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 梁向东 审核 石婷婷 李晨霞
所属系 任课教师
交通运输系梁向东 于涵
1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 任务一 《发动机总论》
一. 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 发动机总论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能力(技能)目标
上课地点
知识目标
1、 发动机总体构造 2、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教学目标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 使学生使学生 对发动机有个初步认识
3、 发动机的类型 4、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能力训练 任务
1、 汽油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2、 柴油机两大机构、四大系统
1.梁向东编著
参考资料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
1
2.孙长录编著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二. 教学设计
1、自我介绍(课件),介绍课程性质、学习目标、考核要求、职业生涯与课程的
关系。(10 分钟)
2、讲授新课:发动机总论。
步骤
教学内容
1、 发动机总体构造
告知 (教学内 容、目的)
2、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3、 发动机的类型 4、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叙述
课件
3 分 钟
教学 方法
教学 手段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2
引入 (任务)
任务:发动机总论 叙述 课件
2 分钟
发动机总论:两大机
两大机构: 1、曲柄连杆机构
讲授 讲授
讲授
课件 教具 演示
20 分钟
课件
教学内容 (一)
构、五大系统(汽油机) 2、配气机构
五大系统:
1、燃料供给系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教学内容 (二)
发动机的类型
2、润滑系 3、冷却系 4、点火系 5、起动系 1、上止点 2、下止点 3、行程 4、气缸工作容积 5、燃烧室容积 6、气缸总容积 7、压缩比 8、排量 9、工作循环
30 分钟
1.按活塞的运动方式 分
往复活塞式旋转活塞式
2. 按所用的燃料分
汽油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
3. 按点火方式分
15 分钟
教学内容 (三)
点燃式 压燃式
4. 按冷却方式分
水冷式 风冷式
5. 按活塞行程数分
二冲程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
3
6.按汽缸数分 单汽缸发动机 多汽缸发动机 7.按进气系统是否采
用增压方式分 自然吸气式(非增 压式)发动机
强制进气式(增压 式)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 理
教学内容 (四)
1.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作功行程 (燃烧及
讲授 课件
10 分 钟
膨胀行程)
4.排气行程
训练任务 说明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知
训练
知识点: 1、发动机总体构造
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归纳总结
3、发动机的类型 4、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能力点:发动机总体构造认知
课后作业
讲授
课件
一体
化
教师 指导
认知
5 分 钟 60 分钟
5 分 钟
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因为这节课是这门课程的第一节课, 所以在设计本课程时, 首先要展示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在汽车中得地位、 作用, 今后的职业生涯与本课程的关系, 其次,这节课属于概论性质的课程, 对今后的学习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主要以知识的叙述为主,对本课程的能力要求主要以发动机的认知为主。
4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二 《常用工具的使用》
一. 教案头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本次课标题: 常用工具的使用
上课时间
能力(技能)目标
学会使用各种常用拆装工具
上课地点
知识目标
各种常用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能 力 训
练任务
参考资料
学会使用各种常用拆装工具
1. 梁向东编著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
1
2. 孙长录编著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1. 《常用工具的使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教学 教学 学生 方法 手段 活动 时间 分配
告知 使学生了解各种常用工具、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 (教学内项。 容、目的)
讲授 讲授
