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原因及养护维修分析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原因及养护维修分析

来源:刀刀网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原因及养护维修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02T06:19:32.672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18期 作者: 游永胜[导读] 在我国铁路运输业不断的发展的背景下

游永胜

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贵州省贵阳市 550000

摘要:在我国铁路运输业不断的发展的背景下,铁路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病害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确保铁路线路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本文主要从铁路线路的曲线钢轨病害、钢轨接头病害、道床病害、路枕病害和线路爬行病害等五个方面,对其病害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养护维修措施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原因;养护维修;措施

引言:铁路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认真落实铁路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作。目前铁路线路中存在的病害比较丰富,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明确病害产生的具体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养护维修措施,保障铁路线路处于良好状态,进一步延长铁路线路的使用寿命。 一、铁路线路的曲线钢轨病害分析

病害原因:曲线钢轨病害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一般曲线钢轨在使用过程中其侧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病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曲线钢轨的位置设置的不合理。设置曲线钢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达到一定的平稳状态。一般对曲线钢轨的位置和角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对其设置不合理,就会导致钢轨产生较大或者较小的内外高度差,进而出现受力不均匀的情况,导致内轨或者外轨发生不同深度的磨损。此外,当钢轨顶面没有完全吻合列车车轮踏面时,也会导致钢轨产生磨损情况[1]。其次,曲线钢轨的养护不合理。曲线钢轨的养护对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不过目前曲线钢轨养护工作落实不到位,欠缺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加了曲线钢轨的损耗。比如在曲线钢轨养护过程中,铁轨对接不完美,道床清理不彻底,下坡轨道铺设不合理等情况都会增加钢轨在运行过程中磨损情况发生的概率。最后,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制作钢轨的过程中没有科学把握碳和铁的比例,影响了钢轨性能的发挥。或者在钢轨固定过程中使用的枕基以及螺丝等相关配件不满足相关的质量要求。或者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司机没有合理把握转弯的时间等这些因素也会导致钢轨发生不同程度的磨损。

养护维修措施: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曲线钢轨病害发生的概率,需要加大对曲线钢轨的养护维修力度。首先,要严格审核曲线钢轨相关配件的质量,把控好配件的质量才能从根源上规避安全隐患。其次,在设计曲线钢轨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高度差进行准确把握,并对其进行仔细检查,确保高度差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要求,保障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受力比较均匀,避免钢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损耗情况。最后,要每隔半年复测一次线路平纵断面。因为线路平纵断面会直接影响到曲线轨道的曲线半径,并且曲线轨道对线路平纵断面的要求比较高,通过定期复测工作的开展,能够保证线路平纵断面的标准性,最大限度的避免曲线轨道损耗情况的发生,为列车运行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铁路线路的钢轨接头病害分析

病害原因:铁轨养护的重要对象是钢轨接头。因为它是轨道中最脆弱的结构。一般导致钢轨接头发生病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接头结构没有进行连续性连接,导致轨面不平顺,增加了铁轨与列车车轮之间的附加动力。由于钢轨接头本身的硬度比较差,产生的附加的动力就会危害到钢轨接头。如果钢轨接头部分出现了扭矩不足的现象,就会导致轨枕扣件之间连接不紧密不可靠,容易发生低碳问题,夹板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现象,久而久之最后出现结构不连续的情况。二、钢轨接头部分不严密存在一定的缝隙,列车送轮端会被压低,迎轮端会被抬高,两者之间产生一个台阶,缝隙越大,钢轨接头受到的冲击力越大,出现的损害程度越明显。

养护维修措施:针对钢轨的接头出现的病害,需要定期养护相关的零部件,全面检查钢轨之间的缝隙及钢轨的接头螺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钢轨接头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为了避免螺栓扭矩力的产生,可以将油涂抹在夹板和接头螺栓处,达到缓冲的作用。整理变形的钢轨接头,需要采取捣固措施对接头道床进行处理,提高钢轨接头的抗冲击能力。在捣固过程中要掌握好捣固时间以及捣固流程。此外还可以通过打破或者补焊的方式对轨面进行修整,确保轨面具有较高的平顺度,为列车运行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铁路路线的道床病害分析

病害原因:铁路道床的主要成分是混凝土。虽然混凝土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维护。但是当道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沉陷问题或者翻浆问题时修补起来难度非常大。道床在使用过程中之所以会发生翻浆冒泥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没有得到严格控制,倒床受雨水侵蚀,再加上列车反复行驶,出现了冒泥、翻浆的现象。二,在列车反复运行的情况下,道床会受到震动作用所带来的影响,产生相应的病害[2]。三,如果没及时排除路基中产生的积水,道床底部就会发生一定的软化情况,进而产生相关的病害。 养护维修措施:针对道床病害采取的养护维修措施主要有三种。首先,通过排水管道的增设以及排水沟的增设,及时的排除路基积水。其次,针对倒床表面完好无损,地下出现冒泥翻浆的情况时可以采用基础换填的方式,增强地层的强度。可以道床底部压入一定量的水泥加固路基,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道床病害发生的概率。 四、铁路线路的路枕病害分析

病害原因:目前存在的铁路轨枕病害主要是由于轨枕在重复不稳重载荷的作用下,轨下截面产生了一定的横向裂缝。一般在轨枕下面会设置相应的橡胶垫板,如果橡胶垫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承轨槽就会受到来自于钢轨的直接作用力,进而损坏到下部分的混凝土。如果轨枕长期处于水环境中就会导致轨枕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增加了轨枕病害发生的概率。

养护维修措施:首先,要对道床的支撑条件进行改善和优化。捣固作业的开展一定要控制在轨枕八十公分的范围内。其次,要对接头养护工作落实到位。将接头螺栓拧紧,选择大胶垫套在枕下位置,处理好接头空吊板。 五、铁路线路的线路爬行病害分析

病害原因:在列车动荷作用下钢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挠曲现象,导致钢轨断面转动,最终出现压缩顶端,拉长底端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轨枕与钢轨之间的连接,进而出现线路爬行病害[3]。如果列车突然发生制动情况也会引发线路爬行病害。此外受温度影响,钢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列车行驶过程中轨道会发生弹跳现象,进而发生直线爬行情况。一旦发生直线爬行情况就会加大枕距,损坏轨枕以及

相关的部件,无法保障行车的安全。

养护维修措施:首先,要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重新修整失效的防爬支撑。其次,要对防滑设备进行适当增加,调整轨缝,针对松动的接头螺栓或者浮起的道钉要进行紧固操作。最后要及时维修出现了接头病害。通过回填作业以及捣固作业的开展,保障轨道高度的平顺性,避免发生线路爬行病害。

结语:综上所述,目前铁路路线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病害问题比较多,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对铁路路线存在的病害进行具体分析,明确铁路路线病害发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开展科学的养护维修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铁路路线病害发生的概率,为铁路线运行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提供有效的保障,这对于我国铁路运输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参考文献:

[1]黄海鹏. 浅谈专用线铁路线路病害整治及养护维修[J]. 四川建材,2021,47(12):65-66. [2]万立飞. 铁路线路养护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J]. 运输经理世界,2021(20):114-116.? [3]王新程. 铁路线路小半径曲线病害及整治[J]. 数字化用户,2021,27(15):110-1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