有丝后期,由于着丝点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2条Y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中虽然DNA已经复制,但染色单体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故只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其次次后期含有2条X染色体或2条Y染色体。
2.下列有关遗传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12200190( ) A.由于配子的多样性和受精作用的随机性,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 B.母亲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由于交叉遗传,儿子肯定患红绿色盲 C.自然状态下,公鸡体内有两条同型性染色体,母鸡体内有两条异型性染色体
D.通过观看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固定装片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来推断细胞所处的时期 [答案] B
[解析] 母亲是携带者,儿子患色盲的概率应当是1/2,B项错误。
3.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请计算出Ⅱ2与Ⅱ3子女的发病概率是导学号 12200191( )
A.1
3
B.23
C.1 D.12
[答案] B
[解析] 由Ⅰ3和Ⅰ4都为患者,而其后代Ⅱ4为一正常女性,可判定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此Ⅱ2
为aa,Ⅱ3是患者为AA或Aa,其比值为1∶2,即AA的可能性为1/3,Aa的可能性为2/3。作为显性遗传病,假如Ⅱ3是AA,后代肯定患病;假如她是Aa,后代患病的几率为1/2,这样后代患病率应为112
3×1+2×
3=2
3
。 4.下图是人类某遗传病的家系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把握),则其遗传方式是导学号 12200192( )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 B
[解析] 首先推断显隐性:Ⅱ1、Ⅱ2为父母,均患病,而Ⅲ3却正常,由此可知是显性遗传病。然后推断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假设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那么Ⅱ2号患病,女儿应全部患病,不行能有正常女儿,但实际Ⅲ3为正常女儿,消灭冲突,说明假设错误,应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5.一对夫妻色觉正常,他们的父母均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色盲症。则这对夫妻生一个色盲的儿子的几率是导学号 12200193( )
A.0 B.1
2
C.14
D.18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知,夫妻中男性的基因型是XBY。妻子父亲的基因型是XBY,因妻子的弟弟患色盲,所以妻子的母亲肯定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妻子是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几率是1
2。当妻子是色盲基因携带者时,这
对夫妻生一个色盲儿子的几率是14,因妻子是携带者的几率为12,因此生一个色盲儿子的几率应是14×12=1
8
。
6.(2021·成都测试)下列关于人类性别打算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12200194(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打算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次级精母细胞中肯定含有Y染色体 [答案] B
[解析] 性染色体上有打算性别的基因,但不是全部基因都与性别打算有关;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生殖细胞中可以表达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次级精母细胞中不肯定含有Y染色体。
7.(2021·云南昆明模考)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错误的是导学号 12200195( )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别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肯定的性 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别,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组合 [答案] C
[解析]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2021·烟台测试)右图表示细胞的过程,n代表果蝇配子的染色体数。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12200196( )
A.不属于人的体细胞的有丝 B.在细胞中消灭着丝点 C.可发生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D.可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的形成中 [答案] D
[解析] n代表果蝇配子的染色体数,则该图表示减数其次次后期,而次级精母细胞的形成发生在减数第一次,故D错误。
9.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把握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导学号 12200197( )
A.白眼雄果蝇占1/8 B.红眼雌果蝇占1/4
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了伴性遗传的规律与特点。由题可知,红眼和白眼在性染色体上,XBXb和XBY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1:1:1:1,亲本中均缺失一条Ⅳ染色体,则后代中缺失一条的占1/2,缺失两条的和染色体正常的均占1/4,缺失两条的不能存活,因此后代正常染色体的占1/3,缺失一条
染色体的占2/3。依据杂交可以看出后代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染色体数目正常的红眼果蝇占3/4×1/3=1/4,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2/3=1/6。
10.如图是一个血友病(伴X隐性遗传)遗传系谱图,从图可以看出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导学号 12200198( )
A.1 B.4 C.1和3 D.1和4
[答案] C
[解析] 用H、h表示血友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则7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hXh,两个致病基因分别来自5号和6号,5号的基因型为XHXh,6号的基因型为XhY。1号和2号表现型正常,5号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1
号。6号的X染色体来自3号,故其致病基因来自3号。
