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理论与设计 4 4物理性能好、抗震性与安全性高 口啜囝圈 据相关资料,装配式构件是同体积混凝土构件重量的1/2~1/3,这大大减 轻了建构筑物基础的对 上部结构的承载力,这样就能做到优化基础设计,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提高施工效率,节约人力和物力,达到节省变电站的总投资的目的l4。 装配式构件耐火极限基本能达到国家A级标准,属于非燃烧构件,耐火性 5结语 当前,装配式技术在变电站方面的应用还不是很广,设计人员该技术的 掌握也还不成熟,并且技术本身也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但随着圉网“两型一 化”和南网“3(:绿色变电站”相关指导文件的要求F,装配式技术的将会是变 电站建设的长远发腱方向。相信随着技术与建筑材料的快速发展,相信随着 能好;其隔音量往往能大于50dB(A),满足建筑隔声要求。另外,装配式构件 建筑技术与建筑材料的快速发展,变电站必定会向着节能、环保、T,Ik化设计 大多使用复合或大孔材料,起到很好的保温隔热作用,并且避免了产生热桥 方向发展。 部位,降低室内外能耗。此外,装配式构件还具有强度高、耐久性、耐候性、防 参考文献 水、气密性好等特点。 【1 J靳远变电站装配式墙体应用浅析Ⅱl_建筑学研究前沿,2013(4):35—36 装配式构件大量使用轻质材料,有效降低了建构筑物的白重,同时构件 [2】严薇,曹永红,李国荣.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与建 ̄kz--&4qj]重庆建筑大 大多数连成一体形成柔性连接,提高了建构筑物的抗震性,提高变电站正常 学学报,2004,26(6):131—136 运行的安全性,保障人民的生活不受影响。 [3】白建民浅谈装配式围墙在变电站的应用Ⅱ]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8):57—58 4.5工程效益很高 【4]孙丽艳.浅谈建筑工业化与_r-,2k ̄建筑U】.中国房地产业,2011(4):467 装配式技术使变电站运用了大量节能性结构体系和节能材料,使同类型 作者简介: 变电站建设的投资降低,同时由于装配式技术的使用,使变电站缩短了施T 吴艺文(1982),男,本科,工程师,从事电力土建总图、建筑设计等工作, 工期,使变电站能提前进入投运,为社会发展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上接第8页)的亲切感和亲和力。 2制作是自然力的作用过程 E—mail:wenjoke@163 COII1。 往达N2/3,纸媒介材料相比于其他材料,如,术制、金属、皮革、石材等而言, 其成本价格更加低廉。所以,利用可回收再生的纸质材料可大大降低材料成 本。材料选用的经济性,简单地说,就是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金的消耗去获 得最大的使用价值。 2主要约束变量 传统的造纸工艺,是纯粹的自然力的作用过程。无论是粉碎、蒸煮、切割, 还是干燥、成型,本质上都是自然力的利用和作用。我们应尽量减少现代造纸 过程中化学物质的使用,保持纸媒介材料本身具有的更多的自然属性。 3可循环利用 材料选用的经济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性能指标问题,而是受诸多因素影 响和制约的综合性问题。材料选用的经济性,首先与材料的功能和成本紧密相 关。同时,也会受到其他外在的、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简单而言,分析材料选用的经济眭,就是对材料的成本、材料的功能等相关 因素进行综合性整体考量。一般来说,材料的功能与其成本呈现正相关性,其功 能越强大越多样其成本也会越高。相反,材料的功能越弱化越单一其成本也会 越低。但是,纸媒介材料却与此并不完全 致,纸媒介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成 本低廉是其一大优势,但却在艺术设计中有其多方面的表现功能,在很多情况 下,能够很好地满足平面设计和空间造型的需要。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功能纸 的出现,纸媒介材料的表现力又被大大地推进和强化了。纸媒介材料被越来越 多的艺术创作者所重视,这种传统的媒介材料又展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纸媒介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更突出的循环利用的特性,可以回收 利用多达1O次以上,造纸业的产品回收利用率以达N5o%以上,从而节约自 然资源,降低废水、废气的排放,降低环境成本,最大化地实现自然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如可将用过的废纸进行压制处理制造成家具工业纸板等等。 