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渔业》2011年第lo期(总第214期)o研究与探讨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1.10.003四种中草药多糖对梭鱼苗诱食效果的研究刘岳(天津lH滨海新区杨家泊镇农业服务中心.天津300480)0前言梭鱼(Barracuda,Pike),又名红眼鱼、子,属于鲻形目的鲻科。其适盐、适温范围广,从35%o的高盐度海水到5‰的淡水均能存活,温度范围为O~35℃,最适生长温度为18~28℃[1]。梭鱼不仅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还可在淡水池塘、水库和湖泊中进行养殖。梭鱼既可以主养,也可以与淡水鱼、蟹、虾混养,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利用池塘中的饵料,而且在不增加投饵量的情况下,能提高产量10%左右,是提高水体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是极具市场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2]。梭鱼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常常用下颌刮食海底泥沙中的低等藻类和有机碎屑。梭鱼的鳃耙密集,牙齿退化成微小的毛刷状,其幽门胃的肌肉很发达,像一个沙囊,非常适合研磨和压碎泥沙中的食物。该鱼营养丰富,肉质鲜嫩,美味可口,蛋白质含量很高,是高级宴席上的佳肴,尤以春天的“开凌梭”最为名贵n]。中草药多糖是中草药中分离的活性多糖成分[3],具有来源广、无毒、抗菌、抗病毒以及调节机体免疫力等特性[4],在现代医学及动物上中草药多糖正在被广泛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率先报道了灵芝具有抗肿瘤作用后[5],国内学者在研究灵芝“扶正固本”的中医药理过程中,发现灵芝多糖具有多种免疫增强作用,并提出灵芝多糖是通过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介导的。灵芝多糖在医学上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抗炎,抗肿瘤,抗病毒(如防艾滋病毒),抗细菌,抗寄生虫,调节血压,心血管疾病,免疫调节,肾脏补品,保肝,神经补药,性增效剂和慢性支气管炎n]。灵芝多糖对提高动物免疫力有如此大的作用,那我们要如何培养灵芝,使它不会出现不足或短缺呢?所以,有人研究用茶叶废料作为灵芝培养的补充剂[7q],茶叶废料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废物混合使用,这样不仅在物质上废物再利用,而且还能提高灵芝的产量呻]。香菇是侧耳科的担子菌,世界名贵食用兼药用菌之一,含有香菇多糖、木质素等多种有效药用组分。香菇多糖具有抗肿瘤、降血脂、抗血栓、抗菌、抗病毒等功效n0‘。这种抗肿瘤作用,且没有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进入抗体后诱导产生一种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因子,在这些细胞因子的综合作用下,机体免疫系统增强。香菇多糖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其提高感染细胞免疫力,增强细胞膜的稳定性,抑制细胞病变,促进细胞修复等功能[11|。枸杞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具有补肾养肝、润肺明目、调节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和细胞突变、延缓衰老及抗脂肪肝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近年来又发现枸杞中的枸杞多糖是上述功能起重要作用的因子[121。黄芪是祖国医学常用的理气药,对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起调节作用。刘红柏等n33得出黄芪能提高鲤鱼吞噬指数的结论。王海华等口4]认为黄芪能提高机体自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吞噬能力。殷国俊等[15]发现黄芪不仅能刺激鲤头肾巨噬细胞数量的增加,而且能协同脂多糖增强头肾中免疫细胞的功能。黄芪具有“扶正固本,补中益气”的功效[1引,常作为肿瘤治疗的辅助治疗用药。黄芪多糖作为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1引,近年来许多学者表明它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广泛影响。除此之外,中草药还可以作为诱食剂使用[1引,诱食剂具有促进水产动物觅食、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摄食速度、摄食量和促进生长,同时促进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减轻水质污染和降低成本等诸多益处Jig]。