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化学常用公式

高中化学常用公式

来源:刀刀网
高中化学常用公式

1. 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

物质的质量g (1)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 (2)物质的量(mol)微粒数(个)6.021023个/mol

(3)气体物质的量(mo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L)22.4(L/mol)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体积(L)

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g)溶液体积(mL)

溶质质量(g)溶质质量溶剂质量(g)溶液体积(L)100%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质物质的量(mol)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量浓度(mol/L)1(L)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100%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1000(mL)溶液密度(g/mL) ②物质的量浓度1000(mL)溶液密度(g/mL)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摩尔质量(g/mol)1(L)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不变)

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即c(浓)·V(浓)=c(稀)·V(稀)]

(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3.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 (1)基本公式:

溶解度(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g) ①

100(g)溶剂质量(g) ②

溶解度(g)100(g)溶解度(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g)饱和溶液的质量(g)

(2)相同温度下,溶解度(S)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关系:

- - 1 - -

w(g)100(g)

(100w)(g)S(g)100% w%(100S)(g) S(g) (3)温度不变,蒸发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水),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

溶解度(g)蒸发溶剂(水)的质量(g) m100(g) (4)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

高温溶解度低温溶解度 m高温原溶液质量(g)

100高温溶解度(g)

4.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

(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

m(混) M

n(混) 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2)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混): M22.4(混)

.10Pa)的混合气体。 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处于标准状况下(0℃,101 (3)已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另一气体A的密度之比D(通常称作相对密度):

(混)m(A) D 5(A)n(A) 则MDM(A)

5.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

(1)某物质X的化学反应速率:

X的浓度变化量(molL1) v(X)

时间的变化量(s或min) (2)对于下列反应: mAnBpCqD

有v(A):v(B):v(C):v(D)m:n:p:q 或

v(A)v(B)v(C)v(D) mnpq

6. 化学平衡计算公式

对于可逆反应:

(1)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方程式中相应系数比 (2)反应物的平衡量=起始量-消耗量

- - 2 - -

生成物的平衡量=起始量+增加量 表示为(设反应正向进行):

起始量(mol) 变化量(mol) 平衡量(mol)

a x(耗)

b

c

d

ax

nx(耗) mnxb

mpx(增) mpxc

mqx(增) mqxd

m (3)反应达平衡时,反应物A(或B)的平衡转化率(%)

A(或B)的消耗浓度mol/L100%A(或B)的起始浓度mol/L A(或B)消耗的物质的量molA(或B)起始的物质的量mol100%100%

气体A(或B)的消耗体积(mL或L)气体A(或B)的起始体积(mL或L) 说明:计算式中反应物各个量的单位可以是mol/L、mol,对于气体来说还可以是L或mL,但

必须注意保持分子、分母中单位的一致性。

(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三个重要推论。

p1n1,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p2n2Vn ②恒温、恒压时:11,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V2n21Mr1 ③恒温、恒容时:,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其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2Mr2 ①恒温、恒容时:分子质量成正比。

(5)混合气体的密度混混合气体的总质量m(总)容器的体积V

(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的计算。 ①MrM(A)a%M(B)b%…

其中M(A)、M(B)……分别是气体A、B……的相对分子质量;a%、b%……分别是气体A、B……的体积(或摩尔)分数。

混合气体的总质量(g) ②Mr

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mol)

7. 溶液的pH值计算公式

(1)pHlgc(H)

n 若c(H)10mol/L,则pHn

n 若c(H)m10mol/L,则pHnlgm

- - 3 - -

(2)任何水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与cOH总是相等的,即: c水(H)c水(OH) (3)常温(25℃)时: c(H)cOH11014

(4)n元强酸溶液中c(H)nc酸;n元强碱溶液中cOHnc碱

8. 有关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计算公式

8.1 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注意: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8.2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

AZN

8.3 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1)对于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对于氢元素,负价为-1,正价为+1)。 (2)主族元素的最高价=主族序数=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9. 烃的分子式的确定方法

(1)先求烃的最简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再依(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n=相对分子质量,求得分子式。

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商为C原子数,余数为H原子数。 (2)商余法:

12 注意:一个C原子的质量=12个H原子的质量

10. 依含氧衍生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求算其分子式的方法

Mz16,所得的商为x,余数为y。

12 注意:1个CH4原子团的式量=1个O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6

CxHyOz除尽……酚(商为碳原子数)M10 余6……醛(商为碳原子数)14余8……醇或羧酸(羧酸比商少一个碳原子)

- - 4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