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某某混凝土
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六年四月
II
目
录
1 评估总述 .....................................................................................................
1.1 项目名称及建设概况 ..........................................................................
1.2 评估目的 ..............................................................................................
1.3 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
1.4 项目节能评估结果 ..............................................................................
1.5 评估结论 .............................................................................................. 2 项目概况 .....................................................................................................
2.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
2.2 项目基本情况 ......................................................................................
2.2.1 项目名称 .....................................................................................2.2.2 承建单位及其概况 .....................................................................2.2.3 建设地点 .....................................................................................2.2.4 项目性质及类型 .........................................................................2.2.5 产品方案及生产纲领 ..................................................................2.2.6 生产性质、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2.2.7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2.2.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9 项目进度计划 ..............................................................................3 评估依据及项目设计原则 .......................................................................3.1 合理用能法规、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3.1.1 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 ...............................................I
1 1 1 2 2 3 6 6 6 6 6 7 7 7 7 8 8 9 11
11
11
3.1.2 技术规定、导则及行业标准、规范 3.1.3 自治区有关规定 .......................................
....................................... 11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项目设计主要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 14
3.2.1 工艺、技术选择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3.2.2
....................................... 15
厂区布局和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20
3.2.3 设备选择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 20
4 能源状况 ...................................................................................................
23
4.1 能源品种的选用 ................................................................................ 23
4.1.1 能源品种选用原则 ................................................................... 23 4.1.2 合理性及可行性分析 ............................................................... 23 4.2 项目能源及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 244 4.2.1 电力供应条件 ........................................................................... 24 4.2.2 柴油供应条件 ............................................................................ 24
4.2.3 水资源供应条件 ........................................................................ 25
4.3 能源及耗能工质消耗状况 ................................................................ 25 4.4 用水情况 ............................................................................................ 27 5 项目能耗分析及主要能耗指标核定 ....................................................... 28
5.1 项目用能体系能耗分析 .................................................................... 28
5.1.1 耗能体系及主要耗能单元的划分 ........................................... 28 5.1.2 各系统(工序)能耗分析 ....................................................... 29
5.1.2.1 生产系统能耗分析 .......................................................... 29 5.1.2.2 辅助生产系统能耗分析 .................................................. 32
II
5.1.2.3 附属系统能耗分析 .......................................................... 34 5.1.3 单项能源平衡及水平衡 ........................................................... 34 5.1.3.1 电平衡 ............................................................................... 34 5.1.3.2 柴油平衡 .......................................................................... 44
5.1.3.3 水平衡 ..............................................................................
5.1.4 用能环节的用能情况 ................................................................ 5.2 能耗指标核定 ....................................................................................
5.2.1 正常年份产量 ...........................................................................
5.2.2 单位产品能耗核定 ...................................................................
5.2.3 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的核定 ...........................................
5.2.4 建筑能耗指标的核定 ...............................................................
5.2.5 项目能量利用率及能源利用率 ............................................... 5.3 耗能指标对标分析 .............................................................................
