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体育论坛 第6卷 第5期 【体育教育训练学】 青少年田径短跑运动员起跑心理素质训练方法探究 李俊勇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摘 要: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正处于一个不稳定时期,现代短跑技术水平日益提高,运动员之间的竞争也 日益激烈,即使“外星人”博尔特和“亚洲骄傲”刘翔这样的超级巨星也曾在大邱世锦赛100米决赛中和斯德哥 尔摩站室内赛60米栏比赛中起跑犯规,痛失夺金机会。无疑在零抢跑的规则下使得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起跑时 的心理压力更大了,所以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与对比实验法等研究方法,指出了青少年短跑运动 员起跑的一些不良心理状态,探究出念动训练法等等一系列有效克服这些不良心理状态的心理素质训练法, 为日后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起跑稳定性的心理训练提供合理有效的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短跑运动员 起跑 心理训练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4—5643(2014)05—005 _03 2.3对照实验法 中图分类号:G82 1 前言 起跑的心理稳定性对于短跑成功起跑有关键作用,在比赛 中心理因素的作用不可小觑。在青少年参加的运动会中,经常看 到一些运动员在短跑起跑时抢跑犯规和起跑“吃亏”的现象。这 随机抽取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田径专选短跑专业学生 30名作为实验对象,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人。实验 组采用专门性的起跑心理训练,对照组同学只进行常规性的训 练方法。教学时间均为三周,总共12各学时。通过30米跑起跑 测试和100米跑起跑测试。将实验组的成绩与训练效果,以及得 出来的数据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以得出探究结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赛前不良心理状态对起跑的影响 不仅影响了个人的起跑以至全程跑技术,也严重影响了其他运 动员的心理平衡和技术水平的发挥。起跑是短跑运动的开始,既 影响起跑后加速跑的质量,还会影响到短跑的全过程,对运动成 绩直接产生影响。从2010年1月1日起,国际田联新规则规定: “对400米及400米以下各短跑项目的起跑犯规规定由现行的 二次改为一次。零抢跑的起跑规则的改变对短跑运动员的心理 产生较大影响,由于短跑起跑零抢跑规定的修改,对起跑的成功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起跑 心理状态,以及对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五月份的校田径运动会 参加短跑项目的运动员访谈调查可以得知,青少年短跑运动员 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赛中,一些优秀的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因 起跑犯规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事件屡有发生,由此可见稳定超 强的起跑心理活动是获得成功起跑的前提条件之一,青少年的 心理素质正处于不稳定和可塑性很高的心理素质发展时期,所 以如何有效地训练和提高他们的起跑心理素质是一个亟待解决 的问题。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赛前的心理状态对起跑的成功率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 下几点。 3.1.1极度放松心理对起跑的影响 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过于放松,结果输给了自己。从2008 年7月22日开始,博尔特曾保持了两年的不败金身,连胜的场 次一度达到了14场。他在l4连胜之后,在斯德哥尔摩,牙买加 2.1文献资料法 “闪电”栽了,这一次击败他的是美国人盖伊。博尔特是败在起跑 过于放松。起跑前两人姿势各异,博尔特依旧表情夸张地“手舞 足蹈”,而盖伊则紧闭双眼,面容严肃,他高举双手,似乎在召唤 神灵,最后的结果是盖伊完胜博尔特。从预赛到半决赛再到决 赛,博尔特看起来都没有严肃对待过比赛,或许是盖伊、鲍威尔 的退赛,让其更加放松,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及著作并对其进行收集,整理。 2.2访谈法 针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心理活动现状的调查与访谈,以及 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心理活动的资料搜集,了解他们 在比赛中经常遇到的不良起跑心理状态。 作者简介:李俊勇(1971 ̄),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50 3.1.2极度紧张心理对起跑的影响 运动员兴奋过度,在情绪上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这种紧张 状态消耗运动员大量能量,造成不良的后果。在起跑上表现为手 抖动,动作无力,控制动作能力减弱,易抢跑犯规或起跑缓慢落 后。 