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开头的成语及其解释(2)
一字开头的成语及其解释
【一元大武】:指古时祭祀用的牛。
【一渊不两蛟】:〖解释〗比喻两雄不能并立。 【一语中人】:中:中伤。以一句话中伤人。 【一语中的】:见“一语破的”。 【一语双关】: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
【一语破的】: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一语道破】: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一隅之说】:片面的说法;偏见。
【一隅之见】:见:见解。偏于一方面的见解。 【一隅之地】:隅:角落。形容地域狭小。
【一隅三反】: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一拥而上】: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一拥而入】:〖解释〗拥:拥挤。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挤了进去。 【一迎一和】:一味迎合。
【一应俱全】:一应:一切;俱:都。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一饮一啄】:原指鸟类随心饮食,后也指人的饮食。 【一吟一咏】:指吟诗作赋。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一以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一以当十】: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英勇善战。
【一以当百】: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一衣带水】: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一叶障目】:【出处】《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解释】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示例】【故事】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蝉翳叶”的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他。
【一叶迷山】:意谓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一叶报秋】:同“一叶知秋”。
【一噎止餐】:犹因噎废食。语本《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一言中的】: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
【一言一行】:每句话,每个行动。 【一言兴邦】:谓一句话可以兴国。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一言丧邦】:谓一句话可以亡国。
【一言千金】: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一言两语】:为数不多的几句话。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一言不发】:〖解释〗一句话也不说。 【一言半语】: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一言半句】:见“一言半语”。 【一言半辞】:见“一言半语”。
【一薰一莸】:【出处】《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解释】薰莸混在一起,只闻到臭闻不到香。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示例】~,十年尚犹有臭。今天好算的香臭会花粪宴了。(清·姬文《市声》第十七回)【故事】
【一熏一莸】:熏:香草;莸:臭草。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 【一行作吏】:一经做了官。 【一星半点】:形容极少。
【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一心一路】:犹一心一意。 【一心一力】:同心协力。 【一心一计】:一心一意。 【一心一腹】:一条心。
【一心一德】: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一心无二】: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 【一心同体】:犹言同心同德。 【一心同归】:齐心趋向同一目的。 【一心同功】: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一泻万里】:见“一泻千里”。
【一泻千里】: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一泻百里】:见“一泻千里”。 【一些半些】:形容极少。
【一笑置之】: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边了。表示不当回事。
【一笑一颦】:同“一嚬一笑”。指脸上的表情。
【一笑倾城】:《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因以“一笑倾城”形容女子的绝色。
【一笑千金】: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 【一笑了之】: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