3 分钟
引入
(任务)
任务:常用工具的使用 讲授 课件
2 分钟
一. 呆扳手
1. 功用 2. 使用注意事项1. 功用
2. 使用注意事项
讲授
课件实物
10 分钟
教学内容 (一)
讲授
课件实物
教学内容 二. 梅花扳手 (二)
10 分钟
教学内容 (三) 教学内容 (四)
三. 套筒扳手
1. 功用 2. 使用注意事项
讲授
课件实物
10 分钟 10 分钟
四. 扭力扳手
1. 功用 2. 使用注意事项
讲授
课件实物
5
教学内容 (五) 教学内容 (六)
五. 活扳手
1. 功用
2. 使用注意事项 1. 功用
2. 使用注意事项 1. 功用
2. 使用注意事项 1. 功用
2. 使用注意事项 1. 功用
2. 使用注意事项
讲授 课件 实物
5 分钟
5 分钟
六. 旋具
讲授 课件实物
教学内容 七. 钳子 (七)
讲授 课件实物
5 分钟
教学内容 (八)
八.锤子
讲授 课件 实物
5 分钟
5 分钟
教学内容 九. 铜棒 (九)
训练任务
讲授 课件实物
正确操作常用工具
一体 化
教师 指导
学生 分组 操作
说明
5 分钟
80 分 钟
训练(一)
知识点: 常用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归纳总结
能力点: 学会操作各种常用拆装工具
讲授 课件 5 分钟
课后作业
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拆装及修理发动机时, 经常会用到各种工具, 本节课介绍了一些常用工具的作用及使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操作使用工具, 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及损坏工具。
6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三 《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调整 》
一. 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 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调整
授课班 级
上课时间
能力(技能)目标
教学目 标
①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曲柄连杆机构能进行正确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②用专用工具对曲柄连杆机构 的零部件进行检验
上课地点
知识目标
①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 ②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
能力训 练任务
①汽缸盖的拆装
②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③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④气缸的测量 1.梁向东编著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
参考资 料
教材
2.孙长录编著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版次 1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二. 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5、 《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调整》 ,通过本单
教学 方法
教学 手段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告知 (教学内 容、目的)
元的学习,使学生对曲柄连杆机构能进行 正确的拆装、检验及调整;了解曲柄连杆 机构的作用与组成
任务: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检验与调整
讲授
课件
讲授
讲授
3 分 钟
引入 (任务)
2 分 钟
7
机体组
教学内容 (一)
3. 气缸体与曲轴箱 2.气缸盖 3.汽缸盖罩 4.汽缸垫 5.油底壳
讲授 课 件、 实物
20 分 钟
活塞连杆组
教学内容 (二)
1.活塞 2.活塞环: 3.活塞销 4. 连杆 5. 连杆轴承
讲授 课 件、实物
25 分 钟
曲轴飞轮组
教学内容 (三)
1.曲轴 2.曲轴主轴承 3.曲轴扭转减振器 4.飞轮
讲授 课 件、实物
10 分 钟
训练任务说
明
汽缸盖的拆装
训练(一)
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训练(二)
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训练(三)
一体 化
教师 指导
一体 化
教师 指导
一体 化
教师 指导
学生 分组操作学生分组操作学生分组操作学生
训练(四)
气缸的测量
知识点: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与组成
归纳总结
能力点: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讲授
课件
一体 化
教师 指导
分组 操作
5 分 钟 20 分 钟 15 分 钟
15 分 钟
40 分 钟 5 分 钟
课后作业
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能量转换的核心机构, 其性能及装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及功率输出, 因此根据多年企业的工作经验及汽车修理行 业国家标准的要求设计本次课程, 力求全面、 完整地体现能力培养目标, 同时也兼顾知识目标。
8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四 《配气机构的拆装与调整》
