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第30卷第23期 总第213期 自媒体监督下媒体公信力的探讨 贺晓娇 (辽宁理工学院文法系,辽宁锦州 121000) [摘要]随着自媒体形式和表现渠道日益丰富,不断激发着公民充当自媒体人的热情。自媒体的信源渠道 可谓集匿名、多样、海量等特征为一体,在此情形下,必然会出现媒体公信力的缺失问题。在自媒体时代下,媒介 公信力的研究不仅是对媒体行业自身的救赎,也是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责任与权力的规范。 [关键词]自媒体;媒体公信力;监督 [中图分类号]C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23.043 绪论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23—0l12—03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情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存在着学历、地区以及身份方面的 由于“自媒体”造成的影响,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正 在逐渐消失。通过2011年的网络调查了解到,接受访问的 居民中有44.3%认为他们最信任的媒介是互联网,对电视 约束,草根阶层利用自媒体获得了自己的话语权,可以看 出,自媒体具有显著的广泛性。 2.普及性 的信赖度则是26%,报纸的比例是16%。通过上述数据了 解到,媒体公信力正在遭遇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自媒体 时代重塑媒体的公信力,防止媒体发展陷入困境,这些便是 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大众利用网络可以畅所欲言,这是不置可否的。从前, 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出现这样的言论自由度,如今大众可以 毫无顾忌的发言,可以发表自己对公共事件的看法。网络 便是大众发表意见的一个重要平台,大众在其中可以参与 讨论,理性思考,发帖和回帖,动一动手指,便拉近了空间的 距离。交流空间的空前自由,大众可以在文字中充分彰显 自身的个性,利用自媒体表达独到的见解,产生言论。 3.交互性强 、自媒体时代的发展及其特征 (一)自媒体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在2003年7月出版了由谢因 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共同提出的“自媒体”研究报告,这一 报告十分严谨的定义了“自媒体”:自媒体是普通大众不断 强化数字科技、并且积极融合全球知识体系以后,一种初步 分析普通大众怎样对自身事实及其新闻提供和分享的主要 途径。 哈贝斯认为拯救生活世界并不是在生产领域中拯救, 而是发生在交往领域的拯救。他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确实 容易错误理解获得了的社会。本文认为这一概念可以 理解为不受伤害的主体间性。在互相理解行为中形成了这 概念其也被认为会最基本的因素,具体是指行为交往主 体对自由互相肯定的对称互动关系。而这一对称互动关系 一机媒体等都可以称之为自媒体媒介,民众利用其能够 自由表达观点,其中美国的Facebook和中国的微博最具有 代表性。自媒体凭借其便捷、快速的方式发布信息,由于其 具有丰富的信息内容、表达更加平民化,逐步作为民主获得 信息的重要途径。 (二)自媒体特征分析 正是来自于自媒体。网络将沟通交流送给了大众,由于这 现象的存在网络世界变得更加多彩多姿。在自媒体中, 一大众可以彼此关注,彼此进行访问,在个性言论发表的过程 中也可以了解他人的言论,在交流过程中形成思想的升华, 产生了新的话题。网络可以通过微博关注朋友与陌生人, 在研究自媒体的过程中,所有公民都可以成为传播者, 其思想逐步体现出自媒体特点,对这些特点积极总结,具体 分析如下: 1.广泛性 甚至可以看到官方微博和名人微博。与朋友和陌生人 必须形成思想沟通,互动频繁;和官方及名人之间也可以互 动交流,及名人及时解决网民提出的问题,实现了民主 监督。 4.及时性 进入自媒体门槛相对不高。基于技术层次分析,大众 可以借助于网络供应商设计的模板轻松解决不了解网络技 术问题;基于费用方面分析,采取自媒体可以免费发布信 息,只要提供个人相关信息就可以获得一个账号,其问不需 要支付任何费用;基于操作角度分析,利用自媒体可以轻松 发布信息,操作简单,发布的内容可以使评价他人的观点, 可以使发布及时新闻讯息,可以使准在有关信息,也可以尽 收稿日期:2017—9—8 通过自媒体对信息进行传播表现出较强的时效性。传 统媒需要经历记者采访、整理编辑以及最后审批之后才可 以发布信息,这样就导致了信息发布的滞后性。而自媒体 发布的信息可以成为第一时间的信息资源,甚至传统媒体 也将其作为信源。 基金项目:贺晓娇(1985一),女,辽宁鞍山人,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 l12 第30卷第23期总第213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Vo1.30.NO.23(Gen.NO.213) 2017年12月(上) Dec.(first half)2017 二、自媒体时代下导引的变化 (一)从传播到互播: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 行。对近些年来的社会热点问题总结整理发现,政治领域 在传统媒体发展使其,传播者这一重要角色都是由主 流媒体扮演,普通受众都成为了被传播者,当自媒体时代来 临时,这一传统模式彻底,开了互播的伟大局面。这一 中出现的权力监督问题,已经从传统单一的监督,转变 为监督权力执法问题,最终拓展为监督言论,河南郑州 某一副的“替谁说话”案例在自媒体上引起了激烈的讨 论。