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我国著作权法不予保护的对象不包括:( )
A、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的官方正式译文 B、通用表格和公式 C、口述作品 D、时事新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2节>不予保护的对象 【答案】:C 【解析】:
本题涉及著作权法不予保护的对象问题。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5条的规定,本法不适用于:(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2)时事新闻;(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因此,我国著作权法不予保护的对象包括选项ABD,不包括选项C。故本题答案为C。 2.甲、乙合作完成一部剧本,丙影视公司欲将该剧本拍摄成电视剧。甲以丙公司没有名气为由拒绝,乙独自与丙公司签订合同,以十万元价格将该剧本摄制权许可给丙公司。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0年卷三16题,单选)
A、该剧本版权由甲乙共同享有 B、该剧本版权中的人身权不可转让 C、乙与丙公司签订的许可合同无效 D、乙获得的十万元报酬应当合理分配给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合作作品的著作权人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合作作品的著作权。
根据《著作权法》第13条第1款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
享有。故A项内容正确,不选。
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著作权的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第5项至第17项规定的财产权,但第1项至第4项规定的人身权专属于著作权人,不允许转让。故B项内容正确,不选。
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9条规定:“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
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过协商一致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
3.以下关于著作权归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老武术家李四口述自己的人生经历,由张三记录,形成回忆录《我这一辈子》,该自传体作品的著作权归张三
B、某领导要求小王为其拟写年会报告,该领导进行审阅定稿。并在年会上以本人名义进行讲话发表,该作品的著作权归小王
C、小刘利用其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并由其单位承担责任,创作出一份工程设计图,该作品的著作权归其单位,但小刘享有署名权
D、小赵大学毕业时聘请某摄影师为其拍摄校园系列照片,该摄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小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答案】:C 【解析】:
本题涉及著作权的归属问题。自传体作品,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归该特定人物享有,故A项错误。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著作权归报告人或讲话人享有,故B项错误。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故C项正确。摄影作品的著作权归摄影师,故D项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4.营盘市某商标代理机构,发现本市甲公期制造销售“实耐”牌汽车轮胎,但一直未注册商标,该机构建议甲公司进行商标注册,甲公司负责人鄢某未置可否。后鄢某辞职新创立了乙公司,鄢某委托该商标代理机构为乙公司进行轮胎类产品的商标注册。关于该商标代理机构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三 17题.单选)
A、乙公司委托注册“实耐”商标,该商标代理机构不得接受委托 B、乙公司委托注册“营盘轮胎”商标,该商标代理机构不得接受委托
C、乙公司委托注册普通的汽车轮胎图形作为商标,该商标代理机构不得接受委托 D、该商标代理机构自行注册“捷驰”商标,用于转让给经营汽车轮胎的企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商标注册程序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商标权的代理制度。
《商标法》第19条第1、2、3款规定:“商标代理机构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遵守法律、行规,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办理商标注册申请或者其他商标事宜;对在代理过程中知悉的被代理人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委托人申请注册的商标可能存在本法规定不得注册情形的,商标代理机构应当明确告知委托人。商标代理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委托人申请注册的商标属于本法第十五条和第三十二条规定情形的,不得接受其委托。”《商标法》第15条第2款规定,就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与他人在先使用的未 5.2013年1月强力公司将其研发的一种钻机零部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发明专利。该专利申请于2014年9月公布,2015年7月3日获得专利权并公告。2014年2月,金钻公司研发出相同零部件后,立即组织生产并于次月起持续销售给山仑钻机公司用于组装煤炭钻机。2015年6月,强力公司发现金钻公司的销售行为。2017年6月,强力公司向起诉。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强力公司可要求金钻公司对其在2015年7月3日以前实施的行为支付赔偿费用 B、强力公司要求金钻公司支付适当费用的诉讼时效已过 C、金钻公司侵犯了强力公司的专利权 D、山仑钻机公司没有侵犯强力公司的专利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6节>专利侵权行为 【答案】:C 【解析】:
选项A错误。《专利法》第13条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本案中,2015年7月3日以前。强力公司尚未获得专利权,其无权要求金钻公司对其在2015年7月3日以前实施的行为支付赔偿费用。但强力公司可以要求金钻公司对其在2015年7月3日以前实施的行为支付适当费用。选项B错误。《专利法》第6第2款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
6.W研究所设计了一种高性能发动机,在我国和《巴黎公约》成员国L国均获得了发明专利权,并分别给予甲公司在我国、乙公司在L国的独占实施许可。下列哪一行为在我国构成对该专利的侵权?(2016年卷三16题,单选)
A、在L国购买由乙公司制造销售的该发动机,进口至我国销售
B、在我国购买由甲公司制造销售的该发动机,将发动机改进性能后销售
C、在我国未经甲公司许可制造该发动机,用于各种新型汽车的碰撞实验,以测试车身的防撞性能
D、在L国未经乙公司许可制造该发动机,安装在L国客运公司汽车上,该客车曾临时通过我国境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6节>专利侵权行为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专利侵权行为。
《专利法》第6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一)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三)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7.甲于2010年3月1日开始使用“兴化”牌商标,乙同年4月1日开始使用相同商标。甲、乙均于2015年5月1日向商标局寄出注册“兴化”商标的申请文件,其中甲的申请文件于5月8日寄至,乙的文件于5月5日寄至。商标局应初步审定公告谁的申请?( )
A、同时公告,因甲、乙申请日期相同 B、公告乙的申请,因乙申请在先
C、公告甲的申请,虽然甲、乙同时申请,但甲使用在先 D、由商标局自由裁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商标注册的原则 【答案】:C 【解析】:
本题涉及商标注册的原则问题。《商标法》第31条规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商标法实施条例》第9条第1款规定,除本条例第1规定的情形外,当事人向商标局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提交文件或者材料的日期,直接递交的,以递交日为准;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准;邮戳日不清晰或者没有邮戳的,以商标局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实际收到日为准,但是当事人能够提
8.甲、乙合作创作了一部小说,后甲希望出版小说,乙无故拒绝。甲把小说上传至自己博客并保留了乙的署名。丙未经甲、乙许可,在自己博客中设置链接,用户点击链接可进入甲的博客阅读小说。丁未经甲、乙许可,在自己博客中转载了小说。戊出版社只经过甲的许可就出版了小说。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年卷三16题,单选)
