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来源:刀刀网


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重点

能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把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四季美景图片。

3.让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搜集有关清少纳言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背诵第1自然段。

二、精读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交流,作者描写了夏天的几种夜晚之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夏夜之美包括明亮的月夜、漆黑的暗夜,蒙蒙的雨夜。我是通过“固然”“也”“即使……也”等关联词语看出来的。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以前的阅读积累,想象这三种美丽的夏天的夜晚,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

(1)我想到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亮的月夜应该是宁静的夜晚,思乡的夜晚。

(2)我能想象到在漆黑漆黑的暗夜,无数萤火虫翩翩起舞,像打着小灯笼的天使。它们飞过草丛,飞过花园,帮助迷失方向的小蚂蚁找到回家.路.....

点拨:北方干燥,气候寒冷,很难见到萤火虫;南方空气潮湿,气候温暖,那里的萤火虫很多。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萤火虫的视频和图片。

4.小结。看过图片和视频,我们可以更鲜明地感受到:漆黑暗夜中无数的萤火虫轻盈地飞舞着,好似流星划过夜空;雨夜中的萤火虫,虽然只有一只两只,但是它们像勇敢的小精灵,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动感十足,让人非常着迷。这一部分也是动态描写。

5.进一步提问:你觉得作者最喜欢哪一种夏夜之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

(1)从关联词语“固然”“也”即使……也\我看出作者最喜欢蒙蒙细雨的夜晚。

(2)从“这情景着实迷人”,可以看出作者最喜欢蒙蒙细雨的夜晚。

(3)作者最喜欢第三种夏夜,因为第三种夜晚她描述得最详细,不仅写了夜晚时飘着的蒙蒙细雨,还详细地描写了那一只两只的萤火虫:它们带着朦胧的微光,依然不停地飞啊,飞

啊,闪啊,闪啊.....

点拨:对于明亮的月夜,作者只用“固然也很美”一笔带过,而着重描写了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雨夜中的萤火虫,尤其是最喜欢下雨时带着朦胧微光飞行的,充满动感的萤火虫。这

些都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6.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课文。

点拨:本段要通过柔和的语气,营造出夏夜静谧的氛围:通过强调“固然“也”即……也……”等词语,感受三种夏夜不同的景致。朗读“翩翩飞舞”和“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语时,要突出萤火虫的轻快灵动,语速可稍快一点,才能让人感受到惊喜。

7.指导学生先想象画面,再练习背诵本段。教师可通过课件出示提示,帮助学生练习背诵。

夏天最美是( )。( )月夜 ( ), ( )暗夜, 也有( )萤火虫( ) 。即使( )夜晚,也( )萤火虫,闪着( )飞行,这情景( )。

三、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第3.4自然段。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2)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画面,把动态之美描述出来。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选取代表,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1:第3自然段重点描写了秋天黄昏时,归鸦“急急匆匆”朝窠里飞去和大雁“比翼而飞”的情景。我能想象出:作者仰望天空,看到了夕阳斜照,无数的小乌鸦急急忙忙朝自己的鸟窝飞去;还有成群结队的大雁,排着人字形的队伍,那样团结友好,这样的画面让她想到了自己的家,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所以非常感动。等到夕阳已经落山,夜晚来临时,她又听见了草丛中有小虫子在唱歌,和着沙沙响的风声,这样的情景使她心情非常愉快。

追问:你觉得在这一-段中,作者的描写有哪些独特之处?

预设回答:我觉得独特之处在于作者没有写秋天我们司空见惯的枫林、落叶,而是重点描写了归鸦和大雁,并赋予它们以情感,使画面有了动态感。

预设2: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在冬天的早晨,手捧火盆穿过长廊的情景。不仅写出了冬季早晨的最有意思的事儿,还写出了作者闲逸、舒适的心情。

点拨:本段中从“铺满白霜”与“熊熊的炭火”可看出有动静对比、色彩对比,同时从“熊熊的炭火”与\"一堆白灰”可看出有形状的对比,表现了冬天早晨的闲适。我们可以想象下:在冬天的早晨,自己坐在暖和的炭火边,手捧一杯热茶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冬天的早晨,有落雪,有白霜,画面是静美的:当生起熊熊炭火,画面就变得温暖而具有动感了。

4.指导学生一边想想画面一边朗读,进一步体会动态之美。

(1)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时,既要关注归鸦“急急匆匆”朝窠里飞去和大雁”比翼而飞”等壮观场面,也要关注\"风声、虫鸣”等细微的景物。前半部分要适当加快节奏,以便体现归鸦和大雁“急急匆匆”“比翼而飞”的动态画面;最后一句可以用舒缓的语气。让人感受到风声、虫鸣背后的安静以及秋天景致的江阔高远,

(2)学生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教师提示:怎样读出文中闲适与静美的感觉?请大家一边想象画面,一边通过舒缓的语调,读出寒冷的冬天手捧炭火穿过走廊时的闲情逸致。

5.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6.指导学生背诵第3.4自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板书上的关键词,或是段中的关联词,背诵课文。

四、总结收获

1.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思考:每个季节各有怎样的特点?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可以提示学生从整体感受、遣词造句、写作方法等方面来谈。

预设:

(1)学完这一课,我发现春天有绚丽多彩的黎明,夏天有美丽而充满勃勃生机的夏夜,秋天有令人感动的、让人心旷神怡的黄昏,冬天有闲逸和谐的早晨。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

(2)我通过细细品读,积累了很多优美的词语,如“红紫红紫”“漆黑漆黑\"“蒙蒙”“翩翩”“点点”“熊熊”等叠词。这些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使景物充满动感和美感。

(3)我知道了什么是动态描写。

2.教师总结: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选取了自己眼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对其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的细微变化进行了描述,呈现出了景物的动态之美,表达了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更体现出了对大自然、对四季美景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选做:试着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最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