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教学设计
单元 第六单元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设计者 燕矶镇花园小学曹育琴 知识与技1、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其计算方法的多能 样性。 教学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法则,体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顺序 目 标 过程与方3、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法 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重 点 探索乘法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 难 点 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课 前 准 备 环节 学案 一、复习旧知 复 习 导 入 60页主题图 课件 整捆和单根的小棒 学 习 指 导 预 案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忆数的组成及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使学生产生探究乘法笔算的兴趣;同时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以庆祝国庆节为背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旨在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提取数学信息、初步估算,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口算乘法,请大家口算下列各题 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15里面有( )个十,( )个一。 41×2= 12×3= 2、120里面有( )个百,( )个十。 33×3= 12×4= 3、学案中口算的第一题,看谁又快又准。 34×2= 30×2= 二、自学导航 二、引导自学 1、课件演示例1的情境图。(分析图意——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 2、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60页例1,完成例1相关内容。学完后完成自主探究学习并记录疑问。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并进行适当点拨。收集学生比较集中的问题,然后课堂上解答。 自 主 学 习 1、列竖式的格式 2、笔算时的顺序 3、笔算时应该注意 探 索 新 知 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进行比较、反思提小组内交流算法 1.列竖式计算。 供了充分的素材。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让学生自己发现12×4= 34×2= 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规律、总结规律,有助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2、一箱学生奶24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概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瓶,每瓶2元,,一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括能力。 上。 箱学生奶多少钱? 汇报交流的目的1、 预设例1解题方法(重点分析列竖式计算) 是使学生在与其他人方法一:连加(12+12+12=36所以12×3=36) 的算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二:列竖式 后,掌握更好、更多的方法三:拆数法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或者拆成算法。 两个一位数。(例如:10×3=30,2×3=6,30+6 =36 或者是8×3=24,4×3=12,24+12=36。) 方法四:摆小棒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 四、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1、教师强调观察,先完成知识点的相关习一、列竖式计算 题。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中知道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 34×2= 33×3= 2、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并经过讨论,得213×3= 214×2= 出一致的结果。 2、修路队每天修路3、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231米,连续修路3 天,共修了多少 知识点: 米? 一、随堂练习 1、列竖式计算。 五、巩固提高,反馈总结 1、汇报书上60页做一做,说出算理。 2、完成“随堂练习” 在巩固中总结,提高,分层次练习,满足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 通过练习,揭示知识点中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对解题方法有自己的理解之后,通过内化,学会举一反三,让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三、探索新知 合 作 学 习 34×2 213×2 六、拓展练习 巩 223×2 113×3 固 2、一辆小客车可以提 载客12人,4辆小高 客车可以载客多少人? 看23页,连续看了3天,一共看了赠?还剩下多少页没看? 2、小明看一本总共326页的连环画,每天231×3+123 142×2-112 1、计算下列各题
笔算乘法 12×3=36(支) 方法: 1、连加 板书 2、拆数法(1)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2)拆成两个一位数 3、摆小棒 设计 4、列竖式 10×3=30 1 2 2×3=6 →× 3 30+6=36 6 3 0 3 6 1 2 × 3 3 6 ….......乘数 ...........乘数 ...........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