A、甲侵害了乙的发表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B、丙侵害了甲、乙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C、丁向甲、乙寄送了高额报酬,但其行为仍然构成侵权 D、戊出版社侵害了乙的复制权和发行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4节>著作财产权 【答案】:C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著作财产权和著作权侵权。
《著作权法》第13条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9条规定:“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过协商一致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据此,本题中,甲将小 9.华信集团委托雕塑家张某创作了一座麒麟雕塑,寓意“生意兴隆”,放置在公司办公楼一层。委托创作合同中未约定版权归属。下列行为中,哪一项不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
A、华信公司许可其子公司华信能源异地重建完全相同的雕塑 B、华信公司仿照雕塑制作小型纪念品向客户赠送
C、客户拜访华信集团后觉得这个雕塑很有意思。遂仿照雕塑制作小型纪念品向让其在某风景区工作的哥哥出售
D、客户拜访华信集团总部时看到该雕塑,觉得非常有艺术价值.遂拍照留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委托作品的著作权人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委托创作中著作权归属等问题。《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据此可知,本题中雕塑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张某。另外。该法第10条第5项规定,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本题中ABC描述的行为,属于侵犯了张某著作财产权中的复制权。而D中客户拍照纪念的行为则没有侵犯著作权人的人身、财产权利,不属于侵权行为。 10.佳普公司在其制造和出售的打印机和打印机墨盒产品上注册了“佳普”商标。下列未经该公司许可的哪一行为侵犯了“佳普”注册商标专用权?(2015年卷三19题,单选)
A、甲在店铺招牌中标有“佳普打印机专营”字样,只销售佳普公司制造的打印机 B、乙制造并销售与佳普打印机兼容的墨盒,该墨盒上印有乙的名称和其注册商标“金兴”,
但标有“本产品适用于佳普打印机”
C、丙把购买的“佳普”墨盒装入自己制造的打印机后销售,该打印机上印有丙的名称和其注册商标“东升”,但标有“本产品使用佳普墨盒”
D、丁回收墨水用尽的“佳普”牌墨盒,灌注廉价墨水后销售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4节>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商标权侵权。
《商标法》第57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六)故意为侵犯
11.北京大学中文系美籍留学生杰克用中文创作了一篇短篇小说,发表在《文汇月刊》杂志上。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合理使用?( )
A、英语系钱某未经杰克同意将该小说翻译成英文在校内网上刊出
B、藏族室友扎拉未经杰克同意也未向其支付报酬将该小说译成藏语在某出版社出版
C、某聋哑学校老师未联系杰克就直接将该小说改变成盲文出版 D、室友觉得写得非常棒.未经杰克同意,就直接在校内网上贴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5节>合理使用 【答案】:C 【解析】:
《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同时,该法第10条列举了著作权的具体内容。所以,A侵犯了翻译权,D项侵犯了信息网络传播权。而C项属于合理使用,B乍看之下似乎符合第22条第1款第11项规定的法定许可,但需注意,马克是外国人而非中
12.甲研究院研制出一种新药技术,向我国有关部门申请专利后,与乙制药公司签订了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并依法向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了登记手续。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乙公司依法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之前,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未生效 B、专利申请权的转让合同自向专利行政主管部门登记之日起生效 C、专利申请权的转让自向专利行政主管部门登记之日起生效
D、如该专利申请因缺乏新颖性被驳回,乙公司可以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为由请求解除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5节>专利权人的权利 【答案】:C 【解析】:
①根据《合同法》第342条,甲、乙间的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属于技术转让合同。 ②《技术合同解释》第第一款规定:“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依法须经有关部门审批或者取得行政许可,而未经审批或者许可的,不影响当事人订立的相关技术合同的效力。”故A选项错误,不当选。
③《专利法》第10条第三款规定:“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据此,转让专利申请权须办理登记。未登记的,不影响转让合同的
13.关于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制度的以下判断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强制许可制度只适用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B、取得强制许可的单位或个人享有独占的实施权,并且有权允许他人实施 C、取得强制许可的单位或个人应当付给专利权人合理的使用费
D、专利权人对专利局关于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提起诉讼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5节>专利权的 【答案】:B 【解析】:
本题涉及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相关问题。依据《专利法》第4的规定,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求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而未能在合理长的时间内获得这种许可时,专利行政部门根据该单位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该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故本题A选项正确。《专利法》第57条规定,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付给专利权人合理的使用费,其数额由双方协商;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的,由专利行政部门裁决。故C选项正确。依《专利法》第5的规定,专利权人对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
14.韦某开设了“韦老四”煎饼店,在当地颇有名气。经营汽车配件的个体户肖某从外地路过,吃过后赞不绝口。当发现韦某尚未注册商标时,肖某就餐饮服务注册了“韦老四”商
标。关于上述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7年卷三16题。单选)
A、韦某在外地开设新店时,可以使用“韦老四”标识
B、如肖某注册“韦老四”商标后立即起诉韦某侵权,韦某并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C、肖某的商标注册恶意侵犯韦某的在先权利,韦某可随时请求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D、肖某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服务类别超出了肖某的经营范围,韦某可以此为由请求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4节>商标权的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注册商标无效宣告的法律后果,商标先用权。
A项错误,B项正确:注册商标享有专用权,肖某注册了“韦老四”商标后对该商标享有专用权。《商标法》第59条第3款规定:“商标注册人申请商标注册前,他人已经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先于商标注册人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该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该商标,但可以要求其附加适当区别标识。”因此韦某可以在原来的范围内继续使用,在外地开设新店时,不能使用“韦老四”标识。
C项错误:《商标法》第45条第1款规定:“
15.下列所述四种情形,乙的哪一行为构成对甲之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侵害?