11.家蚕的性别打算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亮 ,由显性基因A把握,“油蚕”幼虫的皮肤透亮 ,由隐性基因a把握,A对a是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以下杂交组合方案中,能在幼虫时期依据皮肤特征,区分其后代幼虫雌雄的是导学号 12200199( )
A.ZAZA×ZAW B.ZAZA×ZaW C.ZAZa×ZAW D.ZaZa×ZAW
[答案] D
[解析] ZaZa(雄性油蚕)与ZAW(雌性正常蚕)交配,子代幼虫皮肤不透亮 的为雄性(ZAZa),皮肤透亮 的为雌性(ZaW)。
12.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它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后形成几种类型的精子导学号 12200200( )
A.2种 B.4种 C.8种 D.16种 [答案] A
[解析]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即为两种),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别进行减数其次次,减数其次次的变化是把复制的染色单体分开,所以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精细胞)是完全相同的类型。因此,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
裂最终形成4个、2种精子。
此题有个关键条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假如去掉此条件,那么该个体将产生24=16种精子。 13.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导学号 12200201( )
A.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B.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C.②代表染色体 D.Ⅰ~Ⅳ中的数量比是2∶4∶4∶1
[答案] A
[解析] Ⅱ所处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为减数第一次前期或中期或后期,在减数第一次后期伴同源染色体的分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Ⅲ代表染色体数目减半为4条,染色体上含有染色单体,是减数其次次的前期或中期,为次级精母细胞。在整个过程中,①的数量变化是8→4,为染色体,②的变化为0→16→8→4,为染色单体,③的数量变化为8→16→8→4,是DNA。Ⅰ(精原细胞)∶Ⅱ(初级精母细胞)∶Ⅲ(次级精母细胞):Ⅳ(精细胞)=1∶1∶2∶4。
14.(2021·青岛检测)若观看到一个动物细胞中正处于染色体两两配对,你认为正确的推断是导学号 12200202( )
A.这个细胞可能来自肝脏
B.此时细胞的染色体上含有染色单体
C.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均为体细胞的二倍 D.染色单体的形成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答案] B
[解析] 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的前期,此时由于复制每一条染色体都含有2条染色单体,但是染色体的数量没有转变。此时的细胞是初级性母细胞,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是减数其次次后期,那时的细胞是次级性母细胞。
15.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则F2中
导学号 12200203( )
A.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12种 B.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的父方 C.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
D.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比例为3∶1 [答案] D
[解析] 亲本的基因型aaXBXB和AAXbY,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F2表现型有6种,基
因型有12种;F2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4(1/8AAXBXB和1/8aaXBXB)。
16.已知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现有两只红眼果蝇杂交,得到♀50只(全部红眼),♂50只(红眼24只,白眼26只)。据此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是导学号 12200204( )
A.Ww×Ww B.Ww×ww C.XWXw×XWY D.XWXW×XWY
[答案] C
[解析] 两只红眼果蝇杂交后代中消灭白眼,说明红眼是显性,白眼是隐性。杂交后代雌雄表现型明显不同,说明是伴性遗传。两只红眼果蝇XWX-、XWY的后代中消灭白眼,则雌果蝇基因型必为XWXw。
17.(2021·南昌月考)人们在野兔中发觉了一种把握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不能存活的。假如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导学号 12200205( )
A.3/4与1∶1 B.2/3与2∶1 C.1/2与1∶2 D.1/3与1∶1 [答案] B
[解析] 依据题意,褐色的雌兔基因型为XTO,与正常灰色雄兔XtY交配,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分别是XTXt(褐色雌性)、XtO(灰色雌性)、XTY(褐色雄性)、OY(死亡)。
18.某女孩是红绿色盲患者,其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医生在了解这些状况后,不需做任何检查,就能判定该女孩的父亲和弟弟的表现型是 导学号 12200206( )
A.两者都是色盲患者 B.两者都是血友病患者
C.父亲是色盲患者,弟弟是血友病患者 D.父亲是血友病患者,弟弟是色盲患者 [答案] C
[解析] 设色盲基由于b,其等位基由于B;血友病基由于h,其等位基由于H。女孩是红绿色盲患者,基因型为XbXb,所以父亲是色盲患者(XbY),其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基因型为XhXh,弟弟是血友病患者(XhY)。
19.(2021·南昌高二检测)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导学号 12200207( ) ①有丝中期细胞 ②有丝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中期细胞 ④减数其次次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后期细胞 ⑥减数其次次后期细胞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④⑤⑥
[答案] A
[解析] 有丝中期细胞、减数第一次中期细胞、减数第一次后期细胞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有丝后期细胞有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减数其次次中期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减数其次次后期细胞既无同源染色体,又无染色单体。
