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贸工业 NO.10,2011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1年第1o期 贵州温泉旅游开发研究 单延芳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贵州贵阳350002) 摘要:概述了贵州温泉旅游发展现状,并对贵州温泉旅游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贵州温泉旅游开发的思考意见, 旨在促进贵州温泉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贵州;温泉旅游;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0—0078—04 温泉旅游作为一种以健康为主题、养生和休闲功效为 屏一线以北,呈现出北多南少的分布特点。目前贵州的温 目的的时尚体验旅游方式在国内兴起并得以迅速发展。贵 泉旅游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贵州省已建和在建的温泉景区 州的温泉资源丰富、泉眼众多,分布于环境优美的自然山水 约2O多家,温泉旅游已经成为贵州旅游的一大增长点。按 之间,而且发展势头迅猛,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由于起点 照旅游开发的时间,可将贵州温泉景区分为三类:①开发时 低、起步晚,贵州温泉旅游与发达旅游地区的温泉游的差距 间较早,知名度较大的温泉景区。如息烽温泉、石阡温泉、 还是很大,温泉旅游开发缺少系统规划、资源利用不充分、 剑河温泉、绥阳温泉等。②新开发的温泉景区。以贵阳市 产品档次不高,温泉和相关产品的附加值较低,还未形成产 乌当温泉为代表,拥有御温泉、天邑温泉、保利温泉等众多 业。为了充分利用贵州温泉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提升 的温泉旅游经营实体。③已开采待开发的温泉 如2009 贵州温泉旅游市场竞争力,笔者选择该课题对贵州温泉旅 年开采成功的湄潭温泉,温泉所在地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游进行研究。 是打造生态旅游,建设温泉度假村的最佳场地;享有“千里 1贵州温泉旅游发展现状 乌江第一汤”美誉的思南温泉l、2号井探水成功,至此,思 贵州温泉资源比较丰富,分布面广,全省九个地、州、市 南温泉出水量已达4800吨,这意味着思南已经具备国内特 都有温泉出露,较集中分布于六盘水、平坝、贵阳、福泉、玉 大型温泉开发的资源基础,其水温、流量、水质和自然环境 型停车场、游乐场。3.开发强度要严格控制,景区、景点不 范。我国先后颁布和实施了大量与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法 能设置太多,每目的游客人数要在环境容量一下。在 律、法规。如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保护区内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要既满足游客的旅游需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等。但随着我国自然保 求,也给自然保护区带来相应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护区规模不断扩大,保护对象日益复杂,保护与开发、保护 3.2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加强管理 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现行自然保护区法有一定局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限性,需要制定和颁布具有更高约束效力的综合性自然保 由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自然保护区 护区法。龙胜县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使用于 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管 彭祖坪自然保护区的地方性法规,以确保彭祖坪景区能够 理。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其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健康有序的发展。 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在景区的管理 彭祖坪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 过程中要调动社区的力量,将保护区的生态旅游项目与社 价,应做到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平 区发展计划融合起来。