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教学实习手册

教育教学实习手册

来源:刀刀网
一、教育教学实习内容

(一)教育实习:精听6节课,泛听14节课,精细备课不少于5课时,泛备新课不少于5课时,第二课堂教学不少于2课时,每堂课都应该有完整切实可行的教案,课后补充教学反思。

(二)班主任工作实习:在班主任的参与下组织1-2次班集体活动,主持主题团会、班会不少于1次,活动后要进行评议总结。

(三)教育调查:包含实习学校美术师资情况,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课外教学实施情况(包含美术兴趣小组、美术社团活动情况)、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包含软文化和硬文化)、美术学习情况(重点内初班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美术教研活动组织情况。

(四)参加教研活动不少于2次,实习期间应主动参加实习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和文体活动,为实习学校评估、考核等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五)可供展示的实习选题。在大学指导教师和中小学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

(六)完成一节课的教材编写任务。 (七)实习报告,由以下内容构成:

教育调查、实习过程记录(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班主任实习总结、第二课堂情况总结、小课题实施情况(实习选题、教材编写)、教育反思。

(八)公开课(同课异构)。 (九)实习成果汇报展。 (十)大学实习指导教师评价。 (十一)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评价。 二、教育实习要求

(一)积极维护文学艺术学院和实习学校的声誉,做文明守法的大学生。

1

(二)认真学习教育实习的文件和规章制度,明确教育实习的目的,端正态度,切实做好实习的各项工作。

(三)服从实习学校的领导,虚心接受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对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应及时向带队教师反映。

(四)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实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坐班制,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各实习组负责人要认真做好考勤记录。一般不准请事假,请病假需持医生证明。请假时,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一天以内的,须经实习指导教师同意后,报带队教师、实习学校领导批准;两天以上(含两天)须经指导老师、带队教师与实习学校同意后,报实习基地(学校)领导和院系实习领导小组批准。

(五)实习学生要彼此关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确保教育实习取得实效。 (六)了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美术教学的现状,熟悉中小学美术教学环境、特点和过程,了解教学原则、方法、内容和组织形式,提高对中小学教育与美术教学的认识。

(七)掌握美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的基本技能,增强教学创新意识,学会设计、组织富有创意的美术教学活动的方法。

(八)开发当地美术资源和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的能力,进行美术教学研究的能力。

三、教育实习成绩考核与评定

(一)教育实习的成绩根据实习学生的教育实习、班主任实习及其他方面实习等成绩进行综合考核评定。

(二)实习成绩由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大学实习指导小组共同负责(详细内容见后附表),最后由学生所在院(系)结合上述成绩和实习总结对实习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2

(三)实习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优秀比例不超过30%。 (四)教育实习成绩将作为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认定及毕业、学位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

四、石河子大学教育实习评优办法

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实习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对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带队教师和实习学生予以表彰,特制定本办法。

(一)设立“优秀实习带队教师”和“优秀实习学生”两项奖励。各系结合实习情况开展院级优秀实习个人的评选,院级优秀实习学生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学生人数的10%。

(二)“优秀实习学生”评选条件

自觉遵守教育实习的规章制度,出色完成教育实习计划,实习成绩为优秀,实习表现突出,实习总结认真。

(三)“优秀带队教师”评选条件

对带队工作认真负责,完成带队任务。对实习工作和实习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组织,规范管理,成绩突出。所联系的实习学校中的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无恶性事件发生。

(四)评选办法

优秀实习学生和实习带队教师的推荐名额由文学艺术学院统一确定。各系根据推荐材料和平时考核的业绩材料,经严格审核后确定优秀者名单,同时组织填写《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专业教育实习优秀实习学生审批表》和《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专业教育实习优秀实习带队教师审批表》,报送文学艺术学院教科办,经审核公示无异议后,由学院颁发荣誉证书,给予表彰奖励。

3

实 习 课 程 表

节次 早操 早读 早餐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午休 第5节 第6节 第7节 第8节 晚餐 晚自习 晚自习 周一 周二 周三

4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精细听课记录表

讲授者 听课者 学生人数 科目 地点 主题

5

年级 时间 班级类型 教材版本及册数 导入方法 教室环境 教学情境创设方法 简要教学过程 板书内容 教学设计要素的逻辑关系 课堂提问内容 课堂练习内容 课堂练习组织方式 团队学习活动的组织 小组研讨活动组织方式 6

自评活动及组织方式 互评活动及组织方式 教师评价内容及组织方式 教师布置作业内容 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知识目标完成情况 技能目标完成情况 7

过程与方法目标完成情况 8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完成情况 教学目标拓展内容 本节课的优点 存在不足 改进策略 教学反思

