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试卷及答案(精编)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试卷及答案(精编)

来源:刀刀网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试卷及答案(精编)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溃退(kuì) 屏息敛声 督战(dū) 残绝人寰 ..B.颁发(bān) 眼花瞭乱 遗嘱(zhǔ) 殚精竭虑 ..C.仲裁(zhōng) 摧枯拉朽 辱没(mò) 锐不可当 ..D.娴熟(xián) 震聋发聩 悄然(qiāo) 一丝不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前生活节奏快,信息传播迅猛,各种碎片化信息纷至沓来,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

B.如何在孩子面前维持权威性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因此,我们的父母有点儿不.知所措。 ...

C.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中必备的两个方面。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二者是相.辅相成 的。 ...

D.大道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两旁的高楼,鳞次栉比,好一派现代都市....景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B.针对各种交通乱象,滨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C.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 D.针对“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旅游的现状,我们要积极倡导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切忌不可拥堵。

5、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 )

A.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B.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

1 / 10

屈与挺拔。

C.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D.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 ②秦始皇时,博士只作顾问。

③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④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 ⑤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A.⑤②④①③ B.①⑤②④③ C.⑤④③①② D.①④②③⑤ 7、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攻亲戚之所畔。(《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____________________,不觉船移。(欧阳修《采桑子》)

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以诗入词,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中表现作者渴望早日收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李清照《如梦令》中描写景色迷人,令人乐不思“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弃书捐剑

项籍①少时,学书②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③怒之④。籍曰:“书,足

2 / 10

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⑤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注释)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②写字 ③项梁:项羽的叔父。④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⑤略:大概。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学书不成,去(离开,放弃) .B.剑,一人敌(敌人) .C.不足学(值得) .

D.又不肯竟学(完毕,完) .

2.下列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A.见渔人,乃大惊 .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乃记之而去。 .

D.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3.翻译句子

(1)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2)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4.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1)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2)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3 / 10

(3)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4)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5)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6)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7)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8)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4 / 10

(9)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10)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1)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请你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2.文中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对下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网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3)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4)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11)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5.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2、看社戏(节选)

王英琦 5 / 10

太阳还悬在西天沉着地燃烧,便已有前村后队的人,不绝地去赶戏了。 今晚出的戏码叫《老包坐监》。关于包公的戏,民间早已演得烂熟。最著名的当首推《铡美记》了。我小时看过这个戏的京剧,却丝毫不记得还有什么《老包坐监》。我生疑这戏绝不是包公戏的正宗嫡传,这又是当地人生造出来的老包新传。

姑不论戏码怎生地瞎编乱造,台上的老包却唱得十二分地卖力,血气沸腾,声贯丹田,包括那一招一式都功夫极深,成熟到家。豫剧毕竟姓豫。据说“”三十一年,河南密县有个崔庙,四个月竟连演了380个不同剧目,一时传为美谈。

作为中国“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剧,是拥有剧团最多的全国第一大剧种。它的腿最长,生命力最强。它不像京剧有那么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昆曲那样的高深古雅,它的全部特征个性,就在于它的不搭架子,不囿陈法,土极且又俗极。由于河南地处中原,五方杂居,便在客观上形成了豫剧兼收并蓄的优点。

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对豫剧感兴趣,毋宁说是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兴趣。生长在城市,过去只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过社戏,领略过那般“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的浑厚古朴的乡土气息。而今,我就寄生在这“荒村鄙邑”,夹杂在这拨散发着泥土味葱蒜味的乡下人中,这个中的滋味,确实是越咂摸越有滋味。

看至三分之一时,我忽地来了心血,抱着儿子转到了后台。但见伶人们有的在练拳脚,有的在念台词,旁边一个把眉毛扯得细弯弯的猫儿脸姑娘,正对镜将一只翠玉簪子,斜斜地插在油光水滑的发髻上。我来了兴致,凑上去想看仔细。这一细看不打紧,那脖上、耳根后,粗糙的皮肤,积年的老垢,全看个一清二白。再细看那粉墨上妆的家伙,连伪造的都不如。见那猫儿脸姑娘毫无忌惮地直往脸上抹,我终于憋不住搭腔了:“这东西对皮肤有害呵!”

猫儿脸姑娘一怔,望望我道:“没事儿,俺们用的就是这,惯了。” 话既搭上,我有意多问了几句。得知这是一个自发性的农村业余梆子剧团,哪儿有庙会往哪儿赶,东食西宿,四乡为家,有时连唱一个月也下不来。

说话间,我才注意到后台的另一端,支了个硕大无比的锅,锅边放着一案面条和青菜。我估摸这是给伶人们用的夜餐,却又觉得太寒酸了些。这些不经饿的面条青菜能挡什么事?能支补他们一晚上大功率的体力消耗么?

