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报刊营销设计
李苦禅曾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作为大学生,我们不仅是思想先进的群体、社会关注度焦点,也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关于怎么读书读什么书,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宽展大学生眼界,在校创办报刊亭,是一件必要的事。
一、营销目的
一方面是满足师院广大学生在求知、求学、情感、娱乐、时尚等方面的需求,提升大学生的品位与追求。另一方面,是为全面扩展、争夺流失的校园报刊市场,对校园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合理的营销方案,开发我校的市场潜力,经营效果明显的校园报刊市场。
二、营销目标
多形式,多渠道开发校园报刊市场。力争在2013年初正式开亭,到2014年实现流转额达到370万册。
三、市场分析 (一)市场背景
多年来,邮政部门对校园报刊亭市场的开发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征订模式仅限于每年的大收订,报刊收订过程“营销”观念淡薄,订阅流转额基本靠自然增长,据统计: 全国校园市场情况
幼儿园:13.82万所,2658万人;其中民办009所,1134万人。 小 学:28.02万所,10071万人;其中民办5496所,502万人。 初 中:5.63万所,5441万人;其中民办4331所,434万人。 高 中:2.97万所,41万人;其中民办2670所,230万人。 中 专:1.44万所,2195万人;其中民办3198所,318万人。 大 学:26万所,2979万人;其中民办658所,446万人。
合计:全国在校学生2798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 其中民办学校学生5834万人,占学生人数的21%。 校园市场内还包括1933万名在职教师。
仅按学生的直系亲属来推算,至少5.6亿家长支撑着教育消费。
(二)竞争状况
今年,随着教育类报刊的蓬勃发展,邮政校园报刊市场不仅遭受教育类报刊社自办发行的冲击,还要遭遇到社会发行公司和个体书上的争夺。同时,我们平台的建立可复制性比较高。
(三)优势
1 我们能更贴近同学们的生活,能从细节入手,学生的精神市场,是带有“官方性质”的一个交易平台,那么由大学生自己创业的的东西,更加生活化,细节化,且相对应的还有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大背景是可行的。
2 更有活力,服务性大于盈利性。对工作热情的人才会成大事。
(四)劣势 1 经验不足 2 资金不足
3 知名度不足 市场狭窄
(五) 机会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信息的交流至关重要。在最合适的时间,提供最合适的物品,是每一个商人想要做到的,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需要做到的。对于师院磨家校区,这个发展空间较大的校区,就目前而言,吃穿住都在快速发展,但是就是对报刊杂志类精神产物严重缺乏,这是一个契机。
(六)风险
市场狭窄,师院图书室即将竣工以及报刊亭的可复制性。可能在我们取得一点好成绩之后,就有许多人会争取投入到这个领域。所以我们必须把握住每一个顾客的心,加快市场拓展,提升市场份额争取占领主渠道的地位。
四、目标市场选择
在人口集中地,人群显眼,方便购买的地方。
五、营销组合 (一)产品 校园畅销报刊、杂志确定为重点推荐产品,与教育部门和相关报刊社合作的读物将作为系列期刊作为主打产品。
(二)价格策略
1.按照邮政与特定杂志报纸签订的协议,在报刊亭做出相应的优惠。
2.其他报刊。可根据消费者所订报刊的数量,订阅方式和投送方式确定定价价格。
(三)销售渠道 1.在校定点销售。 2.上门订送。
3.依托校领导及各院学生会负责人集体征订。
(四)促销策略
1.结合本校市场,编制产品目录,获得校方及本院领导支持,开办以“读书与创业”为主题的活动,有效切入校园市场。
2.针对我校师生的消费习惯,积极与报刊社沟通,争取提供赠品,刺激订阅。 3.海报张贴宣传。
六、执行
(一)2012年11月22日----30日,一组人进行背景、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喜好,资料收集,选址。
(二)2012年12月1日-----10日,一组人联系供货商、邮局等进行商品采购,租赁报刊亭。
(三)主负责人进行资料整理和整体策划。
七、财务分析
调查费用 宣传费用 租赁报刊亭 其他 总计
20元 12元 1500元 100元 16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