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部审计方案
医院内部审计方案是为了有效地开展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而制定的一套实施方案。本方案旨在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一、审计目标
医院内部审计方案的目标是确保医院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以及促进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执行。
二、审计范围
医院内部审计的范围包括医院内部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绩效工资、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等方面。具体包括:
财务收支审计:对医院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财务数据进行审计,确保其真实、合法和完整。
经济活动审计:对医院的经营、投资、合作等经济活动进行审计,评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绩效工资审计:对医院的绩效工资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确保其合理性和公正性。
医疗服务收费审计: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收费流程等进行审计,确保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药品价格审计:对医院药品的采购、销售价格进行审计,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
三、审计流程
医院内部审计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制定审计计划: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对象、范围、时间、人员等。
进行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方法。
编制审计方案:明确审计内容、方法、步骤和人员等。 实施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等进行实地查看和核对,记录审计证据,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编制审计报告:对审计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并将审计报告报送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
进行后续审计: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四、审计人员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由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负责。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性和客观性。
五、审计制度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权利、义务等,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还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确保其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
六、监督与评价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监督和评价。
监督和评价应当包括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效率、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