4可自然降解 纸媒介材料来自于自然界,因而可在自然环境下很快实现降解,最后回 归大自然。与其他材料相比,在如今高度重视环保的情况下,纸材料废弃物的 处理成本相对较低,因而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纸媒介材料的这些环保特性,大大优于其他媒介材料,我们应该充分利 用和发挥其在这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纸媒介材料在艺术设计中的利用空 间,不断发现纸媒介材料在艺术设计中新的潜质和特质,使这种传统媒介材 参考文献 料不断焕发新生命和新活力。 [1]庞鲜I1】曾婧【2j.《纸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艺术表现与应用研究》,学术期 三纸媒介材料的经济性 1成本约束的重要性 刊,《美与时代》上,2013 【2]谢世伟[1】王雄l2J王宗:《建筑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学术期刊, 《新材料新装饰》,2003. 【3】宋梅梅:《自然形态在纸质材料设计中的图形化表达初探》,学术期刊 任何艺术创作都存在成本约束问题,对公共艺术创作来说这一点就更为 突出。很多公共艺术创作的投资,出自公共财政的投入,花的是纳税人的钱, 《美术教育研究》,2013 节约成本就显得更为重要。一般来说,室内艺术设计中材料支出所占比例往 指导教师:刘强 (上接第9页)分层、分块进行,严禁超挖。控制挖土分段宽度小于40.0m,并实 行跳挖;其次,注重挖士与围护结构施工的配合:根据后浇带及施工缝的位置 合理安排土方开挖进程。再次,基坑边严禁堆土或堆载:土方开挖与基础施 时,基坑边l0米宽度内堆土或堆载小于20kPa。然后,在坑底留土与垫层浇制 于1%。搅拌桩施T采用二喷三搅工I艺,钻头喷浆搅拌提升速度不大于 0.5nffmin,钻头搅拌下沉速度不大于1.Ore/arin,钻头转一圈的提升或下沉量以 lOmm~15ram为宦。使水泥土搅拌均匀,并保证相邻搅拌桩互相咬合。然后, 搅拌桩间的联结:相邻两根搅拌桩之间的施工间歇时间不超过16小时。当不 得已而中断施I_丁=: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恢复相邻两根搅拌桩之间的有效联 结。可在中断处增设封口搅拌桩,并在缝隙内适当注浆。最后,围护水泥搅拌 桩达到养护时间后,对桩体采用钻孔取芯进行质量检测。取样数量不少于总 桩数的0.5%且不少于3根。每根桩取芯数量不少于3点,每点3件试块。 方面:挖土接近坑底时,必须及时浇注地下室垫层和底板,垫层与围护桩之问 不留空隙。挖土操作分层分段间隔开挖,分段长度不大于40m,分层厚度不大 于3m,严禁超设计标高开挖。坑底保留0.3米厚基土,采用人工挖除整平,并防 止坑底土扰动。砼垫层随挖随浇,即垫层必须在见底后24小时以内浇筑完成, 以减少基坑大面积暴露时间,控制基坑的同弹隆起。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 再进行桩头凿除和钢筋绑扎工作,以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和墙体变位。最后,在 基坑开挖过程中,施 I: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边坡留土及动态土坡的 6结语 本基坑工程进行围护设计的过程中,根据附近建筑环境和工程地质情 稳定性;基坑内部临时边坡结合轻型井点降水和护坡面层进行加固,土坡坡 况,选用了水泥搅拌桩重力式挡土墙围护方式。在后期的基坑土方开挖和地 度不大于1:2,且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高度不大于2.0米,慎防土体的局部坍 下楼层实际施工过程中,基坑的边坡并没有出现土方塌陷和支护变形超过警 塌造成主体工程桩移位破坏、现场人员损伤和机械的损伤等工程事故。 戒值得情况,其他可能对施工安全造成影响的现象也很少出现,事实证明,本 5围护结构施工要点 首先,水泥搅拌桩直径700mm、双头、搭接厚度200mm。其次,水泥土的水 泥掺人比13%(暗浜深度范围内为16%)。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5~0.6。水泥为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再次,搅拌桩水泥土28天的立方强度不小于0.8MPa, 在施工机械与定位方面,要求桩机的定位误差小于20ram,机架垂直度误差小 工程的基坑嗣护方案是切实有效、科学可行的。 参考文献: I1】肖聪,胡春林,徐娟水泥搅拌桩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结构抗倾覆稳定性探计 u】_建筑施工2013(04) [2]孟燕基坑围护结构土压力与变形分析 建筑科技2012(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