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六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主动卧位
2.被动卧位
3.被迫卧位
二、填空题
1.病人长期卧床,易出现、、、等不良后果,有些病人可出现、等并发症。
2.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应取卧位,头部需,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而引起或并发症。
3.中凹卧位适用于病人,应抬高头胸部约度(角),有利于;抬高下肢约度(角),有利于。
4.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采取卧位,由于重力作用使位置下降,容量扩大.
5.急性左心衰竭病人采取卧位,可使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的盆腔脏器内,使减少,从而减轻瘀血和负担。
6.妊娠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应取位,可减轻,降低冲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7.帮助病人翻身时,不可,以免擦伤皮肤,应将病人身体稍,再行翻身;两人协助翻身时,注意动作.
8.保护性制动措施只能使用,要使肢体处于,并保证病人和.
三、病例讨论题
刘女士,55岁。因重度心力衰竭,呼吸极度困难,不能平卧,烦躁不安。问:
(1) 护士应为其安置什么卧位?
(2) 采取此卧位的作用是什么?
(3) 如何为病人安置卧位?
四、简答题
1.腹腔手术后病人应采取哪种卧位?为什么?
2.帮助病人更换卧位应注意什么?
3.使用保护具时应注意什么?
五、选择题
(一)A1/A2型题
1.全麻术后未清醒的病人采用去枕仰卧位的目的是
A.有利于静脉回流B.防止颅内压降低C.防止呕吐物流人气管
D.减轻伤口疼痛E.减少局部出血
2.有关减轻病人痛苦的护理措施的描述,错误的是
A.端坐位可减轻呼吸困难B.俯卧位可减轻臀部伤口疼痛
C.中凹位可减轻肺部淤血D.半坐卧位减轻腹部手术后伤口疼痛
E.肢体蜷曲可减轻腹痛
3.胃癌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
A.减少局部出血B.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C.减轻肺部淤血
D.使感染局限化E.有利于呼吸
4.腰椎穿刺后6小时内让病人采取去枕仰卧位的目的是
A.防止颅内压增高B.防止脑缺血C.防止颅内压降低D.预防颅内感染
E.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
5.急性左心衰竭的病人,应采用的体位是
A.去枕仰卧位B.中凹位C.左侧卧位D.半坐卧位E.右侧卧位
6.心包积液、呼吸极度困难的病人应采用的体位是
A.头高脚低位B.端坐位C.半坐位D.侧卧位E.仰卧位
7.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术后2天的病人应采用的体位是
A.俯卧位B.端坐位C.仰卧位D.头高脚低位E.—半坐卧位
8.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应采用的体位是
A.端坐位B.俯卧位C.头高脚低位D.仰卧位E.半坐卧位
9.病人头部有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后,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
A.膝胸位B.俯卧位C.侧卧位D.仰卧位E.半坐卧位
10.为矫正子宫后倾及胎位不正可采用的体位是
A.俯卧位B.端坐位C.膝胸位D.头高脚低位E.半坐卧位
11.膀胱镜检查时,应采用
A.截石位B.端坐位C.头高脚低位D.膝胸位E.半坐卧位
12.颅内手术后,剧烈转动头部可引起的并发症是
A.脑栓塞B.脑疝C.休克D.脑干损伤E.脑出血
13.帮助乳腺癌根治术后带有引流管的病人翻身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翻身后更换伤口敷料B.翻身前必须夹紧引流管
C.两人助翻身时手的着力点分别在肩 腰、臀和膝部D.翻身后上腿伸直,下腿弯曲
E.病人只能侧卧于健侧
14.因病情需要,须防止病人坐起时,应使用
A.支被架B.床档C.约束带固定双肩D.约束带固定膝部
E.约束带固定手腕及踝部
15.病人在全麻下行开颅术,术后已清醒,应采取的卧位是
A.平卧位B.半卧位C.侧卧位D.头高脚低位E.头低脚高位
16.护士一人帮助病人移向床头时,下面做法不妥的是
A.摇起床头支架B.将枕头横立床头C.病人仰卧屈膝D.嘱病人双手握住床头栏杆
E.护士一手托住病人肩部,一手托住病人臀部,协助病人移向床头
17.两名护士协助病人移向床头时,下列做法不妥的是
A.两人站在床的两侧B.一入托颈、肩、腰C.一人托臀部
D.两人同时抬起病人移向床头E.两人也可站于同侧,交叉托住病人的颈肩和臀部
18.颅内压过低引起头痛的原因是
A.脑膜炎症B.脑部缺血C.脑细胞缺氧D.牵张颅内静脉窦E.脑部充血
19.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宜采用
A.俯卧位B.端坐位C.头高脚低位D.膝胸位E.半坐卧位
20.李某,35岁,行剖宫产术,术前准备作留置导尿,护士在操作时应该为病人安置的体位是
A.右侧卧位B.头低脚高位C.去枕仰卧位D.膝胸位E.屈膝仰卧位
21.患者王某,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后,呼吸急促,出冷汗,检查发现脉 细速,血压70/50mmHg,王护土应立即将病人的体位安置为
A.平卧位B.头低脚高位C.侧卧位D.屈膝仰卧位E.中凹位
