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下列各项中哪个属于非居民企业的有( C )。 A在黑龙江省工商局登记注册的企业
B在美国注册但实际管理机构在哈尔滨的外资独资企业 C在美国注册的企业设在苏州的办事处
D在黑龙江省注册但在中东开展工程承包的企业
2.某大型工业企业2012年3月1日,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使用,租期1年,一次性交付租金12万元;6月1日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机械设备一台,租期2年,当年支付租金15万元。公司计算当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应扣除的租赁费用为( A )万元。 A、10 B、12 C、15 D、27
3.2012年度,某企业财务资料显示,2012年开具专用取得收入2000万元,另外从事运输服务,收入220万元。收入对应的销售成本和运输成本合计为1550万元,期间费用、税金及附加为200万元,营业外支出100(其中90万为公益性捐赠支出),上年度企业经税务机关核定的亏损为30万元。企业在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捐赠支出为( C )万元。 A.90 B.40.8 C.44.4 D.23.4
[解析]:会计利润=2000+220-1550-200-100=370(万元) 捐赠扣除限额=370×12%=44.4(万元)
实际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90万元,根据限额扣除。
4.某企业2012年度境内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400万元,在全年已预缴税款25万元,来源于境外某国税前所得100万元,境外实纳税款20万元,该企业当年汇算清缴应补(退)的税款为( D )万元。
A.50 B.60 C.70 D.80
[解析]:该企业汇总纳税应纳税额=(400+100)×25%=125(万元)
境外已纳税款扣除限额=125×100÷(400+100)= 25(万元),境外实纳税额20万元,可全额扣除。境内已预缴25万元,则汇总纳税应纳所得税额=125-20-25=80(万元)。
5.某白酒生产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新建厂房,由于自有资金不足2012年1月1日向银行借入长期借款1笔,金额3000万元,贷款年利率是4.2%,2012年4月1日该厂房开始建设,12月31日房屋交付使用,则2012年度该企业可以在税前直接扣除的该项借款费用是(D)万元。
A.36.6 B.35.4 C.32.7 D.31.5
[解析]: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厂房建造前发生的借款利息可以在税前直接扣除,可以扣除的借款费用=3000×4.2%÷12×3=31.5(万元)。
6. 下列情况属于外部移送资产,需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有( A )。
A.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 B.将资产在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之间转移
C.改变资产形状、结构或性能 D.将资产用于生产、制造、加工另一产品答案:
7. 某公司2012年度实现会计利润总额30万元。经某注册税务师审核,“财务费用”账户
1 / 14
中列支有两笔利息费用:向银行借入生产用资金100万元,借用期限6个月,支付借款利息3万元;经过批准向本企业职工借入生产用资金80万元,借用期限9个月,支付借款利息4万元。该公司2012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D )万元。 A.20 B.30 C.31 D.30.4
[解析]:银行的利率=(3×2)÷100=6%;可以税前扣除的职工借款利息=80×6%÷12×9=3.6(万元);超标准=4-3.6=0.4(万元);应纳税所得额=30+0.4=30.4(万元)
8.某企业2012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年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10万元,该企业当可在所得税前列支的业务招待费金额是( B )万元? A.5 B.6 C.8 D.10
[解析]:发生额6折:10×60%=6(万元);限度:1000×5‰=5(万元)。
两数据比大小后择其小者:其当年可在所得税前列支的业务招待费金额是5万元
9.某居民企业2012年实际支出的工资、薪金总额为150万元,福利费本期发生30万元,拨缴的工会经费3万元,已经取得工会拨缴收据,实际发生职工教育经费4.50万元,该企业在计算2012年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C )万元。 A.0 B.7.75 C.9.75 D.35.50
【解析】福利费扣除限额为150×14%=21(万元),实际发生30万元,准予扣除21万元 工会经费扣除限额=150×2%=3(万元),实际发生3万元,可以据实扣除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150×2.5%=3.75(万元),实际发生4.50万元,准予扣除3.75万元。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21)+(4.50-3.75)=9.75(万元)
10.2012年某企业当年实现自产货物销售收入500万元,当年发生计入销售费用中的广告费60万元,企业上年还有35万元的广告费没有在税前扣除,企业当年可以税前扣除的广告费是多少( C )万元。
A.15 B.60 C.75 D.95
【解析】 企业当年的广告费扣除标准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15%,超过部分可以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当年准予扣除的广告费=500×15%=75(万元),因此当年发生的60万元可以全部扣除,同时,还可以扣除上年结转的35万元中的15万元,即企业当年可以扣除的广告费是75万元。上年剩余的20万元留待以后年度结转扣除。
