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目前,我国人口中,高血脂症达1.6亿,高体重达2亿,高血压1.6亿,高血糖4000万,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已成为死亡原因的第一二位,且快速增加出现年轻化趋向,研究表明:年轻化77%归因于高血脂。还显示... 高血脂症的自我防治
目前,我国人口中,高血脂症达1.6亿,高体重达2亿,高血压1.6亿,高血糖4000万,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已成为死亡原因的第一二位,且快速增加出现年轻化趋向,研究表明:年轻化77%归因于高血脂。还显示:1:2,即血胆固醇降低1%,冠心病发生的危险降低2%,更加说明其重要性。由于血脂在血液中以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所以有人把高血脂症称为高脂蛋白血。高血脂症由于脂代谢异常,损害是全身性的,除了引发脂肪肝、肥胖、糖尿病、胆石症、胰腺炎、胰腺癌、肠癌外,最重要的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栓形成,一旦血栓塞在心血管会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塞在脑血管会发生脑梗死(脑中风):塞在下肢血管,发生间歇跛行、坏死:塞在眼睛视网膜动脉,发生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由于高血脂75%没有明显症状,不易察觉,易被忽视,危害极大,可以说它已成为人类最凶险的杀手。
一、哪些人容易发生高血脂症? 1、有高血脂家族的人。
2、有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脑中风的人。 3、高体重特别是肥胖的人。
4、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如吃肉多,运动少,吸烟等。 5、有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人。
二、发生高血脂一般有什么特点?
1、年龄、胆固醇、甘油三酯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到60岁以后开始下降。 2、性别,女性40岁以前低于男性,绝经后开始升高并开始超过男性,特别是甘油三酯,可能是女性发生冠心病的最危险因素。90%甘油三酯升高的女性都可能会发生冠心病。
3、职业,脑力劳动者较体力劳动者高。
4、体重,肥胖与甘油三酯高紧密相关,临床发现瘦人不一定不会发生高血脂症,若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增高,简言之高的降低,低的增高,易患心脑血管病。
5、季节,血胆固醇秋高夏低,甘油三酯春高秋低。
三、怎样发现高血脂症?
由于75%症状不显,易被忽视,定期常规抽血检查(至少一年一次),是最简单最快速的方法。
四、发现高血脂怎么办?
发现血脂高,既不要紧张,也不要满不在乎。因为血脂异常是冠心病、脑中风、下肢血栓塞的危险因素,而且由于脂毒性作用,使胰岛功能受损,可能还会引发糖尿病。这些病发病率高、病情重、危害大,应高度重视。 1、注意是否真高
发现一次增高,应在2周后复查一次,必须空腹12小时以上,抽取前臂静
脉血,且空腹前晚餐忌食高脂食物,结果仍超过标准,才能认定异常。 2、血脂控制标准mg/al(mmol/L)
总胆固醇(TC):<220(5.),理想为<200(5.13)。 甘油三脂(TG):<200(2.25),理想为<150(1.69)。 低密度脂蛋白(LDL):<140(3.59),理想为<120(3.08)。 高密度脂蛋白(HDL):>35(0.9),理想为>40(1.03)。 对已患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理想标准为:总胆固醇 (TC):<180(4.68),低密脂蛋白(LDL)<100(2-6)。 3、血脂高调整的策略: 首先是非药物疗法
(1)饮食合理,营养平衡。原则是保持正常体重,注意“四低一高”饮食:即低糖,不能吃过多甜食,每日糖量不超过10克;低脂,脂肪占全天热量20%以内,每日油量不超过25克;低胆固醇,避免食用蛋黄、肥肉、动物内脏、蟹黄等,每日胆固醇量不超过300毫克;低盐,每日不超过6克;高纤维素食物:多吃杂粮、豆类、海带等。蔬菜水果每日500克左右。 (2)坚持体育锻炼,每日至少30分钟以上快走等有氧运动。 (3)避免紧张激动,保持良好心态。 (4)戒烟限酒。 其次是及时就医
非药物调节无效,应及时就医,选择药物调节,如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等,按医嘱规范用药(他定类药物不仅降低坏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还可缩小班块,稳定班块,对预防心脑梗死意义很大)。
高血压病的自我防治
高血压病是引发脑中风、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无声杀手”之称。
高血压病的特点有“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而人群中却存在着“三低”(知道自己血压高的比率低、知道患高血压吃药或坚持吃药比率低、吃药但血压控制得好的比率低),这种“三高三低”现象,关键还是没有引起重视或因“忙”而忽视,或不难受就不吃药、不愿用药、不规律用药的“三个不”而引起的。世界卫生组织(WHO)郑重呼吁:人人行动起来,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无声杀手”高血压病。
一、怎样及时发现高血压病?
