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2008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侧记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2008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侧记

来源:刀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侧记 本刊记者吴先丽 “国家高新区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规模和质 量的高速提升,走上了‘二次创业’光荣而艰巨的征程。全国54 个国家级高新区因所处的区位不同、资源禀赋的差异、发展阶 段等方面的差别,必须要按照统一的方向和目标进行分类指 导、促进发展。由此,我们提出建设‘三类园区’的目标很有必 要。”科技部火炬中心张序国的发言,引起了参加 2008年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代表们的一片共鸣。 火炬中心张序国,洛阳市副杨萍等出席 了研讨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I南常委、洛阳 连维良等到会祝贺。 整个研讨会弥漫着热烈和热情的氛围,这种热烈和热情不 仅体现在与会领导、专家以及高新区代表们的精彩发言,更体 现在东道主洛阳、市,洛阳高新区人的精心准备和贴 ,DSE务,每一个细节都让与会人员在炎炎夏日里感受到洛水般 6月26日,“2008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三届 的清凉。司马光一句“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道尽 中部国家高新区创新论坛”在古都洛阳召开。来自科技部火炬 中心、中国高新区协会及中国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会的相关领 了洛阳的繁华与变迁。而今,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的洛阳城,正 以博大的包容之心和海纳百川的胸怀,聆听着国家高新区创新 发展的进行曲…… 导、来自国内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方面的众多项尖专家和各国 家高新区的负责人共100余名代表齐聚洛阳,就如何实现国 家高新区的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等诸多问题,进行 了一次开诚布公的沟通和交流。 会议围绕“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全面提升高新技术产业 化环境”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原特区办副主任、中国 ※※火炬之光点亮梦想※※ 6月26日,距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43天,距离 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纪念日还有41天。与奥运会上传递火 炬、象征着奥运精神和奥运理念生生不息一样,中国的火炬计 高新区协会顾问赵云栋,科技部高新司副张志宏,科技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划也是一种“火炬传递“,即创新力量的传递。火炬计划实施的 区必须探索内生发展机制和路径。”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 武文生分析了我国经济转型路径的必然选择路径。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今世界,从现象上看是高新技术,实质 上是自主创新的巨大能力,在引导着、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一国 家、一民族、一地区的生死存亡,决定着其生命力的长短。作为 2O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2O年。 回顾历史,成功的故事都是属于那些破除旧习,打破旧模 式的革新者。2O世纪8O年代,伴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党、果断决策,设立了国家 高新区。 国家级高新区,营造局部优化环境、聚集创新创业资源、推动产 业发展内生机制和产业组织创新、培育发展创新集群是其二次 创业路径的最佳选择。 1988年批准在北京中关村地区建立试验区;1991 年、1992年连续两年,对全国范围内国家高新区建设作 出战略性部署,大批国家高新区相继建立,国家高新区进入了 大规模发展时期。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国家高新区从零起步, 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绩卓著。 到目前为止,国家高新区已达54个,加上纳入国家高新 区管理的苏州工业园区,形成了“54+1”的发展格局。国家高 新区在加快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带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改革开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 作用,已经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成为国民经 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7年,国家高新区内共有企业50440家,从业人员达 611.1万人,各项经济指标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54个国家 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实现营业总收入55812 3亿元,同比增长 24.9%。”张志宏给出的一组数据,足以表明高新区已经成为区 域创新的亮点,有力地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数字是枯燥 的,但可以折射高新区的魅力和创业者的成功。 从全国范围看,2007年,国家高新区以不足国土面积万分 之三的土地,创造了全国将近6%的经济总量,人均万元GDP 能耗仅为全国水平的三分之一。一批又一批追寻创业梦想的科 技人员在高新区这片热土上书写奇迹,国家高新区已诞生了上 百家百亿元产值的草根企业。 中国高新区正在创造着神话。 但是,阳光的背后总是伴随着阴影。张序国以“前有堵截、 后有追兵、弹尽粮绝”形象地概括了高新区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他给大家讲了这么一件事:“纺织品一直是我国量大面广的出 口产品。去年纺织总会提交的一份报告表明,由于受到国际金 融、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等影响,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 缓,减少了对纺织行业的出口,我国纺织业受到了极大影响。如 果这个产业继续下滑,可能会引起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因为它 涉及一千多万人的就业问题。而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主要因 为头几年出口形势很好,所以大量出口,而忽略了技术积累和 技术创新。”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通过市场控制和技术控制对发 展中国家进行低端锁定,通过产业的不断转移占据着世界范围 内的廉价劳动力及其资源。而我们的传统相对优势正在减弱, 人力资本逐渐增加。高新区“大招商大引资,招大商引大资”,一 些地区的土地利用率和承载能力已经基本达到极限,而我们的 技术发展始终处于跟踪模仿状态,技术对外依赖度过高、技术 贡献率低……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我们要从过去的依靠资源投 入转到自主创新上来,探索内生式的成长和发展道路。探索中 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落实高新区‘四位一体’的战略定位、 完成创建世界一流园区和创新型园区的战略目标,更要求高新 囹 ※※自主创新重在创造※※ “惟有创新才有未来。面对发展的需求,面对资源和环境的 双重约束,我们必须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没有创新,高新区 就不能持续发展。”