5.3.1 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对标分析 ...................................................
5.3.2 项目单位产值能耗指标分析 ................................................... 6 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 6.1 工艺及设备节能措施 ........................................................................ 6.2 供、配电系统的节电措施 ................................................................ 6.3 建筑节能措施 .................................................................................... 6.4 水节能 ................................................................................................ 6.5 总图及工艺布置节能措施 ................................................................ 6.6 节能效果汇总 .................................................................................... III
45 47
52
52 52 52 53 54
54
54 55
5757 57 57 59 59
59
7 评估结论 .......................................................................................................................................................................................................................................... 60 8 项目可研报告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附图:
1、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用电计量器具网络图 2、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用水计量器具网络图
IV
1 评估总述
1.1 项目名称及建设概况
1、项目名称
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2、建设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某地,总占地面积
13986 平方米(合 21 亩),净用地面
积 13986 平方米(合 21 亩)。项目达产后年产混凝土 30 万立方米。本项目具体的建设内容包括厂区内的生产车间、仓库、堆场、实验室、地磅
房、辅助设备房、实验室以及办公楼、门卫。项目拟
2010 年 3 月办理手
续和筹备开工建设前期工作,预计
2016 年年底全部完成建设工作。
1. 2 评估目的
1、对项目投产后能源使用是否合理, 能源消费品种及总量是否准确,
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
2、对项目工艺技术方案中选用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在能源消耗和
节约、合理使用方面是否先进可行,进行评估。
3、项目实施的诸方面是否符合国家在能源方面的法律、
法规、标准、
规范,是否达到当前“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评估。
4、对各项主要能耗单项指标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进行分析评估,并
与国家能耗单项定额进行对标评估。
1
1.3 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和合理用能标准、 节能设计规范,
对该项目是否符合节能法律、法规和产业,能耗指标是否符合行业准
入条件,是否符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能源消耗品种、数量对
当地能耗负荷影响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估。
1.4 项目节能评估结果
项目节能评估结果汇总见表 1-1。
表 1-1
指标
项目节能评估结果汇总
单位 万立方米 吨标煤 /年
指标值
30 735.28 336.97
达标水平
年产量——商品混凝土
项目能源消费总量
项目综合能耗
等价值 当量值 等价值 当量值
吨标煤 /年 万千瓦时
739.93 336.97 129.95 9230.77
项目电力消耗总量(外购) 项目工业总产值
现价
2005 不变价
现价
2005 不变价
等价值
万元
7623.70 4238.47 3500.55
项目工业增加值
吨标煤/ 立方米
0.0025 0.0011 4.33 0.080 0.097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当量值
吨标煤/ 立方米 千瓦时/立方米
单位产品电耗 单位工业总 产值能耗
等价 值
现价
tce/万元
2005 不变价
比2008年自治区平
2
均能耗值低 2.062
当量 值 等价 值 当量 值
现价
2005 不变价
现价
0.037 0.044 0.175
单位工业增 加值能耗
2005 不变价
现价
2005 不变价
0.211
tce/万元
0.080 0.096
% % m3/m3
63.67
比2008年自治区平
均能耗值低 3.979
项目能量利用率 项目能源利用率 单位产品取水量
29.00
0.18 0.653
变压器负载率 项目线损率
节能量
等价值 当量值
% tce
2.15 3.12 0.94
1.5 评估结论
1、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及有关规定。
本报告评估的是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
目。
项目实施达产后,年产商品混凝土 30 万立方米。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 年本)》中的相关要求。
各类耗能设备均选用国家推荐的高效、 节能、低损耗产品,符合《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
综合上述,项目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及有关规定。
3
2、项目符合中国节能技术大纲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 本项目照明选用节能型灯具;采用
SCB 节能型变压器。符合《中国
节能技术大纲》、《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相关要求。
3、项目的用能总量及用能品种基本合理。
本项目选用的能源有电、柴油,耗能工质有水。项目所在地能源及
耗能工质供应有保证。各种能源及耗能工质按等价值折合标准煤合计
739.93 吨,按当量值折合标准煤合计 336.97 吨。项目用能总量及用能品 种基本合理。
4、本项目的设计采用了先进的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项目选用 2 台佛宇重工生产的 HZS180 型混凝土搅拌机,在国内
属于先进水平。
5、项目能耗水平
本项目主要进行的是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
设项目的建设。
通过节能评估核定, 本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 0.0011 吨标煤 /立方
米(当量值),本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
0.0025 吨标煤 /立方米(等价
值),单位产品电耗为 4.33 千瓦时 /立方米。
目前暂无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的国家及行业耗能标准,与同
行业相比处于中等水平。
本项目与 2008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及单位工业增
加值能耗的平均值进行了对比分析。低于自治区平均值,属于低耗能高
4
附加值项目。
5
2 项目概况
2.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单位性质:私营
单位地址:某地
法定代表人:刘
2.2 项目基本情况
2.2.1 项目名称
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2.2.2 承建单位及其概况
本项目的承办单位是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拟 2010 年 3 月
办理手续和筹备开工建设前期工作,
预计 2010 年年底全部完成建设工作
并进行投产,项目投资总金额为
2000 万元人名币。
公司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针对当前国际新经济发展
的势态,结合我国对企业的要求,公司采取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全面的微机化管理,运用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方式
进行网络宣传和交流,以积极的行动跻身于世界新经济的发展潮流,始
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靠信誉求发展”的经营宗旨,用一流的产品和
6
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2.3 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地。
