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关注我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找骆驼》教案范文(冀
教版)
【导语】《找骆驼》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驼。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骆、驼、跛、驮、忿、哄、啃、顺”等8个生字,理解“忿忿、不紧不慢、果然”等词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 3、初步理解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丢失的骆驼的。
4、懂得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样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2.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教学过程:
一、音节引入,揭示课题 1、拼读音节:luò tuó 2、学习生字:骆驼
3、出示图片,请学生介绍骆驼
由于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可以运货,也能驮人,人们把
12
关注我关注我
它看做渡过沙漠之海的航船,所以骆驼一直享有“沙漠之舟”的美誉。
4、学习第一节 (1)朗读第一节
(2)商人的心情如何?从商人的哪些举动感受到他很着急呢?用圆点标出。 (3)指导朗读
5、揭示课题 (板书:找骆驼) 二、学习1-9节,了解骆驼特点 1、轻声读读课文,标上小节号
2、用直线划出商人说的话,用曲线划出老人说的话。 3、师生合作朗读对话,想一想:商人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1)读老人的三句话。 (2)学习生字“跛、驮”
(3)当老人准确说出骆驼的特点,但又说不知道骆驼在哪里时,商人心情非常生气,课文中用了哪个词语? 学习:忿、哄 (4)指导朗读 4、小结骆驼的特点
5、过渡:老人没有看见商人丢失的骆驼,怎么会知道这头骆驼的特点呢?下面我们再细细读读课文,想想问题的答案。 三、学习第10节,理解老人的分析推理
12
关注我关注我
1、读第10节,数一数老人说的话共有几句? 学习生字:啃、顺 2、学习第二句话。
(1) 老人看见骆驼的脚印,它是怎么想的?
填空: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心想:如果骆驼的脚不跛, 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板书:脚印右深左浅) (2) 学习第三、四句话。
教师引读:因为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所以想到——
我想到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是因为我看见—— (板书:左驮蜜右驮蜜) (板书:仔细观察) (3)学习第五句话。
出示树叶图片,观察:哪一片是骆驼啃过的?
老人在树叶上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牙印,心想:要是这骆驼—— (板书:树叶上有牙印) 3、指导朗读“不紧不慢”。 四、学习第11节,总结全文 1、朗读第11节,理解“果然”
2、老人给了商人什么指点?用横线划出来
出示句子: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12
关注我关注我
老人要商人根据什么线索去寻找骆驼?为什么? 3、小结全文:
聪明的老人通过路边骆驼留下的点点线索,推测出骆驼的特点,还为商人提供了寻找骆驼的办法,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这其中除了仔细观察之外,还必须会——认真思考。 (板书:认真思考) 4、布置作业。 板书: 找 骆 驼 脚印右深左浅 左驮蜜右驮米 树叶上有牙印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篇二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养成边读课文边画出重点词语的习惯。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对任何事物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准备
12
关注我关注我
胡子、背景音乐
1.师:同学们,你们是否丢失过自己心爱的东西呢?心情怎样?你会怎么做?
2.师:有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峰骆驼,他也很着急。
(出示课件:商人焦急的图片)怎么办呢?他最终找到了吗?
3.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情境激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朗读要求:做到正确、流利、不多、丢字;不认识的字词学生可用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
2.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
12
关注我关注我
3.教师以游戏形式检查认字情况。
4.学生简述故事大意,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蜘蛛爸爸是如何处理问题的。
学生通过自己查字典,不仅可以提高识字词的能力,而且培养自主意识。
采用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检验学生认字情况,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兴趣。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学生再次自由读文,思考:“老人知道了骆驼的那些情况?又是如何知道骆驼的情况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读一读,说一说。
2.小组讨论、交流
12
关注我关注我
3.集体交流
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并重点抓住“不紧不慢、愤愤不平”等词语,随机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师:你从老人身上学到了什么智慧?
提出中心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交流和讨论,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加深学生对文章人物内心的体验、感悟。
3.写入采蜜集、小笔头
12
关注我关注我
拓展延伸、写寻物启示,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把课堂升华到另一个高度。
1.小组讨论如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字的占格和间架结构,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2.理解词语:商人、至于、究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12
关注我关注我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件:骆驼在沙漠上走的片断。师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 二、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自由读)
3.按自然段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商人此时的心情怎样?你现在就是这个商人,你会怎么做?会遇到那些困难呢? 4.具体学习课文。
(1)当商人问老人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呢?同桌同学分角色读(1——7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
如果你是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随机指导老人的话,与商人越来越紧张、急切的语气) (2)老人把骆驼的样子说得这样具体,又说不知道骆驼在哪,你这位商人会怎样想?
12
关注我关注我
指导朗读商人的话,读出生气、质问的语气。
(3)老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呢?请你自己读读第10自然段。 老人说的是真的吗?他没看到骆驼,为什么对情况知道得这样清楚呢?谁能为在座的商人解释解释。 (4)结果怎样,齐读第11自然段。 5.小结。
(1)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点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失、这、左、右、应、该6个字。 理解词语:商人、至于、究竟。 教学重点:掌握该字再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学难点:左、右两个字“横、撇”写时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7课。板书课题 2.回忆课文写的是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复习词语(课件演示) 走失 这时候 左右 应该 (三)出示生字 失 这 左 右 应 该
12
关注我关注我
(四)学习生字
1.仔细观察哪些字有一样的地方?(课件) 失、左、右是独体字。
这、应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结构特点是什么? 该是左右结构的字。 2.先学习3个独体字。
(1)失:你想怎样记住它?写时注意什么呢?(汇报) 老师想和同学们比比,看谁写得好,愿意吗?(师生同写) 组词
(2)出示左、右两个字
这两个字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学,看看你想怎么学。 学生汇报。
区别“左、右”两个字“横”写时的不同。 左字横短,右字横长。
指导书写:左:横在横中线往上一点的地方起笔,稍向上倾斜,要写得短些。撇起笔在竖中线上,要写得舒展些,工字写得偏右些。 右:横同样在横中线往上一点的地方起笔,要写得长一些,撇起笔在竖中线上,口字写得扁一些。 生练写。
(3)接着学习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出示这,指读。
你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
12
关注我关注我
远——这进——这过——这(课件演示) 写时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还要注意什么?
指导书写:先写文,点起笔在竖中线上,横在竖中线稍微往左一点的地方起笔。注意“文”字的捺变成了长点,要穿过横中线和竖中线的交点。再写走之旁,点起笔比文字的起笔稍微低一些,横折折撇起笔在横中线上,捺要包住文字,写得长一些。 (4)下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应(指读)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想怎样学这个字。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找骆驼》教案范文(冀教版).doc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5239字]编辑推荐:下载Word文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