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丛刊》2018. 04
高职高专助产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孟
赞谭丽/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了解我国助产教育的发展情况
和现存问题,对促进助产专业发展、提 升助产服务质量。来满足产妇及其家 属对妊娠与分娩过程中的高需求,提高 产妇对分娩过程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产 科质量。
关键词:高职高专助产现状
前我国助产专业人
乏,医
护、
、每人护士比例都 际
,因此人才需求
,特高层次助产专业人才更为稀缺。中
级 中
士(含助产)编制不
足,
层次护士(含助产)及培养更
多合格护士就 中
理发展
首
到的,
规定为四大紧缺
人才之一。随着人们 生
的不断提高,对围产期的保健、护理 :
疗
疗服务日
视,发展“助产”专
业势在 ,同时也符合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1]。
界卫生组织呼吁:增
业助产人员保
。要实到
产妇死亡减少三分之二的千年发展 ,展中 过训练的助产人员就
\"\"人。可见,助产专业还有
的发展空间。
一、 助产教育的历史
1980年英国医生MC Poulter在福 开办产
练班。1928年,杨崇瑞在
我国开办了第一个助产培训班,并 1930年拟定《助产士管理法》呼吁 丨助产士一律需登记 。/〇
,医
、理
展迅速,一中等卫
生学校升格为高职高 校,助产专业
由中专层次上升到高职高专层次,
高职高
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5
年),或者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业 后获 历。有数据显示,至2007
年底全国共有253
助产士学校[2]。2013年,
地区外,全国共有136
校开办助产专业,其中仅两所有开 办
层次,其
高职高专层次,其中,北京、宁夏、
、辽宁、5省
没有开办助产专业的学校。因此,助产 专业的
层次以高职高专为主。
二、 助产专业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2004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
高职高
业目录(
)》中,将助产专业划归在护理
,参阅
很多学校助产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可
, 校在 助产
理 业的培
养上
度不大,助产专业的
设置
与护理专业基 ,
在有护理业
基础上
一 ,如遗传与生学、助
产
。由
部 分高职高 校的附属 层次低,产
设施不够 ,助产士操作
不够
规范,因 校
生技能训练的方
式 实验
型上
,学
少 生助娩、新生儿处理等助产 作 拟 练 有一定的
助,却不如
实践真实,不利于切实
提高学生的技能 、应急反
沟通能 。 助产 生在
少
生助 、 生儿 理 助产 作。在高职高专的助产
十分重
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忽视了助产学生的
人际沟通能
的培养, ,
助产 业 生在 实
中 乏 产妇的能力,学生乏
主动动 能 , 乏 产 见
的
,
在出
理
时不能有效沟通等
。
三、助产专业学校教育的思考助产专业知识、
基础知识、人
际沟通知识、心理知识、卫生 与
法规知识很
,是助产士从事助产专
业活动必备的知识。现代助产士不仅 有良好的自然
生物医学
的知识,还有足够的人
会
的知
, 理 知 、人际沟
通知识、卫生
规知识,这
助
产士沟通交流能力、 评估能力、解
决病人 的能力的培养:成
有着 义。 培养这种助产专 业 生, 首
,
校在培养助产 业人需结合
实际需求,
生创造专业实践机会的同时,做到
与人
并
,提助产学生的综合能力
和专业
感。
2004 年, 部在《普通高
校高职高
业目录(
)》
中,将助产专业划归在护理 -2010
年,卫生部发布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办法》将助产士纳入考 象,使助产
士与护士的考核办 全
,按照护
士的职业晋 系晋升。我使 I护士
的考核
检验助产士能否上岗执业有关。 的考核
i模
两个专业之间的差别,而由
士
执业考试内容中较少
助产专业的
内容,为使生顺利通过考核,学校在
过程中 理专业知识的 ,
助产 生在 岗前
的 业知
难 量,从
的培训负担。 助产士们也呼吁 我
I*
助产士 、
、晋的规范管理,尽与国际 。迫切希望中国建立助
产
制度,
立的助产职称评
定。当前论是助产专业的 者,还
工作的实践者,都从各自的工作
岗位对助产专业的 设置、教材建
设、
式、核能力、知结构等开
展研究。这疑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中 国助产专业的希望。我们 借鉴护理
业的经验,举全 之力,共
助产专业的发展,成立 团体会,如助产专业 委员会和助产专业学会,开展助产 的广泛研
究,定召开
究会,从业
^
实践两
开展
的合作
研究。按照际助产士的理念既助产 士是孕妇孕期的主要照顾者,助产十要 产妇提供连续性照顾的专业医疗服 开展系 究,积极
合中
的助产 业 系,制 助产 , 助产士
、晋 的规范管
理, 实 中 助产士的
制, 中
早日实
际助产士联盟正式会员共
。
:
[1 ]王彦,许虹.我国助产教育的现状及 望[J].中华护理 ,2014,11(11). [2]
汝彦.我 业的现状与发[J].中华护理 ,2010,7 (7):
293 -295.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