1、无症状,至少半年测1次血压,正常血压是<130/85毫米汞柱,理想血压是<120/80毫米汞柱。血压在130~139/85—毫米汞柱是正常高限,就应该注意了。多次测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压了。 2、有症状,如头昏、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肢体麻木等症状,要及时测血压、求医。
二、学会正确测血压:
1、要避免精神紧张,平静休息10分钟后再测量。
2、要做到四个固定:(1)固定时间。正常血压一天24小时会也有动态波动,
上午6—10时和下午4~8时各有一个高峰,测血压应固定不同日的同一时刻。(2)固定位置。坐和卧的血压不一样,一般坐姿方便,便于观察。坚持一种位置,利于长期观察。无论何种位置,所测臂部应与心脏在一个水平面。(3)固定左或右手臂。因血压有差别,不能今天测左手,明天又换右手,以固定左手为好。(4)固定袖带在肘关节上方2厘米处,不紧不松,以用力方可塞进指头为宜,否则血压差别较大。听诊器不要插在袖带内。
3、要听准看清。充气听不到血管搏动声后放气,以第一次听到搏动声为收缩压,继续放气,当搏动声突然由大声变为小声定为舒张压。
4、要多次测。发现血压高,不能测一次就认定血压高,应连续几天多测几次。世界卫生组织标准(WHO)规定(毫米汞柱):收缩压□140,舒张压□90,才能定为高血压;130~139/85—是正常高值;<130/85为正常血压;<120/80为理想血压。
5、要学会对千帕(kPa)和毫米汞柱(mmHg)换算。简便方法为
1kPa=7.5mmHg;护理统计源心算法为mmHg加倍再加倍,除以3再除以10,所得即kPa值。如收缩压120mmHg,加倍240,再加倍480,除以3是160,再除以10,所得16,即kPa值。反之,血压kPa,乘以10再乘以3,减半再减半,即得mmHg值。或用电子血压计测量。
三、发现高血压怎么办2
1、不要紧张,连续三天每天相同时间测量血压数次,以明确是否真高。 2、找一找是什么原因引起高血压。 3、查一下有无高血脂和糖尿病。
4、查清有无心、脑、肾损害及相关病。
5、采取健康八句诀:心态平和、生活规律;戒烟限酒,营养均衡;低盐低脂,多吃果蔬;控制体重。适度运动。 6、坚持规律用药,平稳血压。 7、学习掌握防治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
四、怎样预防高血压病?
预防准则是:一戒、二减、三限、四加。 一戒
戒烟烟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吸一支烟可使心跳增加5-20次,并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10毫米汞柱。 二减
一是减压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均易引起血压升高,必须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开朗。
二是减肥肥胖体内脂肪多,易导致动脉硬化,血管阻力增高,诱发高血压发生。 三限
限糖和油糖油增加热量,过多易肥胖,引发动脉硬化,血压增高。应少吃甜食,每日食白糖不宜超过10克,脂肪不超过50克(含植物油25克)。吃饭不宜过饱,宜七八分饱。
限盐盐多使体内钠与水大量积聚,心脏负担加重,血压上升,每天食盐不宜超过6克。
限酒少量饮酒可扩张血管,过多则会促进儿茶酚胺迅速增加,儿茶酚胺正是引发血压升高的元凶。限酒量,每天白酒50毫升,葡萄酒150毫升,啤酒250毫升。 四加
加多蔬菜、水果的摄入量每日保持500克。 加多饮水量每日保持6~8杯水,保持大便通畅。 加强规律生活保持良好的睡眠,每日8小时,中午小憩。
加强锻炼身体每日至少30分钟快走(约3000米),或做其它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