A、甲对由“一个茶壶与四个茶杯”组成的成套产品享有一外观设计专利权。未经甲允许,乙制造、出售的由“一个茶壶与四个茶杯”组成的成套产品中,与甲享有专利权的外观设计相比,茶壶的设计“近似”,但茶杯的设计“不相同”亦“不近似”
B、甲对由“基座和水壶两个组件”组成的电热水壶享有一外观设计专利权。未经甲允许,乙制造、出售的由“基座和水壶两个组件”组成的电热水壶,与甲享有专利权的外观设计相比,基座的设计“相同”,但基座与水壶组合状态下的设计“不相同”亦“不近似”
C、甲对“国际象棋”享有一外观设计专利权。未经甲同意,乙制造、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6节>专利侵权行为 【答案】:A 【解析】:
①《专利侵权解释(二)》第15条规定:“对于成套产品的外观设计,被诉侵权设计与其一项外观设计相同或者近似的,人民应当认定被诉侵权设计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A选项中,由“一个茶壶与四个茶杯”组成的成套产品系“五个的产品”,甲虽仅享有一个外观设计专利权,但与甲分别就一个茶壶和四个茶杯享有五个外观设计专利权具有“等价性”。因此,若乙擅自制造、出售的成套产品中有一个产品与甲享有专利权的外观设计“相同”或者“近似”,即成立对甲外观设计专利权之侵犯。故A选项当选。
②《专利侵权解释(二)》第16条第一款规
16.某诗人署名“漫动的音符”,在甲网站发表题为“天堂向左”的诗作,乙出版社的《现代诗集》收录该诗,丙教材编写单位将该诗作为范文编入《语文》教材,丁文学网站转载了该诗。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卷三16题,单选)
A、该诗人在甲网站署名方式不合法 B、“天堂向左”在《现代诗集》中被正式发表
C、丙可以不经该诗人同意使用“天堂向左”,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 D、丁网站未经该诗人和甲网站同意而转载,构成侵权行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5节>法定许可使用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著作权的内容及法定许可,难度中等。
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作者拥有署名方式决定权即署其本名、笔名、别名或假名的选择决定权。该诗人署名“漫动的音符”是实现其署名权的合法方式。故A项表述错误,不当选。
发表权,即著作权人享有的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公之于众,指著作权人自行或者经著作权人许可将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开,但不以公众知晓为条件。发表权只能依法行使一次,作品一旦发表,发表权即消灭,以后再次使用与发表权无关。本题中,该诗人在甲网站发表“天堂向左”的诗作即行使了
17.以下关于驰名商标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驰名商标的认定以行政主动认定为原则,以司法个案认定为例外
B、就商标争议案件中涉案商标是否属于驰名商标,争议中的人民在审理案件时可以进行认定
C、驰名商标保护不涉及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对驰名商标的复制、摹仿或者翻译 D、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宣传等商业活动中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5节>驰名商标的认定 【答案】:D 【解析】:
本题涉及驰名商标的保护问题。驰名商标的认定以被动认定和个案认定为原则。被动认定是指只能基于纠纷当事人的申请才能认定驰名商标,、商标局或商标评审委员会均不得主动依职权认定。个案认定是指只能在发生纠纷的个案中,商标是否驰名对争议的解决具有直接意义时才能依照法律标准进行审查认定。因此选项A错误。驰名商标的认定只能由最高人民指定的人民在审理案件时进行认定,因此选项B错误。国家工商行政管
理总局商标局或商标评审委员会可以依法在处理相关纠纷时认定驰名商标。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
18.甲公司在汽车产品上注册了“山叶”商标,乙公司未经许可在自己生产的小轿车上也使用“山叶”商标。丙公司不知乙公司使用的商标不合法,与乙公司签订书面合同,以合理价格大量购买“山叶”小轿车后售出,获利100万元以上。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三19题,单选)
A、乙公司的行为属于仿冒注册商标 B、丙公司可继续销售“山叶”小轿车 C、丙公司应赔偿甲公司损失100万元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对丙公司进行罚款处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4节>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商标侵权行为。
假冒或者仿冒他人注册商标指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为假冒,使用类似的商标为仿冒。本题中乙公司使用“山叶”商标,因此为假冒注册商标行为,故A项错误。
根据《商标法》第57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第60条第2款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
19.甲和乙合作完成了歌曲《星海》,乙在甲无正当理由不同意的情况下允许丙公司录制并拍摄该歌曲的MV。某舞厅未经权利人的许可,播放了该歌曲光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在甲不同意的情况下不能允许丙公司录制并拍摄该歌曲的MV B、乙所得的收益归自身所有
C、乙未经甲的同意,不得将该歌曲的著作权进行转让 D、某舞厅可以不经授权在公共场合播放该歌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合作作品的著作权人 【答案】:C 【解析】:
本题涉及合作作品的著作权以及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9条的规定,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过协商一致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
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依照该规定,乙在甲无正当理由不同意的情况下不能将该歌曲的著作权进行转让,但可以允许丙公司录制并拍摄该歌曲的MV,只不过此时的收益要合理分配给甲。某舞厅的行为属于侵犯了作者的表演权,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并向其支付报酬。故本题的正确
20.某电影公司委托王某创作电影剧本,但未约定该剧本著作权的归属,并据此拍摄电影。下列哪一未经该电影公司和王某许可的行为,同时侵犯二者的著作权?(2017年卷三14题,单选)
A、某音像出版社制作并出版该电影的DVD
B、某动漫公司根据该电影的情节和画面绘制一整套漫画,并在网络上传播
C、某学生将该电影中的对话用方言配音,产生滑稽效果,并将配音后的电影上传网络 D、某电视台在“电影经典对话”专题片中播放30分钟该部电影中带有经典对话的画面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委托作品的著作权人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人,委托作品的著作权人,合理使用的法定情形,著作侵权行为的概念。
根据题干可知,剧本属于委托作品,在没有约定著作权的情况下,著作权归受托人,因此王某对剧本有著作权。电影公司对电影有著作权。
A项错误:《著作权法》第40条第1款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电影作品的制片者对电影有著作权,音像出版社制作并出版该电影DVD的行为,侵犯了电影公司的著作权。
B项正确:《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4项规定:“改编权,即改变作
21.甲的画作《梦》于1960年发表。1961年3月4日甲去世。甲的唯一继承人乙于2009年10月发现丙网站长期传播作品《梦》,且未署甲名。2012年9月1日,乙向起诉。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3年卷三17题,单选)
A、《梦》的创作和发表均产生于我国《著作权法》生效之前,不受该法保护 B、乙的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其胜诉权不受保护 C、乙无权要求丙网站停止实施侵害甲署名权的行为
D、乙无权要求丙网站停止实施侵害甲对该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5节>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答案】:D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和著作财产权。
《著作权法》第2条第1款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第60条第1款规定:“本法规定的著作权人和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在本法施行之日尚未超过本法规定的保护期的,依照本法予以保护。”据此,只要权利尚在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保护期限之内,均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发表与创作时间在法律生效之前,并不能排除保护,故A项错误。
《著作权法》第20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22.乙的下列行为中,哪一行为构成对甲的专利权的侵犯?