2.2.4 项目性质及类型
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项目类型:建筑
2.2.5 产品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项目达产后,年产 30 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
2.2.6 生产性质、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条件以及工艺、设备参数的要求,本项目
采用连续工作制度,年工作 8 个月, 240 天,每天工作 16 小时。
企业劳动定员 50 人。
2.2.7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总投资
总投资估算为 2000 万元,其中建设及设备投资 1750 万元、铺底流
动资金 250 万元。
7
2、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 2000 万元,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
2.2.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见表 2-1。
表 2-1
序号
指标名称
1 年产量——混凝土 2 3
劳动定员 项目总投资
其中:建筑工程费
设备购置费 安装费
工程建设其它费 铺底流动资金
4 5
产品销售收入(含税) 年均利润总额 其中:所得税
净利润
6 7 8 9
经营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单位 万立方米
人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 kWh
t m3 tce/a
8
指标 30 50 2000 552.14 1104.27 14.7 78. 250 9000 540.98 135.25 405.74 94.19 65.61 654.61 6314.09 9230.77 4238.47
-- 129.95 121.65 54235
739.93
备注
10 工业总产值 11 工业增加值
12 13
单项能源及耗能工质消耗量 13.1 电 13.2 柴油 13.3 水 14
综合能耗
14.1 等价值
14.2 当量值
tce/a 336.97
15 项目能源消费总量
tce/a tce/a tce/m3 tce/m3 kWh/ m3
15.1 等价值
735.28 336.97 0.0025 0.0011 4.33 0.653 2.15 63.67 29.00
15.2 当量值 16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16.1 等价值 16.2 当量值 17 18 19 20 21
单位产品电耗 变压器负载率 项目线损率 能量利用率 能源利用率
% % %
2.2.9 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计划于 2010 年 3 月开始实施,预计于 2016 年 12 建成。分以下
几个阶段进行:
1、项目前期工作阶段:主要包括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等
前期工作, 1 个月完成。
2、设计阶段:即工程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3、招标阶段: 1 个月完成。
4、施工阶段:包括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共 5、竣工验收阶段半个月。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见表 2-2。
1 个月完成。
4 个半月。
表 2-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表
时间
项目
2010
二三四五六
周期 (月)
一 月
七十十十
9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一 月
二 月
项目前期工作阶
1
段 设计阶段 工程招投标阶段 土建施工阶段 安装、调试阶段 竣工验收阶段
1 1 3 2 0.5
10
3 评估依据及项目设计原则
3.1 合理用能法规、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3.1.1 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令 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
90 号
28 号
33 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
91 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 7《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发改环资【 2004】 2505 号)
72 号
8《中国节能技术大纲》 (2006)
9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
理办法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0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 2006】 2787 号
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40 号
2005 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
12 《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国发【 2005】40 号
国发【2005】
13《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 40 号
11
14《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16 号
15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的通知(发改能源【 2005】 2517 号)
16 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 17《“十一五”工业结构调整规划纲要》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18《“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 (国家发改环资 【 2006】1457 号)
19《节约用电管理办法》 (经贸委、 [2000]) 20《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国家经贸委 )
21《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
3.1.2 技术规定、导则及行业标准、规范
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25-2008) 2《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 GB/T13234-2009) 3《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15587-2008) 4《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GB/T16615) 5《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 ( GB/T 16616 ) 6《企业能流图绘制方法》 ( GB21)
7《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 ( GB/T 4272-2008 ) 8《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10《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 (GB/T13471-2008)
12
(GB 17167-2006)
11《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20052-2006)
12《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8613-2006)
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2005) 1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16《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3485-1998) 17《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 1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1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20《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 JGJ 144-2004) 21《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15316-2009) 22《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 (GB/T22-2009) 23《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2000) 24《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GB/T2587-2009) 25《节能产品评价导则》 GB/T15320-2001 26《节能技术监督导则》 DL/T1052-2007 27《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T12452-2008 28《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2000) 29《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30《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1992) 31《电力变压器》 GB/T 13462-2008