20.右图表示正在进行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12200208( )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B.此细胞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条 C.此细胞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别、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此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 [答案] D
[解析] 此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此细胞将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21.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和减数过程中DNA的含量的变化如下图甲、乙、丙所示。图中的①~④均涉及DNA分子减半,其缘由完全相同的是导学号 12200209(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减半的缘由仅是着丝点;②减半的缘由是着丝点,且细胞一分为二;③减半的缘由是同源染色体分别,细胞一分为二;④减半的缘由着丝点,细胞一分为二。
22.一个含AaBbCc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形成的4个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染色体组合可以是导学号 12200210( )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 ABc、ABc、abC、abC
[答案] D
[解析] 减数第一次发生同源染色体分别,减数其次次过程中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因此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的四个精子两两相同,比较题中四个选项可知,D正确。
23.下图表示果蝇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12200211( )
A.只有a、d两过程中含有染色单体 B.b过程不含同源染色体
C.b和d过程中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 D.c过程进行的是受精作用 [答案] A
[解析] 题图中a过程表示减数第一次,b过程表示减数其次次,c过程表示受精过程,d过程表示有丝。b过程中也含有染色单体。
24.(2021·潍坊) 一对同卵孪生姐妹分别与一对同卵孪生兄弟婚配,其中一对夫妇头胎所生的男孩是红绿色盲,二胎所生的女孩色觉正常,另一对夫妇头胎所生的女孩是红绿色盲患者,二胎生的男孩色觉正常,这两对夫妇的基因型是导学号 12200212( )
A.XBXB×XbY B.XBXb×XBY C.XbXb×XBY D.XBXb×XbY
[答案] D
[解析] 依据题意,这两对夫妇的基因型完全相同,他们所生男孩可以为红绿色盲,也可以色觉正常,女孩有的是色盲,也有的是色觉正常,说明这对夫妇中父亲肯定是色盲,母亲肯定是携带者,故D正确。
25.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12200213( )
A.从染色体状况来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 B.e基因把握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消灭的概率相等 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间自由组合
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 [答案] D
[解析] (1)由图可知,该果蝇为雄性个体,图中7为X染色体,8为Y染色体,因此,只从性染色体状况看,它能形成X、Y两种配子;若再考虑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则能形成24种配子。(2)e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所以e基因把握的性状,在雄性个体中消灭的概率高于在雌性个体中消灭的概率。(3)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形成配子时,A、B进入一个配子,a、b进入另一个配子,它们连锁在一起,因此,A、a与B、b之间不能自由组合。(4)只考虑3、4与7、8两对同源染色体时,该果蝇基因型可写成DdXeY,产生DXe、dXe、DY、dY四种配子且数量相等。
26.下列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试验是 导学号 12200214( ) 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 B.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C.细胞的全能性试验 D.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答案] A
[解析]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得出把握白眼的基因与性染色体有关的结论,首次发觉基因在染色体上;孟德尔的两个试验得出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细胞的全能性试验证明细胞具有全能性,故选A。
27.(2021·朝阳区检测)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导学号 12200215( )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 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可知该病为伴性遗传,从家系图可以看出,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如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6应为患者,而图中Ⅲ6正常,因此可推断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杂合子;正常夫妇不含有该病的致病基因,后代应正常;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男性的致病基因会传给女儿,儿子均正常;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患病人群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8.(2021·济南月考)下列关于减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导学号 12200216( ) ①全部能够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都能进行减数
②减数的过程是由原始的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有性生殖细胞的过程 ③减数的特点是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两次 ④减数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削减一半 ⑤减数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同样具有肯定的细胞周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A
[解析] ①减数产生雌雄配子,然后雌雄配子受精得到受精卵,进行减数是推断是否是有性生殖的标准,正确;②减数是由精(卵)原细胞形成精(卵)细胞的过程,正确;③减数第一次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两次,使染色体数目减半,正确;④减数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两次,使染色体数目减半,正确;⑤连续增殖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减数没有周期,错误。
