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状元成流浪汉”解读

“高考状元成流浪汉”解读

来源:刀刀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考状元成流浪汉”解读

作者:孟迎新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中)》2014年第04期

素 材

8年前,刘宁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四川凉山某县的理科状元,作为当地万众敬仰的“学霸”,考入中国科技大学。4年前,刘宁大学毕业,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在干了几份工作都不如意后,他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

刘宁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都不错。考进中科大的时候,他希望自己有可能像爱因斯坦、霍金一样,影响整个世界。但进入大学之后,他发现和同学们比起来自己只是平凡普通的一员,而且感觉自己也没有天才的聪慧头脑和近乎疯狂的执着。

他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我宁愿不工作。”“让我像大多数人一样,找个工作结婚生子、挣钱养家,我觉得很无聊很没意思。”

在老家县城,作为理科状元,刘宁的现状屡屡被亲朋或当年的老师问起,每当这时,刘宁的父亲刘国华都只是摆摆手,颇为无奈地说:“都没得脸说了。”春节过后,他给失踪几天又重新联系上的儿子打电话时说:“你给整个县丢了脸。” 多 维 解 读

1.胸怀理想,但须脚踏实地。刘宁不甘于平凡,是值得赞赏的,但他不敢面对现实,甚至逃避现实则是极其错误的。人可以胸怀理想,但必须脚踏实地。与其在唉声叹气中荒废生命,不如踏踏实实地从点滴做起,为理想努力。

2.重智商也要重情商。读书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获得学识和品行的全面提升。成为高考状元表明他有较高的智商,但并非成了状元就可以高枕无忧,要想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如鱼得水,还要拥有较高的情商,要有坚韧、勇敢、乐观、积极进取等精神。只有这样,遇到困难时才不会悲观,遭遇挫折时才不会沉沦。

3.找工作要摘掉有色眼镜。“如果找不到喜欢的工作,我宁愿不工作。”畸形择业观彰显出一些大学生“温室花朵”的标签。很多大学生秉承精英观念,眼高手低,缺乏清晰的自身定位和市场把握,受高等教育多年却缺乏吃苦耐劳等良好的品质,对工作的过高期许使他们求职时屡屡感到不如意。大学生找工作,要先摘掉“有色眼镜”,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把自己的幸福和国家的前途以及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4.不要过度“消费”高考状元。8年前,刘宁成为高考状元时,受到了当地人的高度关注。现在,他成了流浪汉,又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的关注,都折射出一种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形的社会现象:社会对高考状元的过度“消费”。过度的关注不仅给状元本人带来压力,也会给他们的家人带来压力,而压力过大容易使人背上心理包袱,不利于其成长和最终成才。 5.莫做分数的巨人,生活的矮子。成为高考状元固然值得骄傲,但是,分数上的巨人,并不能代表和决定一个人的一切和一生。真正决定一个人一生走向的,是生活能力。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不应该为孩子提供温室般的成长环境,而应该在教给孩子获得“分数”能力的同时,也教给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否则他们只能变成“分数上的巨人,生活中的矮子”。

6.积淀精神财富,有尊严地生活。刘宁现象,折射出当今一些人的精神现状:人生方向迷失,心灵贫乏,灵魂饥渴。刘宁之所以大学毕业后流浪街头,固然有不适应社会、不能脚踏实地等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精神生活贫乏,不知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什么,迷失了自我。流浪街头、沉迷网络只不过是他对无意义生活的消极反抗或逃避。如果他今后注重积淀精神财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一定能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为社会创造财富,从而有尊严地生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