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及改善策略探究

农村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及改善策略探究

来源:刀刀网
农村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及改善策略探究

作者:张继平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第37期

张继平

(甘肃省镇原县临泾镇临泾小学 甘肃 镇原 744521)

【摘要】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美好的课堂,应该是温馨的、有效的。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认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欢程度,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多取决于教师,那么,如何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值得每位老师思考的问题,提高自身素养,养成良好心态是教师的必修课。

【关键词】师生关系 沟通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2020)37-0018-02

多年来,我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探索与研究,发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欢程度:学生如果喜欢哪个老师,便喜欢他的课堂,随之也喜欢这门课程,成绩也较理想。反之,对于不喜欢哪位老师,这门课的成绩就不会太理想了。那么,如何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值得每位老师思考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对本校高年级的100名学生进行了师生关系现状的问卷调查,现结合此次调查就农村小学师生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当前农村小学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受访学生中,认为自己与任课老师关系非常好的不到20%,56%的学生认为自己与任课老师的关系一般,24%的同学认为自己与任课老师关系不理想,可见,小学师生关系不是我们理想中的状态。

针对“你更喜欢男老师还是女老师?”这一问题,68%的学生认为自己更喜欢女老师,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小学校园女老师相对较多,另一方面,女老师更有亲和力,不会让学生感到害怕。

2.教师任教科目与师生关系密切相关。在问到“你认为哪一科的老师更有可能成为你的朋友?”这个问题时,78%的学生认为,语文老师最有可能成为自己的朋友。究其原因,农村小学的班主任大多数由语文老师担任,与数学等其它课程相比,语文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更多;另外,语文课堂相对于其它课,人文性较强,并且语文教学中常常涉及学生的品德教育、习惯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语文课堂更注重学生情感的引导,感性的东西更多。因此,相比而言,语文老师与学生关系较为密切,最有可能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3.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成为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当询问到:“当你有困惑或跟同学闹矛盾时,你会悄悄告诉老师吗?”86%的同学选“不会”,但学生也回答不出来这是为什么。师生之间没有朋友般的默契,根据我们的观察分析,原因为一方面学生对教师缺乏一定的信任,认为老师高高在上,不会把自己当朋友看待;另一方面,教师平时过于威严,甚至对学生表现出厌烦等情绪,从而让学生敬而远之,通过交流发现,第二个原因者居多。

二、哪种类型的老师更受学生欢迎呢?

1.80%的同学选幽默型教师,可见,在孩子们心里,特别渴望有笑声的课堂,十分欣赏能带给他们快乐的老师。而观察我们的小学课堂,知识渊博而又幽默的老师太少,过多的批评、指责声回荡在教室中,我们的课堂缺乏生机与快乐,这样的课堂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与教师之间不能撞击出心灵的火花,师生关系缺乏“热度”,我们的课堂缺乏“温度”。

2.亲切而温柔的老师也很受学生欢迎。孩子们觉得,不生气,不骂人的老师更能带给他们快乐,对待学生表现出关爱和耐心,体现出一种母爱父爱的老师更让孩子们喜欢。因为温柔的老师更能让孩子们放松地去学习,压力小才能放得开,思维才能更活跃,教学目标才更容易达成,成绩更容易提高。

3.学生更容易接受在课堂上侃侃而谈的老师。学生喜欢偶尔能跟他们聊天的老师,他们觉得这样的老师更亲切,更容易和他们交朋友。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和烦心事告诉朋友一样的老师,而且在老师那里总是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和耐心的指点,所以他们渴望自己有这样的老师。

4.学生也喜欢很时尚的老师。教师思想,观念新颖,爱好广泛,朝气蓬勃,活跃好动才能吸引学生。教师对社会和时代的新发展较为关心,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爱好有所了解,和学生有共同的语言,有参与学生正当文体娱乐活动的爱好兴趣和技能,拿得起,放得下,这样的老师学生一定会从心底里接受并敬佩。同时,女教师衣着得体,温柔大方,声音好听,表情丰富,优雅自然;男教师干净利落,个性鲜明,热爱运动,自然会让一些学生崇拜,受学生欢迎。

三、调查问卷显示,在小学生心目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1.教师应该是友好的、亲切的、温和的、幽默的,教师应该像家人、像朋友,与学生多交流沟通,经常谈笑,互相了解。而不是上完课就走人,课余很少与学生交流、游戏,总是表现出“和学生划清界限”的样子。