11.某企业2012年销售货物收入1500万元,出租房屋收入500万元,转让房屋收入300万元。当年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20万元,该企业当年可在所得税前列支的业务招待费金额为( A ) 万元。
A.10 B.12 C.15 D.20
【解析】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20×60%=12(万元),(1500+500)×5‰=10(万元),两者相比择其小者,即当年可在所得税前列支的业务招待费金额为10万元。
12.某软件开发公司(被认定为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经税务机关核定的亏损额为30万元,2012年度取得生产经营收入600万元,业务招待费实际发生6万元,其他应扣
2 / 14
除的成本、费用、税金等合计300万元(其中,研发费用60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企业可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是3万元 B.该企业2012年适用20%的优惠税率 C.2011年的亏损不得用2012年的所得弥补 D.应纳所得税额是41.34万元
【解析】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扣除限额=600×5‰=3(万元),6×60%=3.6(万元),大于3万元,所以可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是3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600-3-300-30-60×50%=237(万元),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税率是15%,应纳所得税=237×15%=35.55(万元)。
13.某国有企业2012年境内所得1200万元,境外所得(均为税后所得)有三笔,其中来自甲国有两笔所得,分别为120万元和51万元,税率分别为40%和15%,来自乙国所得42.5万元,已纳税7.5万元(甲国、乙国均与我国签订了避免重复征税的税收协定)。则2012年该国有企业应纳所得税( B )万元。 A.300 B.305 C.308 D.316
【解析】 应该将来自一个国家的所得合并一起抵免。
甲国所得按我国税法规定应纳税额=[120÷(1-40%)+51÷(1-15%)]×25%=65(万元);在甲国已纳税额=120÷(1-40%)×40%+51÷(1-15%)×15%=(万元),不用补税。
乙国所得按我国税法规定应纳税额=(42.5+7.5)×25%=12.5,应补税额=12.5-7.5=5(万元)
2012年该国有企业应纳所得税=1200×25%+5=305(万元)
二、多选题
1.企业缴纳的下列保险金可以在税前直接扣除的有( AD)。 A.为特殊工种的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 B.为没有工作的董事长夫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 C.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 D.企业为投资者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
[解析]:选项B是不正确,因为董事长的夫人不属于是企业的职工,为其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属于是与本企业的收入没有关系的支出,所以不得在税前扣除;选项C不正确,因为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2.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项目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有(BC)。
A.外购货物管理不善发生的损失 B.违反法律被司法部门处以的罚金 C.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D.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
[解析]:纳税人因违反法律、行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不得扣除;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
3.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所得税征收税范围的有( ABD ) A、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外的所得
B、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其机构、场所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3 / 14
C、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D、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4.根据企业所得税的规定,以下适用25%税率的是( AB ) A、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企业
B、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且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有关联的非居民企业