尽量将旅游发展为一项不破坏资 衡。综合发展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保护是一个长期的复 源、能促进社员生活与文明提高的适宜产业,因此在对彭祖 杂过程,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和保护中需要支持、立法 坪自然保护区进行规划时,尽可能考虑利用当地的人力、物 的完善、科学合理的旅游的开发与规划、公众保护意识的提 力,使当地的群众能参与到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高等多方面的努力,最终实现彭祖坪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 3.3 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应提倡开展生态旅游 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是在保护资源和环境基础上来开展的一种旅 游活动,其前提是保护。生态旅游,就是让游客在良好自然 参考文献 环境中游览、度假、疗养;同时认识自然,了解生态,丰富科 [1]中国绿色时报.我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达1766处EN].中国绿 学知识,进而增强保护环境意识,更自觉地关爱自然,保护 色时报,2008,4,(1). 环境。可见,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旅游 [23宁召民.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EJ].北方园艺,2008. 方式,它同传统旅游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生态旅游必须具 (3). 有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彭祖坪自 [3]谈晓 试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策略EJ3.消费导-T0, 2009,(1). 然保护区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上要尽可能多开发生态旅游相 [4]王洁,赵蔚霞,黄华.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J].内蒙古环 关的项目,保护生态环境。 境科学,2009,(4). 3.4加强立法。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5]牛浩.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林业 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 科技。2007,(2). 现代商贸工业 NO.10.2011 Modern 13usincss Trade Industry 点,造成产品同质化倾向严重。 (2)温泉真实性的迷惘。 2011年第1O期 在贵州省乃至全国都非常具有资源优势。 2贵州温泉旅游开发SWOT分析 2.1优势 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入探访,绝大部分游客都认为贵阳 周边温泉景区的水质不是真的或不完全是真的温泉,说明 游客对这些温泉的真实性存在普遍不信任。针对贵阳近郊 温泉为什么在游客心中感觉不是真温泉的疑问,笔者通过 (1)丰富的地热资源。 据地勘资料表明,贵州地热为水热型资源,储量较丰 富。目前已查明全省范围内出露温泉露头119个,其中天 然温泉82个,人工温泉37个,带有温泉旅游洗浴性质的15 /年;地热井37口,初步研究全省尚有具备开发条件的地热 走访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游客并不清楚温泉的真正定 没有获得“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感受,就认定这些温泉景区 处、饮用性质的13处。天然温泉流量4228.60×104立方米 义,很多游客对温泉浴的美容疗养价值期望较高,当洗浴后 田热储构造22个;在已初步估算18个圈定的热储构造中, 有经济价值的隐伏地下热水资源量6968.1×104立方米/ 的水不完全是温泉水。②很多游客特别是贵州当地游客普 遍对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石仟温泉这些开发历史较早的温 年。地热流体总资源量21196.7×104立方米/年。可见,在 贵州美丽的青山绿水间蕴藏了大大小小的温泉,并且这些 地下水资源蕴藏量大,埋藏深度适宜,热水中含有对人体有 益的微量元素,从而使得贵州的温泉资源品级高,具有极大 的开发价值。 (2)水量大、水质好。 贵州温泉普遍具有水量大、水质好的特点。如贵州思 南鹦鹉溪镇白盐井温泉、水温可达58.2度,日出水量达 2460吨;息烽温泉的水温常年保持在53℃一56℃,并且地 下储量丰富,单以目前的泉眼,昼夜涌出的地面的天然热水 可达4吨多。更值得一提的是贵州温泉水质非常优良,含 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具有医疗保健美容功效: 如剑河温泉泉水中含有氡、硫、铁、钾、钙、偏硅酸等多种矿 物质,为稀有的高热氡硫温泉,具有消毒,去疾,健肤之功 效,享有“苗乡圣水”之美誉。 (3)温泉地风景优美,文化多彩 贵州温泉大多都处于风景优美的旅游区,融合了山、 水、峡、泉、林、洞的美丽景观,极具旅游开发价值。游客不 仅能感受温泉带来的润泽细滑,更能欣赏到奇山秀水自然 之美,呼吸到清新洁净的空气,感受多元文化之魅力。如素 有“泉都”之称的石阡不仅温泉资源丰富,而且历史悠久、景 色秀美,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名胜,保存了大量 的古建筑群。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温泉分布在少数民族聚 居区,多次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与温泉资源融于一体,形成 了当地独特的温泉洗浴文化。如贵州剑河地区至今仍保存 有苗族男女原始古朴的温泉裸浴的习俗,温泉、美景、民族 历史文化共同勾画出一幅自然和谐的画卷。 2.2劣势 (1)温泉旅游开发特色不强。 温泉旅游地域特色不强,开发重复性是贵州温泉旅游 的一大问题。贵州很多温泉旅游景区在开发模式、产品开 发、服务管理等方面都大同小异,很难让游客留下深刻的影 响。为了追求新奇和特殊体验,不少贵州游客利用长假选 择到四川泡海螺沟温泉,追求泡着温泉欣赏雪景的特殊体 验,或选择到云南感受火山温泉。贵州温泉连贵州人都留 不住,怎样去吸引外地游客呢?归根到底还是我们没有认 真研究市场,缺乏对游客的市场需求和不同游客群体的心 理和消费特征的研究,盲目照抄照搬,设计的产品缺乏个性 化特色化,没有深刻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内涵,没有鲜明的亮 泉了解度和信任度较高,而对新开发的温泉因为不了解所 以不予信任。③目前贵阳近郊每一处温泉景区大多拥有的 温泉洗浴池平均都在2o、3O个,当看到这么多数量的温泉 池,游客不禁疑惑温泉的涌出量能够满足这样的开发规模 吗?是循环再利用水或是自来水?④温泉景区缺乏宣传和 知识讲解。除了在景区大厅悬挂的一些简要文字说明,景 区无论是在软件还是硬件上都没有通过更直观更形象地向 游客传达温泉真实性。⑤缺乏系统、完整的行业标准。贵 州目前还未成立专门的温泉旅游协会,也没有正式的温泉 旅游服务场所等级划分与评定、SPA经营场所等级划分与 评定,温泉旅游产品由于缺失行业标准和监管力度,使得一 些企业暗中“烧热水”、“循环用水”。 (3)缺少温泉旅游精品。 从贵州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温泉旅游发展迅速,市场形 势大好,但温泉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品牌效应还未凸显,缺 乏温泉旅游精品。从调查中发现,游客普遍熟悉的贵州温 泉品牌集中在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石阡温泉等历史悠久的 温泉,这些温泉水质好、环境优美,其地方人文历史悠久丰 富,但受制于投资不足、交通不便、配套设施单一陈旧以及 娱乐性较弱,所以并不是游客心中的旅游精品。可见打造 贵州温泉旅游品牌建设是今后温泉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提升贵州温泉整体竞争力的必要举措。 (4)温泉门票经济仍占主导。 通过在贵州各大温泉地走访发现,门票收入仍是温泉 景区的主要经济收益。以贵州省著名的息烽温泉为例, 2010年息烽温泉景区总收入约1300多万元,门票收入约 780万,占总收入60 ,住宿收入约325万元,占总收入 25 ,餐饮收入约195万元,占总收入15 ,娱乐收入几乎 没有。可见,门票收入在息烽温泉的收人中所占比重最大, 而餐饮消费、娱乐消费所占比重过小。这种门票经济在贵 州其他温泉景区也同样存在,一些新开发的温泉景区虽建 有中高档温泉酒店等配套设施,但住宿餐饮的标价让大众 游客觉得过高无法接受,对于消费能力强的高端游客而言 又觉得这些酒店的设施服务不具备高品质和吸引力,不能 获得尊贵享受体验,所以很多游客只是泡温泉而不进行其 他消费。此外,贵州温泉景区对体验性、娱乐性强的项目设 计非常少,至今还没有一个温泉景区拥有大型综合性的室 内外水上温泉乐园,推拿按摩在很多温泉景区也只是一个 点缀,并未结合养生推出特色项目。所以贵州温泉旅游开 7 )一一 NO.10,2O1l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1年第l0期 发主要还是凭借温泉资源,并未实现温泉旅游产业经济。 (5)温泉企业员工素质不高。 发、建设中。