29.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基因型的种类数量比是导学号 12200217( )
A.4∶1 B.3∶1 C.2∶1 D.1∶1 [答案] C
[解析]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4个精子,两两相同,有2种类型;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1种类型,故选C。
3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12200218( )
A.在生物性状遗传中,基因分别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同时起作用
B.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 C.同一个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相同,染色体组成一般不同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同时也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答案] B
[解析] 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大定律同时起作用,且基因分别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对于XY型性别打算的生物,雌性为同型XX,雄性为异型XY,而对于ZW型性别打算的生物,雄性为同型ZZ,雌性为异型ZW;同一个体不同时期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般相同,均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但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其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31.(9分)(2021·南京一中考试)图甲为某二倍体动物(雌雄异体)体内一个正在的细胞图。图乙为细胞过程中每个细胞中核DNA分子的数量变化。图丙表示在细胞的不同
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状况。导学号 12200219
(1)图甲细胞处于________期。图甲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 (2)图甲细胞后所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
(3)由图甲细胞可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________个DNA分子。 (4)图甲细胞对应于图乙的________段,图丙的________段。 (5)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的________段。
(6)图甲细胞中①染色体上的基由于R,②染色体上的基由于r,造成这种差异的缘由可能是________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 (1)减数其次次后 0 (2)精细胞或其次极体
(3)4 (4)ef DE (5)de (6)四分体
[解析] (1)图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断裂,应处于减数其次次后期。(2)图甲细胞均等,所产生的子细胞应当是精细胞或其次极体。(3)图甲细胞产生的配子中含有2条染色体,由此可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个DNA分子。(4)图甲细胞处于减数其次次后期,且每条染色体含1个DNA分子,应对应于图乙的ef段,图丙的DE段。(5)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后期,对应图乙的de段。(6)正常状况下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应当相同,消灭不同基因的缘由可能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
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32.(9分)果蝇是一种格外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就因对果蝇的争辩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图甲表示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及基因组成,下表显示有关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据此图表分析回答:导学号 12200220
基因 B b V v R r E e 性状 灰身 黑身 长翅 残翅 细眼 粗眼 红眼 白眼 (1)摩尔根的果蝇试验验证了萨顿提出的________的假说。 (2)假如以该果蝇为亲本之一,若要只通过一次杂交就得到子代雄果蝇全部为白眼,则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若只考虑表中的体色与眼形,让该果蝇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交配,理论上F1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____。
(4)图乙是该果蝇某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假设该染色体上的全部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可能的缘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突变和环境因素)。
[答案] (1)基因在染色体上 (2)XeXe
(3)3/7 (4)这些隐性基因要么在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要么在Y染色体上对应的基因也为隐性基因 [解析] 摩尔根的果蝇试验验证了萨顿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而且图乙直接表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若只考虑表中的体色与眼形,则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BbRr,其与相同基因型的异性果蝇交配所得的F1中不同于亲本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为7/16,其中的纯合子占3/16,也就是说F1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个体中纯合子占3/7。
33.(9分)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觉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全部概率用分数表示):导学号 12200221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 (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行能是________。
(3)假如Ⅱ-4、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依据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