C、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但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 D、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
5.纳税人下列行为应视同销售确认所得税收入的有( ABC ) A、将货物用于投资 B、将商品用于捐赠 C、将产品用于集体福利 D、将产品用于在建工程
三、计算题
1.某境内居民企业2011年发生下列业务: (1)销售产品收入2000万元;
(2)接受捐赠材料一批,取得赠出方开具的专用,注明价款10万元,1.7万元;企业找一运输公司将该批材料运回企业,支付运杂费0.3万元; (3)转让一项商标所有权,取得营业外收入60万元;
(4)收取当年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专利实施许可费,取得其他业务收入10万元; (5)取得国债利息2万元;直接投资境内另一居民企业,分得红利50万元; (6)全年销售成本10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100万元;
(7)全年销售费用500万元,含广告费400万元;全年管理费用205万元,含业务招待费80万元;全年财务费用45万元;
(8)全年营业外支出40万元,含通过部门对灾区捐款20万元;直接对私立小学捐款10万元;违反规定被工商局罚款2万元;
其他资料:①企业当年发生新技术研究开发费,单独归集记账发生额80万元,尚未计入期间费用和损益;②企业当年购置并实际使用节能节水设备一台,取得并认证了专用,注明价款90万元,15.3万元,已按照规定入账并计提了折旧。
要求计算:
(1)该企业的会计利润总额; (2)该企业对收入的纳税调整额;
(3)该企业对广告费用的纳税调整额; (4)该企业对业务招待费的纳税调整额; (5)该企业对营业外支出的纳税调整额; (6)该企业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7)该企业应纳的所得税额。 【答案及解析】
(1)该企业的会计利润总额
企业账面利润=2000+10+1.7+60+10+2+50-1000-100-500-205-45-40-80=163.7(万元) (2)该企业对收入的纳税调整额52万元
2万国债利息以及50万境内居民企业分回的红利属于免税收入。 (3)该企业对广告费用的纳税调整额
以销售营业收入(2000+10)万元为基数,不能包括营业外收入。
4 / 14
广告费限额=(2000+10)×15%=301.5万元;广告费超支400-301.5=98.5(万元)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98.5万元。 (4)该企业对招待费的纳税调整额
招待费限额计算:①80×60%=48(万元);②(2000+10)×5‰=10.05(万元) 招待费限额为10.05万元,超支69.95万元。 (5)该企业对营业外支出的纳税调整额 捐赠限额=163.7×12%=19.(万元)
该企业20万元公益性捐赠可以扣除19.万元,超限额0.36万元;直接对私立小学的10万元捐赠不得扣除;行政罚款2万元不得扣除。
对营业外支出的纳税调整额12.36万元。 (6)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研究开发费用可加扣50%
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63.7-2-50+98.5+69.95+12.36-80×50%=252.51(万元) (7)该企业应纳所得税额
因购置节能节水设备取得专用并认证抵扣,则可按照不含设备价款的10%抵免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
该企业应纳所得税额=252.51×25%-90×10%=63.13-9=54.13(万元)。
2.某企业2010年来自境外A国的已纳所得税因超过抵免限额尚未扣除的余额为1万元,2011年在我国境内所得160万元,来自A国分公司税后所得20万元,在A国已纳税所得税5万元,其在我国汇总纳税多少所得税。 【答案及解析】
2011年境内、外所得总额=160+20+5=185(万元)
境内、外总的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185×25%=46.25(万元)
2011年A国所得税扣除限额=46.25×(20+5)/185=6.25(万元)
在A国已纳所得税税额5万元小于A国扣除限额,由于6.25-5=1.25(万元),上年度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可以全部在本年扣除。
在我国汇总纳税=46.25-5-1=40.25(万元)
3. 某县塑料制品厂(一般纳税人)2011年经营情况如下:
全年销售(营业)收入2500万元;销售(营业)成本16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5万元;销售费用400万元(含广告费380万元);管理费用280万元(含业务招待费25万元);财务费用20万元(含向非关联企业借款200万元9个月的利息支出15万元,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年利率6%);投资收益11万元(含国债利息收入1万元和对境内居民企业2年的投资分红10万元);营业外支出7万元(含购销合同违约金3万元;诉讼费1万元;涉税违章罚款2万元,税收滞纳金1万元)。
年终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所得税汇算时发现:
(1)该企业于9月将一批自产塑料制品用于职工福利,该批塑料制品成本6万元,同类不含销售价格10万元,该企业账务处理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6万元 贷:产成品 6万元
(2)该企业招聘员工中有3个残疾人员,企业实际支付3名残疾职工工资共计5.4万元,该项支出在管理费用账户已据实记录。
假定该企业规定所有固定资产使用期限为10年且均不留残值,根据上述资料,要求计算下
5 / 14
列问题(单位为万元,保留2位小数): (1)该企业应补缴的;
(2)该企业应补缴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3)填写企业所得税计算表并列出如下计算过程: ①该企业广告费用的调整金额; ②该企业业务招待费的调整金额; ③该企业财务费用的调整金额; ④该企业投资收益的调整金额; ⑤该企业营业外支出的调整金额;
