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PET生产工艺

PET生产工艺

来源:刀刀网
PET生产工艺

前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聚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直接酯

化法或聚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酯交换法制成的聚合物,俗称涤纶,英文名称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简称PET或PETP。俗称涤纶树脂。他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物,与PBT一起统称为热塑性聚酯,或饱和聚酯。

PET薄膜的突出性能有阻隔性、力学性能和韧性好,PET玻璃纤维增强工程塑料的突出性能为力学性能高且受温度影响小、耐热温度高、冲击强度高、耐摩擦、耐蠕变性好、刚性大、硬度大及尺寸稳定性好,增强PET在力学性能、刚性、耐热性方面都超过增强PBT,但加工性不及PBT。一、产品的应用

PET主要用于纤维,少量用于薄膜和工程塑料。PET纤维主要用于纺织工业。PET薄膜主要用于电器绝缘材料,如电容器、电缆绝缘、印刷电路布线基材,电极槽绝缘等。PET薄膜的另一个应用领域是片基和基带,如电影胶片、X光片、录音磁带、电子计算机磁带等。PET薄膜也应用于真空镀铝制成金属化薄膜,如金银线、微型电容器薄膜等。PET的另一个用途就是吹塑制品,用于包装的聚酯拉伸瓶。

玻璃纤维增强PET适用于电子电气和汽车行业,用于各种线圈骨架、变压器、电视机、录音机零部件和外壳、汽车灯座、灯罩、白热灯座、继电器、硒整流器等

PET除纤维之外主要用于薄膜和片材、瓶类及工程塑料三大类

二、合成方法及工艺的确定

目前,世界各国PET生产采用的技术路线主要有3种。(1)、酯交换缩聚法(DMT法)

采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与乙二醇(EG)进行酯交换反应,然后缩聚成为PET。

1963年以前工业上全用此法生产PET,现在仍为世界各国大量应用。该法主要包括两步:首先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与乙二醇或1,4-丁二醇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图1)。生成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BHET)或双羟丁酯,常用的催化剂为锌、钴、锰的醋酸盐,或它们与三氧化二锑的混合物,其用量为DMT质量的0.01%~0.05%。反应过程中不断排出副产物甲醇。第二步为生成的BHET或双羟丁酯,在前缩聚釜及后缩聚釜中进行缩聚反应(图2),前缩聚釜中的反应温

度为270℃,后缩聚釜中反应温度为270~280℃,加入少量稳定剂以提高熔体的热稳定性。缩聚反应在高真空(余压不大于266Pa)及强烈搅拌下进行,才能获得高分子量的聚酯。

(2)、直接酯化缩聚法(PTA法)

该法用高纯度对苯二甲酸(TPA)与乙二醇或1,4-丁二醇直接酯化生成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或丁酯,然后进行缩聚反应。该法的关键是解决TPA与乙二醇或1,4-丁二醇的均匀混合,提高反应速度和制止醚化反应。与酯交换缩聚法相比,该法可省掉DMT的制造、精制和甲醇回收等步骤,更易制得分子量大、热稳定性好的聚合物,可用于生产轮胎帘子线等较高质量的制品。但该法对原料TPA的纯度要求较高,TPA提纯精制费用大。

(3)、环氧乙烷法(EO法)

该法直接用环氧乙烷与PTA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再进行缩聚反应。其优点是可

省掉环氧乙烷合成乙二醇的生产工序,设备利用率高,辅助设备少,产品也易于精制。缺点是环氧乙烷与TPA的加成反应需在2~3MPa压力下进行,对设备要求苛刻,因而影响该法的广泛使用。日本过去曾用此法进行过生产,但由于此法具有易爆,易燃、有毒等缺点,目前已淘汰。

四、PET纤维的生产工艺选取PTA法合成聚酯,原因如下:

(1)PTA法较DMT法优点更多:由于酯交换法中其原料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可用较容易的蒸馏和重结晶方法精制,连续生产较易,原料消耗低,EG回收系统较小,不副产甲醇,生产较安全,流程短,工程投资低,公用工程消耗及生产成本较低,反应速度平缓,生产控制比较稳定等,目前世界PET总生产能力中大多采用PTA法。

(2)连续化工艺较间歇法工艺优越:产量大、质量好、可直接纺丝、产品成本低,目前已成为PET生产的主流。

三、化学反应原理:

酯化时主反应为:(1)酯化反应

(2)酯化缩聚反应:

(3)缩聚反应(低聚合度):

四、PTA法合成聚酯过程

PTA法合成聚酯过程包括酯化和缩聚两个阶段,采用五釜流程装置。五釜流程,即第一酯化釜、第二酯化釜、第一预缩聚釜、第二预缩聚釜和终缩聚釜。五釜流程采用较低酯化温度和较低操