A、甲仅享有BMW汽车的外观设计专利权,乙未经甲同意,擅自仿造甲享有专利权的BMW汽车模型出售
B、甲享有BMW汽车的外观设计专利权,乙购买了10辆由丙生产的侵犯甲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汽车,全部用于出租经营
C、甲享有“伽利略”电子显微镜的产品专利权,乙工厂未经甲允许,擅自仿制了20台“伽利略”电子显微镜,交给工厂的科研部门用于科学研究
D、甲享有“伽利略”显微镜的产品专利权,乙工厂未经甲允许,擅自仿制了20台“伽利略”电子显微镜销售,甲起诉乙侵犯专利权,乙在诉讼中证明其仿制的“伽利略”电子显微镜与在甲专利申请日之前已经公开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6节>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答案】:C 【解析】:
①《专利法》第59条第二款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规定:“在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相同或者相近种类产品上,采用与授权外观设计相同或者近似的外观设计的,人民应当认定被诉侵权设计落入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据此,在A选项中,乙虽然制造的汽车模型与甲的外观设计专利权的设计部分相同,但与甲的外观设计适用的产品既不
23.甲五金公司发明了一种抗压轴承,在我国和《巴黎公约》成员国L均获得了专利权,甲公司将该项专利分别给予了乙公司在我国、丙公司在L国的独占实施许可。下列哪一行为在我国构成对该专利的侵权?( )
A、在L国购买由丙公司制造销售的该抗压轴承,进口至我国销售 B、在我国购买由乙公司制造销售的该抗压轴承,改进后销售
C、在我国未经乙公司许可制造该抗压轴承,用于某五金公司的抗压性能实验 D、在L国未经丙公司许可制造该抗压轴承,安装该抗压轴承的L国货船临时通过我国境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5节>专利权的 【答案】:C 【解析】:
本题涉及专利侵权行为问题。根据《专利法》第6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1)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2)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3)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4
24.个体经营户王小小从事理发服务业,使用“一剪没”作为未注册商标长期使用,享有较高声誉。王小小通过签订书面合同许可其同一城区的表妹张薇薇使用“一剪没”商标从事理发业务。后张薇薇以自己的名义申请“一剪没”商标使用于理发业务并获得注册。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卷三18题,单选)
A、该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B、该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
C、王小小有权自“一剪没”注册之日起5年内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撤销该注册商标 D、王小小有权自“一剪没”注册之日起5年内请求商标局撤销该注册商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3节>注册商标的无效宣告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未注册商标、注册商标及商标权的保护,难度较大。
商标使用许可,指商标权人将其所有的注册商标使用权分离出一部或全部许可给他人使用,由许可方与被许可方建立商标使用许可关系。本题中王小小将“一剪没”作为未注册商标长期使用,不享有商标专用权,其与张薇薇签订的许可合同无效,故A项错误。
该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自始无效,自然不必报商标局备案,故B项错误。
《商标法》第32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商标法》第45条第
25.下列有关法定许可使用的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出版社为编写出版学前教育读物。汇编他人已发表的作品片段,属于法定许可使用
B、洛阳日报转载已经刊登在河南晚报上的关于经济问题的时事性文章,属于法定许可使用
C、某电视台播放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属于法定许可使用
D、某唱片公司使用已经录制为录音制品的周杰伦音乐作品制作黑胶唱片,不属于法定许可使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5节>法定许可使用 【答案】:C 【解析】:
本题涉及法定许可使用问题。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汇编出版教科书,才构成法定许可,学前教育读物并不属于教科书,选项A错误。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属于合理使用,选项A错误。根据《著作权法》第43条第2款的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选项C正确。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
26.甲公司注册了商标“霞露”,使用于日用化妆品等商品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卷三17题,单选)
A、甲公司要将该商标改成“露霞”,应向商标局提出变更申请 B、乙公司在化妆品上擅自使用“露霞”为商标,甲公司有权禁止 C、甲公司因经营不善连续三年停止使用该商标,该商标可能被注销 D、甲公司签订该商标转让合同后,应单独向商标局提出转让申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2节>转让权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注册商标的转让,综合性较强。
《商标法》第41条规定:“注册商标需要变更注册人的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应当提出变更申请。”由此可见,只有当变更的事项是注册人的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才能提起变更申请。《商标法》第24条规定:“注册商标需要改变其标志的,应当重新提出注册申请。”“露霞”与“霞露”是两个不同的商标,如果甲公司想使用“露霞”为商标,可以向商标局重新提出注册申请,而不是提出变更申请。故A项内容错误,不选。
《商标法》第57条规
27.商品使用未经核准注册商标的,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应当如何处理?( )
A、一律不得在市场上销售,违者应受行政处罚
B、原则上不允许在市场上销售,但商标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C、一律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但其商标不受法律保护
D、原则上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但商标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商标注册的原则 【答案】:D 【解析】:
本题涉及商标的自愿注册原则。自愿注册原则是指商标使用人是否申请商标注册取决于自己的意愿。在自愿注册原则下,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专用权,受法律保护。未经注册的商标,可以在生产服务中使用,但其使用人不享有专用权,无权禁止他人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但驰名商标除外。同时我国规定了在极少数商品上使用的商标实行强制注册原则,作为对自愿注册原则的补充。《商标法》第6条规定,法律、行规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在市场销售。因此本题答案为D。
28.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学术论文集,专门收集国内学者公开发表的关于如何认定和处理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有关论文或论文摘要。该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其内容选择和编排具有独创性。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2年卷三17题,单选)
A、被选编入论文集的论文已经发表,故出版社不需征得论文著作权人的同意 B、该论文集属于学术著作,具有公益性,故出版社不需向论文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C、他人复制该论文集只需征得出版社同意并支付报酬
D、如出版社未经论文著作权人同意而将有关论文收录,出版社对该论文集仍享有著作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演绎作品。
《著作权法》第14条规定,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第35条规定,出版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本题出版社的学术论文集恰恰就属于汇编作品,根据上述规定,故A项错误。
而就B项来说,不需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情形仅限于合理使用的情形, 29.甲的下列行为中,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的有:( )
A、甲未经原著作权人同意,在某综合网站上转载了一则有关刚刚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
新闻报道
B、甲接受单位下达的任务,开发了一套人事管理软件,甲将该软件授权乙公司使用 C、甲购买优酷会员,将电影用于其小型影院经营活动
D、甲阅读报刊发现刊登的一篇乙的散文,甲于是将该散文译成法文在国内出版,未经甲的同意,也未支付报酬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5节>合理使用 【答案】:A 【解析】:
本题涉及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等问题。选项A,《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乙在该网站转载新闻报道的行为属于合理使用著作权,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因此选项A不构成侵权。选项B,
30.甲公司于2016年7月8日将其商标权普通许可给乙公司使用,在合同有效期内甲、乙公司发现丙公司销售假冒该商标的商品,但丙公司对假冒并不知情,且有证据证明该商品为合法取得并说明了提供者,甲、乙公司均欲起诉丙公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公司可单独以自己的名义起诉丙公司 B、丙公司不构成侵权
C、丙公司需要向甲公司进行赔偿,但无需赔偿乙公司 D、本案可由最高人民指定的基层人民进行管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4节>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答案】:D 【解析】:
本题涉及商标侵权与诉讼的问题。商标权的普通许可合同中,除经约定或得到授权以外,被许可人不能单独起诉,故A项错误。《商标法》第条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已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仍构成侵权,故B、C项错误。《最高人民关于商标法修改决定施行后商标案件管辖和法律适用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第一审商标民事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及最高人民指定的基层人民管辖,故D项正确。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D。
31.刘某于2015年1月18日被授予专利权并进行公告,2015年9月20日刘某与甲公司签订专利权转让合同并于当天履行完毕,2019年2月11日乙公司发现该项专利权不符合授予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自专利权转让合同生效时专利权转让给甲公司 B、乙公司可以诉请判决该专利无效
C、专利权授予满3年,故乙公司不能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 D、该项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甲公司无权要求刘某退还专利权转让费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5节>专利权人的权利 【答案】:D 【解析】:
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故A错误。根据《专利法》第45条、46条的规定,自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专利权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起诉。因此乙公司不能直接诉请判决该专利无效,应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宣告该专利权无效。故B错误。自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申请宣告专利权无效,没有
32.奔马公司就其生产的一款高档轿车造型和颜色组合获得了外观设计专利权,又将其设计的“飞天神马”造型注册为汽车的立体商标,并将该造型安装在车头。某车行应车主陶某请求,将陶某低价位的旧车改装成该高档轿车的造型和颜色,并从报废的轿车上拆下“飞天神马”标志安装在改装车上。陶某使用该改装车提供专车服务,收费高于普通轿车。关于上述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6年卷三15题,单选)
A、陶某的行为侵犯了奔马公司的专利权 B、车行的行为侵犯了奔马公司的专利权 C、陶某的行为侵犯了奔马公司的商标权 D、车行的行为侵犯了奔马公司的商标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6节>专利侵权行为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专利侵权与商标侵权。
《专利法》第11条第2款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包括使用行为,仅包括制造、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口行为。陶某是使用行为,而车行是制造行为,陶某不侵犯专利权,车行侵犯专利权。所以,A项错误,当选,B项正确,不当选。《商标法》第57条第1项规定,未经注册商标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属于侵权行 33.下列哪个标志可以作为商标使用?( )
A、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而产生的形状作为立体商标 B、以勋章的图形作为平面商标 C、以“红新月”作为文字商标
D、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作为商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商标注册的条件 【答案】:A 【解析】:
本题涉及禁用标志问题。《商标法》第12条规定,以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不得注册,但可以作为商标使用,故A正确。根据《商标法》第10条的规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故B错误。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故C错误。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故D错误。本题正
34.中学英语教师甲积数十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提高英语水平的学习方法。学校指派青年教师乙将甲的学习方法总结成书面材料以便推广,乙在跟班听课和向甲请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构思编写了介绍甲的学习方法的材料。之后,乙应出版社的要求,对该材料作进一步加工,写成《英语学习妙法》一书,署自己一人的名。该书出版后,甲提出异议,认为该书的作者应是自己而不是乙。学校也提出异议,认为乙的出书行为侵犯了学校对总结材料的著作权。该书的著作权应归谁享有?( )
A、应归甲享有 B、应归乙享有 C、应归甲、乙共同享有 D、应归学校享有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 【答案】:B 【解析】:
本题涉及著作权的归属问题。依据《著作权法》第12条的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同时依据《著作权法》第16条的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2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2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
35.作家赵某在发表了一本校园小说《风》后去世,另有一部已经完成但尚未发表的长篇历史小说《归去来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赵某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可以继承《风》及《归去来兮》的著作权 B、赵某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有权发表《归去来兮》
C、因著作权人赵某去世,甲网站可以任意转载《风》而不构成侵权
D、若赵某无继承人又无受遗赠人,则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发表《归去来兮》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一般意义上的著作权主体 【答案】:B 【解析】:
本题涉及作者死后著作权的继承和保护等问题。根据《著作权法》第19条的规定,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著作权的财产权由作者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继承,著作权的人身权无法继承,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由作者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保护。故A、C项错误。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并未明确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后50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使,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故B项正确,D项错误。因此本题的答案是B。
36.刘某在公众号“案例观止”上署名“法的囚徒”发表题为“如何做出强制利润分配最高案例”一文。某出版社的《最高公司法案例集》收录该文,某教材编写单位将该文反映的案例作为典型案例编入《公司法案例教程》,“法治纵横”公众号转载了该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刘某署名方式不合法
B、“如何做出强制利润分配•最高案例”在某出版社的《最高公司法案例集》中被正式发表
C、某教材编写单位可以使用该案例且无需支付费用
D、“法治纵横”公众号转载该文构成侵权,因为未经刘某和“案例观止”同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4节>著作人身权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著作权。在A选项中,著作权人有署名权,其可以自由署名,所以该选项错误。在B选项中,在著作权人通过网络发表之际已被正式发表,所以该选项错误。在C选项中,最高的判决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某教材编写单位可以直接使用相应案例,C选项正确。在D选项中,“法治纵横”未经著作权人同意而转载,侵害了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构成侵权行为。但是,仅刘某是著作权人,“案例观止”不享有相应权利,“法治纵横”转载并不需要“案例观止”的同意。所以D选项错误。