⑥该企业支付的残疾人员工资调整金额; ⑦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⑧该企业应纳的企业所得税。 【答案及解析】
(1)该企业应补缴的1.7万元 10×17%=1.7(万元)
(2)该企业应补缴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0.14万元 1.7×(5%+3%)=0.14(万元) (3)企业所得税计算表 类别 1 2 3 4 5 利润总额的计算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纳税所得额计算 16 17 18 19 20 21 税额计算 22 23 行次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加: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三、利润总额 加:纳税调整项目增加额 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支出 业务招待费支出 利息支出 其他调增项目 减:纳税调整减少额 加计扣除 免税收入 四、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 抵免所得税额 项目 2510 1606 15.14 400 280 20 11 199.86 7 192.86 3.5 12.45 6 3 5.4 11 201.41 25% 50.35 金额 6 / 14
24 五、实际应纳税额 50.35 该企业的利润总额192.86万元
2500+10-(1600+6)-(15+0.14)-400-280-20+11-7=192.86(万元) ①该企业广告费的调整金额为3.5万元 2510×15%=376.5(万元);
广告费超支=380-376.5=3.5(万元),应作纳税调增。 ②该企业业务招待费的调整金额12.45万元
25×60%=15(万元)>2510×5‰=12.55(万元);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5-12.55=12.45(万元) ③该企业财务费用的调整金额6万元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5-200×6%×9/12=15-9=6(万元) ④该企业国债利息收入和从境内居民企业获得的股息、红利性质的所得属于免税收入,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1万元。
⑤该企业营业外支出调增3万元
违章罚款属于行政性罚款税前不得扣除;税收滞纳金属于不得扣除项目。 ⑥该企业支付的残疾人员工资可加计扣除5.4万元。 ⑦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208.01万元
192.86+3.5+12.45+6+3-11-5.4=201.41(万元) ⑧该企业应纳的所得税50.35万元 201.41×25%=50.35(万元)。
4.某白酒酿造公司,2011年度实现白酒销售收入7400万元、投资收益万元,应扣除的成本、费用及税金等共计7214万元,营业外支出80万元,全年实现会计利润 170万元,已按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缴纳了企业所得税42.5万元。后经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发现以下问题,公司据此按税法规定予以补税。
(1)“投资收益”账户记载的万元分别为:①取得境外分支机构税后收益49万元,已在国外缴纳了15%的企业所得税;②取得国债利息收入为15万元;
(2)2011年4月20日购进一台机械设备,购入成本90万元,当月投入使用。按税法规定该设备按直线法折旧,期限为10年,残值率5%,企业将设备购入成本一次性在税前作了扣除。
(3)12月10日接受某单位捐赠小汽车一辆,取得专用,注明价款50万元,8.5万元,企业未列入会计核算。
(4)“营业外支出”账户中列支的通过非盈利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捐款80万元,已全额扣除。
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公司予以补税所涉及的内容: (1)计算机械设备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2)计算接受捐赠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3)计算对外捐赠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4)计算该公司2011年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
『正确答案』
(1)外购设备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90-90×(1-5%)÷10÷12×8=84.3(万元) (2)接受捐赠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8.5=58.5(万元) (3)向贫困山区捐赠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
7 / 14
注释:本题所述的是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发现的问题,注册会计师首先将企业账目处理中的不正确之处进行账簿调整(即购买设备、接受捐赠);然后再进行纳税调整。
公益捐赠税前扣除限额=会计利润×12%=(170+58.5+84.3)×12%=312.8×12%= 37.54(万元)
实际捐赠额=80(万元)
实际捐赠超过税法规定的扣除限额,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80-37.54=42.46(万元) (4)公司2011年应补缴企业所得税
=(170-49-15+58.5+84.3+42.46)×25%-42.5(已纳)+[49÷(1-15%)×(25%-15%)](境外补税)=291.26×25%-42.5+5.76=36.08(万元)
