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第 十三周(11月22日—11月26日)
整理人 :王秀云
一、 周教学内容:本单元围绕“手和脑”这一主题展开,编排了《手和脑》、《乌鸦喝水》两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二、 周教学重难点:
生字:熟悉12个生字,正确书写14个生字,学习新笔画“竖提”“弯钩”与“斜钩”。
积存:一、练习正确、流畅、有情感的朗诵课文,背诵《两件宝》。 二、熟悉自然段,学习给段标序号。
3、区分“怎么”和“什么”,练习在句子中利用。 三、周学科融合: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初步体会动脑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具有勤于试探和勇于实践的探讨意识和踊跃制造性。 四 周学情分析:
本单元围绕“手和脑”这一主题展开,是学生熟悉自我的第一个单元,<手和脑>告知学生:人类一切劳动都靠手和脑.<乌鸦喝水>进一步说明手脑并用,才能解决碰到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勤动脑动手才能制造幸福生活。
课题 《两件宝》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 《两件宝》揭示了手与脑对于人的学习、劳动(独特见解、灵材 创造的重要性,层层深入地告诉人们双手与大感设计、重点改分脑的作用,劳动与创造要靠授予脑的道理。培变、教学点指导析 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首脑并用的意识。 过程等) 学教师导法 借助插图、引导观察法 法 学生学法 随文识字、齐读、跟读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直到手和脑并用的道理。体会在学习中既要多动脑又要多动手的道理。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创造”一词的意思。 2.积累目标: 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3.生字目标: 联系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认读15个生字,学些7个生字和新笔画“竖提”、“弯钩”。培养先观察,记忆,再动手书写的好习惯 1.初读感知点: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十个小伙伴,分成两个班,大家团结紧,倒 ”(手) “司令部里住首长,电话学 海又移山。 线路通四方,命令一下就执行,发现问题想办习 法。(脑) 重 点 2.细读感悟点:读课文,感知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边听边用手指课文,认真听、仔细看。 (2). 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3.能力训练点:(1).先让学生自己借助认认生字。 (2).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互相当“小检查员”,给对方抽读生字。 (3).“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4).小组合作互相抽读生字。 (5).做“猜字游戏”。 4.拓展延伸点:指导课外阅读 板 两件宝 书设计 课 后反思 手 劳动 脑 思考 课题 《乌鸦喝水》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 《乌鸦喝水》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乌(独特见解、灵材 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遇到一只瓶子,可是,感设计、重点改分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变、教学点指导析 乌鸦看到旁边有小石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过程等) 个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学教师导法 借助插图、引导观察法 法 学生学法 随文识字、齐读、跟读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 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2.积累目标: 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3.生字目标: 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学1. 初读感知点:谜语导入 习 看谁猜得准,身穿黑袍子,个丑样子,重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乌鸦)对, 点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9课乌鸦喝水。你怎么记乌鸦两字? 2. 细读感悟点:读课文,感知内容。(1).老师范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边听边用手指课文,认真听、仔细看。 (2). 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3).先让学生自己借助认认生字。 (4).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互相当“小检查员”,给对方抽读生字。 3. .“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3.能力训练点: (1)、小朋友请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2)谁能读出乌鸦十分口渴、非 常着急的语气?读第一自然段 4这只乌鸦确实非常着急,可是光着急也不行呀,得想办法呀,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大家在小组内学习2、3自然段 (1)、小组内读 。 (2)、说一说乌鸦想到什么办法? (3)、看图体会乌鸦喝水时的高兴 5、谁能用高兴的语气来读? 指名读 6、谁愿意做这一只快乐的乌鸦把乌鸦的办法演示给大家,其它同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4.拓展延伸点: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做呢?小组内讨论,看哪个小组内的办法好? 板 乌鸦喝水 书 喝不着水 想办法 喝着水 设计 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