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跨度框构桥施工技术

大跨度框构桥施工技术

来源:刀刀网
第45卷第11期 2018年6月 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建筑技术开发 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大跨度框构桥施工技术 王庆辉 (中国铁建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大连 116100)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大跨度框构桥线路加固与顶进施工技术、顶进过程中左右偏移与扎头、抬头预防和纠正方法等。 [关键词]大跨度框构桥;线路加固;顶进;纠正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523X(2018)11—0044 ̄3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Long-span Frame Bridge WangQing—hui [Abstract]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examples,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line reinforcement and jacking of long’ span frame—shaped bridge,the left-right deviation and tie-down,the method of head-up prevention nd acorreciton during jacking are introduced. [Keywords]long-span rfmea bridge;line reinforcement;heading;corrective action 每段换枕施工务必保证在天窗封锁点内完成,以免影响既有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锦承线朝阳至叶柏寿段扩能改造工程DK140+ 线行车。 2施工3.5.3吊轨梁 539.2(1-8.5)m框构桥,该框构桥是为既有铁路拉拉屯道口 3.平改立而设,顺道路方向长18.01 m,框构桥净宽8.5m,框构 全高7.4m。框构桥与铁路交叉角度为6O。,框构桥采用C35高 性能混凝土,现场预制,顶进就位的施工方法,框构桥顶板 厚0.7m,底板厚0.8m,边墙厚0.8m,既有线轨底距顶板0.7m, 既有铁路加固采用56c工字钢纵挑横抬梁加固方案,吃土顶进, 设计最大顶力F=2089t。顶进框构桥主体构造示意如图1所示。 3.5.3吊轨梁的作用是分散了主轨的集中应力,防止框构 外侧路基坍塌造成主轨悬空以及跨度太大而引起的行车危险。 3.5—3吊轨梁施工采用50 k譬钢轨,在更换木枕完成后进行。 既有轨道两侧及中间部位钢轨吊装就位分别在天窗点内施工, 安装扣板束轨及加固可在慢行期间组织施工,施工时加强防 护。轨束梁长52m,两端头用木枕做成梭头状(长80cm)顺 接轨面。更换木枕就位前每间隔1根布置6个u形螺栓A,分 别用于束轨。纵向轨束梁就位后,分别采用扣板A、扣板C 与u形螺栓A连接,拧紧螺帽。 3.3施工纵梁支墩和横抬梁支点带 纵梁支墩采用C25混凝土,设计尺寸为2mx1.5mx 1.5m,人工开挖支墩基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回填夯实支 墩基坑。 横抬梁支点带采用C20混凝土,设计尺寸为50cm ̄50cm, 叶柏寻 图1 开项进框构桥主体构造示意 夯填原状土至铁路路基顶面,夯填土距支点带外边缘0.5m处, 1:1放坡至原地面。 3.4安装横抬梁 2纵挑横抬梁法概述 该方法主要利用56c工字钢构成纵梁,再按线路方向挑起 既有线路,利用56c工字钢构成按照刚构桥方向的横梁,对 纵梁方面的线路荷载予以承受。采取纵挑横抬的方法可让结 构受力从纵向转变为横向,以此避免出现纵向受力结构跨度 受限的情况。这种方法优势比较明显,相比于D型便梁法加 固线路方法,其可以在所有跨度框构桥线路加工中进行应用, 同时对D型便梁法而言,一般应用于跨度小于24m的框构桥, 纵挑横抬梁法加固线路与顶进桥和既有线交角没有关系,在 所有线间距均可应用。 具体流程为:抽换枕木一施工3.5.3吊轨梁一施工纵梁支 墩和横抬梁支点带一安装横抬梁一安装纵挑梁一框构顶进一 线路恢复。 3线路加固 3.1抽换枕木 顶进线路加固范围内(长49m),将既有混凝土枕更换成 木枕(间距40cm)。更换木枕时采取分步流水作业,分别进行 解除扣件、拔除面碴、抽出混凝土枕、换成木枕、打道钉及 恢复面碴整形等,拆除一段更换并加固完成一段。更换木枕 3.5安装纵挑梁 时同步布置好U形螺栓A,以便吊轨梁施工时锁定纵向吊轨梁。 纵挑梁采用3榀56c工字钢,根据本桥框架孔径大小,设 计工字钢纵梁长49m,均采用12m标准工字钢径向栓结。