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渔歌子教案

渔歌子教案

来源:刀刀网


23、渔歌子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全词,理解大意,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诵读全词,背诵全词。

3、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

(二)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诵读体会词的意境之美和语言之美。

(三)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较为生动具体表达词中意境。

(四)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学,初探词意

1

1、同学们,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多都是写钓鱼的。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词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板书课题)又叫《渔父乐》。

2、读题(强调子读zǐ);①这是一首词,你们知道词与诗有什么不同吗?②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它就成了词牌名。

3、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10页,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4、展示读,师正音①请你读(刚开始学,读通了,读准了,也不错)②谁还想再读?

(虽然读得不怎么流畅,但相信学了以后,会读得更棒)

③下面老师和大家对对读,好吗?

(老师读一句,你们对一句,好不好?)

④就这样,我们跟着感觉读。(师读题目,朝代和作者,生读整首词)

二、寻找词眼,质疑细学

1、读着、读着,你们在词中看到词人的身影了吗?是从哪几句看到的?

2、生读3~4句(1)认识箬笠,蓑衣:是什么工具?(你怎么知道的?你能借助注释

2

读懂词语的方法真好。你是看插图读懂的,非常直接的一个方法。)

(2)(出插图)你看到了怎样的词人?(他在干什么?)

(生①他头戴箬笠,身穿蓑衣,手握鱼竿,在钓鱼呢?)

你又看到了怎样的词人?

(生②在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在河边钓鱼。

生③在桃花丛中,他……

生④刮小风,下小雨时,词人坐在小船上。)

(3)在怎样的日子里,词人在钓鱼呢?

A起风:这是怎样的风?你从哪个词语读出风很小?

这样的风,我们可以叫什么风?(和风、微风、轻风、习习凉风)

B下雨:那这雨呢?

(生①很细很细; 生②像牛毛,像绣花 ; 生③像发丝)让我们想起了哪些词语?

3

春风拂面 微风吹拂 凉风习习 清风徐徐 毛毛雨 毛毛细雨 细雨如丝 牛毛细雨 蒙蒙细雨 细雨绵绵 绵绵小雨 细雨如烟 烟雨蒙蒙 细雨飘零 阴雨绵绵 淅淅沥沥 雨丝飘洒

C这样的风,这样的雨叫什么?(斜风细雨)

D还可以叫?(微风细雨,和风细雨)

F春天: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

4、起风了,下雨了,词人回家了吗?(没有)你怎么知道的?(板书理解:不须归)为什么不想回家?答案就藏在词的27个字中。

三、品读词眼,感悟心境

(一)自由读词,寻找原因

(二)品读想象,寻“不须归”之源。

1、词人为什么不想回家?(生:景色美、春景美)

①有哪些景物很美呢?请圈出写到的景物?

4

②反馈、出图:山、白鹭、花、水、鳜鱼、风雨、箬笠,蓑衣

随机了解:西塞山、白鹭、鳜鱼

③这些景物哪方面很美呢?

A、(外显)颜色美:你怎样知道的?(白、青、绿)(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B、(隐藏)颜色美:除了白、青、绿这三种色彩,你好像还看到了哪些色彩?又是从哪些词语想象到的?

(西塞山:郁郁葱葱 青翠 ;桃花:粉红;

鳜鱼:青黄间有黑斑,肉质细嫩而鲜美)

④仅仅是被迷人的春光陶醉了吗?(生:鳜鱼肥 板书)

⑤青翠的西塞山,白鹭飞翔,粉红的桃花,鳜鱼鲜美,多么清新,多么明丽呀!

A、谁想读读1、2两句?多么享受呀,既饱眼福又饱口福,何乐而不为呢?

谁想当当快乐的张志和!

5

谁想当当幸福的张志和!

B、谁能(还想)让白鹭飞得更高,鱼儿更欢跃?自由读。

C、指名读。

D、再指名读。

2、你还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

(配乐)请选一个画面写一写:按一定顺序写(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下到上、从近到远)还可按动静结合的方法写。)

3、交流写话:(指名说→评讲→自由读)

我好像看到(灰蒙蒙的天空,碧波漾漾的音乐河面上,飞过一排白鹭,它们展翅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自由自在地飞翔)

西塞山隐隐约约,像害羞的小姑娘。不远处小河叮叮咚咚地流淌着。

岸边,桃花绽开了粉红的笑脸,淡淡的香味扑鼻而来。河水涨高了,变绿了。河里不时游过一群群淡黄色的鳜鱼。有时跃出水面,溅起朵朵小花。有时与花瓣捉迷藏,这里就像仙境一般。

6

评:(1)色彩丰富而协调。(2)把江南水乡的春色之美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赏心悦目。(3)以动衬静。(4)写得生机勃勃。

(二)拓展信息,悟“不须归”之情。

1、过渡:春景美,鳜鱼肥,怪不得词人张志和不须归!你们了解过张志和吗?老师也了解了一些。

2、补充介绍张志和生平。

①出示照片和生平

②出示《唐书·张志和传》中的句子:

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

读→你觉得他钓到了什么?

生①自由自在(板书)

生②好心情

生④悠然自得

7

生③悠闲

3、是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渔父之意不在鱼,在乎心情也。让我们也做个快乐的、幸福的、悠闲的张志和吧!齐读全词。

4、过渡:张志和的哥哥张松龄读了他这首词后,也写了一首词。想读吗?

四、反复诵读,初探词牌特点

1、出示《和答/弟/志和/渔交歌》。自由读

①第一遍,我当兄长(师读张松龄整首词),你们当贤弟张志和读整首词。

②第二遍,他哥哥担心弟弟神驰心醉于水乡春景,流连忘返、乐而忘归,不再回家,于是:

师放慢读兄长后两句(生也放慢速度读贤弟后两句)

③第三遍,师快读两句(生也快读)

④第四遍,(师慢读最后一句)生也慢读最后一句

⑤第五遍,师急呼唤,且须还 ! 生急回答:不须归!

8

3、词人在这山山水水之间,还愿意回去吗?让我们一起留住这美丽的山光水色,一起留下这份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背诵)出图、配乐

4、欣赏唱词,进一步体会意境和心境。

五、延伸课外,布置作业。

1、词人还写了另外四首《渔歌子》表现他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课外,大家可以去读读。

23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渔父乐》

春景美

鳜鱼肥 不须归

自由自在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悠闲自得,是一幅用词写的山水画。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他的钓竿上恐怕并无鱼饵,只不过借垂钓坐赏这美好的风光,神驰心醉于水乡春景而已。

9

全诗色彩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

这首小词是以动衬静,以景托人,景物全都呈现动态:白鹭在飞翔,江中平满的水流波光粼粼,桃花盛开,花瓣时时飘落水中,鳜鱼在江中游动,斜风吹着细雨,交织成迷蒙的雾气,置于这上下交互辉映的景物中心的是静静的渔翁,泛舟垂钓,他姿态的宁静,正反映出内心的恬淡。越是把景物的动态写活写足,越能表现渔翁的宁静与诗人赞赏、陶醉于其间的心情。

其次是色彩丰富而协调。鹭鸟是白的,水流是银白的,桃花是粉红的,鳜鱼是青黄间有黑斑,箬笠为青色,蓑衣绿色,加上条条雨丝,这些斑烂之色一上下映照,融为一体,把江南水乡的春色之美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赏心悦目。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