一7一万方数据《河北渔业}2011年第10期(总第214期)饲料中添加柑橘或甜橙外果皮对鲤鱼有诱食作用凹0‘,陈皮对草鱼有诱食作用[2J],茴香、陈皮、黄连、芦荟等多种中草药提炼后的抽提物或蒸汽对o研究与探讨基础饵料:日本进口的日清丸红B1(营养成分:粗蛋白53.0%以上,粗脂肪8.0%以上,粗纤维3.0%以下,粗灰分16.5%以上,钙2.2%以上,磷1.6%以上;配合比例:动物性饲料65%,谷类15%,其他20%)。2.1.3试验器材与工具2.1.3.1泥鳅、鲍鱼诱食作用显著n21。国内外研究人员对鱼、虾的诱食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如中草药对丁鳞[2引、凡纳滨对虾[Ⅲ、鲤鱼c253等诱食效果的研究,而中草药添加剂对梭鱼诱食效果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基于此,本试验选用黄芪、香菇、枸杞、灵有机玻璃迷宫试验所用迷宫[26]由有机玻璃制成,底盘为正八边形,共分17个小室,按图2箭头所示为直径4cm的相联通孔道。有一出水管位于室,出水管高度为7---8ClTI,方便放水。试验鱼可在各室内自由出入,在每个诱饵室分别放入1支进水管,使水流循环后鱼便能寻芝共4种中草药多糖,研究其对梭鱼苗的诱食效果,旨在为梭鱼人工配合饲料中诱食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其目的是在提高梭鱼幼鱼摄食量的同时,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减少残饵及粪便引起的水质污染和提高设施化养殖产量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味而找到并摄食试验饵料。每尾鱼至少经3次选择才能由室进入诱鱼室。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用鱼试验用鱼取白天津市汉沽区天海源水产养殖厂附近的鱼、蟹、虾混养池中,属于野生梭鱼幼苗,共120尾,平均体长为(3.6l士0.27)cm、平均体重为(O.51士0.13)g,且幼鱼体表无伤,体质健壮(见图1)。饲养于40cm×20cm×20cm、水深15cm的四个鱼缸内,每缸30尾,每日定时投饵、换水、清理粪便,连续充氧,保持水体氧含量、pH、温度等适宜且稳定。实验前暂养两周,使其适应环境。1、出水管;2、室;3、①号诱鱼室14、①号入水管5、②号诱鱼室;6、②号入水管;7、③号诱鱼室;8、③号入水管;9、④号诱鱼室;10、④号入水管注;双向箭头代表容器底部通道图2迷宫结构示意图2.1.2试验用中草药多糖与基础饵料香菇多糖(有效含量>2%)、黄芪多糖(有效含量>90%)、枸杞多糖(有效含量>52%)、灵芝多糖(有效含量>10%),均购于陕西方晟生物科技公司,存放于封口塑料袋。2.1.3.2其他工具水族箱:试验前用浓度为1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清水冲洗干净后使用;剪刀;电子分析天平;石棉线若干;胶皮管4条,每条约1.5in,循环水流用,直径适中;玻璃管若干,质量适中,用以使饵料球沉入水中;玻璃胶;充气气石2个;循环水容器。2.2试验方法2.2.1试验鱼管理用商品饲料对水族箱内暂养的试验鱼进行投喂驯化,每天测定养殖水温和图1梭鱼幼苗图pH值,水温保持在21"-,22℃,pH值在7.6~8.5之间,每天投喂2次,上午8:00—8:30。下午18:一8一万方数据《河北渔业》201t年第lo期(总第214期)Oo—18:30,投饵量占鱼体重的2%~3%,每天换水3次,换水量30%左右。2.2.2o研究与探讨迷宫。并换水,每组试验鱼在整个斌验中仅用一次。饵料球的制作将4种中草药多糖按2.2.4数据处理以5rain为单位,取试验用鱼O‰(对照),2‰。5‰,8‰比例混人基础饲料中,混合均匀后,取适量混合好的饲料用一定量煮熟的淀粉黏和在一起,最后用剪刀将医用纱布剪成块状,包裹混合好的饲料做成饵料球,饵料球的大小应使鱼只能啄咬。无法吞食。用不添加中草药的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每次试验做四个饵料球,共重复两次。由于试验是在夏季进行,温度高,饵料球现用现做,以防变质。2.2.3试验过程梯度试验通过迷宫试验将黄芪、灵芝、香菇、枸杞四种中草药多糖混入基础饲料中,对梭鱼苗诱食效果进行梯度试验。浓度设定分别是O‰(对照),2‰,5‰,8‰。对照组为不添加任何中草药的饵料,试验组为中草药多糖分别按照2‰,5‰,8‰的比例混合的饵料,取适量煮熟的淀粉黏和在一起,最后用医用纱布将其包成饵料球。将玻璃管插在胶皮管两端,把4条带有玻璃管的胶皮管一头放人循环水容器,另一头则分别放入4个诱鱼室内,利用虹吸原理先使水在迷宫中顺时针循环流动5min,与此同时制作饵料球并放入诱鱼室中的胶皮管旁。试验用鱼在试验前12进入有效区的鱼总次数作为观察值,计算各重复观察值的平均数,以平均数±标准差(±SD)表示。以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值之差的大小,判断试验饵料对试验鱼的诱食活性效果,其差异经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显著水平设为0.05。