37.甲无国籍,经常居住地为乙国,甲创作的小说《黑客》在丙国首次出版。我国公民丁在丙国购买了该小说,未经甲同意将其翻译并在我国境内某网站传播。《黑客》要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应当具备下列哪一条件?(2010年卷三15题,单选)
A、《黑客》不应当属于我国禁止出版或传播的作品
B、甲对丁翻译《黑客》并在我国境内网站传播的行为予以追认 C、乙国和丙国均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D、乙国或丙国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1节>知识产权的保护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著作权保护的相关规定。
《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我国于1992年加入《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
38.甲是某产品的专利权人,乙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制造和销售该专利产品。甲于2009年3月1日对乙提起侵权之诉。经查,甲和乙销售每件专利产品分别获利为二万元和一万元,甲因乙的侵权行为少销售100台,乙共销售侵权产品300台。关于乙应对甲赔偿的额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三18题,单选)
A、200万元 B、250万元 C、300万元 D、500万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6节>请求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对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的计算。
《专利法》第65条第1款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
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本题中,专利权人甲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可以确定,为200万元,故A项当选。考生应注意,只有当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难以确定时,才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数额。 39.如外国企业在我国申请注册商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2年卷三19题,单选)
A、应当委托在我国依法成立的律师事务所代理 B、所属国必须已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C、所属国必须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如所属国商标注册主管机关曾驳回了其商标注册申请,该申请在我国仍有可能获准注册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商标注册程序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商标权的取得。
《商标法》第1第2款规定,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和办理其他商标事宜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商标代理机构办理。故A项错误。
《商标法》第17条规定,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按其所属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办理,或者按对等原则办理。所以,所属国并不一定要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或者世界贸易组织,即使没有加入这些公约或者组织,也可依据对等原则获得保护。故B、C项错误。商标具有地域性或者叫性,即一个国家是否给予某
40.2010年3月,甲公司将其研发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发明专利。该专利申请于2011年9月公布,2013年7月3日获得专利权并公告。2011年2月,乙公司研发出相同零部件后,立即组织生产并于次月起持续销售给丙公司用于组装汽车。2012年10月,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的销售行为。2015年6月,甲公司向起诉。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年卷三18题,单选)
A、甲公司可要求乙公司对其在2013年7月3日以前实施的行为支付赔偿费用 B、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适当费用的诉讼时效已过 C、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D、丙公司没有侵犯甲公司的专利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6节>请求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专利权侵权。
《专利法》第13条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本案中,2013年7月3日以前,甲公司尚未获得专利权,其无权要求乙公司对其在2013年7月3日以前实施的行为支付赔偿费用。但甲公司可以要求乙公司对其在2013年7月3日以前实施的行为支付适当费用,故A项错误。
《专利法》第6第2款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
二、多选题
1.工程师王某在甲公司的职责是研发电脑鼠标。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2012年卷三题,多选)
A、王某利用业余时间研发的新鼠标的专利申请权属于甲公司
B、如王某没有利用甲公司物质技术条件研发出新鼠标,其专利申请权属于王某 C、王某主要利用了单位物质技术条件研发出新型手机,其专利申请权属于王某 D、如王某辞职后到乙公司研发出新鼠标,其专利申请权均属于乙公司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1节>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单位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职务发明。
《专利法》第6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2条规定:“《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一)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三)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2.黄山公司委托甲、乙、丙三人共同研发,耗时6个月,三人终于共同完成了该项发明。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黄山公司并不享有该项发明的专利申请权,但若该项发明可取得专利权,黄山公司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
B、如果甲不同意以该项发明申请专利,乙、丙可以自行申请
C、如果乙放弃其专利申请权,甲和丙可以申请专利,但取得专利后,乙有免费使用的权利
D、如果丙准备转让其专利申请权,甲乙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受让的权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1节>受让人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委托发明和合作发明的问题。《合同法》第339条规定,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研究开发人取得专利权的,委托人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故A项正确。《合同法》第340条规定,合作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合作开发的当事人共有。当事人一方转让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的,其他各方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合作开发的当事人一方声明放弃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的,可以由另一方单独申请或者由其他各方共同申请。申请人取得专利权的,放弃专利
3.下列四种情形中,其关于创造性智力成果之权益归属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甲发布悬赏广告,声称对开发出合格的H7N9疫苗者奖励300万元,但未言明其知识产权归属。乙、丙先后开发出合格的疫苗,甲向乙支付了报酬300万元,乙不再享有申请专利的权利
B、甲、乙合作完成了H7N9疫苗技术方案后,共同申请专利权,并被授予专利权。但甲、乙未约定行使专利权的规则。甲有权不经乙同意,以自己的名义许可丙以普通许可方式实施该专利
C、甲药厂给员工乙安排的2013~2014年度的工作任务是开发出H7N9疫苗。交付工作成果的期限临近,仍一无所获,乙积忧成疾住院治疗。2014年冬季,乙在住院治疗期间因偶然发现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答案】:B,D 【解析】:
①关于A选项。根据通说观点,完成悬赏广告指定行为所作出的发明创造,确定其权益归属的规则是:有约定的按约定;无约定的,归完成指定行为的人。《专利法》第9条规定:“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据此可知,乙、丙分别开发了H7N9疫苗技术,如果两者的技术方案不同,乙、丙有权分别申请专利并享有授权后的专利权;如果两者属于同一技术方案,乙、丙仍有权分别申请专利,但专利权只能授予最先申请的人。故A选项错误,不当选。
②关于B选项。《专
4.甲发明了某种药品,于2010年3月1日在美国首次提出专利申请。甲又于2010年12月1日就该药品在中国申请专利,并申请优先权。其间,乙通过研发,于2010年10月1日开发出该药品,并做好了制造的必要准备。2014年3月1日,专利局决定将专利权授予甲。对此,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甲在中国申请日应确定为2010年3月1日