2.学生不希望教师经常批评他们,孩子们觉得,老师应该多爱护学生,犯了错误应该正确引导。目前,虽然我们对学生体罚现象是不存在的,但是,教师对犯错误学生很少进行心理疏导,经常简单甚至粗暴的批评,难免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学生希望教师多给他们解释的机会,多倾听,这样更有助于消除师生间的误会与隔阂。

3.学生希望教师不要打击自己的积极性,更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也不能瞧不起差生。这是很多教师常犯的错误,教师总是因为学习成绩而伤害一部分学生,甚至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使他们特别自卑,有的学困生甚至不敢抬头回答问题,可见,学生对部分教师从心底里恐惧,师生关系裂痕很大。

4.在师生沟通的问题上,老师要努力地把学生当成朋友,让学生也把自己当成朋友,不要有距离感,让学生觉得老师在讲台上是知识渊博的长者,在生活中是知心的朋友,这样将代沟缩小。老师在和学生交谈时也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去劝说,有时也帮他们说说话,学生就会把全部的信任交给你,老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能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四、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美好的课堂,应该是温馨的、有效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所以,提高自身素养,养成良好心态是教师的必修课,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敬畏教师职业,尊重教师职业,要有神圣的职业尊严。面对学生,我们既是师长,又是知识的传授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树立美好的形象,为学生做好榜样。中国古代的荀子就十分注意树立教师的道德威信,他说:“尊严而惮,可以为师”,意思是只有具有尊严和威信

的人才能为师。20世纪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对于新生来说,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威信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这是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能亲身体会和认识到的。教师威信的树立要靠自己各方面的表率作用,要靠教学、靠品德、靠情感去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2.保持微笑,保持最大的亲和力。没有学生会喜欢一个整天毫无表情的、冷漠的老师,更没有学生会喜欢对学生谩骂的老师。学生有错是难免的,教师生气也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此而对学生造成伤害,教师要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微笑面对学生,那我们离学生就更近一步了。

3.让自己的课堂无比生动,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喜欢你的课,才会更喜欢你,这是无需质疑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让讲台上的你无比精彩,那么,学生会不由得喜欢你。教师在

课堂上要真诚地为学生答疑解惑,用心感受学生的思想,让精彩课堂为师生交流提供广阔空间。

4.让自己的内心充满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沟通。心里有学生,才会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一切行动为学生,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五、学校作为教师和学生成长的摇篮,在师生关系的构建中应发挥引领性作用。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从学校层面来讲包括学校领导的智慧与领导策略,从教师方面来讲主要有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因此,如何让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创共享、教学相长,是学校工作的重点课题。因此,学校要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首要的、长期的工作去抓。要让教师坚持学习法律法规,依法从教;要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热爱本职工作;要让教师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琐碎的教育工作,爱生如子,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困难和曲折也能顽强地克服。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强调无私奉献,始终能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关注学生健康与成长,那么,师生沟通问题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师生关系也将不再成为问题。

2.学校要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终生学习,通过读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与经典为友,给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品位的人文修养。从学校层面讲,加强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举措,教师要努力地从经验型、学习型向学者型转换。教师要努力地充实并完善自己,才能被学生接受并尊重,才能成为真正的、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3.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多开展一些活动,促进师生关系向好发展。比如设立校长信箱,进行专题心理辅导讲座,举行类似于“老师,我想对您说说心理话”这样的作文比赛或者演讲活动,举办师生运动会,多设立一些师生共同合作比赛项目,举行师生游艺活动、参观游园等,多进行家访,积极开展帮扶关爱活动,总之,要聚焦师生关系,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当前社会,教育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留守儿童爱的缺失,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失衡,学习压力造成的逃避现实,独生子女的娇宠与霸道……新时代的教师,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师生沟通不仅仅是促进教育产生效能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教育哲学家布贝尔甚至认为,教育的全部意蕴都包含在师生关系中,教育过程甚至可以看作是师生关系形成和建立的动态过程。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与学生的关系,用爱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要能夺得每个学生的心,从而使传授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并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建立与

保持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万晓玲.构建21世纪的师生关系[J].江西教育,2002(13).

[2]张文南.新世纪教育呼唤新型师生关系[J/OL].现代教育网,200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