尤其是贵州周边省份云南、四川、广西等地的 温泉旅游开发时间较早、在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和营销上都 并已创出品牌,这些省外温泉对贵州温泉旅 贵州温泉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新生力量,掀起了投资 有丰富的经验,开发建设的热潮,然而蓬勃发展的贵州温泉旅游却面临着 游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云南的地热天然露头在全国排名 人才缺乏,人才瓶颈问题非常突出。通过走访,笔者发现贵 第一位,温泉资源优势巨大,而且温泉资源的开发水平也越 州大多数温泉景区的服务员在温泉专业知识方面普遍匮 来越高,涌现了像柏联SPA、腾冲热海等一批有规模、有实 力、有品位的温泉旅游服务企业;四川拥有丰富的温泉资 乏,当游客询问温泉水的矿物质成分或有何疗养价值时常 常语塞,对所在景区的企业文化、温泉产量等也说不清楚, 而且工作人员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谈不上热爱,因而对游客 的服务态度也很一般,谈不上热情周到。究其原因,主要有 几个方面:(1)温泉景区不重视员工培训,很多员工招聘进 源,并努力将温泉旅游打造成继大熊猫、九寨沟、峨眉山等 众多世界级旅游名片之后的又一张“旅游王牌”;广西玉林 利用自身丰富的温泉资源,整合各种文化因素,构建桂东南 温泉养生休闲度假旅游带,打造“中国温泉养生天堂”。可 来后只是对服务技能简单培训后就直接上岗,根本没有受 到系统的专业培训,特别是温泉文化知识的培训。(2)企业 人事管理存在问题,员工薪酬微薄,没有获得情感管理,员 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较低。所以员工流动性很强,无法凝聚 一批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人才队伍。(3)目前的旅游学校 或学院,在开设的旅游专业课程中对康体休闲娱乐项目重 视度不够,毕业的学生在这方面的专业素养仍很欠缺。 2.3机遇 (1)广阔的市场前景。 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已经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从贵 阳市旅游局获悉,2009年春节期间,温泉旅游异常火爆,温 泉企业在节日期间推出特色服务活动,很多市民选择泡温 泉成为了一项主要的休闲旅游项目。2009年黄金周期问, 温泉企业共接待游客40865人次,同比增长29 ,收入364 万元,同比增长30 。此外贵州至广州的快速铁路动工修 通后,贵州到广州最快只需三个小时,更多的沿海游客来到 贵州;贵州省规划和将要开工建设的两条高速公路在石阡 县交汇,让石阡的区位得到彻底改变。交通的发展必将为 贵州温泉旅游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2)大力支持。 贵州省已经充分认识到温泉旅游对于发展贵州旅游的 重要意义,十分重视温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贵州省温 泉旅游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副王富玉在会上提出, 进一步加快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是弥补贵州省冬季旅游产 品不足、调整全省旅游产品结构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旅游 大省、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需要。目前全省已全面启动温 泉旅游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由省地矿局编制的《贵州省地 下热水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并上报省审批,根据规划,2015年前完成以贵阳、遵义、 毕节为中心的1万6千多平方公里的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开 展地热异常区地热水资源调查评价等13个重点项目,并打 造30到4O处温泉旅游度假产品。此外,贵州省各级都 比较重视制定温泉相关产业发展,这一切为贵州省温 泉开发和温泉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2.4威胁 温泉是一种异类资源替代性弱而同类资源替代性强的 旅游资源,因而温泉旅游地开发的模式易呈现同质化的趋 势,旅游地空间竞争异常剧烈。据统计,我国已建成的温泉 旅游场所有2500多处,还有数百个温泉项目正在策划、开 一8O一 见,贵州省周边省份都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而且各省都在 致力于温泉旅游的深入开发,如何走出温泉旅游形象遮蔽, 突出贵州温泉旅游的独特优势,吸引客源,是贵州温泉旅游 面临的很大挑战。 