B、甲的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自2010年3月1日起算 C、甲的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自2010年12月1日起算
D、假设乙在甲获得专利权后制造该药品,若甲对乙主张专利侵权,乙可对甲主张先用权的抗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5节>专利权的 【答案】:A,C 【解析】:
①《专利法》第2规定:“专利行政部门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如果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1条第一款规定:“除专利法第二十和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外,专利法所称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据此,甲在美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后,在十二个月内又就相同的发明提出专利申请,并申请优先权的,其在中国的申请日为优先权日——2010年3月1日。故A选项正确,当选。
②《专利法》第42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自申请日起算。”同时,根据《专利法实施
5.甲拥有一药枕的产品专利权。甲将该专利权许可给乙使用,许可方式为独占实施许可,期限为10年。此后不久,丙擅自生产该药枕.乙知道后在5年内一直未对丙有所主张。在乙知道后的第6年,乙想起诉丙并请求丙承担侵权责任,乙为此咨询了吴律师。吴律师的下列咨询意见中,错误的有哪些?( )
A、此案应由中级人民或高级人民指定的基层人民一审管辖 B、乙应当与甲作为共同原告起诉,或者在甲确定不起诉时,乙才可作为原告起诉 C、甲或乙请求丙承担侵权责任的诉讼时效期间已经经过 D、若侵权成立,乙请求丙承担赔偿责任的数额以100万元为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6节>请求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 【答案】:A,B,C,D 【解析】: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专利纠纷适用规定》)第2条规定: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在地的中级人民和最高人民指定的中级人民管辖。最高人民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指定基层人民管辖第一审专利纠纷案件。故A选项错误。知识产权遭受侵害后,知识产权人可作为原告起诉,利害关系人(被许可人或者继承人)亦可作为原告起诉。被许可人的诉讼地位如下:(1)独占适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作为原告起诉;(2)排他适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和知
6.甲公司获得一项用于自行车雨伞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发现乙公司生产的自行车使用了该技术,遂向起诉,要求乙公司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10万元。甲公司的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2011年卷三63题。多选)
A、向乙公司所在地的基层起诉
B、起诉时未向受理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该专利书面评价报告 C、将仅在说明书中表述而未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方案纳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D、举证期届满后法庭辩论终结前变更其主张的权利要求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6节>请求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 【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专利权的保护。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2条规定:“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在地的中级人民和最高人民指定的中级人民管辖。最高人民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指定基层人民管辖第一审专利纠纷案件。”第5条规定:“因侵犯专利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被诉侵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专利方法使用行为的实施地,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
7.甲影视公司将其摄制的电影《愿者上钩》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乙网站,乙网站采取技术措施防范未经许可免费播放或下载该影片。丙网站开发出专门规避乙网站技术防范软件,供网民在丙网站免费下载使用,学生丁利用该软件免费下载了《愿者上钩》供个人观看。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0年卷三63题,多选)
A、丙网站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 B、丁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
C、甲公司已经丧失著作权人主体资格
D、乙网站可不经甲公司同意以自己名义起诉侵权行为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4节>著作财产权 【答案】:A,B,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网络传播权和技术措施的保护。
信息网络传播权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
技术措施指用于防止、未经权利人许可浏览、欣赏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或
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有效技术、装置或者部件。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第1款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提供网络服务时教唆或者帮助网络用户实施侵害信息网
8.下列关于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限是永久
B、影视、摄影作品的财产权利的保护期限是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C、公民的作品,财产权利的保护期限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D、单位的作品,财产权利的保护期限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5节>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答案】:B,C,D 【解析】:
本题涉及著作权保护期限的问题。根据《著作权法》第21条的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财产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财产权利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财产权
9.著作权人Y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Z的服务所涉及的作品侵犯了自己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向Z提交书面通知要求其删除侵权作品。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三62题,多选)
A、Y的通知书应当包含该作品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明材料
B、Z接到书面通知后,可在合理时间内删除涉嫌侵权作品,同时将通知书转送提供该作品的服务对象
C、服务对象接到Z转送的书面通知后,认为提供的作品未侵犯Y的权利的,可以向Z提出书面说明,要求恢复被删除作品
D、Z收到服务对象的书面说明后应即恢复被删除作品,同时将服务对象的说明转送Y的,则Y不得再通知Z删除该作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4节>著作财产权 【答案】:A,C,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4条规定,对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或者提供搜索、链接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权利人认为其服务所涉及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犯自己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或者被删除、改变了自己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可以向该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交书面通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断开与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通知书应当包含下列内容:(1)权利人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和地址;(2)要求删除或者断开链接的侵权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
10.A公司摄制的电影《唐玉环》公映后。未经A公司同意,甲、乙、丙、丁实施的下列四种行为中,哪些行为侵犯了A公司对电影《唐玉环》著作权的是?