一. 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 配气机构的拆装与调整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能力(技能)目标
上课地点
知识目标
1. 掌握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工作原
1. 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
教学目标
测与维修方法;
2. 掌握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理及结构形式;
2. 掌握排气相位的概念、原理及影响因
素
3. 熟悉可变配气相位。
能力训练任务
①汽缸盖的拆装
②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③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④气缸的测量
参考资料
1. 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2. 孙长录编著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 1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6、 《配气机构的拆装与调整》 ,通过本单元
教学 方法
教学 手段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讲授
讲授
5 分 钟
的学习,使学生对配气机构能进行正确的 拆装、检验及调整; 了解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及工作原理。
任务:配气机构的拆装、检验与调整
讲授
一、配气机
4. 配气机构的作用 2.组成
9
引入 (任务)
课件
2 分 钟
教学内容 (一)
讲 授
课件 实物
15 分钟
构的作用和组成
教学内容 (二)
二、配气机
1. 配气机构的分类:
( 1) . 按气门布置的形式分类
讲授 课件实物
构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 2) . 按凸轮轴的传动方式分
类
( 3) . 按凸轮轴布置形式和驱
动方式分类:
( 4). 按每缸气门数及其排列
方式:
2. 工作原理
15 分钟
三、气门组的构造
教学内容
1. 气门
讲授
课件实物
(三)
2. 气门座
3. 气门导管
4. 气门弹簧
20 分钟
5. 气门油封
四、气门传
讲授
课件实物
1. 凸轮轴 2. 挺柱
动组的构造
15 分钟
教学内容 (四)
五、配气相
教学内容 (五)
气相位及其控制技术
训练任务说
明
位、可变配
3. 推杆
4. 摇臂
1. 配气相位
2. 可变配气相位及其控制技术
讲授
课件
10 分钟
5 分钟
教师 指导
学生
气门间隙的调整
化
一体
训练(一)
40 分钟
分组 操作
10
配气机构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训练(二)
一体 化
教师 指导
学生 分组 操作
35 分 钟
知识点: 1、掌握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工
讲授
课件
作原理及结构形式; 2、掌握排气相位的概念、
归纳总结
原理及影响因素; 3、熟悉可变配气相位。
3 分 钟
能力点: 1、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 与维修方法; 2、掌握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课后作业
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主要机构之一, 其作用是配合曲柄连杆机构实现能量转换,因此对该机构的学习主要是在了解结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正确的调整, 本节课的能力目标是以调整为主。
因此,
11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五 《润滑系的拆装与调整 》
一. 教案头
授课班级
本次课标题:润滑系 的拆装与调整
上课时间
能力(技能)目标
上课地点
知识目标
教学目 标
1. 掌握润滑系的作用、润滑方式、类型与
1. 熟悉润滑系的油路。 2. 润滑系故障诊断与检修。
组成;
2. 润滑系主要部件的结构。
能力训练任务
根据故障现象,找出故障原因及排除故障。
参考资料
1. 梁向东编著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
1
2. 孙长录编著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二. 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教学 学生 方法 手段 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
习,使学生了解润滑系的作用、 组成及润滑油
(教学内
的循环路线; 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判断及处理
容、目的) 润滑系的故障。
1. 《润滑系的拆装与调整》 ,通过本单元的学
讲授 讲授
5 分钟
讲授
课件
2 分钟
引入 (任务)
任务:润滑系的拆装与调整
教学内容
作用与润滑方
(一) 6. 发动机的润滑方式 式
二. 润滑系的
1. 集滤器 2. 机油泵 3. 机油粗滤器 4. 机油细滤器 5. 机油散热器
一. 润滑系的
5. 润滑系的作用
讲授 课件
15 分 钟
讲授
课件 实物
15 分 钟
教学内容
(二) 组成
12
6.曲轴箱通风装置
教学内容
(三) 油路
训练任务 说明
三. 润滑系的
1. 轿车的润滑油路 2. 载货车的润滑油路
讲授 课件 实物
15 分 钟 5
根据实物找出润滑系各部件的实际位置 一体 化