3贵州温泉旅游开发思考 (1)品牌建设差异化。 现在贵州的温泉景区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但每个 景区的特色却是模糊化,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都较小。贵 州温泉要想在较短时问塑造品牌形象,获得游客的认知,必 须实施差异化品牌战略。从世界著名的温泉品牌来看,每 一个成功品牌都有自身的独特差异性,并利用这个差异来 打动游客,让游客青睐并且迷恋。所以贵州温泉应结合自 身优势及市场需求多元化进行品牌定位,走差异化经营之 路。如开阳的马岔河温泉开发优势在于景区自然环境极为 优越,温泉、峡谷、溶洞、溪流和田园风光形成一幅美丽的画 卷,而且温泉出水口水温恒定为4O度,不需调温便可直接 沐浴,所以温泉景区的品牌形象可定位于生态休闲温泉度 假区,宣传口号“生态温泉,心灵之旅”。 (2)温泉真实性的有效沟通。 笔者认为贵州温泉旅游正处于发展期,游客对温泉真 实性的认识非常迷茫,更需要经营者将其温泉真实性文化 充分地展示。例如在“泉都”石阡建立一个大型的温泉文化 博物馆,让游客对温泉文化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此 外,建议景区将泉源、涌出量、水质、水温等信息采取合适的 方式予以公布,如播放当年开采温泉的资料片、泉眼的保护 性开放等等。而且一些景区经营者对温泉特性并不懂行, 将一些本是旅游热点、亮点的要素错过了,如贵阳市乌当区 的御温泉含有丰富的铁成分,呈现血红色,原本可以设计出 非常出色的血红景观,然而如今的温泉水被过滤得清澈透 明,相比之下,日本别府温泉的血池地狱就是以血红色为卖 点。马岔河温泉开采时流出大量如黄泥浆的水,人们认为 是脏水不能用白自流掉了,其实这种泉水富含铁元素和偏 硅酸、纳、氟等元素,非常有益于人体健康。可见,贵州温泉 旅游发展中急需温泉真实性文化的展示与传播。 (3)提高温泉旅游从业人员素养。 贵州急需培养一批温泉休闲旅游产品研发、休闲旅游 营销策划、休闲服务管理等综合性人才。在这方面,贵州可 以向珠海的御温泉学习,御温泉为满足对温泉旅游人才的 需求,采取了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订单方式,建立了温泉 现代商贸工业 NO.10,2011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1年第1O期 旅游从职高班、大专班、本科班、乃至硕士进修等培训体系, 娱乐节目动静结合,养生休闲与游乐体验搭配,能够极大地 为企业与行业的发展构筑了一个人才培训的基地,这种办 增强温泉度假村的整体吸引力并提高综合收益,如在淡季 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成熟的 推出夏季温泉塑身美容等主题活动等。而且目前的贵州温 实践能力。贵州温泉景区完全可以和贵州高校如贵州师范 泉景区还没有一个真正高规格的SPA会所,这也使得贵州 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等实行校企合作的方式,学校为其 温泉景区竞争力削弱。可见,只有增加温泉旅游体验性项 提供学术支持、员工培训;温泉景区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 目,才能进一步增强温泉景区的吸引力。 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共同实现双赢。此外,要想建立一流 的温泉景区,首先培养一流的工作员工。“以人为本”不仅 (6)合理开采、保护性开发。 温泉是难再生资源,如果不合理利用,过度浪费,百年 是对游客,也必须对自己的员工,只有将员工冷暖挂在心・上 甚至几十年之后,宝贵的温泉资源将会枯竭。贵州温泉旅 才能换来员工对企业的无限忠诚,“情”式管理获得“情 式 游绝不能被开发的热潮冲昏了头脑,不要为一时之利做出 服务,尊重员工、尊重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营造 祸及子孙的事情。当前很多地方一旦发现了地热资源,马 吸引人才和发挥人才潜能的工作环境。 (4)注重细节、服务创新。 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温泉旅游景区的建设正是如此,只有 注重细节管理,把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做细,才能为客户提 供一流的服务。笔者在走访中发现,贵州的温泉景区在细 节化管理与服务方面还有待改进。例如在天邑森林温泉 区,它拥有两个核心泉区:养生汤、美容汤。这两大泉区分 别位于左右两个林区,是营造人与自然亲密接触意境的主 要汤泉,但距离大厅有一些距离,而且因为是位于山坡下, 所以第一次来玩的游客很难~眼看到。园区内虽然也有一 些标志牌,但不够醒目清楚,而工作人员也没有对游客进行 介绍,所以竟有不少游客游程结束后还不知道这个景区最 为核心的汤泉。可见该景区的线路标志传达性这一细节就 做得不够好,建议在游客进入泉池前的更衣间里就贴上各 种醒目的园区介绍示意图,服务员应主动给予介绍。