在经济领域中,已经从之前的严厉打击到聚 焦公共权利与利益,目前更加关心的则是与民生密切联系 互播包括了两种模式,其一是作为传播主体的主流媒体,自 媒体被认为是二次传播的角色;其二是已经在自媒体平台 上形成话题,主流媒体对这些话题进行选择使其二次传播, 这一传播制度存在着较强的互动性,拥有比较成熟的反馈 制度。 利用自媒体组织沟通或者交流话题以及评论信息消息 时,沟通不仅仅是转载与广播信息,一般来讲他们会添加自 己的解释,传播完整的信息以及信息解释,这一现象被称为 两个媒体的同步进而推动了自媒体从小众媒体到大众媒体 的转换。 自媒体在二次传播传统媒体的过程中,很好地解决了 传统媒体在交互性和完整性方面表现出的问题,利用有效 融合多种媒体,在达到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的同时也达到了 全方位传播信息的目标。 (二)平民引导:主导权的更替 自媒体这一平台的零门槛,促使广大草根阶层创造了 平等的地位以及充分的话语权。他们利用博客与微博完全 展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共享信息,采取最为简洁的 话语真实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通过 自媒体发布观点,充分表现出表达的多元性与自由化, 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的现象。对 于社会现象的回应自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加的迅捷与热烈, 不同的利益追求体现出了的不同监督功能,这样就引 导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自媒体时代监督的优势及困境 (一)自媒体时代监督的优势 1.自主性、互动性更强 形成公众自身的自在性、自主性共同决定了 监督的自主性。作为主体的公众,是一个对于某一事 件拥有相似或者相同意见产生的群体,其自身体现出既定 的自主性,则作为监督表达客观效果的公众意见也表 现出自主性。从前的监督属于过滤声音,受到了一定 程度的约束,仅仅是表达了一部分人群的心声。自从自媒 体时代的到来,各个门户网站、论坛以及微博的运营,帮助 公众踊跃自由的参与社会公众事件,各种媒体平台的快速 发展,可以帮助各个阶层自由发布自己的意见,公众话语权 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 从前的传播只能表现出单项过程,主要是一对多,在自 媒体时代这一传播转变为双向化,公众在即时交流的时代 中不再对信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寻找信息,表达自己的观 点,体现出显著的互动性。特别是官民之间的良性发展,这 也成为自媒体时代监督的重要特色。例如温总理与网 民互动交流等都表现出官民之间的健康发展。 2.监督内容更加宽泛 监督基于理论分析其对象是有关公共事务的全部 问题,包含了文化、政治、经济等,但是却无法完全贯彻执 的事情。科教卫生方面,从对贫困地区孩子上学到提高教 师工资待遇问题的关注,转变为高度重视校车安全问题。 可以这样认为自媒体时代下的监督领域将焦点更多的集中 于民生问题,紧密联系着老百姓的家长里短。 3.软性特点更加凸显 软性监督是指枫非强制监督特性,由于自媒体具体是 通过公众开展监督,对监督对象形成了一种充分维护 公众利益、在合法范围内行使权力的社会压力。其代 表了一种软性措施,主要借助了社会正义和精神道德,并非 是具有强制特点的惩罚。中国上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精华便 是社会主流社会道德规范,在现实社会中这一压力异 常强大,在自媒体时代的作用可想而知。通过自媒体这一 工具无限放大社会,借助于深度曝光,即刻规范就转变为审 判,进一步引发了一场规模庞大的风暴,到处充斥的谴责与 谩骂,迫使当事人必须站在社会道德、内心谴责的角度重新 审视事物。比如最近比较典型的小动物虐待时间就印证了 这一点。 (二)自媒体时代的价值及异化 1.开辟弱势群体的话语空间 弱势群体通过自媒体获得了一个话语空间,使自己可 以更好的发声。弱势群体在自媒体时代已经彰显出自身的 力量,他们的利益获得了尊重与保护。这也促使新闻专业 媒体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越加关注,平衡了新闻报道内容。 自媒体为弱势群体创造了平台,发布信息并不是一项, 在自媒体中,群是群体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产生了对 自身权益进行维护的“报道”,自媒体为这部分人群创 造了发声的机会。一般来讲,弱势群体酿制的爆料加之社 会公众跟进整个事件,在短暂的时间内就可以得到新闻专 业媒体的注意。而公民新闻形成的影响力必将新闻专业媒 体注意力向弱势群体维权上转移,这样就可以全面体现出 那些被专业媒介忽略的新闻盲区,促使专业媒介科学调整 报道的视角与核心,充分保证了弱势群体权益。 2.谣言的传播和虚假新闻 网络世界体现出的匿名特点,网络的广泛性以及信息 传播范围,这三个条件标志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可是一部分 人却认为它们是传播虚假新闻与散步谣言的温床。谣言在 传统媒体时代仅仅是影响了一个较小的范围,而利用微博 等相关的自媒体进行传播与发布势必将这一影响效果放大 无数倍。 四、“自媒体”影响下媒体公信力的重建 (一)自媒体时代媒体公信力的缺失成因 1.自媒体的开放性与媒介退让的失据 我们都知道政治、经济和受众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 媒介的生存与发展,这三种力量也会制约和影响到媒介的 形成与变化,因此所有媒介都必须认真处理好这三者之间 1 13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第30卷第23期 总第213期 的关系。之后当每个或者是某一媒介向其中的某一个力量 有所趋向时,必然会产生形态各不相同的媒介组织。在实 际中,这三种力量表现出相对离散的机制模式,通常来讲, 将这些资源完全获得的媒介是不存在的,所以不同的媒介 也需要做出相应的取舍。而在不同的生存发展阶段,媒介 也会产生不同的资源需求。