5.某小汽车生产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10年度自行核算的相关数据为:全年取得产品销售收入总额68000万元,应扣除的产品销售成本45800万元,应扣除的营业税金及附加9250万元,应扣除的销售费用3600万元、管理费用2900万元、财务费用870万元。另外,取得营业外收入320万元以及直接投资其他居民企业分回的股息收入550万元,发生营业外支出1050万元,全年实现会计利润5400万元,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350万元。 2011年2月经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对2010年度的经营情况进行审核,发现以下相关问题:
(1)12月20日收到代销公司代销5辆小汽车的代销清单及货款163.8万元(小汽车每辆成本价20万元,与代销公司不含税结算价28万元)。企业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代销汽车款 1638000
贷:预收账款——代销汽车款 1638000
(2)管理费用中含有业务招待费280万元、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120万元。 (3)营业外支出中含该企业通过省教育厅向某山区中小学捐款800万元。
(4)成本费用中含2010年度实际发生的工资费用3000万元、职工福利费480万元、职工工会经费9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70万元。
(5)7月10日购入一台符合有关目录要求的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支付金额200万元、额34万元,当月投入使用,当年已经计提了折旧费用11.7万元
(说明:该企业生产的小汽车适用消费税税率为9%、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12月末“应交税费——应交”账户借方无余额;购买专用设备支付的34万元,不符合进项税额抵扣条件:假定购入并投入使用的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使用期限为10年,不考虑残值)。 要求:(1)填列答题卷给出的《企业所得税计算表》中带*号项目的金额。
(2)针对《企业所得税计算表》第13~17行所列项目需作纳税调整增加的情况,逐一说明调整增加的理由。 『正确答案』
(1)填列答题卷给出的《企业所得税计算表》中带*号项目的金额。
类别 利 润 总 额 的 计 行次 1* 2* 3* 4 5 6 项目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金额 68140 458.05 9266.24 3600 2900 870 8 / 14
算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加: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三、利润总额 加:纳税调整增加额 业务招待费支出 公益性捐赠支出 职工福利支出 职工工会经费支出 其他调增项目 减:纳税调整减少额 加计扣除 免税收入 四、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应纳所得税税额 抵免所得税税额 五、实际应纳税额 550 6155.71 320 1050 5425.71 350.91 112 148.91 60 30 0 610 60 550 5166.62 25% 1291.66 23.40 1268.26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计 算 税 额 计 算
第1行: 营业收入=68000+28×5=68140(万元) 第2行:折旧=(200+34)÷10÷12×5=9.75(万元) 营业成本=45800+20×5-(11.7-9.75)=458.05(万元)
第3行:营业税金及附加=9250+(5×28×17%+5×28×9%)×(7%+3%)+5×28×9% =9266.24(万元)
第8行:营业利润=68140-458.05-9266.24-3600-2900-870+550=6155.71(万元) 第11行:利润总额=6155.71+320-1050=5425.71(万元)
第12行:纳税调整增加额=112+148.91+60+30+1.95=350.91(万元) 第13行: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280×60%=168(万元)<68140×5‰ 纳税调增金额=280-168=112(万元)
第14行:公益性捐赠限额=5425.71×12%=651.09(万元) 纳税调增金额=800-651.09=148.91(万元)
第15行:福利费开支限额=3000×14%=420(万元) 纳税调整金额=480-420=60(万元)
第16行:工会经费开支限额=3000×2%=60(万元) 纳税调整金额=90-60=30(万元)
第18行:纳税调整减少额=60+550=610(万元) 第19行:加计扣除=120×50%=60(万元) 第20行:免税收入=550(万元)
第21行:应纳税所得额=5425.71+350.91-610=5166.62(万元) 第23行:应纳所得税额=5166.62×25%=1291.66(万元) 第24行:抵免所得税额=(200+34)×10%=23.40(万元)
9 / 14
第25行:实际应纳税额=1291.66-23.40=1268.26(万元)
6.某中外化妆品生产企业2011年销售产品取得不含税收入2500万元,会计利润600万元,已预缴所得税150万元。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发现以下问题
(1)期间费用中广告费825万元、业务招待费15万元、研究开发费用20万元,为在建厂房专门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20万元计入财务费用科目,厂房仍处于在建状态;
(2)营业外支出50万元(含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捐款30万元,直接捐赠6万元);