3结果与分析3.1不同浓度梯度的黄芪多糖对梭鱼苗的诱食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对梭鱼幼苗的诱食效果效果如下:5‰>8‰>2%0>o‰。其中5‰浓度组黄芪多糖的诱食效果与O‰,2‰.8‰三组诱食效果相比,差别不大(p>O.05)(见表1和图3)。由此可见,在黄芪试验设定浓度范围内,对梭鱼的诱食效果较适宜的浓度是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1438363432132826242212餐g;羹荽;圈.囵.圈圈h停食,并在其中任选10尾体长3.5cm左右黄芪多糖诹度的梭鱼幼苗置于室内,同时在每个诱鱼室内分别放入含有不同中草药的饵料球,观察并记录30图3不同浓度梯度的黄芪多糖min内梭鱼幼苗进入每个诱鱼室的次数及咬对梭鱼幼苗的诱食效果啄每种饵料球的次数,每次试验完毕后,用水冲洗表1不同浓度梯度的多糖对梭鱼幼苗的诱食效果(单位:次/5分±SD)注:同列不同字母代表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相同字母代表差异不显蕾。3.2不同浓度梯度的灵芝多糖对梭鱼苗的诱食效果不同浓度的灵芝多糖对梭鱼幼苗的诱食效果顺序如下:5‰>8‰>2‰>0‰。5‰浓度的诱食效果与0‰,2‰,8%0三组诱食效果相比,差别不大(p>O.05)。由此可见,在灵芝多糖设定浓度范围内,5‰是对梭鱼的诱食效果相对较好,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见表1和图4)。万方数据《河北渔业))2011年第10期(总第214期):图.圈.O‰2'h,'钿8'h匿图夏芝多糖浓度图4不同浓度梯度豹灵芝多糖对梭鱼幼苗的诱食效果3.3不同浓度梯度的枸杞多糖多糖对梭鱼苗的诱食效果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对梭鱼幼苗的诱食效果有大到小顺序为:5‰>8‰>0‰>2‰。5‰浓度的诱食效果与o‰,2%o,8%0三组诱食效果相比,差别不大(p>o.05)。由此可见,在枸杞试验设定浓度范围内,对梭鱼的诱食效果最适宜的浓度是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表1和图5)。阱脚m黔mm世魁u蛄轷斗mm住墨阻凰阻墨构杞多糟蕺度图5不同浓度梯度的枸杞多糖对梭鱼幼苗的诱食效果鬯蛞v蟮霄牛蕾圈圈2‰圈图6不同浓度梯葳的香菇多糖对梭鱼幼鱼的诱食效果3.4不同浓度梯度的香菇多糖对梭鱼苗的诱食效果不同浓度的香菇对梭鱼幼苗的诱食效果如下:5‰>2‰>0%0>8%o。其中5‰浓度组的诱食效果显著高于8‰组(p<o.05),5‰与o‰,2‰相比,诱食效果变化不大(p>o。05);o‰,2‰,S%o之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5‰的香一】O一万方数据o研究与探讨菇多糖对梭鱼的诱食效果最好,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表1和图6)。4讨论4.1外界因素对梭鱼幼苗诱食效果的影响梭鱼有一个长长的流线型的身体,能在水中迅速游动。它两只宽大的背鳍和叉形的尾巴可以给梭鱼提供足够的前进动力。梭鱼喜欢在水面上蹦蹦跳跳,常常跃出水面,连续不断地做跳跃动作。本试验集中选择在8:oO、18:oo两个时间段进行,因为梭鱼反应很灵敏,试验期间尽可能减少外界环境造成的应激反应。同时,正常养殖的梭鱼幼苗为流水养殖,试验用鱼无法创造流水环境,所以增加了换水量和换水频率,每天换水3次,换水量30%左右,保证试验期问内对梭鱼幼苗的生长和摄食无明显影响。另外,本试验所用的梭鱼幼苗生物学特征基本一样,是因为鱼的摄食量受到季节、性腺发育程度、年龄、性别、溶氧、盐度、水温、pH值和本身的发育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梭鱼的摄食强度,有昼夜、季节、个体之间的差异。在日周期中,昼、夜均摄食,但通常在黎明前后及日落前后的摄食强度大于夜间;在生长周期中,梭鱼摄食强度大;在生殖期之前,摄食强度较大,食道和胃部总是充满食物,在生殖期和产卵徊游期,则很少摄食和不摄食。从季节上看,以春末夏初和秋季为摄食的旺盛季节,到了冬天,因水温降低,鱼进入越冬期,此时鱼摄食极少或停止摄食。为了最大程度减少试验误差,本试验选用年龄、健康状况、溶氧、水温等条件基本一致的梭鱼幼苗进行试验。4.2诱食剂的选择诱食剂的诱食效果的好坏与鱼类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理机能密切相关(见表2和表3)。鱼类的摄食活动通常有一定的规律,各阶段涉及视觉、机械、电和化学等不同的感受器,其中咽部的味觉感受器具有触发吞咽反射或是排斥反射作用口8q引。鱼类对诱食剂嗜好程度是由诱食剂所含促摄食物质状况决定的,~方面体现在其组成的诱食活性成分上,另一方面还与其浓度有一定的关系[3…。