13
3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JGJ5094-1997)
3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1995) 35《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36《建筑用砂》(GB/T14684-2001)
(JGJ52-2006)
3.1.3 其它参考资料
1《企业供配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陈化钢 2《工厂供配电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王宇
3《10kV 及以下供配电设计与安装图集》煤炭工业出版社,王予午 4《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 》中国电力出版社
3.2 项目设计主要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设计原则:
1、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 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确保工程质量; 2、本着技术进步的总方针,通过采用先进、可靠、经济合理的生产
设备,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3、工艺技术采用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装备,软件与硬件并重,以
保证产品的质量;
4、工艺布局要合理紧凑,便于操作及维修,工艺流程合理,尽量减
少其中转环节,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5、贯彻国家节约能源的有关规定, 采用节能工艺和设备, 节约能源,
14
降低生产成本;
6、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减少环境污染和加强劳动安全保护。
3.2.1 工艺、技术选择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一、工艺技术发展与介绍
自从水泥被开发后,以水泥为粘结剂,石子和砂为骨料制成的混凝土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制备混凝土的搅拌机械装备随即诞生和发展。早期的混凝土制备采用单机搅拌形式,而在搅拌机基础上配置砂石、水泥和水的供料计量和控制装置便构成了搅拌站的雏形,并逐渐发展形成了紧凑式、组合式、卧式、直投式、立式等各种结构形式的搅拌站。随着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商品混凝土的应用与推广,对混凝土工程制备装置性能和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粉煤灰、矿渣粉等活性矿物掺合料和膨胀剂、减水剂、泵送剂、缓凝剂、增强剂、速凝剂、防冻剂、塑化剂等添加剂的相继开发和应用,制备混凝土的原材料元素增加,对搅拌站配置及技术要求也相应提高。与早期产品相比如今混凝土搅拌站无论是成套设备的配置和技术条件,还是整机的功能和性能指标,以及产品的适用性和可靠性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和显著的进步。
混凝土搅拌站泛指配置了制备混凝土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的储料、供料、配料、搅拌和控制等装置,将各种骨料、粘结剂、掺合料、添加剂和水按一定配比通过搅拌机,采用集中搅拌供应新鲜混凝土的方式生产混凝土的成套设备。
15
二、搅拌站工艺设计
1、搅拌系统
搅拌机以搅拌原理来划分可分为强制式和自落式两类。强制式的罐
体不动,搅拌轴旋转,通过搅拌臂带动搅拌叶片对罐体内的物料进行强
制导向搅拌;自落式拌筒旋转,借助安装在拌筒内的搅拌叶片,使物料
抬起,物料靠自身重力跌落,并产生轴向串动,从而实现搅拌效果。两
者相比,强制搅拌作用强烈,一般在
30-60秒的搅拌时间就可将混合物拌
成均匀性质混凝土,制备专用或特种混凝土时,则需较长时间;自落式
的搅拌时间需翻倍甚至更长,搅拌特种混凝土困难甚至不可能。在相同
的搅拌容量下,强制式与自落式相比搅拌机的驱动功率较大,相应的设
备装机总功率及配电设施需要增加,但是工作周期较短,所以生产混凝
土的单位能耗增加不大。以双卧轴强制式与锥形倾翻出料式为例两者相
比,搅拌机的驱动力功率约为 2.4倍,单位能耗则约为 1.3倍。综合搅拌的效率、功能、质量、能耗各方面因素,搅拌站应选择强制式搅拌机作为
主机,只有在骨料采用较大粒径如 150mm以上的碎石时才优先选用自落式搅拌机。
本项目搅拌机选用强制式搅拌机。
2、搅拌站辅助装置 ( 1)集中润滑系统
双卧轴搅拌机的轴端密封装置实现密封功效,防止轴端漏浆的重要
条件是密封结构中各封闭油腔充满润滑油脂,工作运行时浮动油封的一
对浮动密封环在良好的润滑条件下受力紧贴并相对转动。因此,轴端装
16
置注油孔的设计和润滑油脂的补充供油装置至关重要。
供油装置可采用手动油泵、机动油泵或集中润滑系统。手动油泵成本低廉,油路简捷,但操作规范要求及时补充,可靠性差。机动油泵对各注油点的补油有时不能全面到位。集中润滑系统由一台连油箱的润滑油泵,一组递进式分配器,润滑管路和电子控制元件组成。而且,浮动油封的内腔,外腔以及转动件与固定件装配间隙空腔等油腔的补油量可
分别选配不同供油量和油压的分配器模块组合, 4组12路分配器是轴端密封结构最理想的集中润滑系统配置。
( 2)除尘装置
当搅拌机投料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排放出大量带粉尘的空气,这些 气体瞬间压力较大,流速较高,若排放到外界会产生粉尘污染。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可在搅拌机上盖与粉料秤之间设置软连接的管路,使粉料投放时前后的空气连通气体回流不外排放,而且空气疏散泄压利于通畅的投料;可将骨料投料装置设为翻板式卸料活门,尤其适用水泥投料在骨料投料之后进行的控制程序;还可以设置皮带机头罩;这些装置能取得较好的防尘效果。
对于主体全封闭的商混站,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环保指标,往往采用专门的除尘装置。除尘装置由集尘器、过滤器及震动电机构成,并与搅拌机上盖、粉料秤上部空间、皮带机头罩等排气口相连。投料时带粉尘的空气从下进入数个由非吸湿性材料(如尼龙帆布)制成的袋式过滤器里,通过布袋过滤可将粉尘减少,同时气体的速度在集尘器里从下至上逐渐降低,在集尘器排气口处达到最小,粉尘不会离开集尘器,
17
并在投料结束气体瞬间压力消失或者搅拌机卸料拌筒内形成瞬间负压
时,粉尘下落返回。沾在过滤器滤布上的粉尘可借助振动电机进行清理,以免堵塞过滤孔,清理后的粉尘下落返回或另行收集。
除尘装置可以选购,在空气湿度大或蒸汽加热搅拌的情况下尤为有
利。
(3)混凝土卸料装置
搅拌站通过出料高度为 3.80米的混凝土卸料装置与搅拌输送车的进
口对接。搅拌机的卸料时间无论规格大小都规定为
t10≤15s,搅拌站的工
Q≥3m/mm。
3
作循环周期也按此设定,而搅拌输送车的进料速度规定为
即 t≤20s/ m3,两者之间不能匹配,尤其是配置较大规格搅拌主机的搅拌站。混凝土卸料装置往往成为生产效益的瓶颈,产生所谓的木筒短板效果。
通常混凝土卸料装置采用天方地园形敞口槽或接料斗,在配置大规
格主机时可能出现搅拌车进口处溢料现象。若采用放慢搅拌机出料速度
来适应则势必降低生产效率而得不偿失。显然只要增大接料斗容量并设
开关可控的出料门机构能解决这个现象,但是也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
卸料装置高度尺寸增加是主体高度和成套设备配置的技术条件相应提
高,其次,卸料门机构的密封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技术条件也能以
满足;此外,会产生接料斗餐料清理困难,增加清洗保养工作难度。综
合各方面因素和实践,对于大规格主机的混凝土卸料装置应相应增大接
料斗的容量并适当控制出料口的面积,经济而合理地确定接料斗的尺寸。
(4)粉剂装置
18
添加剂有液体和粉剂两种形态。大多数添加剂为桶装液体,使用时倒入添加剂储罐,加水稀释并搅拌使添加剂含量更均匀,配比更精确,其工作流程及装置与水相似,液剂和水组成液料体统或俗称水路系统。
粉剂中膨胀剂的配比用量稍大些,可以与掺合料一样采用水泥的工作流程及装置,即散装粉料输送车供应原材料,筒仓储料,螺旋供料计量,组成粉料系统。粉料计量通常设两个秤,水泥单独计量,掺合料与膨胀剂累积计量。
国内有些新开发的添加剂,为袋装粉剂,而且配比用量小,不能适用粉料或液料体统的工作流程,实际应用时往往采用手工添加剂的方法。在E型砼搅拌站中可在骨料料场的隔墙旁,倾斜皮带机的尾部上方,增设一套粉剂装置,包括粉剂储仓、供料小型螺旋、计量斗和料管,配料后的粉剂随着批次骨料输送提升并投料。
三、工艺流程图
搅拌站工艺流程图见图 3-1。
原材料储备
配料(由电脑控制并自动计
算,根据配合比配料)
合格出厂
(搅拌车运至各施工现场)
投入搅拌机搅拌、出料(由电脑控制并自动计算,根据配合比配料)
19
图 3-1 搅拌站工艺流程图
3.2.2 厂区布局和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本着物流顺畅,出入方便,通过道路硬化和绿化隔离带将某某混凝
土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各个功能区分开。办公楼后
设小型车辆停车场,在办公楼及搅拌站生产区之间设绿化隔离带,厂区
四周设绿化带,起到净化美化环境的作用。
3.2.3 设备选择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一、设备选择原则
本设计贯彻国家节约能源的有关规定,采用节能的工艺和设备,节