作压力,总反应时间约为6~10h。整个生产过程中,各阶段温度是逐渐提高的,由酯交换阶段的230℃左右升到后缩聚釜的287℃左右;各阶段压强是逐渐降低的。另外,除主生产线外,还有EG再生及催化剂、辅药配制装置。

PTA和EG及添加剂一起加入混合缸中进行混合,浆料配制为间隙式,每隔几小时配一批料。开始反应时,PTA颗粒悬浮于EG之中,酯化反应为多相反应,反应速率取决于PTA颗粒在反应物中的溶解速度,酯化反应速率较低。PTA的溶解速度是随着酯化产物(即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其低聚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清晰点之后,PTA完全被溶解于体系中,反应呈均相反应,反应速率取决于PTA与EG的反应速率,且与反应物中的PTA与EG浓度有关,反应速率较高。酯化反应速率在清晰点处达到最大值,而在清晰点之前与之后,都下降很快。第一台酯化反应器的出口酯化率已达92%左右,完成了酯化工

作的绝大部分。因此,它是酯化工作段的主要反应器。

酯化段的剩余工作,只有用另一台反应器来完成,如前所述,其对应的酯化反应速率将很低,从而导致反应器体积增加。

聚酯的缩聚反应,一般分为预缩聚和两段,由于聚酯的缩聚反应是一平衡可逆反应,而且反应平衡常数较小(平均约为4.90),因此,在反应过程中必须尽快地去除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EG,否则,将会影响缩聚反应速率和聚合度,这与酯化反应中要求迅速去除反应生成的水是相同的。但是,随着缩聚反应的深化进行,反应物的粘度不断提高,要想去除反应生成的EG难度也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终缩聚阶段,由于反应物粘度已很高,EG的脱除愈加困难,必须采用特殊手段。

另外,为了保证得到聚合度均匀的产物,必须尽量减少反应物流的返混,并尽量改善其停

留时间分布。所以,在缩聚段,特别是缩聚的后阶段,应当使反应器的设计尽量满足使反应物处于平推流的要求。

在特性粘度小于0.3dl/g的缩聚反应前段,当特性粘度小于0.1dl/g时,由于此时酯化反应仍占一定比例,且处于此种粘度时缩聚生成的EG完全可借助搅拌作用提供其蒸发机会。再者,此时反应物之聚合度尚小,分子链不长,所以停留时间的分布要求尚不很严格。

特性粘度在0.1~0.3dl/g时,为过渡阶段,此时反应动力学与脱除EG(传质)的作用均重要。而且在本阶段反应物之聚合度已较高,分子链已较长,故对时间分布要求严格,反应器的设计应尽量为物流提供近似活塞流的可能,采用装有卧室密圈(小螺距)螺带式搅拌器的反应器。因此,反应生成的熔体经终缩出料泵打入注带头进行注带、切粒、干燥、脉冲输送到料仓、打包出厂。

酯交换缩聚法工艺流程图

五、主要设备:反应釜

辅助设备:往复式压缩机、蒸发器、离心分离器、风干机、冷凝器,造粒机等

六、聚酯废料的回收和利用

合理的利用废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重视聚酯生产中废料的

回收和利用,采用化学回收法,无论是好的废聚物还是差的废聚物,都可得到合理的回收。方法是将聚酯废料除去机械杂质后粉碎成粒径在3㎜以下的颗粒或粉末,少量并连续加入聚酯生产装置的浆料配制或者第一酯化釜中。在酯化过程中,这些聚酯废料基本上不参加反应,相

反,在酯化反应温度下部分受到醇解降解,或者部分溶解于酯化物体系中。但到了预聚反应阶段,这部分聚酯废料完全熔化,参加缩聚反应,然后与正常生产的物料一起经后缩聚供切片或纺丝。其中少量的杂质可由熔体过滤器除去。

七、结论

(1)亚洲和欧洲这两个地区的PET聚酯需求总量都超过美洲。美国和加拿大PET树脂消费量超过230万吨/年,为7.5千克/人·年,日本、西欧和墨西哥人均消费为5千克/人·年。据预测,今后2年内,全球需求年增长率为6%,每年将新增近100万吨需求量。到2022年,亚洲的PET市场需求预测将从2022年的410万吨快速增长到2022年的580万吨,但同时产能过剩也将快速增长,这使得亚洲将成为全球主要的PET出口地区。国民经济今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到2022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GDP持续增长其次,我国是人口大国,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工成本比较优势将会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另外,石油化工今后仍将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这将为聚酯工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我国聚酯产品结构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品种结构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常规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生产品种范围窄,非纤聚酯比例明显偏低。大多数企业只能生产常规普通产品,许多高科技、多功能和高附加值产品仍需进口解决。以涤纶纤维为例,发达国家的纤维差别化率是我国的两倍。新产品开发能力弱,化纤差别化率仅6~2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50%。我国非纤维产品产量占聚酯产品总产量的比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近年我国瓶用聚酯产能发展很快,但工程用聚酯生产仍是空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