6 / 10

我心里酸酸的。这些伶人在台上演尽王侯风流事,替人儿女说相思,孰料,背后却包藏着生途的坎坷,世事的艰酸。

“妈,你看!”儿子蓦地打断我的沉思。顺着他的小手指望去,果见那边石头上坐着一青衣少妇,正在奶孩子,走上前去一照眼,竟是昨晚那个武旦——那个演“大刀王怀女”的女主角。

“这孩子多大了?” “六个月了。”

“你又演戏,又拖着个奶孩子,太辛苦了。”

她告诉我,她五岁便进了戏班,现在戏龄已二十年了。她在这个戏班是二号台柱,平时挣的钱,除了补贴家中二老,还要赡养儿子。

这时节,那孩子兀然地又吐又拉,弄得那女戏子一身满怀。“俺这孩儿这几天受凉了,老吐老拉……”她边说边打扫身上。我帮她抱孩子的当儿,留神到这孩子又黄又瘦,蔫蔫的一副没神样儿。

第三天晚上,猎猎地起了五六级北风。我揣了药,带了包儿子小时的裤褂,又匆匆赶到戏场,但见风雨无阻,戏场又是黑压压地坐满了人。一村演戏,众村皆至,我似乎很能理解这些乡下人戏瘾头之大。“百日之劳,一日之乐”,对于土生土长的他们,土梆子戏不仅是劳作之余的娱乐,且是一种文化给养,精神升华的表征。望着他们那大仰脖、圆瞪眼,全副投入的样子,我很生发一些感慨……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这“高粱棵里的玩意儿”,何以会有永恒的生命力?我似乎终于懂得了,从人生,从底层民众的角度去搞艺术,是最原始的,却也是最本质最不朽的这一伟大真理了。

我找到了那位女戏子,把药和衣服都给了她。她正要答谢,我忙止住了她。她要说的那些话于我不是酬慰,反是凝重和不能承受之伤感……

(有删改)

1.联系全文,简要概括豫剧的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作者说自己“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兴趣”,这也是本文的写作重点。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来表现“做戏的人”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4.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我似乎突然明白了……我似乎终于懂得了……”

7 / 10

你从作者的“明白”和“懂得”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云自小路飞起来了/爱是一首暖暖的歌 /让星空用幸福的微光照我们/让日月用快乐的明亮引我们/ ……

爱,是最美的语言,最温暖的歌。请以“爱,一首暖暖的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8 / 10

参:

一 A B C B A

①威武不能屈 ②以天下之所顺 ③无风水面琉璃滑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⑤中原乱,簪缨散, 几时收? ⑥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二 1.B 2.B

3.(1)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罢了。(2)然而最终被刘邦打败,是智力用尽了。

4.项羽年少时,学什么都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因此,长大后虽然也有雄心壮志,但最终因缺乏真才实学而导致惨败,这就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三

1.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吃苦耐劳、坚强、乐观的母亲。 2.(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

3.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 4.D

5.“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 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1.豫剧剧目繁多;生命力强;不搭架子,不囿陈法,土极且俗极;兼收并蓄;地域流派众多。

9 / 10

2.自然环境描写。“太阳还悬在西天”说明时间离天黑尚早,烘托了农民们想看社戏的热切心情,表现了他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程度之高。

3.①通过外貌描写(如猫儿脸姑娘),表现了艺人们实际境况的窘迫。②通过语言描写,(如与青衣少妇的对话),表现了艺人们生活的艰辛。

4.①豫剧不搭架子,不宥陈法,土极且俗极,兼收并蓄,不分调名,地域流派众多,适合各地农民的需要,是其生命力顽强的原因之一。②豫剧拥有“风雨无阻”的热情的广大农民观众,将其视为劳作之余的娱乐,是其生命力顽强的原因之一。③豫剧拥有一批不顾生活艰辛,“十二分地卖力,血气沸腾”,执着地追求艺术的朴实的演员,是其生命力顽强的原因之一。④从人生,从底层民众的角度去搞艺术,是最原始的,却是最本质最不朽的。⑤文艺要想枝繁叶茂,为大众所喜爱,必须接地气,接近人民大众。⑥人是需要精神生活的,一如本文中的村民对看社戏的渴望。 四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