56c 收稿日期:2018_02_o4 作者简介:王庆辉(1975一),男,山东平阴人,工程师,主要研究 工字钢纵梁吊装就位严格在天窗点内进行施工,工字钢纵梁 吊装就位后,纵向栓结、与横抬梁间用U形螺栓C及扣板连 方向为土木工程。 ·横抬梁采用56c工字钢,下穿枕木底,严格按照设计长度 进行径向栓接。全桥线路加固范围内,横抬梁布置严格按照 设计图施工,工字钢长28m,共59根,间距0.8m。 横抬梁施工方法:每隔一根枕木铺设一根横抬梁,铺设 前先掏空枕盒内道砟,穿入横抬梁,每穿一根加固一根,横 抬梁在下穿枕木底时同时安放好高强U形螺栓B,C,每根横 抬梁在布置轨束梁和纵向工字钢梁的位置各布置u形螺栓B 12个、U形螺栓C共6个,分别轨束梁与纵向工字钢梁用扣 板连接。 在与轨束梁间用扣板连接时务必在轨束梁顶部扣板下夹 垫绝缘垫片绝缘,以保证不使轨道短路。 两端横梁支承在横抬梁支点带上,中间横抬梁一端支承 在框构顶上,另一端支承在横抬梁支点带上。横抬梁采用高 强u形螺栓与纵梁固定。 框构桥通过区横抬梁下穿『32a槽钢,为减少框构顶进阻 力,在每组横抬梁下铺设用槽钢组成的滑道,在箱身顶板预 埋聚四氟乙烯滑块,每2m一块。 44· 建筑技术开发 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第45卷第11期 2018年6月 接均可在慢行期间施工。 3.6防止线路横移 4.4技术措施 为防止顶进过程中线路产生横移,顶进终端横抬梁端部 采用钢轨桩(每根横抬梁端插打2根)支撑并固定横抬梁。钢 轨桩深度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一般地质要求桩深5 ̄6m。 在框构顶进前,线路每隔约2m用圆木或方木顶紧。在施 项框构的一侧每隔3—5根横抬梁,安装一组卷扬机及滑轮组将 线路拉紧。线路加固设备与框构桥接触面的空隙用楔形垫木 从基坑开挖到设计基底的过程中,要将留有纵坡,根据 设计图纸对滑板进行浇筑,随后在滑板上部安装润滑层,将 加热好的石蜡机油撒上。然后撒滑石粉,把塑料布覆盖在上面, 并抹上一层砂浆。项进期间,需及时观测框构轴向、横向位 置和高程,如实记录相关信息,若有偏差,要由顶进指挥人 员负责处理。施工过程中列车限速为45km/h,同时安排线路 防护员、驻站联络员、车速监测员负责,根据要求将施工标 塞紧,防止线路悬空(图2)。 (a) 55c纵粱 2×17扣板B 2×l7 ;5c横粱  }扣板c…l 一… 扣板A 扣板A干—叶 ‘f 一 研 l】 /+ l叠 工I +l  l l I棚 l l1 ‘ Ⅲ | U形螺栓C —lI u形螺栓B ’ l I \ I 设计框构桥顶板 。 … l: (b) 图2线路加固设计示意 (a)钢轨桩;(b)框构桥 4顶进施工 4.1做好顶进施工准备 对框构桥中线、标高和轨面高差进行细致检查,要满足 设计要求,保证正确规范安装刃脚。背墙要牢固可靠,选择 厚度为I m的C20分配梁和MIO浆砌片石后背梁组成的后背, 分配梁和滑板形成整体。项进设备安装好后要进行试顶,在 根据中心线让千斤顶对称布置,之后将千斤项开动,在增加 油压过程中,让箱身顶动。 4.2框构顶进 根据设计要求,框构顶进设备选择10台320t千斤顶。若 想让顶镐作用力向后背均匀传递,需将分配梁设置在后背与 顶镐、框架尾部与顶铁中。分配梁通过旧钢轨进行焊接,以 人工方法安装、更换顶铁,要想提升其稳定性,在顶铁纵向 5m的距离安装好横梁,促使顶铁工作性能得到提升。由于框 构桥与铁路交叉角度为60。,在框构桥尾部设置底板三角块, 受到斜向顶进框构的影响,左右土压力为框构尾部带来力臂 差,顶进时会让框构出现逆时针转动情况,且入土逐步加深。 要想避免框构发生偏转问题,在顶进开挖过程中,需要在入 土锐角边超挖50cm,这样有利于之后的纠偏。若是顶程过大, 应保证顶铁足够稳定,可以适当增加压力,加强对顶铁长度 的控制。 4.3顶进挖土 工程中顶程为28.81 m,顶进挖土总量为2124m3,框构入 土后挖土量为76m /m。在顶进过程中每班安排20人,采取昼 夜三班倒的方式进行施工。选择挖掘机进行挖土,通过自卸 车将土运出去,基地以人工方式清理干净。 志设置好,让列车速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5顶进中左右偏移和扎头、抬头预防和纠正方法 5.1左右偏差预防方法 顶进期间要准确测量中线,挖土宽度与进度要保持一致, 若是偏差过大,应及时调整一侧顶力。左右偏移须于滑板上 开展,这样便于调整。 5.2框构抬头预防方法 顶进期间要准确测量高程,若是存在箱体抬头的问题,必 须马上调整。若是挖土宽度不足、吃土量较大等导致框构抬 高时,两侧要进行超挖,按照计算结果控制超挖土方量,这 样在之后顶进期间才不会发生扎头的情况。 5-3框构扎头预防方法 结合顶进高程具体状况,挖掘过程中应将地基面坡度控 制好,避免对坡面原状土带来破坏,不能在超挖后进行回填。 要控制顶进前端附加重量为高程带来的影响,将坍塌土方等 运出去,机械停止工作后,要立刻从框构中退出。在顶推过 程中要全面掌握高程变化,各顶进间隔期间要认真测量分析, 清楚框构顶进时高程的情况,从而准确判断框构前端土方的 超挖和欠挖。 