3.1.3过分担心自己失败对起跑的影响 运动员在短跑比赛中面临对手抢跑被罚下或者是自己在之 前的短跑比赛抢跑被罚下的情况时,由于过分担心失败,其后果 是第二次起跑时比正常情况要慢。 再以博尔特为例,他在大邱田径世锦赛100米决赛因匪夷 所思的失误被取消资格。由于在100米决赛吃了“慌”的亏,博尔 特在200米比赛中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了。200米预赛中,一向起 跑反应迅速的他起跑反应速度竟然只有0.314秒,位居小组倒 数第一,在所有54名选手中名列倒数第二位。在半决赛中,200 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博尔特起跑时依然诚惶诚恐,0.207秒的起跑 反应较上午预赛虽有很大提高,但仍在所有选手中名列倒数第 二位。决赛中,博尔特0.193秒的起跑反应时间略有提高,却仍 是所有8位决赛选手中最慢。 这表明,运动员担心自己第二次抢跑被取消比赛资格,心理 负担过重,注意力集中到发令信号上,听觉中枢兴奋。而运动员 听觉中枢则对发令信号的反应产生抑制作用,要完成起跑动作 须等运动中枢感知到信号刺激,抑制状态转入兴奋时才行,致使 第二次起跑受到较大的影响。 3.2零抢跑规则对起跑心理影响 新规则的规定:无论是哪一名运动员,只要是该组的第二 次抢跑就会被取消比赛资格,这就使得运动员在有一名运动员 抢跑后便再没有机会抢跑犯规了。在新规则的要求下,运动员必 须达到稳定的成功起跑,对其起跑心理素质和技术的稳定发挥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起跑时心理承受的负荷势必增大。 在2012年太原理工大学田径运动会上,就3O名短跑运动 员对起跑规则的修改而引起的心理变化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 一点。(见表1) 表1零抢跑规则对运动员心理影响调查统计表 3.3比赛消极动机对起跑的影响 如果青少年运动员本着参观学习经验,自己有伤病不能激 烈运动乃至怕苦怕累怕拼搏等动机。对比赛没有什么愿望,缺乏 竞赛的信心和决心,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在比赛中 往往消极应付,不能够尽全力比赛,就是一些能争取到名次的也 因为信心不足而失之交臂。在起跑时表现为精神涣散,反应迟 钝,对比赛毫不在乎,动作僵硬不协调,反应迟缓,技术动作变 形,从而影响比赛成绩。 3.4外部环境对运动员起跑过程心理活动的不良影响 3.4.1对手带来的激烈竞争压力的影响 实力强劲的对手势必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起跑产生较大的心 理压力,较高水平的青少年运动员在体能,技能等方面都彼此相 当,运动成绩也是差之毫厘,并且,越是重要或级别越高的比 赛.越是关键的赛次,竞争就越激烈,越是容易引起青少年运动 员的一些心理现象,过度的心理紧张或心理焦虑,会对青少年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产生很大影响,而不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 3.4.2比赛环境的热烈气氛会增加短跑运动员的心理负荷 短跑比赛项目极具观赏性,胜利者给观众带来的速度快感 和鼓舞性很强,在各级运动会上都是倍受人们关注的运动项 目,比赛现场的气氛也比较热烈,比如,在2012年的2月24 号,刘翔与罗伯斯同场较量的斯德哥尔摩室内60米栏赛带来了 不同寻常的热闹,在发裁判喊出“预备”之后,现场依旧有观众 和主持人发出声响,裁判因此顿了顿,等了较长的时间才去扣响 扳机,而刘翔却按照正常的情况去判断响的时间,于是未等 响就冲了出去。在刘翔抢跑的瞬间,其他几名选手都被一起带出 了起跑器,只有罗伯斯像钉子一样撅着屁股一动不动。这表明, 运动员在热烈环境的激励下,就越有展现自己竞技水平,获得 优异运动成绩,争取最好名次的动机和欲望,无形之中也使运 动员的心理负荷增大了。 3.5组合性心理素质训练的对照实验研究 为了检验起跑过程进行组合性心理训练对成功起跑的作 用,在2012年3月__4月,在本校体育系田径专业30名学生短 跑起跑教学中进行了对照试验研究,总共12个学时,每组人数 为十五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进行相关指标测试,结果表 明,两组整体的素质水平无明显差异,符合教学实验要求。授课 的进度,时间,场地器材等,两组均相同,教学过程中,由同一教 师组织教学,教学时间均为三周,总共12个学时。对照组按常规 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与练习,实验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在三周 的教学中每周都进行四项的心理训练(放松训练、念动表象训 练、自我暗示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并将其组合起来形成一个 系统的心理训练贯穿于实践中,教学实验结束后,由体育系田径 专业的几位教师组织这30名学生进行30米跑起跑测试和100 米跑起跑测试。记录各项数据,并对起跑技术进行评定,结果见 表2、表3和表4实验结果的分析。 3.5.1放松训练 教学程序设计为:教练员要在课时训练中付诸实施,引导实 验组队员通过自我引导的方法进行放松训练,也就是一边缓慢 地、轻松地呼吸,一边通过自我引导在视觉上展现紧张流出体外 的形象,逐渐放松身体的各个肌肉群。组合方式:放松训练要与 表象训练组合,并且在表象训练之前进行。 3.5.2念动表象训练 念动训练的教学程序为:动作讲解——动作示范——念动 训练——学生练习——念动训练。念动训练分为相应的三步 骤,设计内容为:第一阶段:想象短跑的全过程;第二阶段:放好 两脚后想象起跑动作;第三阶段:全神贯注,听启动。组合方 式:念动训练作为最核心的心理训练手段。 