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刀刀网
环球中医药2017年7月第l0卷第7期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 2017,Vo1.10.No.7 767 ・临i床手艮道・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周涛 朱慧婷 曹洋 刘昱昊 张镜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 年l2月到北京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血瘀型及湿热型慢性湿疹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清热利 湿组及活血化瘀汤组,每组41例,经两疗程的治疗之后观察三组患者的局部皮损情况、血清SOD、 MDA、IL一10、IL.18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三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 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皮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三组患者皮损情况均较前明显好转.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疗程,三组患者皮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两个疗程,清 热利湿组及活血化瘀汤组患者皮损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给药组 比较差异不明显。治疗前,三组患者血清学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三组患者SOD较前明显升高, MDA、IL一10、IL.18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二个疗程活血化瘀汤组SOD较另 两组略升高、MDA较另两组略降低,但三个治疗组治疗第一疗程及第二疗程SOD及MDA比较均无 统计学差异:治疗第二个疗程活血化瘀汤组IL一10、IL—l8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O.05)。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活血化瘀汤组临床疗效最高,较另两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清热利湿组疗效较对照组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 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均未 现服药后不适症状。结论使用。 活血化瘀汤能有效降低患 者血清MDA、IL.10、IL一18水平,并上调SOD水平,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应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活血化瘀汤;慢性湿疹;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58.2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7.07.028 慢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具有病程长、难治愈、 反复发作等特点。西医治疗本病疗效欠佳,中医临床治疗本 病多集中于清热利湿等方案.临床效果一般,因此寻找新的 治疗方案成为本病的治疗关键。有研究表明,本病发生、发 血化瘀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23例;年 龄16~69岁,平均(35.9±15.8)岁;病程3~19年,平均病 程(8.7 4-3.4)年。清热利湿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 l5~67岁,平均(35.1±13.2)岁;病程3~20年,平均病程 展过程中损伤大量的氧自由基.而自由基的损伤产生了类似 于中医“瘀血”的症状_】],结合中医“久病必瘀”理论.本研究 采用活血化瘀汤对慢性湿疹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做 如下报道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8.9 ̄3.8)年。活血化瘀汤组患者男20例,女21例;年龄 l5~70岁,平均(35.4±17.1)岁;病程3~20年,平均病程 (9.2 ̄4.1)年。经统计学处理,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 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所 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同意。 1.2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 (2001年版)对慢 性湿疹的临床诊断标准:疾病反复发作,皮损界限清晰、部位 局限,出现明显浸润增厚.皮损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可伴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到北京中医医院门 诊就诊的湿热型及血瘀型慢性湿疹患者123例.随机将其 分为对照组41例及治疗组82例。治疗组患者按照主要辨 证分型将湿热型患者纳入清热利湿组、血瘀型患者纳入活 有痂皮、抓痕及瘙痒。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 究指导原则》E31进行分类。 1.3纳入及排除标准 基金项目: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培育计划(PZ2016010) 作者单位:10001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 (周涛、朱慧婷、曹洋、刘昱曼、张镜) 纳入标准:(1)年龄15~70岁;(2)符合诊断标准;(3) 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合并心脑血管、 严重肝肾疾病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3)对某一研究药物过敏者;(4)同时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 作者简介:周涛(1980一),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 合诊治皮肤病性病及皮肤外科。E.mail:zhtevo@126.eom 768 环球中医药2017年7月第lO卷第7期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 2017,Vo1.10,No.7 凡符合以上任一条标 验的患者;(5)未能按照要求复诊者。 准者即被剔除。 1.4治疗方法 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制定。临床总有效率=痊愈率+ 有效率+显效率。 1.5.4安全性评价分别于治疗前l夫及治疗结束一剧后 对受试者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的检测,并观察 组患 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21.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 对照组患者予西替利嗪片(武汉市合中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12FO3B),口服,10 mg/次,日1次,以4周为一疗程,共 治疗2个疗程。 清热利湿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除湿汤(药 物来源:本院制剂室制备),药物组成:龙胆草10 g、车前草 理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或百分比(n,%)表示,采厢 检验 进行分析:本研究计量资料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川 均数±标准差( ±s)表示,同组间治疗前后的数据比较采刚 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三组间的比较用单【大】素方差 分析 以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5 g、黄芩10 g、生地黄15 g、白茅根30 g、大青叶15 g、生石 膏30 g、六一散15 g,分两次水煎取汁400 mL,分2次于早、 晚饭后1小时温服,以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活血化瘀汤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汤加 减(药物来源:本院制剂室制备),药物组成:桃 9 g、红花 6 g、当归9 g、川芎9 g、熟地黄12 g、白芍12 g、丹参12 g分两 次水煎取汁400 mL,分2次于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以4周 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规定受试者除试验用药品外,试验 期间不能口服及在面部外用其他中西药物.