5.4框构扎头预防方法 框构顶进过程中极易发生扎头问题,这是因为自重较大, 重心很高,且顶镐项力与线路受到横抬梁作用于框构的压力, 为滑板前端支点带来较强的力矩,从而引起扎头。 预防方法为:(1)提高底刃脚的上翘角度,确保基底超 过8~10cm原状土壤不挖,通过船头破让其抬头;(2)若是土 质松软引起扎头,应于底板前将片石、碎石等铺好,并同时 进行顶进。 5.5框构抬头预防方法 框构发生抬头现象后,若是偏差较小,选择超挖底板土 方式,避免超挖过量引起扎头。若是偏差很大,与设计位置 接近后,选择掏挖底板下土方方式,挖空后靠自重自然下沉 以及前端压重、后端向上支顶方式,让前端下沉到设计标高。 6线路恢复 框构顶进后,要马上安排人员、机械将线路拆除,并对 设施进行加固,具体流程为:框构夯填一补充道碴一抽换桥 枕一从一侧拆除钢枕、横抬梁同时补充道碴并修整一拆除纵 梁一起道并整修线路一线路稳定整修一恢复正点运输。 框构项进就位后立即整修线路,如框构两侧有超挖或塌 方现象,要回填A组填料,直到夯平填实为止。随即补充道碴, 捣固结实。线路恢复采用抽撤钢枕或木枕与换混凝土枕同步 进行,按“隔六抽一”方式,将1根钢枕和木枕抽出后,需马 上将1根混凝土枕换上,并补上道碴后捣实,然后再抽另一根。 纵梁下道前,每片纵梁要留两根钢枕用来稳定纵梁,待 纵梁下道后再全部撤除。 顶进结束线路恢复后12h内限速45km/h,24h内限速 60m/h,48h内限速80m/h,其后保持正常行车速度。应及时 整修和养护线路,与所属工务段加强联系,将交验手续办理好, 以使道床更加稳定。 7结束语 大跨度框构桥顶进施工,通过在施工期间科学设计线路 加固,合理选择顶进施工方法,做好跟踪测量工作,保证分 ·45· 第45卷第11N 2018年6月 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建筑技术开发 Building Tcdmology Development 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技术措施构建 周 强 (山东天柱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考虑到地下室特殊的施工条件和要求,防水施工一向是其重点和难点项目,如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存在质量问题, 就会严重降低地下室空间的使用性能,甚至威胁建筑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安全。从现代建筑地下室工程入手,结合工程施工特点, 就其防水施工技术措施要点,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现代建筑;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技术;措施构建 [中图分类号]Tu9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523X(2018)11_004 2 Construction of Teehnical Measures for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of Basement in Modern Buildings ZhouQiang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special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and requirements ofthe basement,waterproofconstruction has always been its key and diiculft project.If he twaterproof construction of the basement structure has quality problems,it will seirously reduce the use performance ofthe basement space,and even threaten he quality and safetty ofthe construction and use.Safety.Starting from the modem building basement project,combining he tcharacteristics of project constuctrion,the key points of its wateprro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easures are provided for the reference ofrelated personne1. [Keywords]modem building;basement structure;wateprroof construction tecnolhogy:measures construction 高层建筑地下室处于建筑结构的最底层,虽然地下车库、 地下商城等空间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有效提高了现代建筑的 使用功能和空间有效利用率,但因地下室特殊空间结构及使 用条件的,如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发生防水施工质量问题, 就易对地下室空间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威 胁建筑整体的使用安全。