研究发现许多药用植物及真菌的多糖成分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本试验所用的四种中草药多糖主要功效为,香菇多糖有抗《河北渔业》2011年第10期(总第214期)肿瘤作用,灵芝多糖有凋血糖和抗衰老的作用,枸杞多糖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并能抗衰老,黄芪多糖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在本试验的诱食试验o研究与探讨中,香菇比灵芝、拘杞、黄芪对梭鱼幼苗的诱食效果稍好一些,但四种多糖诱食效果均不明显,可能与选用的种类和设置浓度有关。表2动植物提取液对鱼类诱食的影响蛤蜊提取液乌贼内脏液石莼提取液紫菜提取液蛤蜊萃取液对真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乌贼内脏液、石莼和紫菜提取物对真鲷也有引诱作用。可能真鲷L”3是在自然条件下;蛤蜊、乌贼是真鲷喜食的动物;而石莼、紫菜的引诱作用可能来自石莼、紫菜中的含硫化合物。诱食效果依次为:蛤蜊提取液>乌贼内脏液>石莼提取液>紫菜提取液红鳍东方触[“]条纹鲈m1蛤蜊提取液对红鳍东方纯的诱食活性最强,诱食活性依次为蛤蜊提取液>乌贼内脏液>石莼提取液诱食效果依次为:蛤蜊萃取液>乌贼内脏液>石莼提取液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日本、美国、前苏联、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早于20世纪60年代就采用多种方法研究鱼虾等水产饲料的诱食剂,而后研究范围逐渐扩大,诱食物质种类逐渐增多,主要使用的诱食物质有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动植物提取液、生物碱、有机酸、含硫有机物等,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测定摄食促进物质的方法。国内关于水产诱食剂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华鳖、对虾、鲤、鳗鲡、河蟹、真鲷和牙鲆等特殊水产动物方面[31--33],还只限于单体物质的添加,科研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出现相反结果。目前,我国对水产诱食剂的研究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不够广泛和深入¨引。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发挥着多方面的功效,如抗菌、抑制病毒、补充营养、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发病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有些中草药还含有诱食促生长活性物质,可以有效地促进水产动物摄食,增进鱼类消化吸收,从而降低饵料系数。减少养殖成本,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增重,同时减少水质污染。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需要有休闲活动来放松身心。垂钓是休闲健身的良好方式之一,垂钓过程充满乐趣,钓上鱼时的感觉更是妙不可言。中草药诱食剂对垂钓的入来说也是大有用处的。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且有利用的优势条件。有些中草药有较强的诱食作用。赵建培在饵料中添加50mg/kg的山莨菪养黄边胡鲶,结果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34.1%[3引。陈维岩等在饵料中添加0.5%的艾叶粉养鲤,结果增长率较对照组提高15.39%~53.9%口引。张贵后等在饵料中添加2%的花粉生物活性物质养殖2龄鳗鲡,试验结果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了29.05%D引。我国民间常用阿魏作钓鱼诱饵,辟汗草为诱饵捕抓黄鳝等[3副。由于许多草药、陈皮、香料等富含诱食物质[3引,因此,中草药诱食剂的开发还有广阔的开一11—万方数据《河北渔业》2011年第10期(总第214期)发和应用的空间。今后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诱食剂的研究工作:(1)对应用于诱食的动物原料,如虾、蟹、蚌、海胆、乌贼、贻贝、牛肝、水蚤、蚕蛹等,研究分离提取其诱食成分,并作定量分析。(2)充分利用我国特有的中草药资源,筛选出有诱食作用的中草药,分析其有效成分。(3)诱食成分之闯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机理。(4)不同鱼类对诱食成分的种类、含量要求。(5)影响摄食物质的确定与消除方法。(6)增强诱食剂对鱼类的营养和抗病作用,提高鱼类免疫力,促进鱼类生长。(7)几乎所有的甜味剂对水产动物都有诱食作用,但甜味物质是否对鱼类的消化吸收有生理性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8)选取来源广、价廉、加工提取方便的原料。(9)根据不同鱼类的要求,探索高效诱食剂的人工合成和工业化生产的工艺和最佳配方。