教师 指导
学生 分组 操作 学生
训练(一)
根据实物找出润滑油的循环路线
根据所学的知识诊断润滑系的故障
15 分 钟
一体 化
教师 指导
训练(二)
分组 操作 学生 分组操作
20 分 钟
一体化
教师指导
训练(三)
20 分 钟
知识点: 1. 掌握润滑系的作用、 润滑方式、 类
讲授
型与组成; 2. 润滑系主要部件的结构。
课件
归纳总结
能力点: 1. 熟悉润滑系的油路。 2. 润滑系故
3 分钟
障诊断与检修。
课后作业
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发动机润滑系主要是对发动机各运转部位进行润滑, 以减轻机件的磨损, 因此根据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及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 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主要是润滑系的结构组成, 最终达到诊断故排除故障的目的, 在本课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以上要求,力求全面、完整地体现能力培养目标,同时也兼顾知识目标。
13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六 《冷却系的拆装与调整》
一. 教案头
授课班级
本次课标题:冷却系 的拆装与调整
上课时间
能力(技能)目标
上课地点
线。
2. 冷却系系故障诊断与检修。
2. 冷却系主要部件的结构。
知识目标
教学目 标
2. 熟悉冷却系冷却水的循环路
1. 掌握冷却系的作用及组成;
能力训练任务
根据故障现象,找出故障原因及排除故障。
参考资料
1. 梁向东编著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
1
2. 孙长录编著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教学 手段
学生 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 (教学内 容、目的) 引入 (任务) 教学内容 (一)
1. 《冷却系的拆装与调整》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冷却系的作用、 组成及冷却水的循环路线; 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判断及处理冷却系的故障。
任务:冷却系的拆装与调整
5 分
讲授
讲授
钟
讲授 课件
2 分钟
一. 冷却系的 作用 二. 冷却系的
讲授
组成: 1. 冷却装置
2. 冷却液温度自动调节装 置
3. 冷却液温度监控装置 工作原理:
讲授
课件 课件 实物
10 分钟
教学内容 (二)
20 分 钟
组成及工作原理
14
三. 冷却系主 要部件
教学内容 (三)
1. 散热器 2. 散热器盖 3. 节温器 4. 水泵 5. 风扇
讲授 课件 实物
20 分
钟
四. 冷却液的
教学内容 (四)
循环
1. 无旁通阀型 2. 有旁通阀型
讲授 课件 实物
10 分 钟
训练任务 说明
根据实物找出冷却系各部件的实际位置
训练(一)
在发动机中找出冷却水大小循环路线
训练(二)
根据所学的知识诊断冷却系的故障
训练(三)
一体 化
知识点: 1. 掌握冷却系的作用及组成; 2. 冷却
讲授
系主要部件的结构
归纳总结
能力点: 1. 熟悉冷却系冷却水的循环路线 冷却系系故障诊断与检修。
课后作业
; 2.
课件
3 分 钟
教师 指导
一体 化
教师 指导
一体 化
教师 指导
学生 分组操作学生分组操作学生分组 操作
40 分 钟 25 分 钟 25 分 钟
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发动机冷却系主要是对发动机进行冷却以保持发动机在规定的范围内工作, 充分发挥发动机的效率及降低发动机的磨损,因此在设计本课程时根据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及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 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主要是结构组成, 最 终达到诊断故排除故障的目的, 在本课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以上要求, 力求全面、完整地体现能力培养目标,同时也兼顾知识目标。
15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 任务七《汽油机燃油供给系检测与调整》
一. 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检测与调整
授课班 级
上课时间
能力(技能)目标
1. 能对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零
上课地点
知识目标
1. 掌握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概念、分
教学目 标
类、组成、工作原理;
2. 掌握燃油供给系、 空气供给系、 电子 控制系以及排放控制系的组成、结构、工 作原理。
部件进行检测;
2. 能用解码器进行故障诊断。
能力训 练任务
1. 能对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零部件进行检测; 2. 能用解码器进行故障诊断。
1.梁向东编著
参考资 料
教材
2.孙长录编著版次 1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二. 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7、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检测与调整
》,通过
;掌
教学 教学 学生 时间 方法 手段 活动 分配
告知 (教学内 容、目的)