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工艺技术采用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软件和硬件并重,以保
证产品的质量。
二、全厂设备及其技术参数
1、HZS180型混凝土搅拌站技术参数
HZS180 型混凝土搅拌站是佛宇重工自主开发的具有二十一世纪国
际先进水品的搅拌设备,具有集物料储存、计量、搅拌于一体的综合功
能,用于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集中的混凝土公路路面及桥梁工
程、大中型水利电力工程、建筑工程的施工,以及混凝土制品工厂和城
市商品混凝土需求量大的场所。可满足各种类型混凝土的搅拌要求。具
体参数如下:
20
商混搅拌站型号: HZS180
理论生产率: 180 m3∕h
搅拌电机功率: 2 × 55 kW
搅拌机型号: JS3000
循环周期: 60 S
搅拌机公称容量: 3000 L 粉料仓容量: 4 ×200t
骨料仓容量: 4 ×25 立方米 骨料提升方式:皮带输送机 皮带输送机功率: 45 kW
骨料最大颗粒:¢ 80 mm
配料站配料能力: 3200 L
骨料种类: 4
骨料皮带输送机生产率: 700 t/h
螺旋输送机最大生产率: 110 t/h
螺旋输送机功率: 19 kW
卸料高度: 3.8 m
骨料称量范围及精度: (0~3000)±2%
水泥称量范围及精度: (0~1200)±1% 粉煤灰范围及精度: (0~500)±1%
水范围及精度: (0~600)±1%
外加剂范围及精度: (0~50)±1%
2、龙工 ZL50 装载机参数:
龙工 ZL50 装载机率为: 160kW。
三、全厂用电设备一览表
全厂用电设备一览见表 3-1。
表 3-1 全厂用电设备一览表
单台功率 (kW )
131 45 19 15
21
工作容量
数量 2 2 2 2
(kW )
262 90 38 30
名称 搅拌主机 皮带输送机 螺旋输送机
水泵
型号 HZS180 700 t/h 110 t/h
50ZJD-A30CL 传动
合计
210 8 420
四、实验室用电设备
表 3-2 实验室用电设备
设备名称
数显压力试验机 数显压力试验机 电动抗折试验机 水泥净浆搅拌机 水泥胶砂搅拌机 水泥胶砂振实台
雷式沸煮箱
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 自动标准养护室控制仪 强制单卧混凝土搅拌机
恒温恒湿养护箱 混凝土振动台 震击式标准振摆仪
混凝土渗透仪
干燥箱 飞歌空调 高温炉 小计
规格型号 JYE-2000 JYE-300 KZJ-500 NJ-160 JJ-5 ZS-15 FZ-31 FYS-150 HWB- Ⅲ HJW- 60 型 HSBY-40B HZH-A ZBSX-92A HP-40B 101-2A KC-20 SX-4-10
单机功率(kW) 数量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7.383
0.3 0.75 0.01 0.3 0.55 0.07 4 0.34 19.5 2.2 1 0.003 0.37 0.09 3 0.9 4 17
总功率(kW)
0.3 0.75 0.01 0.3 0.55 0.07
4 0.34 19.5 2.2
1 0.003 0.37 0.09
3 0.9
4 37.383
22
4 能源状况
4.1 能源品种的选用
4.1.1 能源品种选用原则
1、合理选择和利用能源原则
( 1)采用的能源种类、品位与质量、耗量,必须符合国家、地区、
行业颁布的能源、法规、通则、规范及标准。
( 2)因地制宜立足本地区选择能源品种,有条件可利用时,则充分利用社会集中供能,尽可能减少自产能源的种类和数量。
2、能源综合利用的原则
4.1.2 合理性及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使用的能源有电、柴油,耗能工质有水。
1、电
电主要是供项目生产系统设备用电和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
属系统的照明用电。
2、柴油
本项目用柴油作为厂内运输龙工
ZL50 装载机的燃料。
3、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是供生产系统用水、生活用水、绿化用水。
23
4.2 项目能源及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4.2.1 电力供应条件
本项目从马山县林圩镇建设的商砼专用的
35kV 变电站引 10kV 线路
至厂区。马山县林圩镇商砼专用的 35kV 变电站正在筹划建设中,预计 2016 年 5 月底完成。当地电力供应充足,电力常年有富余,项目供电有 可靠保障。
电路接线图见图 4-1。
本项目用电从林圩镇 变电站引 10 kV 线路
电源 进线
35 kV
10kV
C
220/380V
220/380V
生产系统 设备用电
生产、辅助及附 属设施照明用电
图 4-1 电路接线图
4.2.2 柴油供应条件
本项目厂内运输用龙工 ZL50 装载机的燃料是柴油, 主要来自附近石
油公司,供应有保证。
24
4.2.3 水资源供应条件
本项目的生产用水引自本厂内自有的深井水,生活用水引自市政管
网。
4.3 能源及耗能工质消耗状况
本项目使用的能源主要有电、柴油,耗能工质水。各项能源及耗能
工质具体年需求量见表 4-1,项目能源消耗总量见表 4-2。
表 4-1-1
序号
能源及耗能工质的品种及年需求量表(当量值)
能源及耗能 工质名称
全年需求量
实物量 129.95 万 kWh
折标系数 1.229tce/万 kWh 1.4571kgce/kg
——
折标煤( t)
159.71 177.26 —— 336.97
%
1 2 3
电 柴油 水
合计
47.41 52.59 —— 100
121.65t 54235m3 ——
本项目共需各种能源按当量值折标准煤 336.97 吨。其中:电 129.95
万 kWh,折标准煤 159.71 吨;柴油 121.65 吨,折标准煤 177.26 吨;水
54235 立方米。项目主要能源和耗能工质饼形图见图 4-2。
电 柴油
电, 47.41%
柴油, 52.59%
图 4-2 能源消耗比例饼图(按当量值)
25
表 4-1-2
能源及耗能 工质名称
电 柴油 水
合计
能源及耗能工质的品种及年需求量表(等价值)
全年需求量
序号
实物量 129.95 万 kWh
121.65t 54235m3 ——
折标系数 4.04tce/万 kWh 1.7286kgce/kg 0.0000857tce/m3
折标煤( t)
525.00 210.28 4.65 739.93
% 70.97 28.40 0.63 100
1 2 3
本项目共需各种能源按等价值折标准煤 739.93 吨。其中:其中:电
129.95 万 kWh,折标准煤 525.00 吨;柴油 121.65 吨,折标准煤 210.28 吨;水 54235 立方米,折标准煤 4.65 吨。项目主要能源和耗能工质饼形
图见图 4-3。
电 柴油 水
水 , 0.63%
柴油 , 28.40%
电, 70.97%
图 4-3 能源消耗比例饼图(按等价值)
表 4-2 项目能源消费总量统计表
能源名称
序号
实物量
129.95 万 kWh
折标煤( t)
等价值 当量值 525.00 210.28 735.28
26
1 2
电 柴油
合计
159.71
121.65t ——
177.26
336.97
4.4 用水情况
1、水源
本项目的生产用水引自本厂内自有的深井水,生活用水引自市政管
网,完全可以满足项目用水。
2、给水系统
厂区给水采用以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为主。给水系统的管网布
置为环状,各用水点就近从环状管网接入。
在需计量处的进水干管上设置水表计量。
3、用水量 总用水量:
54235m /a。
3
4、消防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用水室内不小于
10L/s;室外不小于
25L/s;火灾延续供给时间: 2h,消防一次用水量不小于 180m3。
5、排水工程 ①排水系统
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②雨水系统
雨水系统设计应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的原则:
在管道交叉处和一定直线距离处设置雨水口,雨水利用管道坡度流
入雨水口,由连接管引入雨水干管。
27
5 项目能耗分析及主要能耗指标核定
5.1 项目用能体系能耗分析
5.1.1 耗能体系及主要耗能单元的划分
1、耗能体系的划分
(1)项目耗能体系根据生产情况可划分为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
附属系统。其中生产系统就是混凝土生产线,辅助生产系统主要有实验
室、地磅房等。附属系统就是办公楼。耗能体系划分简图见图
5-1。
耗 能 体 系 划 分
生产系统
辅助生产系统
实验室、库房、地磅房、辅助设备 房、仓库、运输系统
附属生产系统(包括办公楼、职工宿舍、食堂)
图 5-1
耗能体系划分简图
⑵项目能耗统计系统根据能量流动过程划分为能源购入储存、加工
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其系统简图见图
5-2。每一个环
节中可分为若干用能单元。
供入能源
购入储存 加工转换 输送分配 最终使用 有效能量
损失
损失 损失 损失
图 5-2
项目能源系统简图
28
2、主要用能单元的划分
依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 (GB17167-2006)中
的有关规定对该项目主要用能单元及主要用能设备进行划分。具体划分
依据见表 5-1。
表 5-1-1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划分依据
能源 种类 单位 限定值
煤炭、焦原油、成品油、 重油、渣煤气、天蒸汽、热
电力
炭 石油液化气 油 然气 水 kW 10
t/a 100
水
其它 GJ/a
t/a 40
t/a 80
m3/a 10000
GJ/a 5000
t/a 5000
2926
表 5-1-2 主要用能设备划分依据
能源
种类 单位 限定值
煤炭、焦 原油、成品油、 重油、渣 煤气、天蒸汽、热
电力 水
炭 石油液化气 油 然气 水 kW 100
t/h 1
t/h 0.5
t/h 1
m3/h 100
MW 7
t/h 1
其它
GJ/h 29.26
按照表 5-1-1 的划分依据,结合项目能源利用状况,该项目主要用
能单位划分为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系统。
按表 5-1-2 划分主要用电设备见表
5-2。
表 5-2
主要用电设备一览
序号
设备名称
生产系统
设备功率 (kW) 数量
1 搅拌机 131 2
