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给大学新教员的建议》读后感

《给大学新教员的建议》读后感

来源:刀刀网


困惑之后的飞跃

——读《给大学新教员的建议》有感

再一次感慨时间的流逝,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我的第一学期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最近读了罗伯特·博伊斯教授写的《给大学新教员的建议》一书,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心灵震动,也让我对前期的工作开始再次回顾与审思。

这本书在教学,学术写作,社交服务三方面所提出的具体、实用简捷、明晰的建议,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更加正确的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神圣性。其中所阐明的一些道理,在自我改进,提升自身能力方面,都极具指导意义。结合自己面临的困惑与问题,我进行了思考和梳理,希望能在未来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真正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

一、面临的困惑

其一,课堂教学方面。由于刚开始上课,在组织上课的内容、上课的形式、上课的节奏、备课等方面缺乏经验不足。普遍来说,上课之初,讲课比较快,灌输式的东西太多,启发式的内容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太少。另外,课程的内容对于我来说容易理解,很简单,但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他们是在学新知识,如何能够深入浅出的教授给他们,渗透到他们的思考中,还是需要进一步摸索的。罗伯特·博伊斯教授在书中阐述,我们要引导带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思考,汲取知识,启发他们的思维。我们新教师应当具有和学生一起成长的意识,做到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锻炼自己,进而提升自己。

其二,从事科研方面。在读研期间,主要是跟随导师从事科研,自己申请项目较少。

工作后,除了教学,科研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此时,我们要开始进入科研的时期,自己要关注各种项目的申请,确立选题,撰写申请书;还要争取发表一些论文、专著,科研的压力是比较大的。问题在于:(1)时间的分配,因为还不能做到游刃有余,教学任务过重,会无法顾及科研;(2)科研的尴尬,科研应当是建立在思考能力之上的,但是同样也需要一个能够交流的平台,目前缺少一个能够互相探讨、碰撞思想的科研圈子。

其三,生活交际方面。初来乍到,会有一种人生地不熟的感觉。尤其地方越小,越有一种所谓的熟人效应,如果你不能尽快适应,会有一种边缘感。此外,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缺少共同的话题,做不到心灵相通,这些都是需要我在以后的过程中慢慢调节和适应的。

二、主动的成长

第一,做一个尽职尽责的老师。罗伯特·博伊斯教授在书中,也曾反复的强调过,作为老师是一种光荣的职业,有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因此,我认为既然选择做老师,就不单是在从事一份谋生的职业,当面对讲台下众多学生时,就会感觉到自己的责任所在。要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要站在学生听讲的立场,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时调整;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组织好课堂教学;同时,希望自己能够多给予学生一些启发,而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

第二,做一个积极主动的新人。适应新的生活、工作环境,自己要主动与同事、学生等多多接触,才能尽快的步入正轨。例如,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向其他老师请教如何上好课,主动去听其他老师的授课;向其他老师请教如何做好课题申请,互相探讨,联合申请等。

第三,做一个目标明确的行者。我能切身感受到,作为一个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是如此的重要。如果没有计划与目标,五年、十年飞快过去,到时候可能就是遗憾。自己要明确在三至五年之内,希望自己达到什么水平,并通过计划去督导自己完成。例如,我要让自己的课程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要完成几篇文章,完成一本著作,要晋升职称等。做科研的路有时候是碰壁的,想起授课老师张贤科教授的秘诀——回到文献中,的确,这里面隐含的是一种扎实、坚持的科研态度。

第四,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合作,是我们做科研的基础,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品质。一盘散沙,尽管它金黄发亮,也仍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和水泥结合地一起,就能盖成高楼大厦。单个人的力量犹如沙粒,只要与人合作,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变化,变成不可思议的有用之材。所以我们要学会与人合作,既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优点,也可以形成一股合力,这样才能品尝到合作的快乐。

三、一点建议

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既需要自己的积极主动性,更需要学校的鼓励与支持。我们的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以下建议,希望与其他学校同仁共勉。

要切实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近几年,高校招聘普遍提高标准,能够进入学校的老师也是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优秀者。学校花费了心力,尽可能去招聘到优秀的老师,但是招聘进来,不能善加雕琢和利用,无异于是前功尽弃。因此,从学校层面探讨青年教师的成长激励是有必要的。包括可以组织校领导、老专家与新进教师展开座谈、交流,了解青年教师的科研设想、面临的困难等;对于有组织能力、科研能力的青年教师,要重用,给予施展的平台,支持其顺利展开科研工作。

学院做好青年教师培养的落实工作。包括尽快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工作环境;适当安排青年教师的课程,并给予指导和建议;引导研究领域相近的老师之间成立科研小组,加强探讨,互相学习;组织一些业余活动,增进情感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