22.患者李某,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后,采取半坐卧位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局部出血B.预防感染C.避免疼痛D.有利伤口愈合E.改善呼吸困难
23.王某,男,54岁,中毒性痢疾,体温 39℃,脉搏124次/分,血压80/50mmHg,病人最适宜的卧位是
A.平卧头偏向一侧B.头高脚低位C.头低脚高位D.中凹位E.侧卧位
24.孙女士,40岁,发热、咳嗽,左侧胸痛,病人多采取左侧卧位休息,自诉此卧位时胸部疼痛减轻,呼吸稍通畅.此时卧位性质属于
A.主动卧位B.被动卧位C.被迫卧位D.习惯卧位E.特异卧位
25.许某,因患破伤风被安置在隔离室,表现为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不妥的是
A.用床档,防坠床B.取下义齿,防窒息C.枕横立床头,四肢用约束带以防撞伤D.纱布包裹压舌板垫于上下臼齿之间, 防咬伤E.室内保持光线充足,安静,以利护理
26.刘先生,昏迷,护士将其安置为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其目的是
A.利于观察病情B.减轻对枕骨的压迫,防止压疮的发生
C.引流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D.保持颈部活动灵活
E.便于头部固定,避免颈椎骨折
27.患者李女士,75岁,体重约40kg,某护士独自为病人翻身时,下面操作不正确的是
A.让病人仰卧,两手放于腹部B.让病人两腿屈曲C.将病人两下肢移向护土侧D.将病人肩部移向护士侧E.一手扶肩一手扶膝,轻推病人,使其面对护士
28.患者王先生,60岁,体重约70kg,两护士共同为病人翻身,下面操作不正确的是
A.两护士站在床的同侧B.一人托病人臀部和胭窝C.一人托病人腰背部
D.两人同时抬起病人E.轻推病人转向对侧
(二)A3/A4型题
(1—3题共用题千)
患者李某,以呼吸困难、唇发绀、恐惧、烦躁不安而急诊人院,人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
1.为了缓解症状,应帮助患者采用的体位是
A.仰卧位,头偏向一侧B.抬高床头15—30cmC.抬高床头200,抬高下肢300
D.抬高床头300一500,膝下支架抬起150——200
E.抬高床头600—-700,右侧卧位
2.李某烦躁不安,为防止病人受伤,应采取的保护措施是
A.使用绷带B.使用肩部约束带防止碰伤C.使用双侧床档防止坠床
D.使用双膝固定防止坠床E.使用双套结固定肢体防自伤
3.病人恐惧不安,应采取的正确护理措施是
A.说服指导,减少恐惧B.嘱家属陪伴C.给予镇静剂D.通知医生前来处理E.在床旁陪伴,随时安慰照顾
(4-6题共用题千)
病人王某,身高180cm,体重80kg, 因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4.病人回病室后应采取的体位是
A.屈膝仰卧位4小时B.去枕仰卧位4小时C.中凹位6小时D.垫枕平卧位
E.去枕仰卧位2小时
5.病人术后第2天体温38℃,并诉伤口疼痛难忍,应采取的体位是
A.仰卧屈膝位B.右侧卧位C.头高脚低位D.端坐卧位E.半坐卧位
6.采取此种体位的目的是
A.可减少局部出血有利愈合B.防止炎症扩散和毒素吸收,可减轻疼痛
C.有利于减少回心血量,促进血液循环D.有利于减轻肺部淤血,减少并发症
E.有利于扩大腹腔容量,防止炎症扩散
(三)B型题
(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俯卧位B.侧卧位C.去枕仰卧位D.屈膝仰卧位E.半坐卧位
1.急性阑尾炎术后2天的病人应采用
2.昏迷病人应采用
3.腰背部烧伤病人应采用
(4—6题共用备选答案)
A.平卧B.俯卧位 C.屈膝仰卧位D.侧卧位E.半坐卧位
4.灌肠时病人应取
5.腹部检查时应取
6.胃大部切除术后3天应取
(7-9题共用备选答案)
A.去枕仰卧位B.侧卧位C.俯卧位D.垫枕平卧位E.仰卧屈膝位
7.硬膜外麻醉后应采取的卧位是
8.腰麻后应取的卧位是
9.会阴冲洗的病人应取的卧位是
(10—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B.患侧卧位C.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D.端坐卧位E.去枕仰卧位
10.结核性胸膜炎胸痛的病人应取
11.咯血窒息的病人应取
12.肺结核大咯血病人应取
(13—15题共用备选答案)
A.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极度呼吸困难B.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后
C.行颅骨牵引时D.会阴部检查时E.产妇胎膜早破时
13.头低脚高位常用于
14.半坐卧位常用于
15.截石位常用于
(四)X型题
1.胆道炎症患者进行十二指肠引流时应取的体位是
A.头低脚高位B.膝胸卧位C.截石位D.左侧卧位E.右侧卧位
2.适合使用保护具的病人是
A.意识不清B.昏迷C.视力障碍D.高热躁动者E.婴儿进行输液时
3.适宜采用端坐卧位的有
A.心包积液B.支气管哮喘发作C.急性肺水肿D.冠心病E.肺炎
4.适宜采用俯卧位的病人有
A.脊柱结核手术B.肛门检查C.矫正子宫后倾D.腰背部检查E.臀部脓肿
5.适宜采用膝胸位的病人是
A.矫正子宫后倾B.产妇胎膜早破C.乙状结肠镜检查D.会阴部检查
E.矫正胎位不正
6.某护士在为病人王某进行加压输液时,不慎使部分空气进入血管,应使病人立即采取
A.左侧卧位B.右侧卧位C.头低脚高位D.俯卧位E.头高脚低位
7.急性阑尾炎病人手术后,采用半坐卧位 的目的是
A.利于腹腔引流,使感染局限化B.减轻伤口缝合处张力C.减轻疼痛
D.减少手术后出血E.减轻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