5.1.2 各系统(工序)能耗分析
5.1.2.1 生产系统能耗分析
生产系统主要将各种骨料、粘结剂、掺合料、添加剂和水按一定配
比通过搅拌机,采用集中搅拌方式生产混凝土。
29
本系统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电,耗能工质有水。
①用电量核算
A、设备用电量
本项目采用连续工作制度,年工作
8 个月, 240 天,每天 2 班,每班
5-3,用电负荷计算见表 5-4。
8 小时。生产系统用电设备容量计算见表
表 5-3
生产系统用电设备容量计算
设备名称 搅拌主机 皮带输送机 螺旋输送机
水泵 合计
数量 HZS120 700 t/h 110 t/h
50ZJD-A30CL 传动
总功率(kW)
262 90 38 30 420
备注
表 5-4
用电设备组名称
生产系统用电负荷计算
cos φ tg φ
设备功率 需要系数 Pe(kW)
262
90 38 30 420
计算负荷
Pjs(kW) Qjs(kvar) 222.70 138.07 54.00 22.80 24.00 323.50 291.15
47.52
备注
搅拌主机 皮带输送机 螺旋输送机
水泵 小计
小计×同时系数
Kd 0.85 0.60 0.60 0.80
0.85 0.75 0.75 0.80
0.62 0.88 0.88 0.75
20.06
18.00
223.65
212.47
K∑p=0.9;
K∑q=0.95
通过上表计算,生产系统用电设备有功功率为
291.15 千瓦,根据年
运行时间( T=24h/d×180d=4320h),确定年用电量:
Wp= PjsT=291.15 ×4320÷10000=125.78 万 kWh
30
B、照明用电
生产系统照明功率计算见表 5-5。
表 5-5
生产系统照明功率计算表
名称
建筑面积
照明面积 ( m)
50
2
照明功率 (W/m )
10
2
照明负荷
(kW )
( m)
2
生产系统(生产厂房)
50 0.5
生产系统照明负荷为
0.5 千瓦,根据平均照明时间( t=8h/d×
180d=1440h),确定年用电量:
W = K ×P ×T÷10000=0.9×0.9×0.5×1440÷10000=0.06 万 kWh
p ∑p e
C、生产系统总用电量
125.78 万 kWh+0.06 万 kWh=125.84 万 kWh ②柴油用量核算
辅助生产系统柴油主要用于 1 台龙工 ZL50 装载机的燃料,装载机的
功率为 160 千瓦,作业率按 80%计,运输车辆耗柴油指标: 220g/kWh。则
1 台装载机年用柴油量:
160×80%×180×24×220÷106= 121.65t
③用水量核算
生产系统用水:主要将各种骨料、粘结剂、掺合料、添加剂和水按
一定配比通过搅拌机,采用集中搅拌方式生产混凝土。生产
1立方米混凝
土需要消耗水 175千克。
本项目年产混凝土 30万立方米,则生产系统全年消耗的水量为:
30×10000 m3×175kg / m3÷1000=52500t (52500m3)
31
④生产系统能源消耗汇总
通过上述分析,生产系统能耗按等价值折合标准煤
量值折合标准煤
723.17 吨,按当
331.92 吨,具体计算见表 5-6。
表 5-6 生产系统能源消耗汇总表
全年消耗量
实物量
等价折标煤
( tce) 508.39 210.28
能源名称
当量折标煤
(tce)
154.66
电 柴油 水 合计
125.84 万 kWh
121.65t 52500m——
3177.26
4.50 723.17
—— 331.92
5.1.2.2 辅助生产系统能耗分析
辅助生产系统辅主要包括实验室、仓库、机修、磅房、辅助设备房。
辅助生产系统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电。电主要是辅助设施照明用电。
①用电量核算
A、设备用电
表 5-7
设备名称 实验室设备
小计
辅助生产系统用电设备容量计算
数量 17 17
总功率(kW)
37.383 37.383
表 5-8 设备功率 Pe(kW)
实验室设备
37.383 37.383
辅助生产系统用电负荷计算 需要系数 Kd 0.2
用电设备组名称
cos φ tg φ
计算负荷
备注
Pjs(kW) Qjs(kvar)
1.02
7.48 7.48
7.63 7.63
6.737.25
0.70
小计
小计×同时系数
K∑p=0.9;
K∑q=0.95
32
通过上表计算,辅助生产系统用电设备有功功率为
6.73 千瓦,根据
实验室年运行时间( T=2h/d×180d=360h),确定年用电量:
Wp= PjsT=6.73 ×360÷10000=0.24 万 kWh B、照明用电
辅助生产系统用电量就是实验室、仓库、机修、地磅房、辅助设备
房照明用电,辅助生产系统照明功率计算见表
5-7。
表 5-7 辅助生产系统照明功率计算
名称 实验室 仓库 库房 辅助设备房
地磅房
合计
建筑面积
序号
照明面积 ( m2)
200 150 410 90 90 940
照明功率 (W/m 2)
5 5 5 5 5
照明负荷
( m2)
1 2 3 4 5
200 150 410 90 90 940
(kW )
1 0.75 2.05 0.45 0.45 4.70
辅助生产系统照明负荷为 4.70 千瓦,根据平均照明时间( t=8h/d×
180d=1440h),确定年用电量:
Wp= K∑p×Pe×T÷10000=0.9×0.7×4.70×1440÷10000=0.43 万 kWh
②辅助生产系统能耗统计
辅助生产系统能耗按等价值折合标准煤
2.71 吨,按当量值折合标准
煤 0.82 吨。具体计算见表 5-8。
表 5-8 辅助生产系统能源消耗汇总
能源名称
实物量
0.67 kWh
电 合计
万
全年消耗量
等价折标煤 当量折标煤
(tce) (tce)
2.71 0.82
备注
——
33
2.71 0.82
5.1.2.3 附属系统能耗分析
附属系统消耗的能源主要是办公楼、门卫的照明用电和生活、绿化
用水。
附属系统照明功率计算见表 5-9。
表 5-9 附属系统照明功率计算
建筑面积
序号
1 2
照明面积 ( m2)
1200 143 1343
照明功率 (W/m 2)
7 7
照明负荷
名称 办公楼 门卫 合计
( m2)
1200 143 1343
(kW )
8.40 1 9.40
附属系统照明负荷为
9.40 千瓦,根据平均照明时间( t=8h/d×
180d=1440h),确定年用电量:
Wp= K∑p×Pe×T÷10000=0.9×0.8×9.40×1440÷10000=0.97 万 kWh 附属系统能耗按等价值折合标准煤 4.07吨,按当量值折合标准煤 1.19
吨。具体计算见表 5-10。
表 5-10
附属系统能源消耗汇总
能源名称
电 水 合计
全年消耗量 等价折标煤
实物量
(tce)
0.97万 kWh 3.92
1735m
——
3
当量折标煤
(tce)
1.19
—— 1.19
备注
0.15 4.07
计算见 5.1.3.3
5.1.3 单项能源平衡及水平衡
5.1.3.1 电平衡
1、供配电系统
34
(1)供用电部分
本项目直接从林圩镇建设商砼专用的
35 kV 变电站引 10kV 电源,至
YJV 型。
企业自建箱式变电站,采用铁塔架空线敷设,导线选用
马山县林圩镇商砼专用的 35kV 变电站正在筹划建设中 ,2016 年 5 月
底完成。
区内用电设备供电电压为 380/220V。
项目内共设置 1 台室外箱式变电站。
室外箱式变电站均由一组高压环网柜、一台
SCB10-500/10 变压器、
一组低压柜组成。
引入楼内的低压电缆一般采用直埋或穿钢管敷设方式,低压配电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消防设备采用二路电源供电,末端自动切换。
本建筑用电负荷按其性质可分为 :
二级负荷:建筑的消防设备(消防泵、机房、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等)。
三级负荷 : 除二级负荷外的其他负荷。
( 2)照明
本项目照明采用节能型的高压钠灯、高压汞灯和荧光灯;所选用的 每套灯具一般控制在 150V 之内。
2、用电负荷计算
本项目用电负荷计算采用的是需用系数法,需用系数、功率因数及
同时系数的选取参考如下:
需用系数、功率因数的选择是依据《企业供配电》、《工厂供配电
35
技术》、《10kV 及以下供配电设计手册与安装图集》、 《工厂供电技术》
中列出的各种用电设备组、生产车间需用系数参考值,与企业进行协商
后取值。具体数值见表 5-11。
表 5-11-1 需用系数、功率因数参考值
用电设备组名称 非连锁的连续运输机械 (皮带运输机、螺旋输送机)
搅拌机
水泵≤ 15kW
需用系数 0.50— 0.60
功率因数
0.75
正切 0.88 0.75—0.62
0.75
0.75— 0.85 0.75—0.8
0.90
0.55—0.7 0.7— 0.8 0.90
0.80—0.85
0.80 0.90 0.90 0.90
给排水用电设备
生产车间
照 明
辅助设施 附属设施
注:照明采用荧光灯功率因数为
0.48 0.48
0.48
表 5-11-2
用电设备组名称 皮带运输机、螺旋输送机
搅拌机 水泵 生产车间
实验室、地磅房、
本项目需用系数、功率因数取值
需用系数
0.60 0.85 0.80 0.90 0.70
功率因数
0.75 0.85 0.80 0.90 0.90
正切
0.88
0.62
0.75
0.48
照 明
辅助设备房、仓库
办公楼、门卫
0.48
0.80 0.90 0.48
②同时系数的选择是依据陈化钢主编的《企业供配电》中“求车间变电所低
压母线上的计算负荷是,如果是以车间用电设备为范围进行分组,求出
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然后相加求车间低压母线计算负荷,此时同
时系数取为 K∑p=0.8~0.9,K ∑q=0.85~0.95。”本评估报告考虑到理论计
36
算与项目实际情况的误差,给企业留有富裕量,同时系数取为
K ∑p=0.9,
K∑q=0.95。
照明负荷计算见表 5-12。变压器低压侧用电负荷计算见表
5-13。
表 5-12 项目照明负荷计算
设备容量 需要系
名称
Pe(kW)
计算负荷
Pjs (kW)
Qjs (kvar) 0.22 1.59 3. 5.45 5.18
数 Kd 0.90 0.70 0.80
tan φ
Sjs
(kVA)
备注
生产系统照明 辅助系统照明 附属系统照明
合计
0.5 4.70 9.40 14.6
0.48 0.48 0.48
0.45 3.29 7.52 11.26 10.13
K ∑P=0.9;
11.38
合计 ×同时系数
K ∑Q=0.95
自然功率因数 电容补偿率 qc
电容补偿 补偿后计算负荷
cosφ=0.0;cosφ'=0.95
0.183kvar/kW
-1.85 3.33
10.13 10.66
表 5-13 变压器低压侧用电负荷计算
名称
设备容量 Pe(kW)
Pjs (kW)
计算负荷
Qjs (kvar)
223.65 7.63 5.45 236.73 224.