诱食剂作为一种非营养性添加剂,在水产饲料中适量地添加能够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改进饵料适口性,有助于改善水产动物在疾病或应激状态下摄食量下降的状况,从而维持高营养摄入;可减轻某些病情,为健康养鱼提供保障,此外,诱食剂的开发利用能够改善无鱼粉饲料的风味,解决蛋白质饲料紧缺问题,为新饲料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广阔的前景,因此,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广阔。5结论选用不同水平(o‰,2‰,5%0,8%o)黄芪多糖、香菇多糖、枸杞多糖、灵芝多糖进行梭鱼幼苗的诱食试验,试验期间水温保持在2l~22℃,pH值在7.6~8.5之间。结果表明,多糖水平不同,其诱食效果不同;5‰水平的黄芪多糖、灵芝多糖、枸杞多糖和香菇多糖对梭鱼幼苗诱食作用在各水平中均最高,但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参考文献:[1]http:llbaike.haidu.corn/view/Z4684.htm201l一4—6[23郝玉辉,关洪斌.郭战胜,等.15种植物粗提物对海洋梭鱼诱食效一12一万方数据o研究与探讨槊的初步研究[J].饲料园地,科学养鱼,2010(9):64—65[33郭新华.章批元,严挂芹,等.中药多糖的饱疫凋书作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研究,2008(6):16一19[4]郭新华.章世元,佟建明,等.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2007,23:31—34[53张卫民,孙晓明,吴素玲.等.灵芝孢子免疫调节作用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0(1):19[6]WasserSP,WeisAL(1999)Medicinalpropertiesofsub—stancesoccurringinhigherbasidiomycetesmushrooms:cur—rentperspective(review).IntJMedMushrooms1:31—62[7]YakupogluG(2007)TheeffectsofdifferentsubstratesyieldandqualityofGanodermalucidummushroom.M.Scthesis.OnokuzMayisUniversity,Samsun,Turkey[8]YangF,ChienyanH,ChenH(2003)UseofstillagegrainfromricespiritdistilleryinthesolidstatefermentationofGanodermalucidum.ProcessBiochem39:21—2619]Peks-A·YakupogluG(2009)TeawastesupplementforthecultivationofGanodermalucidum.WorldJMicrobiotBio—teehnol251611—618[10]盛建春,杨方美,胡秋辉.海藻多糖生物活性研究FJ-I.食品辩学。2005,Z8(3);262--264[11]李保庆,马玉泉.香菇多糖的临床应mCi].河北医药,2006,28(3):221--222[12]郭新华,章世元,佟建明,等.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饲辩博览.2007。(23);31—34[13]刘红柏,张颖,卢彤岩.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对鲤鱼免疫功能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2004,9(4):312—32l[14]王海华,曹义虎,陈长水.中药免疫增强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及免疫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杂志,2005,41(5):42—44[153殷国俊,徐跑,周洪琪。等.黄芪对鲤头肾中巨噬细胞的增殖和一氧化氮产量的影响;离体研究[J].水产学报,2004,28(6):628—632[16]卞如濂.抗炎免疫药理与临球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合出版社,1992.280[17]贸正全,王宝琴.蒙古黄芪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J].药学学报.1991,25(9):694[18]赵洪涛,王静化.承产动物饲料诱食剜及其研究[J].饲料研究,2004(3):43—45[19]宋天复,李亚晨,史群.氨基酸对金鱼摄食活动的影响[J]-动物学杂志,1989,24(3):19—2s[20]丁光,陈振昆,徐宝明.在饲料中添加柑橘或甜橙外果皮对鲤诱食作用的比较研究D].水产科学,1998(1):16一18(下转第29页)《河北渔业》2011年第lo期(总第214期)o增殖与养殖时多投。细心.避免造成鱼体受损,引发鱼病。