精细听课记录表

讲授者 听课者 学生人数 科目 地点 主题

9

年级 时间 班级类型 教材版本及册数 导入方法 教室环境 教学情境创设方法 简要教学过程 板书内容 教学设计要素的逻辑关系 课堂提问内容 课堂练习内容 课堂练习组织方式 团队学习活动的组织 小组研讨活动组织方式 10

自评活动及组织方式 互评活动及组织方式 教师评价内容及组织方式 教师布置作业内容 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知识目标完成情况 技能目标完成情况 11

过程与方法目标完成情况 1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完成情况 教学目标拓展内容 本节课的优点 存在不足 改进策略 教学反思

精细听课记录表

讲授者 听课者 学生人数 科目 地点 主题

13

年级 时间 班级类型 教材版本及册数 导入方法 教室环境 教学情境创设方法 简要教学过程 板书内容 教学设计要素的逻辑关系 课堂提问内容 课堂练习内容 课堂练习组织方式 团队学习活动的组织 小组研讨活动组织方式 14

自评活动及组织方式 互评活动及组织方式 教师评价内容及组织方式 教师布置作业内容 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知识目标完成情况 技能目标完成情况 15

过程与方法目标完成情况 16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完成情况 教学目标拓展内容 本节课的优点 存在不足 改进策略 教学反思

精细听课记录表

讲授者 听课者 学生人数 科目 地点 主题

17

年级 时间 班级类型 教材版本及册数 导入方法 教室环境 教学情境创设方法 简要教学过程 板书内容 教学设计要素的逻辑关系 课堂提问内容 课堂练习内容 课堂练习组织方式 团队学习活动的组织 小组研讨活动组织方式 18

自评活动及组织方式 互评活动及组织方式 教师评价内容及组织方式 教师布置作业内容 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知识目标完成情况 技能目标完成情况 19

过程与方法目标完成情况 20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完成情况 教学目标拓展内容 本节课的优点 存在不足 改进策略 教学反思

精细听课记录表

讲授者 听课者 学生人数 科目 地点 主题

21

年级 时间 班级类型 教材版本及册数 导入方法 教室环境 教学情境创设方法 简要教学过程 板书内容 教学设计要素的逻辑关系 课堂提问内容 课堂练习内容 课堂练习组织方式 团队学习活动的组织 小组研讨活动组织方式 22

自评活动及组织方式 互评活动及组织方式 教师评价内容及组织方式 教师布置作业内容 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知识目标完成情况 技能目标完成情况 23

过程与方法目标完成情况 24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完成情况 教学目标拓展内容 本节课的优点 存在不足 改进策略 教学反思

精细听课记录表

讲授者 听课者 学生人数 科目 地点 主题

25

年级 时间 班级类型 教材版本及册数 导入方法 教室环境 教学情境创设方法 简要教学过程 板书内容 教学设计要素的逻辑关系 课堂提问内容 课堂练习内容 课堂练习组织方式 团队学习活动的组织 小组研讨活动组织方式 26

自评活动及组织方式 互评活动及组织方式 教师评价内容及组织方式 教师布置作业内容 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知识目标完成情况 技能目标完成情况 27

过程与方法目标完成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完成情况 教学目标拓展内容 本节课的优点 存在不足 改进策略 教学反思 28

泛 听 课 记 录 表

听 课 时 间:第 周,第 节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班级 主要教学过程记录: 听课后的体会:

29

泛 听 课 记 录 表

听 课 时 间:第 周,第 节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班级 主要教学过程记录: 听课后的体会:

30

泛 听 课 记 录 表

听 课 时 间:第 周,第 节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班级 主要教学过程记录: 听课后的体会:

31

泛 听 课 记 录 表

听 课 时 间:第 周,第 节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班级 主要教学过程记录: 听课后的体会:

32

泛 听 课 记 录 表

听 课 时 间:第 周,第 节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班级 主要教学过程记录: 听课后的体会:

33

泛 听 课 记 录 表

听 课 时 间:第 周,第 节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班级 主要教学过程记录: 听课后的体会:

34

泛 听 课 记 录 表

听 课 时 间:第 周,第 节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班级 主要教学过程记录: 听课后的体会:

35

泛 听 课 记 录 表

听 课 时 间:第 周,第 节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班级 主要教学过程记录: 听课后的体会:

36

泛 听 课 记 录 表

听 课 时 间:第 周,第 节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班级 主要教学过程记录: 听课后的体会:

37

泛 听 课 记 录 表

听 课 时 间:第 周,第 节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班级 主要教学过程记录: 听课后的体会:

38

泛 听 课 记 录 表

听 课 时 间:第 周,第 节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班级 主要教学过程记录: 听课后的体会:

39

泛 听 课 记 录 表

听 课 时 间:第 周,第 节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班级 主要教学过程记录: 听课后的体会:

40

泛 听 课 记 录 表

听 课 时 间:第 周,第 节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班级 主要教学过程记录: 听课后的体会:

41

泛 听 课 记 录 表

听 课 时 间:第 周,第 节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班级 主要教学过程记录: 听课后的体会:

42

▁▁▁▁学校美术教育调查

调查者 调查时间 小学 初中 该校教师人数 高中 男 女 班额 小学班级数 学生、班级、师生比 高中班级数 本地班班级数 周美术课次数 名称 指导教师 活动地点 美术兴趣小组(社团) 参与人数 周次 学期次数 备注 学期美术课次数 联系电话 本科 专科 中专 专职 兼职 师生比 初中班级数 内初班班级数 其他类型班级数 名称 指导教师 活动地点 参与人数 周次 学期次数 此表可加附件 教师周工作量 邮箱 43

主题 位置 校园雕塑 内容 备注 校内长廊及装饰 教学楼走廊及装饰 校内其他景观 艺术楼及其装饰 校风 学风 校训 频次 学校美术教研活动 地点 主题 地区美术教研活动次数及主题 门数 美术类校本课程 编写教材数量 主题 位置 内容 此表可加图片及其说明 频次 地点 主题 有无实施 有无相关教研论文 艺术节/美育节情况 美术作品展演情况 校内美术设施配备情况(是否按照美术标准教室要求)

44

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主讲人 实习指导老师 地点 教材版本 班级 主题 教学目标分析

45

班级人数 册、课、章 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要求 重点分析 难点分析 参考文献 教学情境设计 导入设计 教学设计各要素及其逻辑关系 教学活动内容及设计 板书设计 幻灯片设计 教具设计 46

所需材料、工具 练习设计 课堂提问设计 研讨设计 自评设计 团队学习设计 47

互评设计 签名 年 月 日 教师点评 运用的美术教育理论 运用的美术教育方法 实习指导教师对教案及教学的意见 自评优点 自评不足 自我反思 48

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主讲人 实习指导老师 地点 教材版本 班级 主题 教学目标分析

49

班级人数 册、课、章 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要求 重点分析 难点分析 参考文献 教学情境设计 导入设计 教学设计各要素及其逻辑关系 教学活动内容及设计 板书设计 幻灯片设计 教具设计 50

所需材料、工具 练习设计 课堂提问设计 研讨设计 自评设计 团队学习设计 51

互评设计 签名 年 月 日 教师点评 运用的美术教育理论 运用的美术教育方法 实习指导教师对教案及教学的意见 自评优点 自评不足 自我反思 52

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主讲人 实习指导老师 地点 教材版本 班级 主题 教学目标分析

53

班级人数 册、课、章 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要求 重点分析 难点分析 参考文献 教学情境设计 导入设计 教学设计各要素及其逻辑关系 教学活动内容及设计 板书设计 幻灯片设计 教具设计 54

所需材料、工具 练习设计 课堂提问设计 研讨设计 自评设计 团队学习设计 55

互评设计 签名 年 月 日 教师点评 运用的美术教育理论 运用的美术教育方法 实习指导教师对教案及教学的意见 自评优点 自评不足 自我反思 56

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主讲人 实习指导老师 地点 教材版本 班级 主题 教学目标分析

57

班级人数 册、课、章 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要求 重点分析 难点分析 参考文献 教学情境设计 导入设计 教学设计各要素及其逻辑关系 教学活动内容及设计 板书设计 幻灯片设计 教具设计 58

所需材料、工具 练习设计 课堂提问设计 研讨设计 自评设计 团队学习设计 59

互评设计 签名 年 月 日 教师点评 运用的美术教育理论 运用的美术教育方法 实习指导教师对教案及教学的意见 自评优点 自评不足 自我反思 60

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主讲人 实习指导老师 地点 教材版本 班级 主题 教学目标分析

61

班级人数 册、课、章 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要求 重点分析 难点分析 参考文献 教学情境设计 导入设计 教学设计各要素及其逻辑关系 教学活动内容及设计 板书设计 幻灯片设计 教具设计 62

所需材料、工具 练习设计 课堂提问设计 研讨设计 自评设计 团队学习设计 63

互评设计 签名 年 月 日 教师点评 运用的美术教育理论 运用的美术教育方法 实习指导教师对教案及教学的意见 自评优点 自评不足 自我反思

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主讲人 实习指导老师 地点 教材版本 班级 主题 教学目标分析