Sjs (kVA)
备注
生产系统设备 辅助生产系统设备
全厂照明
合计
合计 ×同时系数
420 37.383 14.6 434.6
323.50 7.48 11.26 342.24 308.02
381.38
K ∑P=0.9; K ∑Q=0.95
自然功率因数 电容补偿率 qc
cosφ=0.811;cosφ'=0.59 0.379kvar/kW
37
电容补偿 补偿后计算负荷
1 台 SCB10-500/10 变压器负载率:
-116.74 108.15
S308.02
js
326.45
=
326.45kVA 500kVA
=0.653
SN
3、用电量计算
(1)生产系统设备用电
通过 5.1.2.1章节分析计算,生产系统设备总用电量为 125.78 万 kWh。
(2)辅助生产系统设备用电
通过 5.1.2.2章节分析计算,辅助生产系统设备总用电量为 0.24 万 kWh。
(3)全厂照明系统用电
通过 5.1.2章节分析计算,项目照明系统总用电量为:
0.06 万 kWh+0.43 万 kWh +0.97 万 kWh =1.46 万 kWh ( 3)总用电量
根据上述计算,生产系统设备以及全厂照明系统总用电量为:
125.78 万 kWh+0.24 万 kWh +1.46 万 kWh=127.48 万 kWh 4、电能损耗分析
(1)用电设备电能损耗分析
项目用电设备用电计算见表 5-14。
表 5-14 项目用电设备电能计算表
输人电
序
名称
号
有效电
损耗 电能
电动机 效率
ds
使用效
传动效
能 Wsr
能 Wyx
率 s
率
cd
万 kWh
1生产系统设备
125.78
万 kWh 108.02
38
万 kWh 17.76
% 97
% 93.2
% 95
2 3
辅助生产设备
全厂照明 合计
0.24 1.46 127.48
0.21 1.46 109.69
0.03 0.00 17.79
注:有效用电 W yx
W
srds
scd
( 2)变压器的年电能损耗分析
变压器的电能损耗包括两部分:①变压器铁损PFe 引起的电能损耗, 只要外施电压和频率不变,它就是固定不变的 , 其近似等于空载损耗 P0 与运行时间的乘积②变压器铜损 PCu 引起的电能损耗,它与负荷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即与变压器负载率 β的平方成正比,它近似等于短路损耗 Pk 与负载率 β的平方和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数 τ的乘积。
本项目选用一台 SCB10-500/10 干式变压器。
相对于油式变压器 ,干式变压器因没有油,也就没有火灾、爆炸、污染等问题,故电气规范、规程等均不要求干式变压器置于单独房间内。特别是新的系列,损耗和噪声降到了新的水平,更为变压器与低压屏置于同一配电室内创造了条件。
①干式变压器的温度控制系统
干式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压器绕组绝缘的安全可靠。绕组温度超过绝缘耐受温度使绝缘破坏,是导致变压器不能正常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变压器的运行温度的监测及其报警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②干式变压器的防护方式
根据使用环境特征及防护要求,干式变压器可选择不同的外壳。通
常选用 IP23 防护外壳,可防止直径大于 12mm 的固体异物及鼠、 蛇、猫、雀等小动物进入,造成短路停电等恶性故障,为带电部分提供安全屏障。
39
若须将变压器安装在户外, 则可选用 IP23 防护外壳,除上述 IP20 防护功能外,更可防止与垂直线成 60°角以内的水滴入。但 IP23 外壳会使变压器冷却能力下降,选用时要注意其运行容量的降低。
③干式变压器的冷却方式
干式变压器冷却方式分为自然空气冷却 (AN) 和强迫空气冷却 (AF) 。自然空冷时,变压器可在额定容量下长期连续运行。强迫风冷时,变压
器输出容量可提高 50%。适用于断续过负荷运行,或应急事故过负荷运行;由于过负荷时负载损耗和阻抗电压增幅较大,处于非经济运行状态,故不应使其处于长时间连续过负荷运行。
④干式变压器的过载能力
干式变压器的过载能力与环境温度、过载前的负载情况 (起始负载 )、变压器的绝缘散热情况和发热时间常数等有关,若有需要,可向生产厂索取干变的过负荷曲线。
变压器参数见表 5-15。
表 5-15 P
型号
kVA
SCB10-500/10
500
变压器参数汇总表
P P
0
k
0
I
U
k
kW 1.10
kW 3.84
% 0.8
%
4.0
变压器全年的电能损耗公式如下:
Wa
Pt Pk
2
js
Pt Pk ( S
S
)
2
0 0
ΔWa——变压器全年的电能损耗, kWh;
P0、Pk——变压器的空载、短路损耗, kW; t——变压器的全年投入运行小时数,
4380h;
40
β——变压器负载率;
Sjs——变压器所带计算负荷, kVA; SN ——变压器额定容量, kVA;
τ ——变压器的年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数, 2600h,依据(《企业供配电》
陈化钢主编)最大负荷年利用小时数
Tmax=4300 和功率因素 cosφ=0.95
查得。
则变压器全年的电能损耗:
Wa
P0t Pk
2
P0t Pk ( Sjs ) 2
SN
[1.10
4380 3.84
( 326.45 )2
500
2600]/100000.91万 kWh
( 3)线路损耗电能分析
电能在变压输送过程中造成损耗,这部分损耗称线变损或简称线损。本项目从铜川镇建设商砼专用的 35kV 变电站引 10 kV 线路至厂区,
10 kV 线路归属权不属于本公司。 因此本评估报告线路损耗核定范围就是 变电所低压侧的线路损耗。
变电所低压侧线路损耗:
鉴于本项目可行性研究中低压侧线路的布置无法确定,线路长度、
型号规格等参数无法确定,本评估报告低压侧线路损耗按供电量的
1.2%
进行估算(一般为 1 ~1.5%),即:
低压线损电量
生产以及照明用电量+变损电量+低压线损电量
100%=1.2%
通过上述计算,生产、辅助设备以及照明用电量、变损电量合计:
126.02 万 kWh+1.46 万 kWh+0.91 万 kWh =128.39 万 kWh
41
