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版第九册语文教材
5、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3、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准确、鲜明、生动。 【教学重点】
1、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抓住景物特点仿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
学习体会“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指导学生把事物特点写具体。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这是一篇游记,那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指名说老师出示课件。 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作者详细描写了哪些地方?那么给作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哪儿?
板书(孔隙)
过渡:那孔隙有什么特点?给作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作者又是怎样写具体的呢?
二、学习孔隙一段,体会特点和写法
1、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孔隙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画出相关的语句。 2、汇报交流:指名说。 出示课件:
⑴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提问:是怎样小的小船?只能并排仰卧两个人,说明小船宽还是窄?通过船的窄写出孔隙的什么特点?板书:狭窄 再读读这句话,体会。齐读这句话
⑵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指名谈体会,引导:为什么是好奇的心情?抓“仰卧”一词体会。
出示换词比较句体会孔隙的低和矮,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靠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自己读句子,指名读。
(3)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
子。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什么?(感受)通过感受写出孔隙的狭窄、低矮。板书:低矮
为什么用上“似乎”?体会用词准确、真实. 3、出示孔隙图片体会特点。互相读句子
4、再次整体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孔隙狭窄低矮的特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易理解、形象、具体、身临其境)小组交流
归纳总结写法:板书:借助其他事物 自己的感受和心理活动
(1 )抓住事物特点,借助其他事物描写本事物特点 (2)运用自己的感受和心理活动把事物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三、指导仿写
1、出示仿写要求:从下面的两句话中任选一句或自己选一个内容, 学习描写孔隙的方法,把意思写具体。 (1)天真热! (2)这里真热闹! 2、审题
(1)读完题目要求,你觉得要提示大家什么?
提示:可以用一种方法,也可以用两种或与其他方法结合运用。 学习孔隙的什么方法呀?看黑板
(2)具体指导:比如:要写出天热特点,我们可以借助哪些熟悉事物来写呢?有什么感受呢?
(3)自选内容,写一个事物的某个特点。 公交车上人真多呀!路上的车真多呀!
再次提示:写一段话,有一定条理。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段式。 3、动笔写。
4、反馈评价:指名读,哪写得好?哪要改进? 六、布置作业 修改短文 【板书设计】
5记金华的双龙洞
狭窄 借助其他事物 孔隙 自己的感受和心理 低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