在管理防治4.2网箱清污与检查鱼病时,应结合分箱时对养殖鱼进行药浴防病处网箱长期放在海水中,易被腾腾壶、牡蛎、海理或网箱四角挂袋消毒预防。海水赤潮。高温季藻、残饵等杂物附着,造成网目堵塞,使网箱自身节鱼病多发期间应增加药浴次数,并在网箱四角重量加大,影响水流交换,造成网箱水质污染等。加挂二溴海因等药剂。高温季节还要投喂药饵以因此,在养殖过程必须时常清洗冲刷网箱,以清除防病害发生。此外,还要经常清洗网箱,清除网内附着物和残饵。在试养分箱时,应注意小心操作,残饵和废物。保持水流畅通、水质新鲜,为养殖鱼以免鱼体受损,造成细菌感染。同时每个网箱四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角,每角用250g漂白粉装袋清毒,预防疾病发生。在分箱时结合更换网衣和清污网箱。以保持6养殖生产效益分析网箱流水畅通。换下的网衣经过日晒、拍打、再冲经过20~23个月的海区网箱人工细心养殖,洗后,去除网衣上附着物及网底残渣等。收成商品鱼规格平均每尾体重在400~500g左4.3网箱检查右,养殖成活率在65%。其中38%商品鱼在网箱经过更换,清除附着物后,还认真检查网2009年12月14日一28日销售。62%在2010年衣有否破损,若发现破损应及时修补,还要检查网2月18日一30日销售。美洲黑石斑鱼养殖饲料衣盖是否牢固,框架、锚绳是否松动。台风过后还营养成分与大黄鱼养殖饲料营养成分相差不大。要检查网箱有否受摩擦而撕裂或破孔。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前期以新鲜的小杂鱼、小虾为5病害防治主;中期和后期基本上投新鲜小鱼杂鱼和冰鱼为主,补充部分配合饵料和自制药饵。美洲黑石斑鱼病防治,每天应注意观察鱼的活动状态、摄鱼作为一种优良的水产养殖品种已被人们逐步认食、定期测量鱼的生长情况,同时做好每天各网箱可,而且其肉质鲜嫩、美味、营养丰富,市场价格投饵种类及数量,并作好记录。结合测量检查有高。内销市场相当看好,尤其在春节前后市场上无病害发生、检查网箱剩余残饵数量。有无死鱼,供不应求。若发现死鱼应及时捞出并无害处理。日常操作要(收稿日期:2011—07--27)(上接第12页)[28]周洪琪.鱼类摄食行为的化学感觉调节EJ].海洋渔业.1988[21]陈振昆,丁光.陈皮对草鱼诱食作用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6):263—265学学报,1996,11(1):35--37[29]张琳琳,曾慧,张佳明,等.中草药对鲈鱼诱食活性的研究E223梁恩析,王爱波.发中草药诱食剂的尝试[妇.广东饲料,[J].海洋水产研究,2008,29(4):101—1051996(2):29[30]林仕梅,罗莉,叶元土,等.四种物质对草鱼,鲫鱼、泥鳅诱[23]白东清。王风霞。郭永军,等.中草药对丁鲼诱食效果的初步食活性的研究[刀.畜禽业。2000(3);28—29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16(1):5—8[31]汪留全.日本对促水产动物摄食的引诱物质的研究[j].水[24]白东清.邢克智,陈成勋,等.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诱食效果产科学,1984(4):21—24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技成果,2009(14):z2—23,26[32]黎中宝.饲料添加剂[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130[25]郭永军.邢克智,陈成勋,等.几种中草药对鲤鱼诱食效果—14l的研究[刀.天津农学院学报,2005,12(3):2--5[33]王道尊,刘永发,徐寿山.渔用饲料实用手册[M].上海:上[26]梁萌青,于宏,常青,等.不同诱食剂对3种鱼类诱食活性的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90一191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2000,7(1);60一63[34]成玉兰,周天倪,周洵,等.中草药复合诱食剂对鲤的诱食效[27]徐俊杰,李敏,杨虹.等.六种中草药诱食剂对黄鲫鱼的诱食果[J].渔业经济研究,2006(5):35—38效果的研究[J].中兽医学杂志,2010(14):4一14[35]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57377.html2010一8—6(收稿日期:2011~08—08)万方数据四种中草药多糖对梭鱼苗诱食效果的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刘岳
天津市滨海新区杨家泊镇农业服务中心,天津,300480河北渔业
Hebei Fisheries2011(10)
1.张琳琳;曾慧;张佳明 中草药对鲈鱼诱食活性的研究[期刊论文]-海洋水产研究 2008(04)2.周洪琪 鱼类摄食行为的化学感觉调节 1988(06)