且应注意规律生 活、饮食有节、戒烟酒、调畅情志。 1.5观察指标 1.5.1 局部皮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一天、第一疗程结束 2.1患者脱落情况 对照组、清热利湿组及活血化瘀汤组患者分别有1人、4 人、2人未能及时复诊予以剔除。 2.2 i组患者局部皮损情况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皮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 组患者皮损情况均较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一个疗程,三组患者皮损情况比较无明 差异:治疗两个疗程,清热利湿组患者皮损情况较对照组明 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ffL化瘀汤组患者皮 后一天及第二疗程结束后一天判定患者皮损情况。(1)皮损 面积比较:按5分制评分,分数越低疗效越好。皮损面积无变 化或增加记5分;皮损面积减少,减少面积<25%记4分:皮损 面积减少,25%≤减少面积<50%记3分:皮损面积减少,50% ≤减少面积<75%记2分:皮损面积减少.75%≤减少面积< 100%记1分:皮损完全消失记0分。(2)皮损厚度比较:按3 分制评分,分数越低疗效越好。浸润增厚的皮肤显著高于皮 损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1),两 给药组比较差异不明显。 2.3三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血清学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ji 患者SOD较前明显升高,MDA、IL.10、IL.18明显下降,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二个疗程活血化瘀汤组 SOD较另两组略升高、MDA较另两组略降低,但i个治疗组 治疗第一疗程及第二疗程SOD及MDA比较均无统计学差 异:治疗第二个疗程活血化瘀汤组IL一10、IL—l8较对照组明 肤,严重苔藓化,记3分;浸润增厚的皮肤明显高于皮肤,中度 苔藓化,记2分;浸润增厚的皮肤轻微高于皮肤,轻度苔藓化, 记1分;无浸润增厚高于皮肤,未见苔藓化,记0分。 1.5.2三组患者血清指标比较所有患者均于试验前l天 及试验结束第2天早8:O0空腹采集5 mL(2 mL一管、3 mL 一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活血化瘀汤组临床疗效最高.较 另两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利湿组 管)肘静脉血,使用羟胺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使用TBA法测定血清丙 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水平,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 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一18,IL—l8)及白细胞介素10 (interleukin一10,IL一10)水平,本研究所有试剂均购自南京建 成生物有限公司。 1.5.3临床疗效评价本研究的临床疗效判定依据《中药 疗效较对照组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叫 变 化,均未出现服药后不适症状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局部皮损情况比较( ±s,分) 环球中医药2017年7月第10卷第7期Glob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ly 2017,Vo1.10,No.7 769 表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s) 表3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疗程时活血化瘀汤组患者疗效明显好于其他两组,提示本病 疗程应较长,临床治疗患者时应提前告知患者,以免患者产 生不良情绪 本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汤用药安全.且疗效确切,值得在 临床推广使用。但本研究尚有亮点欠缺,一是研究数目不够 充分.应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实验,另一点是应对清热 利湿法联合活血化瘀法对本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 3讨论 参慢性湿疹属于中医“湿疮”范畴.大多医家均道“湿”在 考文献 本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多喜用利湿法对本病进行治 疗[4 ,但却忽视了本病病程较长,中医认为“久病必瘀”即 瘀血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笔者团队认为, 对于急性湿疹患者.病多属实.故“清热利湿”法能取得较好 疗效,但对于慢性湿疹患者,多虚实夹杂,且湿疹多瘙痒难 忍,《妇人良方大全》说“活血止痒,血行风自灭”,另根据“久 病必有瘀”等中医理论,认为活血化瘀法对本病可有良效。 因此本研究选用临床治疗本病常用的抗组胺药西替利嗪作 [1] 刘杰文,齐淑玲.血瘀证实质和活血化瘀药物作用机理的研 究[J].中医药通报,2003,2(1):2-9. [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一第3版[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1.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02. [4]李勇华,易东阳,余甘霖.中医治疗慢性湿疹研究近况[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1):70-71. [5] 姜春燕,谭勇,赵宁,等.湿疹证候分类及中药用药规律分析 为对照组,用中医常规“清热利湿法”作为中药对照组,探讨 “活血化瘀法”对本病的治疗效果。现代研究表明,慢性湿 [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11):2397.2399. 『6] 谢志纯,张桂英,张静.急性湿疹患者血浆LPO和SOD的研 疹患者体内自由基产生呈增多趋势,而SOD与MDA能直接 反应其含量的趋势。间接表明慢性湿疹病情的严重程度l6 J。 研究表明¨7 】:IL一1O能抑制皮肤炎症反应.湿疹越严重,体内 究 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1O):53. 『7] Grimbaldeston M A,Nakae S,Kalesnikoff J,et a1.Mast cell— derived interleukin 10 limits skin pathology in contact dermatitis IL一10含量越高;而IL一18是皮肤过敏反应发生、加重的重要 因素。综上,SOD、MDA及IL一10与本病病情的程度呈负相 关,IL 18能直接反应本病过敏情况的严重程度.与病情呈正 相关。 and chronic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B[J].Nature Immunology, 2007,8(10):1095-1104. [8] Minang J T,Zuber B,nsson,et a1.Nickel—induced IL一10 down- regulates Thl--but not Th2--type cytokine responses to the contact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两个疗程,活血化瘀汤组患者皮 损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与清热利湿组比较虽无统计学差 异,但数值表明本组患者好转情况优于清热利湿组:SOD较 另两组略升高、MDA较另两组略降低;IL.10、IL.18较对照组 明显下降: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活血化瘀汤组临床疗效最 高,且实验全程并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从结果中可看出, 治疗一个疗程时.三组患者各个指标差异不明显,治疗两个 allergen nicke1.[J].Clinical&Experimental Immunology,2006, 143(3):494—502. 『9] Kawase Y,Hoshino T,Yokota K,et a1.Exacerbated and prolonged allergic and non—allergic inflammatory cutaneous reaction in mice with targeted interleukin一18 expression in the skin.[J].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2003,121(3):502-509. (收稿Ft期:2016435-04) (本文编辑:王馨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