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的历史背景及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
关键词:明清家具、红木家具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其中家具文化作为这个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通过祖先们的劳动创造,逐步形成了一段段各具风格特色的独特形式。对历代家具的研究,会使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当时的生产发展、生活习俗、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趣等。中国家具的艺术成就,对东西方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世界家具体系中,它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 明代家具
真正将中国家具推向艺术顶峰的,还是精工细制的明代家具。优良的材质,纯朴的纹理,舒适的造型,简洁的雕饰,这些都是其它时期的家具所无法比拟的。它在中国家具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东方艺术明珠”。
明朝初年,长期的战乱使老百姓苦不堪言。人口的减少和大量田地的荒芜使明太祖朱元璋不得不采
取一系列顺应民心的措施来尽快稳定政权,使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后,明代逐渐欣欣向荣起来.各个方面的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日益提高,他们对日用品的要求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明代文人所重视的非人工因素的展现,是中国古代家具设计理论的闪光点。商品生产发展了,民居、园林便大肆兴建起来,海外贸易的往来和科技书籍的不断涌现,促使家具的发展达到高峰。 书籍的涌现对家具的促进作用
1、 午荣汇编的《鲁班经》 此书由建筑与家具两部分内容组成,是一部建筑的营建法和对家具制造的经验总结。它一问世,对明代家具的发展和风格的形成就起了推动作用。
2 、黄成编撰的《髹饰录》 它分乾坤两卷,其中描饰,填嵌、阳饰、推起、雕
镂、复饰等工艺在家具中都有体现是一部研究漆工史的重要著作。
3 、文震亨编写的《长物志》 此书对椅、凳、杌、几、方桌、书桌、橱等和对家具的式样及用材也给予了优、劣、雅、俗的评价都作了具体的分析研究。这些专门书籍的出现,丰富了家具制作理论。指导了家具设计,对家具的制作与生产都起了直接和间接的推动。 建筑的发展对家具的影响
明代前期,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城市建设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官府和官僚地主,富商大贾竞相建造豪华的府第、园林和住宅,以供他们享受。这些园林、住宅,装修精丽,当时有不少文人、画家直接参与设计和建造。其规模庞大,有的甚至多至千余间。尽管如此,仍有不少达官、富商和大地主不遵守这些定制。统治阶级为了满足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官僚地主为了显示其富有,役使大批奴仆,加上宾客来往之多,都需要大量房屋和活动场所,需要有不同用途的使用建筑和观赏建筑,并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配备大批的与其相适应的家具。这种趋势,必然对家具事业的发展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 海外贸易为明代家具提供了物质条件
明代前期,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手工业的繁荣,加上当时罗盘针的发明与使用,造船技术的不断提高,气象的观测,地图的绘制及航路的勘探,给海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明代海外贸易主要是日本、吕宋、南洋各国和东南亚各国。
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和文化往来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很频繁,至今在日本正仓院还珍藏着我国的唐代家具实物。明代初期,中国和日本间还订有条约,规定日本向中国十年一贡,这种朝贡,实际上是一种勘合贸易。其中的倭漆家具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甚至中国漆中有仿制日本器物者。《长物志》卷六台几条介绍:“倭人所制,种类大小不一,俱极古雅精丽。有镀金镶四角者,有嵌金银片者,有暗花者,价俱甚贵。近时仿旧式为之,亦有佳者,以置尊彝之属,最古。” 明代家具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整个明朝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整个中华民族在当时的地位,在中国家具发展史甚至整个历史上起着卓越的贡献。这时的家具不仅在品种、结构还是造型等好多方面都形成了极鲜明的风格,并因此名扬世界。
二 清代家具
从十八世纪开始,清朝经济由恢复进入繁荣和发展的阶段。农业经济的复苏呈现了繁荣景象。对外贸易也相当兴盛,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已破土而出。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使统治阶级的靡费奢侈之风日益增长,权贵显要们竟相斗奇夸富,无休止地追求精巧新奇。他们大兴土木,大肆修建住宅、园林并配置相应的家具,历康、雍、乾三代盛世而臻清朝顶峰。
在清代家具中,有苏作、广作、京作
的三种作法,或称为三种风格。一般认为苏作更多地保留了明式传统,广作更多地代表着清式风格,而京作居于两者之间。苏式大约出现在1522年,因苏州是产地而得名。苏式讲究尺度和样式,造型厚重、体形庞大、装饰繁复。广式早在宋代就出现,它用料粗大,厚重,造型古色古香,漆雕通法熟练。京式造型严谨安定、典雅秀丽、线条挺拔,曲直相映与明清家具的造型是一脉相承的。这些风格的出现,也为明清家具对后世家具设计的影响起了重大的作用。 三 明清家具的应用
随着人们的审美观重新向古典靠近,中国古典家具所体现的特殊文化内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识和重视。这种认知逐渐形成一轮新的欣赏潮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用明清家具的古典美表示自己较高的品位和审美观。 现代的家具设计传承了好多明清家具的经典之处。就比方说明代家具惯用的硬木材料,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就应用广泛。这其中,最多的当之无愧要属红木家具了。样式也是家具设计师热忠于效仿的,但总的来说,他们也只是热衷于追求
花式的繁琐复杂,材料和加工则远不及明清家具的精细了。
现代红木家具的款式有很大一部分都仿制明清时期的家具,这是历史的“遗传”。纵观整个中国家具发展史,只有高档的家具才能用红木制作。前几年,在
巴黎有一个经过改装的家具博物馆,展出的基本是明清时代的红木家具实貌。那些家具材料质地很硬。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红木家具在中国人们心目中是高档家具,它具有高贵的品质,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且具有保值价值。因此对红木家具的需求巨大,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红木家具厂纷纷应运而生,加上花梨木酸技术,鸡翅等源源不断进口,使红木家具市场日益繁荣兴旺,红木家具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现在公共建筑和家庭装潢对红木家具的需求越来越多,红木家具代表了中国传统。同样现代家具也可使用红木,这需要现代的手段与对材质的要求,两者结合起来。由此就可以看出来明清家具的魅力之大了。
不仅在国内,在国外明清家具也是远近闻名的,世界上好多家具设计大师也都纷纷热忠于明清家具的研究,就比方说芬兰著名家具设计师约里奥.库卡波罗就特别欣赏中国明清时期的家具,特别是椅子。他曾经就根据明清的椅子设计出了很多明清式的椅子。当然,不仅如此,明清家具的花纹雕刻也是现代家具设计师所效仿的焦点,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明清家具的气势是不可抵挡的,不管是材料的运用还是造型的效仿,对我们现在的家具设计领域甚至是未来的家具设计领域都有深刻的影响。明清家具在中国历史上画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物质上的财富,同样,它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精神上的遐想。现在中国的家具设计,已经渐渐地脱离了我们的传统的设计精华,屏弃了属于我们的中华精神,取而代之的是一味的模仿国外的设计,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新的设计工作者去传承我们祖先留下的瑰宝,为中国家具史谱写光辉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