(3)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150万元、拨缴职工工会经费3万元、支出职工福利费23万元和职工教育经费6万元;
(4)在A国设有分支机构,A国分支机构当年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其中生产经营所得200万元,A国规定税率为2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100万元,A国规定的税率为30%;从A国分得税后利润230万元,尚未入账处理。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年终汇算清缴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答案解析](1)广告费的调增额=825-2500×15%=450(万元) (2)业务招待费的调整额
2500×5‰=12.5(万元);15×60%=9(万元) 业务招待费调增所得额=15-9=6(万元)
(3)为修建厂房而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应当计入厂房工程成本中,不能费用化,应调增会计利润20万元。
调账后的会计利润总额=600+20+230=850(万元)
(4)公益捐赠扣除限额=850×12%=102(万元)>实际公益捐赠30万元,公益捐赠不需纳税调整。
对外捐赠的纳税调增所得额=6(万元)
(5)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20×50%=10万元,可以调减所得额 (6)“三费”应调增所得额:
工会经费扣除限额=150×2%=3(万元),实际拨缴职工工会经费3万元,未超过扣除限额,不用调整。
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150×14%=21(万元),实际支出23万元,应当调增所得额2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150×2.5%=3.75(万元),实际支出6万元,应当调增所得额6-3.75=2.25(万元)
“三费”共计应调增所得额=2+2.25=4.25(万元) (8)境内所得应纳企业所得税
境内应纳税所得额=850+450+6+6+4.25-10-230=1076.25(万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1076.25×25%=269.06(万元)
(9)A国分支机构在境外实际缴纳的税额=200×20%+100×30%=70(万元) A国的分支机构境外所得的税收扣除限额=300×25%=75(万元) A国分支机构在我国应补缴企业所得税额=75-70=5(万元)
(10)2011年该企业年终汇算清缴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269.06+5境外补税-150已预缴=124.06(万元)。
7.某机械制造企业2011年产品销售收入3000万元,销售成本15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12万元,销售费用200万(含广告费100万),管理费用500万元(含招待费20万元,办公室房
10 / 14
租36万元,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投资收益25万元(含国债利息6万元,从深圳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19万元),营业外支出10.5万元,系违反购销合同被供货方处以的违约罚款。其他补充资料:(1)当年9月1日起租用办公室,支付2年房租36万元;(2)企业已予缴所得税税款190万。要求:计算2011年应补(退)的企业所得税。 【解析】(1) 该企业所得税前可扣销售费用200万元。 广告费扣限=3000×15%=450万元
(2)管理费用500-(20-12)-(36-6)-2=460万元 业务招待费扣限=3000×5‰=15>20×60%=12,可扣除12万元;准予扣除的房租=36/24×4=6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不可扣除。
(3)计算企业计入所得税的投资收益0。
国债利息收入免税。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的投资收益免税。 (4)应纳税所得额=3000-1500-12-200-460-10.5=817.5 企业间经营性违约罚款可扣除。
应纳税额=817.5×25%=204.38万元(6)应补缴204.38-190=14.38万元
8.某工业企业为居民企业,2011年发生经营业务如下:
全年取得产品销售收入为5600万元,发生产品销售成本4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8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694万元;取得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40万元;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300万元;发生的管理费用760万元,其中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费用为60万元、业务招待费用70万元;发生财务费用200万元;取得直接投资其他居民企业的权益性收益34万元(已在投资方所在地按15%的税率缴纳了所得税);取得营业外收入100万元,发生营业外支出250万元(其中含公益捐赠38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2011年应纳的企业所得税。 『正确答案』 (1)利润总额=5600-4000+800-694+40-300-760-200+34+100-250=370(万元) (2)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应调减所得额40万元。 (3)技术开发费调减所得额=60×50%=30万元