可是媒体在实际中是无法结合 自己的需求对三种力量关系进行改变的,所以媒介通常会 利用变化的形象开发与其他力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帮助 媒介获取发展不同阶段需要的资源。在塑造与改变形象过 程中媒介也需要对三种力量亲疏远近的关系适当改变。其 中也会遭遇媒介摄于某一方面的力量而迫切采取牺牲一部 了传统媒体具有的优势,公众不会对他们盲目信任,在目前 多样化传播信息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已经不再拥有强大的 优势。 (二)自媒体时代媒体公信力的重建之路 本文基于自媒体时代对媒体公信力的重建从以下方面 进行诠释: 信息更加透明公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是一个不 可争辩的事实,建立媒体公信力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特点。 公众在自媒体时代下,要求信息完全公开,媒体要把满足公 众最基本需求作为构建公信力的主要内容。 以人为本,健康传播。公众在自媒体时代依然是最重 要的,不管怎样改变公众,其始终把他们最为关注的问 题作为探讨的中心,因此,媒体必须坚决抵制为了所谓的经 济利益与影响力进一步逃避社会责任与道德责任的行为, 对公众最基本利益积极关注,自然可以建立媒体公信力。 不断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重塑媒体公信力,媒体 “内功”是最关键的,媒体要想令自身形象更具权威性,必须 提高自身修养,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改正。 结论 分公信力的避让措施,在国内在特别体现为媒介和政治力 量之间的关系,这在开放的自媒体情况下更加无为无度,从 之前强烈的信任逐步转变为怀疑态度,失去这一公信力将 很难再次恢复。 2.技术支撑下的多元表达与媒介权威的瓦解 网络平台拥有异常强大的信息意见传播的公众表达能 力,公众可以自由选择在博客和虚拟社区中传递信息,同时 可以迅速传播这些信息,同时由于这部分信息体现出的公 开性,促使这部分媒体平台作为信息资源公开的主要平台, 采取手机短信、博客等传播新闻信息顺利挣脱大众传统媒 体的约束。网络在公共话语空间表达的权利,促使大 量的普通用户摆脱了被动地位,逐步成为了传播者开展活 动,任何人都拥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益,都能够就网络 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 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讲自媒体时代就是一个自由开放的 平台,能够充分享有自主发表意见的喜悦,产生了自主 监督和较强互动性、广泛的监督内容等显著特点,可是,日 益泛滥的自由主义思想,导致在自媒体时代的发展陷 入了困境,并且由于自媒体形成的开放性和媒介的失据退 让、媒介真实的重塑以及社会真实的遮盖、技术支持下的多 元化以及逐步瓦解侵蚀的媒介权威等因素,导致媒介快速 在媒介环境体现出多元化特点的情况下,公众不再仅 仅是利用大众媒介这一单一渠道了解事件,还可以利用网 络、手机等各种媒介平台全面解释事件,也可以全方位的认 识事件,这样就改变传统媒体一言堂的现象,人们听到的声 音越加多元化,极大削弱了传统媒体影响的能力,撼动 失去公信力,媒介在自媒体时代公信力的研究不但有利于 拯救媒体行业本身,也有效规范了社会体系的权权力与 责任。 参考文献: [1]陈华栋.转型期中国网络公共危机管理对策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燕道成.件中网络舆情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3]董英豪,陈玉荣.微时代的危机公关[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4]张征,陈海峰.简论“两个场”的内涵与价值[J].当代传播,2014(3). [5]赵成斐.多元场中党的引导能力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4(1). Since the Media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of Media Credibility HE Xiao—jiao (Department of Chinese and Law,Liaon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inzhou Liaoning 121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abundant media and expression channels,the enthusiasm of citizens has been constantly aroused.Since the source channel of the media is an integration of anonymity,diversity,mas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the 1ack of media credibility iS inevitable in this situation.In the media era.the research of media credibility iS not only the salvation of the media industry.but also the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 of the whole social system. Key words:self—media;media credibility;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 (责任编辑:桂杉杉)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