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 1、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③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解】[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未成,弃去 (2)逢老媪方磨铁杵 ..(3)欲作针 (4)还卒业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3、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1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 ②秦青弗止 ③薛谭乃谢求反 ...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4、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兔走触株( ) (2)因释其耒而守株( ) ..(3)冀复得兔( ) (4)而身为宋国笑(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3.翻译“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宋人为什么不会再得到兔子?
5、日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一、解释加点字:
1、是非君子之道( )( ) 2、以待来年然后已( ) ...
2
二、翻译下面句子 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解释加点的字。
(1)三旦立市 (2)还而视之 ..(3)去而顾之 (4)一朝之贾 ..2、翻译划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陶侃惜谷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②执而鞭之 ..2.翻译: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译文: 3.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答:
3
8、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 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③就明而读 ④如是者十四年 ..2.翻译划线的句子。
译文: 3.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
答:
9、程门立雪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②颐既觉 ..2. 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
10、问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 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问无以广识 ②舍问,其奚决焉 ...2.翻译:“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译文: 3.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0个字)
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