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_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及成因分析

_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及成因分析

来源:刀刀网
财会研究 |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及成因分析

谭相兴 田海霞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省佳木斯 154007

摘要: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令人担忧。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提出改进和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令人担忧,据统计,我国1996-2008年间受到中国和深沪交易所处罚的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中,信息披露违规占78%。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披露不准确和不及时

准确性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但当前,会计信息披露不准确已成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准确主要表现在披露的文字失真和数字不真实。会计信息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披露是否及时。而在现实社会中,上市公司往往更倾向于提前披露对其有利的会计信息,延迟披露对其不利的会计信息,这样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2.信息披露不充分

充分的会计信息披露应是一次性将所有重大信息进行全面披露,而不是依赖于后续的补充公告和更正公告(俗称打“补丁”)。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打“补丁”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打“补丁”虽然能弥补信息披露的遗漏或错误,但有些上市公司故意将重要信息遗漏,误导投资行、积极稳步的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关于信息系统的操作应用等知识培训,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及时性,保证集团总部获得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和完整。

者进行投资决策,并且利用时间差进行内幕交易,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另外,除了打“补丁”现象外,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完整的违规案例也十分普遍,杭萧钢构事件就是典型案例。

3.信息披露不具有可比性

信息披露的公平性,即对所有的投资者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时点是相同的,这是保障投资者利益的重要要求。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不公平现象,上市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前,其内部信息应严格保密,不得对外泄露,内部人员不得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而实际上,我国上市公司内幕交易的发生屡见不鲜。

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利益驱动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综合来看,造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方面。1.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不健全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二十来年的发展,就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范体系,但由于司法上往往存在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上市公司违规披露的可能;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往往具有时滞重视人才培养,加强职业培训与学习,打造高水准人才队伍。鼓励财务人员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提高财务专业管理水平,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对囗培训。奖励通过中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资格考试的财务人员,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完善员工考核机制,全面修订财务员工绩效管理办法,将员工绩效同部门业绩紧密结合,激发员工自觉向上、主动学习、积极创造更大工作业绩的激情,有效地提升财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全面开展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基础。

综上所述,加强集团公司财务管控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实践问题,涉及内容非常复杂,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问题。面对激烈竞争、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必然处于动态之中,由于其战略目标的修改或修正频率越来越高,组织结构亦要做不断的调整和重新设计,在财务管控上,其控制方式、管控重点等也要随之做出相应变化。

参考文献:

[1]钟辉琼.加强集团财务管控的五大措施[J].会计之友,2009(6)[2]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财务部.加强集团财务管控力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J].财务与会计,2010(1)

[3]冉德章等.A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 (5)

六、强化财务稽核和内部控制,降低财务风险

依法规范生产经营,提高财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提升财务规范化管理水平。集团公司务必规范迎审迎检管理,制定迎审迎检管理方案,提高风险管控力度;加强和规范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全面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定立稽核专责岗位,发布稽核管理办法和工作规范,组织子分公司开展日常稽核监督,并积极应用在线稽核工具,控制财务风险。

对标同行业先进单位,全面梳理集团公司财务制度,制定并完善各项财务制度,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定期开展集团公司的财务专项检查,全力进行问题整改,提高集团公司经营风险防范能力。

七、提高员工职业能力,加强财会队伍建设

对标同行业先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梳理集团公司财务岗位业务流程和工作职责,优化财务组织机构设置,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及财务稽核评价等职能。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269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 | 财会研究

资产的改革,设立纯经济性而不具有行政权利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来解决上市公司国有股股东实际缺位问题;应改善股本结构,推进股权多元化,减少大股东的减持比例,股权的分散能够在股东之间形成制约,从而更能保证广大股东和公司利益。

(2)完善董事会结构。董事会成员应与经理层交叉任职,充分发挥董事会职责;加强董事会作用,不断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同时,也应建立董事问责机制和股东诉讼制度,对失职董事进行问责,如果董事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对公司造成损失,股东应享有诉讼权,要求董事和上市公司及相关机构人员一起承担赔偿责任。