作为一个老火炬人,原科技部火炬中心主 任、中国高新区协会秘书长王瑞明亲历了我国高新区的发展过 程,对于高新区发展有着深刻而又独到的见解,“我们的高新区 在新形势下,不但要持续创新,更要与时俱进调整新战略,结合 本地资源和特点,集中力量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有了特 色产业还不够,更要有核心技术。” 王瑞明的发言余音在耳,洛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忠道提 出的“特色高新区、效率高新区、效益高新区、和谐高新区”,让 与会代表们又一次耳目一新。 王忠道解释道,洛阳高新区充分利用洛阳的资源优势和产 业特色,把力量主要集中在引导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上,将产 业发展定位在努力建设我国最大的硅电子材料、最有影响的钛 (钨钼)材料、最有特色的精密轴承研发中心和产业发展基地以 及我国最具活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研发中心和整机、整套设备 生产基地。 与王忠道“特色高新区”的提法不谋而合的是重庆高新区 主任王小若,这两位都是一直活跃在高新区建设一线的“元老 级”人物。王小若激情澎湃的脱稿演讲博得阵阵掌声。“产业不 在多不在大,而在有特色,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才能带动和辐射 其他地区的发展。而特色,来自于自主创新来自于源源不断的 技术提升。”王小若心情沉重地讲述了发生在四川大地震中的 件事:地震发生后,重庆的救灾奔赴灾区,带上了重庆高 新区生产的“洞中通”,准备第一时间向和有关部门报告坍 塌物下的情况。但是,这个设备又大又重,装在汽车上,交通不 通根本开不进去,里面的情况仍然不知道。这件事深深刺痛了 王小若,他说,要是我们的技术再好一点,设备再先进一点,就 可以救出更多的人。作为一个高新区人,创新和开发高新技术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王小若的发言将会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让“中国制造”尽快成 为“中国创造”,是时代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梯度消失后,各高新区都在突出新优势,如品牌、基 础配套、优质服务、产业集群、创新及融资平台。高新区越来越 注意创新平台的建设,投入也越来越大。”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 会副主任孙大海针对“两税合一”之后提出的高新区发展新思 路,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山火炬高新区管委 会主任梁欣介绍的园区创 新管理,也为其他高新区 提供了借鉴。其管理模式 是中山火炬高新区引入市 场机制,成立了六大区属 工业总公司,将工业园区 交由这六大公司去管理和 运营,形成了管委会—— 六大区属工业总公司—— 六大专业园区的管理运营 模式。每个总公司负责管 理和开发一个专业园区, 发展一个特色产业:公司 既是成片土地开发的主 体,又是招商引资、外经外 贸、资产运营、科技创新的 主体。 与会者还对成都高新区探索并逐渐形成的“H—C—N耦 合互动与循环累积”理论赞誉有加。其理论核心是针对影响 H—C—N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的环节和薄弱环节、破解障碍 的差异。 建设国家高新区既是理论上的深入探索,更是实践中的重 大创新。 中关村作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试点园区,管委 因素,使“三要素”在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下实现耦 合互动与循环累积,提升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园 区发展。 不论是创新思路、创新管理还是创新理论,都集中了一个 关键词——创新,惟有创新,才有出路f 会副主任李石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不论是当年提的‘二次创 业’、‘产业集群’还是目前的‘创新型园区’、以及‘内生式发 展’,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高新区实际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产 业集群。从经济学的眼光看,集中能带来多方面的效益:技术的 溢出、创新的活跃、交易成本的降低等,所以产业发展就是要在 一定区域集中,集中是高新区进一步发展的依据。” ※※创新型园区功在当代※※ “‘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发展要建成‘三类园区’,即实 现2~3个领先园区跨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建设一批自 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创新型园区;扶持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新 区。其中,创新型园区将成为我国高新区具有代表性的中坚力 广州高新区走在了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前列。据该区研 究室副主任陈永品介绍,为了推动创新型园区建设,广州高新 区按照科技部的要求,注重育苗造林,分别建成了1O0万平方 米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并且注重产业价值,成为国家循环经济 试点园区,并着力打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示范区。如今,广州高 新区注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相结合,考虑建立虚拟高新区, 突破传统的宣传和对外交流模式,把广州高新区的区内优势、 各种资源、行政服务、对外技术交流全部搬到网上,在世界各地 通过网络建立广泛的联系。 量。有能力、条件的国家高新区要志存高远,必须承担起历史使 命,要承接更大挑战。”针对各高新区代表的发言,张序国关于 “建设创新型园区”的报告,给各高新区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和目标。 根据国家高新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分类指导”、“建 各高新区代表妙招迭出的发言,让每个参会人员感到不虚 此行。在大会总结发言上,王瑞明对“规划建设战略、产业战略、 自主创新战略、知识产权战略“等十大高新区发展战略的详细 剖解再次赢得了一片掌声。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是一 次真正的高新区人寻找发展出路的“华山论剑”。与此同时,借 着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的东风,第三届中部国家高新区 创新联盟论坛也在第二天紧锣密鼓地进行。来自中部6省的太 设三类园区”的要求,继2006年启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 区”工作后,科技部火炬中心于去年8月启动了“建设创新型科 技园区”工作。 创新型园区的概念核心是指在园区实现以创新为驱动的 经济发展。其总体目标是通过国家和地方的共同努力,经过规 长沙、南昌、襄樊、合肥、郑州、洛阳等8个国家级高新 划引导、示范建设和重点推进,把具备一定条件并具有强烈前 原、武汉、并确立了联盟 瞻意识的国家高新区初步建成创新型园区。建设创新型园区的 区的代表们就各高新区的创新工作交流了看法,主要任务是培育知识氛围和发展知识载体;促进企业创新发 展;促进形成创新型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和谐发展的园区。 建成三类园区体现了分类指导和发展的目标要求。我国是 一章程以及论坛下一步的运行机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历史时期,国 家高新区将继续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找准定位、发挥应有的 功能与作用,因地制宜地选择有特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 为国家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个大国,地方差异较大,高新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模式也不 尽相同。三类园区的提出,统筹兼顾了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