本文即围绕现代建筑地下室工程施 工,就其防水施工技术措施构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地下结构防水必要性 地下室处于建筑整体结构的底层,其施工质量与建筑地 基工程质量、地基工程安全间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如地 下室结构防水存在质量问题,会直接降低地下室整体的使用 性能,并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和使用埋下巨大的质量隐患和安 全隐患。从工程施工材质的角度分析,现代建筑工程多采用“混 凝土一钢筋”结构进行施工,而无论是钢筋材料或是混凝土 材料,其在长期的水浸泡环境下,都会发生成分、性质上的 变化,从而丧失材料本身的强度、硬度和承受能力,如问题 严重还会威胁建筑整体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因此,在现 代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加强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管理, 根据工程实际要求和一般特征,科学选择防水施工技术,对 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地下室结构使用安全,具有 重要的意义。 2防水施工流程 2.1基本施工材料及相关设备的准备 (1)在工程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需根据施工技术方案和 施工现场情况,做好各类工程基本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并 组织专人施工管理,针对施工现场所有的施工材料建立系统、 详细的台帐,从而对材料的种类、数量等基本信息进行确定。 同时,对已运送至现场的施工材料,现场人员需根据不同的 材料特性和存储需求,予以科学的分类堆放,从而避免雨淋、 受潮、变质等问题的发生,保障各项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2)施工单位还应根据施工技术方案和工程施工实际需 求,做好工程施工设备的准备工作,并认真检查各类工程设 备的运行状态,以避免因设备故障问题,影响工程施工的正 常进度。另外,在建筑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过程中,施工人 员还应注意加强对各种工程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以及时发 现设备可能存在的性能问题并予以解决,从而保障设备长效、 稳定的运行性能和状态。 2.2拌制混合材料 收稿日期:2018-03—12 在工程正式施工前,施工操作人员还需根据施工技术方 作者简介:周强(1973一),男,山东聊城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 究方向为建筑工程(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及施工技术)。 案相关规定,现场完成部分混合材料的拌制,以提供后续工 3】毛俊卿.大跨度框架桥项进箱涵施工技术[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 析的准确性,避免发生中线偏差和“抬头扎头”现象,完成 【学院学报,2008,7(2):40-42. 达到设计技术指标,为今后同类施工提供借鉴。 [4]杨得祺.横抬梁加固线路在桥涵顶进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05 参考文献 [1】靳锐勇.在既有线上顶进立交桥采用D型钢便梁进行线路加固的 施工方法[J】.铁道标准设计,2003(12):17—19. [2]洪达飞.铁路既有线箱涵顶进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06(6):14O-141. (6):49-50. [5】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6]邓海.桥梁结构挠度理论分析和健康监测研究[J].建筑技术, 2016,47(1】):1O21-1023 ·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