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 掌握电控燃油喷射 系统的概念、分类、组成、工作原理 握汽油机燃油供给检测及故障诊断方法。
16
引入 (任务)
任务: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检测与调整
一、电控燃
油喷射系统
教学内容 (一)
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1. 按喷射位置分 喷射。
2. 按喷射时刻分
缸内喷射和缸外
连续喷射和间歇
教学内容
(二)
三、电控燃
喷射。
3. 按喷油器数目分 点喷射。
单点喷射与多
4. 按空气量检测方式分 质量
流量方式、速度密度式、节流 速度方式。 5. 按控制方法分
开环控制、
闭环控制 。
1.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各工况
油喷射系统
(1) . 启动控制 (2) . 运转喷油控制
的组成与各种工况
(3) . 断油控制
教学内容
(三)
(4) . 反馈控制
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1) . 空气供给系统
(2) . 燃油供给系
(3) . 控制系统
训练任务说
明
17
各种传感器的检测
训练(一)
使用解码器检测诊断故障
训练(二)
知识点: 1. 掌握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概念、
分类、组成、工作原理; 2. 掌握燃油供给系、 空气供给系、 电子控制系以及排放控制系的组
归纳总结
成、结构、工作原理。
能力点: 1. 能对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零部件
进行检测; 2. 能用解码器进行故障诊断。
课后作业
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 是发动机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 是发动机集中控制的核心内容,燃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而且这一系统的故障率很高, 因此,对这一部分的学习, 主要着重于结构、 工作原理、零部件的检测及故障诊断, 因此,对这节课程的设计,主要是在学习结构、原理的基础上进行诊断、检测。
18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 任务八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拆装与调整
一. 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拆装与调整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能力(技能)目标
上课地点
知识目标
1. 了解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与组 成。
1. 喷油器性能的检验。 2. 喷油泵的调试。
2. 掌握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教学目标
3. 调速器的调整。
3. 掌握柴油机燃烧室的作用和类型。
4. 喷油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4. 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主要部件喷油 器、喷油泵、调速器的作用和类型。
5. 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5. 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辅助装置输油 泵、滤清器、涡轮增压器、中冷器的作 用和类型。
1. 喷油器性能的检验。 2. 喷油泵的调试。
能力训练
任务
3. 调速器的调整。
4. 喷油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5. 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1.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参考资料 2.孙长录编著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
1
19
二. 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8、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检测与调整
》,通过 ;掌握
教学教学 学生 时间
方法 手段 活动 分配
告知 (教学内 容、目的)
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 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 方法。
柴油机燃油供给检测、调整及故障诊断
引入 (任务)
任务: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检测与调整
一、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与组成
1. 作用 2. 组成:
( 1) 燃油供给装置
( 2) 空气供给装置:
教学内容
(一)
由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增压器、中冷器和汽缸盖内的进气道等组成。
( 3) 混合气形成装
置:由一定形状的燃烧室构成。
( 4) 废气排除装置
3.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工作过程
( 1)低压油路 ( 2)高压油路 ( 3)多余的燃油回流
二、柴油机
1. 2.