(4)按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的60%计算=70×60%=42(万元)
按销售(营业)收入的5‰计算=(5600+800)×5‰=32(万元)
按规定税前扣除应为32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0-32=38(万元) (5)取得直接投资其他居民企业的权益性收益属于免税收入,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4万元。 (6)捐赠扣除标准=370×12%=44.4(万元)
实际捐赠额38万元小于扣除标准44.4万元,可按实捐数扣除,不做纳税调整。 (7)应纳税所得额=370-40-30+38-34=304(万元)
(8)该企业2011年应缴纳企业所得税=304×25%=76(万元)
9.某市一家居民企业为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销售彩色电视机,假定2010年度有关经营业务如下:
(1)销售彩电取得不含税收入8600万元,与彩电配比的销售成本5660万元; (2)出租设备取得租金收入200万元; (3)接受原材料捐赠取得专用注明材料金额50万元、进项税金8.5万元; (4)购进原材料共计3000万元,取得专用注明进项税税额510万元;支付购料运输费用共计230万元,取得运输;
(5)销售费用1650万元,其中广告费1400万元;
11 / 14
(6)管理费用85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90万元;
(7)财务费用80万元,其中含向非金融企业借款500万元所支付的年利息40万元(当年金融企业贷款的年利率为5.8%);
(8)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540万元;发生的工会经费15万元、职工福利费82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8万元; (9)营业外支出200万元,其中包括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的捐款100万元;(10)取得国债利息收入3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取得的相关票据均通过主管税务机关认证。)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回答总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企业2010年应缴纳的; (2)企业2010年应缴纳的营业税;
(3)企业2010年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4)企业2010年实现的会计利润; (5)广告费用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6)业务招待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7)财务费用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8)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9)公益性捐赠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10)企业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11)企业2010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正确答案』
(1)应缴纳的=8600×17%-8.5-510-230×7%=927.4(万元) (2)应缴纳的营业税=200×5%=10(万元)
(3)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927.4+10)×(7%+3%)=93.74(万元) (4)会计利润=8600-5660+200+50+8.5+30-1650-850-80-200-10-93.74=344.76(万元)
会计利润是计算公益性捐赠扣除限额的基数
(5)销售(营业)收入=8600+200=8800(万元)
广告费税前扣除限额=8800×15%=1320万元;实际支出1400万元, 广告费用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400-1320=80(万元) (6)业务招待费×60%=90×60%=54(万元) 销售(营业)收入×0.5%=8800×0.5%=44(万元),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44万元扣除业务招待费
业务招待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90-44=46(万元)
(7)财务费用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40-500×5.8%=11(万元) (8)工会经费扣除限额=540×2%=10.8(万元),调增15-10.8=4.2(万元) 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540×14%=75.6(万元),调增82-75.6=6.4(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540×2.5%=13.5(万元),调增18-13.5=4.5(万元)
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2+6.4+4.5=15.1(万元)
(9)公益性捐赠扣除限额=344.76×12%=41.37(万元)
公益性捐赠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100-41.37=58.63(万元)
(10)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344.76+80+46+11+15.1+58.63-30=525.49(万元) (11)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525.49×25%=131.37(万元)
