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粤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

粤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

来源:刀刀网


粤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2S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2、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A. B.

C. D.

3、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3

B.46

C.92

D.96

4、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氧气 C.隔离可燃物

B.降低着火点 D.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5、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1 / 8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6、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

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8、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是由海水分子构成的

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C.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构成的 9、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2个氮原子-N2 B.钙离子-Ca+2 C.氯化铁-FeCl2 D.氦气-He 10、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1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2 / 8

A. B.

C. D.

12、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

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

13、“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 A.单质

B.元素

C.金属

D.维生素

1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乙醇汽油

15、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 )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②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 ③氯化钠的溶解和钾结晶 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6、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B.生活中节约用水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17、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可分离出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3 / 8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 18、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

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19、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固体 B.倾倒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取用固体粉末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酸、碱、盐在生活、生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请结合情景,写出情景中涉及到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工业上由纯碱和熟石灰制取烧碱:_______。

(2)胃酸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痛,可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胃药可缓解胃痛:_______。

(3)将氢氧化钙、粘土、沙子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在空气中逐渐变坚硬:_______。

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变化的一门自然学科,物质从宏观上由元素组成;微观上是由________,________等粒子构成.一滴水约由 个水分子构成,可见分子个体非常小.即使微小,分子还是可以再分.水分子由

4 / 8

________原子和________原子构成.

3、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图中a、b、c三种方法似乎都与凹液面相切,其中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__,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低的是________,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高的是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填写相关空白:

(1)向盛有约20m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A中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__色。

(2)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所示),几分钟后可以观察到现象有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烧杯B中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运动到烧杯A中,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使烧杯A中的溶液出现上述现象。 (3)经过小组同学的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上述实验能得出的一般性结论是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5 / 8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收集装置C或_________(均填字母)。

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必须考虑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_________。

(4)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可以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_________。

(5)要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需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观察到_________的现象,则证明是氧气。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计算: (1)CO(NH2)2含有________(写数字)种元素。 (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

(3)若CO(NH2)2中含有3g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_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现将1.0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2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反应结束,称量锥形瓶中的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9.4g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______g。 (2)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_____g。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

6 / 8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A 3、B 4、C 5、B 6、C 7、A 8、B 9、D 10、D 11、A 12、D 13、B 14、B 15、A 16、B 17、B 18、B 19、C 20、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Ca(OH)2+Na2CO3=CaCO3↓+2NaOH Mg(OH)2+2HCl=MgCl2+2H2O Ca(OH)2+CO2=CaCO3↓+H2O

2、分子、原子; 离子; 氢; 氧. 3、b c a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7 / 8

1、无色 A烧杯中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 氨分子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加热KMnO+MnO+O 已2、酒精灯 试管 A D ②③ KMnO42422

经收集满 B 氧气不易溶于水 木条复燃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4(2)60(3)6.4g 2、(1)1.0(2)1.6(3)3.4g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