此外, 应根据温泉游客需求对传统服务规范和程序进行重新设 计,形成温泉特色服务。例如为游客提供装手机的透明塑 胶袋,方便客人接听电话;还有为长头发的游客提供盘发的 发圈或浴帽,避免客人的头发浸泡在水中;为幼儿和老人设 置专门的更衣间;主动帮助游客换领浴巾等等。通过追求 人性化的服务细节,为游客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旅游环境, 提升旅游竞争力,这正是改变贵州温泉旅游景区同质化的 制胜法宝。 (5)增强温泉旅游体验性,改变门票经济。 创建一个大型温泉旅游度假区,其开发建设的投资是 很高的,所以很多景区都是靠高门票、高消费来收益,贵州 新开发的温泉景区票价普遍也较高,如泉天下温泉区的票 价是128元,保利温泉的票价是98元,其他温泉景区的票价 也起码在5O、6O元以上。而在旅游两大环节“餐饮、住宿” 方面效益不高,归其原因:不少景区虽设有餐厅可提供点餐 或自助餐,但餐饮无特色而且价格很高,所以大多数游客都 选择在温泉景区外就餐。温泉酒店也因为高额的价格使得 很多游客放弃在景区住宿,调查中发现温泉景区的酒店入 住率除了过年期间较高外,平时入住率偏低,大部分房间闲 置。所以温泉景区主要还是门票经济,其他综合消费所占 比例太小。“门票经济”意味着贵州温泉消费没有叫得响的 品牌,没有好项目、好品质、好服务。贵州温泉旅游景区的 长足发展必须在“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打造,也就是温泉 +餐饮+住宿+综合娱乐,而不是只依靠“泡”消费。例如 景区的餐饮不要一味抬高价格,而是追求餐饮特色,还有将 相对静态的温泉泡浴与多种动感游乐项目结合起来,创新 上就想到了温泉旅游开发,急着宣传造声势、找投资上项 目。事实上不是拥有地热资源的地方都适合开展温泉旅 游,如果市场不成熟、交通不便、资金不足等条件,建议 不要盲目引资进行开采开发,而是重点放在调研勘查上,作 为储备温泉旅游资源。确定开发的温泉项目也非一蹴而 就,要针对市场及自身条件开发相应规模的温泉旅游景区, 如一些处于偏远山区且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热资源要开发 温泉景区,就不能盲目模仿抄袭大型现代综合温泉度假区 的建设,否则资金投入过多而且失去了自身的特色,还有可 能对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破坏。此外,地热开采要注重环 境保护,要求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进行开采,不得破坏地热 资源和有观赏价值的地热地质景观,防止地质灾害、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实行总量控制和限量开采,确保地热资源品 质优良。总之,贵州温泉旅游开发必须在省级总体规划的 指导下,各地方温泉开发也须认真编制详规,将温泉旅游纳 入到贵州省及地方的旅游发展规划中来,并在获批后通过 强有力的监督下严格执行。只有、企业、社会都重视对 温泉及温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开发、科学开采及有效管理, 才能保证贵州温泉旅游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向云波,徐长乐,彭秀芬.开发云南温泉旅游的思考[J].产业观 察,2007. E2-1王冠贤,保继刚.温泉旅游地特性及空间竞争分析——以从化新 旧温泉为例E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12):23—6. E3]王艳平主编.温泉旅游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7. .E43宋林琳.重庆温泉旅游发展与研究述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7. [5]毛丽娅.温泉文化与四川省温泉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J].四川地 质学报,2005,(3):25—1. E6-I赖良杰,王瑞红,辜寄蓉.论温泉旅游的创新开发[J].曲靖师范学 院学报,2005,(7). E73高鹏,刘住.时发展温泉旅游的建议口].旅游科学,2004,(6). E83傅红,罗谦,周波.浅谈温泉特色景观创造[J].城市规划与环境建 设,2004,(24):3. [9]王艳平.温泉旅游真实性研究[J].旅游学刊,2006,(1). E103若水.广东温泉旅游显现“人才洼地”效应[N].中国旅游报, 2005,(5):25. El13朱颖.返璞归真和与时俱进——温泉旅游开发的抉择[J].枣庄 学院学报,2010,(4):27—2. E123朱玉华.福州温泉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模式研究ED-I.中国知网, 2006. [13]王剑,彭建.产品转型背景下贵州温泉旅游刍议[J].贵州社会科 学,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