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记承天夜游》巩固练习题

《记承天夜游》巩固练习题

来源:刀刀网
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夜游》 巩固练习

(本篇为2010年中考篇目) 2018年4月

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

1. 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家”之一。 2.作品:“记”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 3.重要链接:我们学过他的文《黠鼠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绝句《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课文分析 1. 主旨:

本文记叙作者与友人夜游承天寺,生动地描绘当夜庭院中澄明的月色,透露出作者在贬 谪中压抑、无奈的苦闷心情,并夹杂着作者自解、自矜、自嘲的复杂情感。 2. 段意:

第一层(前两句):点明夜游的时间、地点与起因。 第二层(第三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寺院中清澈空明的月色。 第三层(第四句):两个反问句引人深思。“闲”字表达了作者复杂的心情。 3. 写作特色:

①层次分明:叙事→写景→抒情/议论。

②比喻传神:月光如积水,竹柏影如藻荇,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的澄澈透明。

③借景抒情: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哀,人生的感慨,自我排遣的旷达等复杂的情感融入景色中。

三、习题

A套

阅读《记承天夜游》,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我们曾学过他的文章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作者用10个字详细交代夜游承天寺的时间,反映出夜游意义非凡,作者记忆深刻。 B.“欣然”二字表现作者即兴起行的愉悦之情,同时也反映出“月色入户”的美景。 C.写庭下景色,将水中藻荇比作竹柏影子,十分贴切。 D.自比“闲人”,则仕途的失意、赏月的闲适、自我排遣的豁达等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B套

阅读《记承天夜游》,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本文作者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我们学过他的词《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3.下列对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对自己和张怀民两人成为“闲人”感到自卑,无地自容。 B.作者对自己和张怀民两人成为“闲人”十分达观,毫不在意。

第 1 页 共 3 页

C.作者对自己和张怀民两人成为“闲人”而平添了失意与感慨。 D.作者为自己成为“闲人”,有张怀民作伴而感到舒坦与庆幸。

C套

阅读《记承天夜游》,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本文作者是 时期著名文学家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诗句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所包含的心情截然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C.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刘海粟) D.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四、考题链接

201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卷

1.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第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

C.第③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中月光)清幽空明。 D.第④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2015届浦东一模卷

1.本文的作者是 ,我们还学过他的其他作品,如《 》等。(2分)

2.作者夜寻张怀民同游承天寺,一方面是因为 ,另一方面是因为 。(3分) 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欣然起行”中“欣然”一词,说明作者夜访张怀民心里很是兴奋。 B.“庭下如积水空明”一句写出了庭院的空旷明亮。 C.文章结尾以“两问一答”,诉说了“闲人”洒脱中的无奈。 D.末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因独赏美景而深感遗憾之情。

2015届普陀二模卷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习题(8分)

【甲】

第 2 页 共 3 页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 甲文作者是柳宗元,乙文作者是宋朝的 (人名),他们与另六位散文代表作家合称“ ”。(2分) 2. 甲文以潭中鱼“ ”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乙文提到的“积水空明”用以表现 ,从而衬托出作者 的心情。(6分)

2016年闸北一模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中传达出的作者复杂的情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漫步赏月的悠闲和欣喜 B.无端被贬的悲凉和感慨

C.没事找事的无聊和空虚 D.苦中作乐的旷达和洒脱

2017年浦东一模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画线句中“ ”交代了作者夜游的起因。(3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的意思是记述作者夜游承天寺之事。 B.张怀民与作者的遭际相同、情感相通。 C.“水中藻荇交横”描绘出清澈空明的月色。 D.本文意在表达作者对悠闲安逸生活的追求。

第 3 页 共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