教学内容
(二)
混合气的形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混合气的燃烧过程
20
成与燃烧室
三、电控燃
( 1)备燃期 Ⅰ
( 2)速燃期 Ⅱ
( 3)缓燃期 Ⅲ
( 4)后燃期 Ⅳ
1.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各工况
油喷射系统
( 1) . 启动控制 ( 2) . 运转喷油控制
的组成与各种工况
( 3) . 断油控制 ( 4) . 反馈控制 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 1) . 空气供给系统
教学内容
(三)
( 2) . 燃油供给系
( 3) . 控制系统
3. 燃烧室
( 1)、直喷式燃烧室
( 2) . 预燃室式燃烧室
( 3) . 涡流室式燃烧室
四.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1) 喷油器的作用 ( 2) 喷油器的类型 1. 喷油器的作用和类型
1).
孔式喷油器
教学内容
(四)
2). 轴针式喷油器
2. 喷油泵
作用:定时定量高压喷油。
要求:各缸供油均匀、供 油迅速、停油干脆
21
形式:柱塞式喷油泵、分配式喷油泵、喷油泵一喷油器。
( 1) . 柱塞式喷油泵
组成:分泵、泵体、
传动机构、油量调节机构。
1).分泵
柱塞偶件、出
油阀偶件、减容体。
①.柱塞偶件:柱塞、柱塞套
作用:高压泵油;改变 油量
结构 柱塞: 柱塞套:
②.出油阀偶件:
作用:
a. 单向阀即防止燃油倒流;
b. 使喷油迅速、停油干脆。构造: 出 油 阀 出油阀座 ③.减容体
作用:出油阀弹簧座、减少高压
2).油量调节机构
作用:调整供油量;保证各
22
缸供油量均匀性
结构型式 : 拨叉式、齿杆式拨叉式:
组成:调节拉杆、调节臂、调节叉容积、出油阀升程。
齿杆式:
组成:旋转衬套、齿圈、齿杆
工作:通过改变齿圈与旋转衬套的相对位置来调节。
3).柱塞式喷油泵传动机构
作用:驱动和控制柱塞上、下往复运动;调整各缸供油提前角不均匀度。
组成:凸轮轴;挺杆组件: 挺杆体、滚轮与轴、垫块或螺钉。
用更换不同厚度的调整垫块或旋拧调整螺钉来调整
4).泵体
整体式: 刚度好, 拆装不便。分开式: 刚度差, 拆装方便。
① . 上半体用来安装分 泵,有纵向油道、放气螺钉、溢油阀等;
② . 下半体用来安装油量调解机构和传动机构等
( 2) . 轴向压缩式分配泵
23
( VE 泵 ) 1) . 结构组成
① . 驱动机构:分配泵驱动轴、调速器驱动齿轮、联 轴器(主动叉);
② . 第二级叶片式输油 泵;
③ . 高压泵头:凸轮盘 (端面凸轮)、滚轮机构、 凸轮盘回位机构、 联轴器(从动叉)、分配转子、分配套 筒、泵头壳体;
④.供油提前角调节装 置;
⑤.调速器 2) . 分配转子结构: 右端均布四个转子轴向 槽,可与分配套筒进油通道相通;
断面均布四个转子分配孔,可与分配套筒出油通道相通;
注意:分配转子上轴向槽和分配孔错开 45°;
保证当进油通道与轴向槽相通时,分配孔与出油通道要隔绝;
转子左端加工有泄油孔,由油量控制滑套遮掩。
3. 调速器
功用:自动控制供油量, 以 调 节 所 需 要 转 速 基 本 不
24
变。
分类:
按调速作用范围分:两极式、全程式和定(常)速式、综合式。
按调速驱动机构分:机 械式、气压式、机械气压复合式、液压式和电子式等。 ( 1) . 两极调速器 作用:自动控制喷油泵的供油量,使其怠速稳定并防止超速。
1). RP型两极调速器 ①.构造:
重锤部分:重锤座、重 锤销、 重锤、 调速弹簧。 (外为怠速弹簧,支承在上弹簧 座和重锤之间;内为高速弹 簧,支承在上弹簧座和下弹 簧座之间)。
联动部分:活动杠杆、调速杠杆、滑动轴、偏心轴、拨动块 壳盖部分:
2 ) . 全程调速器 ( 柱塞式泵全程调速器 )
①.作用:使柴油机在全部工作转速范围内任一转速下稳定工作。
②.构造 :
飞球部分:花盘、飞
球组、推力盘;
调速联动部分 : 调速
弹簧、高速和怠速调整螺钉、全负荷油量调节螺杆;
壳盖部分 :
4. 输油泵
( 1) . 作用:以一定压力将油输送到喷油泵,并能自动调节油量。 ( 2) . 构造:
泵体:有进出油道、平衡油道;
泵油组件: 推杆、活塞、
25
弹簧、进出油阀;
手油泵:泵体、活塞。 5. 供油提前角调节装置
功用 : 同时改变各缸相 同供油提前角。
最佳供油提前角:在转速与供油量一定的条件下, 能获得最大功率最小燃油消耗率的供油提前角。 ( 1) . 联轴节 1). 构造:
主动盘:有弧形槽与刻线,用螺栓固定驱动轴中间盘与连接盘
从动盘:有固定螺孔, 用半圆键固定凸轮轴。 2). 调节工作
拧松调节螺钉,将凸缘连接盘相对主动盘转动。 ( 2). 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
1). 组成 : 离心组件 ( 飞块、 弹簧 ), 传动盘与从动盘 壳
, 外
2) . 工作:n ↑飞块离心力↑ >弹簧力,使从动盘相对传动盘转动。
训练任务说
明
训练(一) 各种传感器的检测 训练(二) 使用解码器检测诊断故障
知识点:1. 掌握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概念、
分类、组成、工作原理; 2. 掌握燃油供给系、
空气供给系、 电子控制系以及排放控制系的
归纳总结
组成、结构、工作原理。
能力点: 1. 能对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零部
件进行检测; 2. 能用解码器进行故障诊断。
课后作业
26
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 是柴油发动机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 柴油机大部分故障都出现在燃料系,因此,对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着重于结构、工作原理、故障诊 断及排除,因此,对这节课程的设计,主要是在学习结构、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故 障诊断。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