(3)提高董事的性。应完善董事的选聘标准;加强对董事的管理,规范董事的权利和责任,提高董事的整体素质;加强上市公司董事的性,建立董事的激励机制。

(4)提高监事会的权威。监事会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履行其义务,向股东大会报告其履行义务的情况,对其监督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将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结果予以披露。同时,如果监事会发生违规行为,也应受到相应处罚。另外,应提高监事会成员的素质,聘请那些注册会计师、执业律师、金融人员等相关专业人员来担任监事会成员,提高监事会的整体水平。

3.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1)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部监管。公司内部审计是防范和审查信息披露违规的第一线,比较于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更容易获取充分的信息,更有利于防范和发现公司信息披露的违规行为。因此,完善的内部监管体系更能够保障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为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了保证。为此,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财产清查制度和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2)强化社会监管。目前我国监管部门效率相对低下,为提高监管范围和效率,应对监管人员的聘用进行严格审查,确保监管人员的执业水平和道德水平;并明确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进行,各司其职,减少资源浪费和监管混乱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吴鼎,陈妍妍.从杭萧钢构事件看信息披露充分性原则的必要性[J].商业文化,2008(4)

[2]苏红.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J].财经界,2009(7)

[3]贾健.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J].消费导刊,2009(21)

[4]马兴耀.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J].财经界,2010(18)

[5]李擎.建立《会计信息披露学》的探讨[J] .现代会计,2010(2)

[6]王妍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现状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0(1)

[7]马兴耀.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J].财经界,2010(18)

作者简介:

谭相兴(1990-),黑龙江省兰西县人,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学生。

性,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具体执行方面也缺少可操作性等,导致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尚不够健全和完善。2.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1)公司产权制度不健全。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一股独大”的现象,股权高度集中,导致信息不对称、公司内部缺乏制衡等问题的产生,中小股东无法行使他们的合法权利。(2)董事会结构不合理。目前,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大股东所占比例过大,这就直接增加董事会被大股东控制的可能,丧失各董事间的制衡功能。另外,部分董事会成员同时也是上市公司管理人员,这就出现了自己监管自己的问题,失去其性,大大削弱了董事会的监管作用,为上市公司进行违规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了便利条件。(3)董事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基本都聘请了董事,但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较低,其在上市公司中往往只担任顾问角色,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很难起到监督和制衡的作用。(4)监事会形同虚设。我国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大多沦为董事会的下属机构,其监督权限受董事会。另外,监事会成员很多来自于上市公司内部的职工代表,由于行政关系上受制于上市公司,这也导致了其在监督过程中缺乏性。

3.会计信息披露缺乏有效的监管

(1)公司内部缺乏自我约束和监管制度。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组织结构中董事会的监督机制基本失灵,监事会的职权也形同摆设。另外,有些上市公司管理者法制观念薄弱,思想道德水平低下,也导致了一些管理者为了公司利益、业绩考核等目的不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违规披露。同时,企业审计部门的设立及人员的聘用都由企业自行决定,这就导致其在根本上缺乏性、自主性和权威性,很难坚持原则,履行监督审查职能。

(2)社会监管力度不够。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监管机构,但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财政局等机构也有一定的监管职权。这种多部门、交叉重叠的监管,难以达到协调统一,这样不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浪费,同时也削弱了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此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时间相对集中,监管部门很难对披露的全部信息进行严格审查,导致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不能及时发现。

三、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严格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行为,在会计准则建设中尽可能缩小企业会计选择的范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可能,保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在信息披露违规处理中应引入民事责任,这在保护投资者利益同时还对上市公司起到威慑作用。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应加强其可操作性,明确不同违规行为的司法程序,形成一个完善的信息披露违规法律追究和惩罚机制。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监管部门应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为适应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应积极鼓励自愿性信息披露,建立起以强制性为主,自愿性为辅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从而使上市公司更客观全面的披露信息,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健全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评级体系,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评级,并对外公布其结果。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完善公司产权制度。完善的产权制度是保障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基础。完善公司产权制度,要求深化国有

270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