3.徐俊杰;李敏;杨虹 六种中草药诱食剂对黄鲫鱼的诱食效果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兽医学杂志 2010(14)4.梁萌青;于宏;常青 不同诱食剂对3种鱼类诱食活性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水产科学 2000(01)5.郭永军;邢克智;陈成勋 几种中草药对鲤鱼诱食效果的研究[期刊论文]-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5(03)6.盛建春;杨方美;胡秋辉 海藻多糖生物活性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05(03)7.查看详情 2011
8.Peksen A;Yakupoglu G Tea waste as a supplemen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外文期刊] 2009(4)
9.Yang F;Chienyan H;Chen H Use of stillage grain from a ricespirit distillery in the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of Ganodermalucidum[外文期刊] 2003
10.Yakupoglu 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Ganoderma lucidum mushroom 2007
11.Wasser SP;Weis Al Medicinal properties of substances occurring in higher basidiomycetes mushrooms:current perspective(review) 1999
12.张卫民;孙晓明;吴素玲 灵芝孢子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2001(01)
13.郭新华;章世元;佟建明 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饲料博览 2007(12)14.查看详情 2010
15.成玉兰;周天倪;周洵 中草药复合诱食剂对鲤的诱食效果[期刊论文]-渔业经济研究 2006(05)16.王道尊;刘永发;徐寿山 渔用饲料实用手册 200417.黎中宝 饲料添加剂 2003
18.汪留全 日本对促水产动物摄食的引诱物质的研究 1984(04)
19.林仕梅;罗莉;叶元土 四种物质对草鱼、鲫鱼、泥鳅诱食活性的研究[期刊论文]-畜禽业 2000(03)20.郭新华;章世元;严桂芹 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饲料研究 2008(06)21.白东清;邢克智;陈成勋 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诱食效果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科技成果 2009(14)22.白东清;王凤霞;郭永军 中草药对丁(鲼)诱食效果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9(01)23.梁思析;王爱波 发中草药诱食剂的尝试 1996(02)24.陈振昆;丁光 陈皮对草鱼诱食作用的研究 1996(01)
25.丁光;陈振昆;徐宝明 在饲料中添加柑橘或甜橙外果皮对鲤诱食作用的比较研究 1998(01)
26.郝玉辉;关洪斌;郭战胜 15种植物粗提物对海洋梭鱼诱食效果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饲料园地 科学养鱼 2010(09)27.宋天复;李亚晨;史群 氨基酸对金鱼摄食活动的影响 19(03)
28.赵洪涛;王静化 水产动物饲料诱食剂及其研究[期刊论文]-饲料研究 2004(03)29.贺正全;王宝琴 蒙古黄芪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1991(09)30.卞如濂 抗炎免疫药理与临床应用 1992
31.殷国俊;徐跑;周洪琪 黄芪对鲤头肾中巨噬细胞的增殖和一氧化氮产量的影响:离体研究[期刊论文]-水产学报 2004(06)32.王海华;曹义虎;陈长水 中药免疫增强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及免疫药理学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兽医杂志 2005(05)33.刘红柏;张颖;卢彤岩 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对鲤鱼免疫功能的影响[期刊论文]-集美大学学报 2004(04)34.郭新华;章世元;佟建明 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饲料博览 2007(23)35.李保庆;马玉泉 香菇多糖的临床应用[期刊论文]-河北医药 2006(0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ebeiyy20111000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