①双胞胎(Ⅳ-1与Ⅳ-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
②双胞胎中男孩(Ⅳ-1)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女孩(Ⅳ-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伴X显性遗传 (3)1/1296 1/36 0
[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图谱的分析与遗传病的计算方法。 设把握甲病的基由于A、a,则
(1)由Ⅰ1、Ⅰ2与Ⅱ2可见,正常父母生出有病的女儿,则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假如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Ⅰ3、Ⅰ4的女儿Ⅱ8、Ⅱ9应当全部患病,所以乙病不行能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由Ⅰ3、Ⅱ5、Ⅱ7、Ⅲ2可得,乙病最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
(3)Ⅳ1、Ⅳ2为异卵双生龙凤胎,①由题意可得Ⅰ1(Aa)×Ⅰ2(Aa)→Ⅱ3(2/3Aa和1/3AA),同理
Ⅰ3(Aa)×Ⅰ4(Aa)→Ⅱ5(2/3Aa和1/3AA),Ⅱ4、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因此Ⅱ3×Ⅱ4(AA)、Ⅱ5 ×Ⅱ6(AA),其
后代Ⅲ1、Ⅲ2基因型及概率都是2/3AA、1/3Aa,并且杂交后代只有1/3Aa×1/3Aa能生出患甲病孩子,且概率是1/36,因此Ⅳ1、Ⅳ2同时患甲病的概率是(1/36)2=1/1296;②双胞胎中,男孩肯定从父亲那里获得Y染色体,因此男孩肯定患乙病,所以男孩两种病都患的概率为1/36,女孩没有Y染色体,所以女孩甲乙两病都患的概率为0。
34.(9分)绵羊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两种,且白色对黑色为显性。试验小组以毛色为观看对象,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相关基因分别用B、b表示):导学号 12200222
第一组 其次组 第三组 杂交组合 黑♀×白♂ 黑♀×白♂ 第一组的F1雌雄交配 杂交后代的白色毛 ♀3♂3 ♀2♂2 ♀7♂7 表现 黑色毛 0 ♀2♂1 ♀2♂3 (1)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这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其次组中的父本的基因型最可能为________。
(2)第三组的试验结果中白色毛个体与黑色毛个体为数目之比不是3∶1,其缘由是________。 (3)相关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第一组的表现,说明你推断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相关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其次组的试验结果应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别 Bb
(2)统计样本太少,简洁偏离理论数值
(3)否 若为伴X染色体遗传,第一组后代中的雄性应当全部表现为黑色毛,而实际状况不是这样 后代雄性全部为白色毛
[解析] (1)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别定律。由于其次组杂交后代中黑色毛个体与白色毛个体的比例接近1∶1,所以可以认为白色雄性亲本为杂合子。(2)孟德尔定律中的3∶1的分别比,是在大量后代的基础上统计出来的。假如统计的对象的数量比较少,其结果往往偏离理论值。(3)假如是伴X染色体遗传的话,黑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应当是XbXb,那么后代中的任何一个雄性个体都应当是黑色毛。
35.(9分)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 请回答:导学号 12200223
(1)把握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把握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4)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 [答案] (1)常染色体 X染色体 (2)雌蝇灰身直毛、雄蝇灰身直毛 (3)BbXFXf BbXFY (4)BBXfY BbXfY bbXFY
[解析] (1)由表中信息可知无论在雌雄中灰身∶黑身=3∶1,说明该性状和性别无关,故应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是显性,黑身是隐性。而分叉毛在雌蝇中没有,只在雄蝇中表现,说明该性状与性别有关,应是位于X染色体上。
(2)和(3)子代中灰身∶黑身=3∶1,说明亲本是Bb和Bb,子代中雌性无分叉毛,而雄性中分叉毛∶直毛=1∶1,说明亲本雌性是杂合子,雄性是显性,故是XFXf和XFY,因此亲本是BbXFXf和BbXFY,表现型是雌蝇灰身直毛、雄蝇灰身直毛。
(4)灰身的性状是BB或Bb,分叉毛是XfY,故应是BBXfY和BbYfY。黑身的性状是bb,直毛是XFY,故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bbXFY。
36.(10分)自然界的女娄菜(2N=46)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打算方式为XY型,右图为其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区段),该部分存在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Ⅱ-1和Ⅱ-2区段),该部分不存在等位基因。以下是针对女娄菜进行的一系列争辩,请回答相关问题:
导学号 12200224
(1)女娄菜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B把握。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不抗病个体的基因型有XbYb和XbXb,而抗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
(2)现有各种表现型的纯种雌雄个体若干,期望利用一次杂交试验来推断抗病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所选用的母本和父本的表现型分别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测该试验结果并推想相应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XBYB、XBYb、XbYB (2)不抗病(雌性)、抗病(雄性)
①子代雌株与雄株均表现为抗病,则这种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②子代雌株均表现为抗病,雄株均表现为不抗病,则这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 (1)由于女娄菜抗病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因此抗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三种类型:XBYB、XBYb、XbYB。(2)验证抗病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所接受的方法是选用显性的雄性个体和隐性的雌性个体杂交,假如子代雌株均表现为抗病,雄株表现为不抗病,则这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假如子代雌株与雄株均表现为抗病,则这种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