3.5.3自我暗示训练 表4 30米短跑跑和100米短跑成绩提高幅度对比表 教程程序为:教练员组织教学比赛,并在教学比赛前的几个 起跑的高强性心理活动阶段指导运动员运用自己的思想、词语 对自我的心理施加影响,以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意志和注意 力等心理活动,从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组合方式为:自我暗示 训练与注意力训练相结合。 3.5.4注意力集中训练 教学程序设计为:在训练中,必须增强队员的抗干扰能力, 提高注意力水平,通过变换训练法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锻炼 运动员在不同环境下的注意力。组合方式:注意力训练可与其他 三项任意组合,贯穿于其他三个心理训练手段中。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和起跑 4 结论 随着起跑规则的改变(零抢跑)和青少年运动员成绩的不断 提高,他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高,起跑心理训练对于青少年短跑 运动员成功起跑具有重要作用,短跑运动员起跑心理训练是一 个长期系统的训练过程,加强日常训练,是提高训练效果的保 技术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表明组合性心理训练 对于运动员掌握起跑技术并成功起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表2对照组与实验组心理素质训练后效果对照 证,念动训练、赛前自我暗示心理训练等等一系列心理训练组合 起来对于运动员掌握起跑技术并成功起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 用,是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成功起跑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夏伟恩,刘云,夏东茹.要重视赛前心理训练[J1.田径,1996 (02). 【2】林静.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其心理训练的方 法叽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3王强,3]彭玲群.影响田径运动员竞赛心理变化的因素及心 理训练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S1). 【4】付丽明. 广州体育学院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对比实 验[J].韶关学院学报,2006(09). 【5】文瑾.浅谈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心理训练[J].许昌师专学报, 表3 30米跑起跑测试和1 00米跑起跑测试相关数据对照表 2001(02). 【6】张龙,温志宏.短跑运动员起跑的心理特征及训练『J】.运 动,2009(02). [7】商亚民,武志鹏.田径新规则对短跑运动员起跑的心理影响 及训练对策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0(s1). 0n the Training Method of Youth Track Sprinter Start Psych0l0gicaI Quality Li Junyong (P.E.College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Shanxi 030024) Abstract:Teenagers psychological quality is in a period ofinstabiliy,Modem tsprint technical level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even if the”Alien”Bolton,and”Asian Proud”Liu Xiang such superstars have also start fouls in 100 m final of Daegu World Championship and indoor 60 111 hurdles of Stockholm Games,and lost the chance tO win the gold.No doubt, under the rule of zero false start,teenager sprinters mor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in starting,SO this paper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questionnaire survey,and experimental method,points out he negative psychology that exist in teenager sprinters starting,explores into the training methods and a series of training methods more effectively overcoming these bad psychological states,tO offer some reasonable method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teenager sprinter start psychological trianing. Key words:teenagers sprinter run psychological training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