65

班级人数 册、课、章 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要求 重点分析 难点分析 参考文献 教学情境设计 导入设计 教学设计各要素及其逻辑关系 教学活动内容及设计 板书设计 幻灯片设计 教具设计 66

所需材料、工具 练习设计 课堂提问设计 研讨设计 自评设计 团队学习设计 67

互评设计 签名 年 月 日 教师点评 运用的美术教育理论 运用的美术教育方法 实习指导教师对教案及教学的意见 自评优点 自评不足 自我反思 68

第二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主讲人 实习指导老师 地点 主题 69

时间 学生数 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 重点分析 难点分析 参考文献 教学情境设计

导入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教具设计 所需材料、工具 练习设计 研讨设计 团队学习设计 70

自评设计 互评设计 教师点评 运用的美术教育理论 运用的美术教育方法 指导教师对教案及教学的意见 自评优点与不足 自我反思 签名 年 月 日 71

第二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主讲人 实习指导老师 地点 主题 72

时间 学生数 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 重点分析 难点分析 参考文献 教学情境设计

导入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教具设计 所需材料、工具 练习设计 研讨设计 团队学习设计 73

自评设计 互评设计 教师点评 运用的美术教育理论 运用的美术教育方法 指导教师对教案及教学的意见 自评优点与不足 自我反思 签名 年 月 日 74

班级活动设计方案与实施

学校 时间 班级活动主题 班级活动总目标 参与人数 班委在班级活动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分目标与活动步骤设计

75

班级 地点 实习班主任 实习指导班主任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实施方案 活动有效组织的方法 分组情况 所需教具、材料 运用的活动设计理论 学生评价 签名 年 月 日 实习指导班主任评价 签名 年 月 日 自评优点 活动效果及评价 自评不足 改进策略 自我反思 76

班级活动设计方案与实施

学校 时间 班级活动主题 班级活动总目标 参与人数 班委在班级活动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分目标与活动步骤设计

77

班级 地点 实习班主任 实习指导班主任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实施方案 活动有效组织的方法 分组情况 所需教具、材料 运用的活动设计理论 学生评价 签名 年 月 日 实习指导班主任评价 签名 年 月 日 自评优点 活动效果及评价 自评不足 改进策略 自我反思 78

实习选题报告

姓名 课题名称 选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实习学校 学号 文献综述

79

理论假设与推理过程 研究提纲 80

调查、实验内容和方法 研究重点 研究难点 创新之处 研究结论 81

参考文献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意见 大学实习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签名 年 月 日 82

实习选题实施情况

姓名 课题名称 实习学校

83

学号 相关美术教育理论知识 相关美术技能 可借鉴的案例 实施步骤 行动研究方法及过程 实验方与控制方比较 实验效果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84

反思 签名 年 月 日 签名 年 月 日 结论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意见 大学实习指导教师意见 85

校 本 教 材 开 发 实 施 方 案

姓名 课名 适用年级 册 86

实习学校 学号 知识与技能 教学总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分目标 学习领域归属 可借鉴的案例 校本教材主题

“立德树人”功能的逻辑论证 教学情境设计 所需知识与技能 所需教学素材 拓展部分 参考文献 87

教材初稿 修订稿 见附件 见附件 教学效果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个人反思 结论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大学实习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88

教 研 活 动 记 录 表

组织方 地点

参加人员 教研主题 主要发言人观点摘录

各发言人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交锋观点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个人反思 相关附件或其他活动 90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美术学专业《教育教学实习》课程成绩表 姓名 实习年级及班级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 大学实习指导教师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实习学校 签名 签名 学号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打分 诸项 得分 教育调查 实习过程记录 班主任实习总结 第二课堂情况总结 选题及小课题实施情况 校本教材开发及实施情况 教育反思 公开课(同课异构) 实习成果汇报展 小计 合计 实 习 学 校: (盖章) 年 月 日

91

大学实习指导教师打分 总分值 得分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盖 章) 年 月 日 满分分值 5 10 2.5 2.5 10 10 2.5 5 5 52.5 5 20 5 5 20 20 5 10 10 100 满分分值 0 10 2.5 2.5 10 10 2.5 5 5 47.5 实 习 成 果 材 料 清 单

校园文化(硬件) 校园文化(软件) 课堂教学 图片内容 第二课堂 教研活动 校本课程 班级活动 其他 校园文化(硬件) 校园文化(软件) 课堂教学 视频内容 第二课堂 教研活动 校本课程 班级活动 其他 实习学校美术教育调查表 听课记录表 实习选题报告 实习选题实施情况 文字内容 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班级活动设计表 教研活动记录表 校本课程教材开发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其他 教具 教学情境 实物内容 教材 学生作业 其他 成绩表

92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