12 / 14
10.A企业为国家鼓励类的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销售收入6000万元,租金收入为120万元;
(2)销售成本4000万元,税务机关核定的7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76.6万元; (3)销售费用800万元,其中广告费600万元;
(4)管理费用6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100万元、研究新产品开发费用100万元; (5)财务费用100万元,其中向其他企业借款500万元,并按利率10%支付利息(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6%);
(6)营业外支出50万元,其中向供货商支付违约金10万元,向税务局支付2008年未纳税款产生的税款滞纳金2万元,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地区的捐款10万元;
(7)投资收益100万元,其中取得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20万元,取得直接投资其他居民企业的权益性收益80万元(已在投资方所在地按15%的税率缴纳了所得税)。 要求:计算该企业2009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正确答案】:(1)销售费用中,广告费税前扣除限额=(6000+120)×15%=918(万元),实际发生600万元,可以据实扣除。 (2)管理费用中,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限额:(6000+120)×5‰=30.6(万元)<100×60%=60(万元),可以扣除30.6万元。
(3)利息费用扣除限额=500×6%=30(万元),实际列支500×10%=50(万元),准予扣除30万元。
税前准予扣除的财务费用=100-50+30=80(万元)
(4)营业外支出中,企业间违约金可以列支,但税务机关的税款滞纳金2万元不得税前扣除。
利润总额=6000+120-4000-76.6-800-600-100-50+100=593.4(万元) 捐赠扣除限额=593.4×12%=71.21(万元),实际发生10万元,准予扣除10万元。 (5)国债利息收入、取得直接投资其他居民企业的权益性收益属于免税收入
(6)该公司2009年应纳税所得额=593.4+100-30.6-100×50%+100-80+2-100=534.8(万元)
(7)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税率。
该公司2009年应纳所得税额=534.8×15%=80.22(万元)
11.某县生产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员工30人,注册资本50万元。主营办公用品。2011年有关经营情况和纳税情况如下:
(1)销售办公用品开具专用150万元,开具普通58.5万元,以物换货取得原材料一批,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0万元(不含税),企业已经确认收入,出租商铺,取得租金收入10万元;
(2)销售成本120万元,26.84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2.96万元; (3)销售费用60元,其中业务宣传费5万元;
(4)管理费用2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5.5万元;
(5)“财务费用”账户列支20万元,其中:2011年6月1日向非金融企业借入资金200万元用于厂房扩建,借款期限7个月,当年支付利息12万元,该厂房于9月底竣工结算并交付使用,同期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
不考虑其他税费,该企业已经按规定取得所得税优惠审批,根据以下问题分别计算: (1)该企业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销售费用(D)万元。 A.27.18 B.29.98 C.58 D.60
13 / 14
(2)该企业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管理费用(B)万元。 A.7.48 B.15.65 C.20.56 D.21.15 (3)该企业税前可以扣除的财务费用(A)万元。 A.11 B.27 C.28 D.31
(4)该企业应纳所得税税额(A)万元。 A.4.078 B.8.25 C.5.60 D.16 (1)[解析]: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销售费用 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销售(营业)收入×15%=(150+58.5÷1.17+20+10)×15%=34.5(万元),企业未超标。可以扣除的销售费用为60(万元) (2)[解析]: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管理费用
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50+58.5÷1.17+20+10)×0.5%=1.15(万元) 实际发生额的60%=5.5×60%=3.3(万元) 企业应按1.15万元为限额,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管理费用为20-5.5+1.15=15.65(万元) (3)[解析]:财务费用中的借款利息,税前扣除的就是三个月,即200×6%×3/12=3(万元); 20-12+3=11(万元) (4)[解析]:
应纳税所得=150+58.5÷1.17+20+10-120-2.96-60-15.65-11=20.39 (万元) 应纳所得税税额=20.39×20%=4.078(万元)
14 /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