A、甲电视台在报道《唐玉环》首映式的新闻中再现了电影中的几个典型画面 B、乙卫星电视台在“周末电影频道”播放《唐玉环》,已按标准向A公司支付报酬 C、丙有线电视台经乙同意,在“MovieChannel”对乙播放的《唐玉环》同步转播 D、丁火车站将丙正在播放的《唐玉环》驳接到站前大屏幕投影电视上供旅客观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4节>著作财产权 【答案】:B,C,D 【解析】:
①根据《著作权法》第22条,对于已经发表的电影作品,为报道新闻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属于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故A选项不当选。
②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乙卫星电视台的行为侵犯了甲著作权中的“广播权”,故B选项当选。
③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丙有线电视台的行为侵犯了甲著作权中的“广播权”,故C选项当选。
④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丁火车站的行为侵犯了甲著作权中的“广播权”,故D选项当选。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选项。
11.天驰公司将商标“急速”用于其自产的电动车已有数年,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但一直未申请注册。亚新公司与天驰公司有一定业务往来,其于2008年3月1日经核准注册取得“急速”商标专用权,并开始生产、销售“急速”电动车。2009年3月1日,亚新公司将该商标专用权许可其子公司使用两年。2010年3月1日,亚新公司取得生效判决。该判决认定迅达侵犯亚新公司的“急速”商标专用权,应当赔偿亚新公司30万元,迅达一直未履行该判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驰公司可以申请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亚新公司取得的注册商标无效,但应当最迟于2013年2月28日提起宣告亚新公司商标无效的申请
B、天驰公司的商标若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则可以不受申请宣告注册商标无效期限的
C、若亚新公司的商标专用权于2013年2月28日被宣告无效,乙的子公司依据不当得利请求亚新公司返还许可使用费
D、若亚新公司的商标专用权于2013年2月28日被宣告无效,迅达可以不必再向亚新公司进行赔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3节>注册商标的无效宣告 【答案】:A,B,D 【解析】:
本题涉及注册商标的宣告无效及其法律后果。《商标法》第45条规定,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13条第2款和第3款、第15条、第16条第1款、第30条、第31条、第32条规定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5年内,在先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对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5年的时间。本题中,亚新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商标法》第32条、第15条第1款的规定,因此甲公司可以在商标注册之日起5年内申请宣告注册商标无效,A选项正确。因亚新公司与甲公司存在一定业务往来,可以认定亚新公司存在恶
12.甲公司生产“美多”牌薰衣草保健枕,“美多”为注册商标,薰衣草为该枕头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产品广告和包装上均突出宣传“薰衣草”,致使“薰衣草”保健枕被消费者熟知,其他厂商也推出“薰衣草”保健枕。后“薰衣草”被认定为驰名商标。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2013年卷三65题,多选)
A、甲公司可在一种商品上同时使用两件商标
B、甲公司对“美多”享有商标专用权,对“薰衣草”不享有商标专用权 C、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可写入判决主文
D、“薰衣草”叙述了该商品的主要原料,不能申请注册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商标注册的条件 【答案】:A,B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商标权的取得、内容等。
在一件商品上使用的商标数量并无,故A项正确。
《商标法》第3条第1款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美多”为注册商标,“薰衣草”不是注册商标,只有注册商标才享有专用权,故B项正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规定:“在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中,人民对于商标驰名的认定,仅作为案件事实和判决理由,不写
13.赵某在甲公司主要负责研发新电脑,另外还参与手机的研发工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赵某在假期期间研发的新电脑的专利申请权属于赵某
B、如果赵某没有利用甲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而研发出新手机,其专利申请权属于赵某 C、赵某在业余时间利用甲公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研发出新耳机,其专利申请权属于赵某
D、赵某辞职离开甲公司到乙公司上班的8个月后研发出新电脑,其专利申请权属于乙公司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1节>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单位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涉及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归属问题。根据《专利法》第6条的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2条规定,《专利法》第6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1)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3)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
14.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以会员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 B、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
C、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D、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1节>知识产权的保护 【答案】:B,C 【解析】:
本题涉及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授权问题。《著作权法》第第1款规定,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故本题答案为BC。
15.2009年3月1日,甲发现一本名为《我的干爹并不如烟》的自传体作品,擅自署名甲,有诸多不实之处,且擅自披露甲的大量隐私。甲当即查知:该书系乙出版社指派其员工丙撰
写(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因须随男友定居拉斯维加斯,甲未采取法律措施。甲赚钱后回国投资娱乐业,发现该书依然销售火爆,丁书店的销量最大(丁均从乙处进货,一直以为该书系甲授权出版)。2014年4月1日,甲以乙、丙、丁为被告起诉。对此,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丙对《我的干爹并不如烟》享有著作权
B、甲有权请求乙停止侵害,乙不得主张诉讼时效抗辩 C、甲有权请求丙停止侵害,丙不得主张诉讼时效抗辩 D、甲有权请求丁停止侵害,丁不得主张诉讼时效抗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答案】:A,B,D 【解析】:
①侵犯他人民事权益的作品,只要有独创性,作者仍享有著作权。该作品系丙的职务作品,未约定著作权归属,丙享有著作权。故A选项正确,当选。
②乙仍在侵害甲的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甲有权请求乙承担停止侵害的责任,该权利为支配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故B选项正确,当选。
③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4条第一款,丙因执行工作任务致人损害,应由用人单位乙承担替代责任,丙不属于责任主体。故C选项错误,不当选。同理,乙有权请求丁承担停止侵害的责任,且丁不得主张诉讼时效抗辩。故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