根据上式可计算低压线损电量:
128.39万 kWh 1.2%
=1.56万 kWh
1-1.2% (3)项目线损率
供配电系统的线损率是指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率,本评估报告
线损电量核定范围为:降压变压器损耗和变压器低压侧低压线损,其计
算公式是:
线损率 =
线损电量 供电量
100%=
1.24+1.56
127.24+1.24+1.56
100%=2.15%
在 GB/T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中规定,根据受
电端至用电设备的变压级数,其总线损率分别不应超过以下指标:一次
变压不得超过 3.5%;二次变压不得超过 5.5%;三次变压不得超过 7%。
本项目属于一次变压,其线损率为 2.15%,小于 3.5%的要求。 5、项目用电平衡
通过以上分析计算,项目年预计购入电量:
127.48 万 kWh+0.91 万 kWh+1.56 万 kWh=129.95 万 kWh
其中生产系统设备用电 125.78万千瓦时,辅助生产系统设备用电 0.24
万千瓦时,照明系统用电 1.46 万千瓦时,变压器损耗 0.91 万千瓦时,线
路损耗 1.56 万千瓦时。电力平衡表见表 5-16,项目用电网络图见图 5-3。
42
表 5-16 项目用电平衡表
项目
购入储存
实物量 129.95万 kWh
等价值 525.00
购入储存
等价值
当量值
加工
变压器 159.71 158.59 1.12 159.71
输送 分配 158.59 156.67 1.92 158.59
输送分配
最终使用(当量值) 辅助设备
0.29 0.25 0.04 0.29
最终使用
能源名称
当量值 159.71
转换 生产设备 154.58 132.76 21.82 154.58
154.58 (96.72 )
照明 1.79 1.79 0.00 1.79
合计
购入
156.67 134.80 21.86 156.67
有效利用
损失能量
合计
加工转换
实物量
生产系统设备用电
132.76 (83.07 ) 21.82(13.65)
购入
129.95万kWh
电525.00 129.95 万kWh
159.71
变压器 159.71
156.67
(97.84) 1.92
0.29 ( 0.18) 1.79 ( 1.12)
辅助系统设备用电
1.79
0.25(0.16 ) 0.04( 0.02)
总有效能 134.84 (84.19)
1.12
(0.70)
照明用电
(1.20 )
(1.12 )
合计 525.00
( 100)
159.71 (100)
1.12 (0.70 )
输送损失 1.92( 1.20)
最终损失
21.86( 13.65)
图 5-3
项目用电网络图
43
5.1.3.2 柴油平衡
本项目柴油用作厂内运输用装载机的燃料。
由 5.1.2.2 章节计算出厂内运输用柴油 121.65 吨。
目前我国内燃机的效率是 45%左右,本项目按 45%计,运输车辆有 效用油 121.65×45%=54.74 吨。项目用柴油平衡表见表 图见图 5-4。
5-17,柴油网络
表 5-17 项目用柴油平衡表
项目
输入
实物量 ( t)
等价值( tce)
210.28
最终使用
当量值( tce)
177.26 177.26 0.00 177.26
运输车辆 177.26 79.76 97.50 177.26
最终使用
名称
购入 有效利用
柴油 柴油
121.65
损失能量
合计
购入储存
实物量
加工转换 输送分配
等价值 当量值
柴油
121.65 t
210.28 177.26
177.26 177.26
121.65t (100)(100)
(100) (100)
装载机
79.76 (45.00 )
97.50 (55.00 )
79.76
总有效能
(45.00 )
合计 210.28
177.26
(100) (100)
最终损失
97.50 (55.00 )
图 5-4 项目用柴油网络图
44
5.1.3.3 水平衡
1、生产系统用水
本项目生产系统涌水主要与各种骨料、粘结剂、掺合料、添加剂按
一定配比通过搅拌机,采用集中搅拌方式生产混凝土。由
5.1.2.1计算知,
生产系统用水总量为 52500m3。
2、生活用水
本项目人员总计 50 人,生活用水按每人每天按
90 升(其中淋浴用
水 40L/ 人.班)计算,则全年用水量:
90L/ 人.天÷ 1000×50 人× 240 天=1080m
3
生活排水量按照生活用水量的
80%计,全年生活排水量约为:
1080m3×80%=8m3
3、道路及绿化用水
绿化用水定额取 2.0L/ m ,每天每次按绿化面积( 4368m)50%计
22
算,年用水量( 5~9 月份)约为:
2.0L/m 2×( 4368×50% )m2 /d×150d÷1000=655m3
4、用水总量
通过以上计算,项目年新水总用量: 52500+1080+655=54235(m)
3
用水平衡见表 5-18,水平衡图见图 5-5。
45
表 5-18 项目新用水量平衡表
项 目
水 m3
购入量
生产用水
54235 52500
消耗
排放
消 耗 量
生活用水
道路及绿化用水 消耗量合计
1080
216
8
655 54235
利用 52500m3/a
52500m3/a
生产工艺用水
53478m/a 总用水量
3
消耗
1080m/a
3
216m/a
排放 8m/a 利用 655m3/a
3
生活取水
3市政污水管网
655m3/a
道路及绿化洒水
图 5-5
项目水平衡图
5、用水的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上述计算,本项目取水量为
54235m3
8m3。
本项目外排水量主要是生活污水,年外排水总量为
根据 GB/T 7119-2006《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技术考核指标,本项
目计算的指标是单位产品取水量。
单位产品取水量
取水量 产品产量
54235m3 3 3
万 3 =0.18m / m 30 m
46
5.1.4 用能环节的用能情况
项目能源消费流向表见表
5-19,项目各用能环节的能源利用情况见
能量平衡表 5-20,能流图数据表见表 5-21,能源网络图见图 5-6,能流图 见图 5-7。
表 5-19
项目能源消费流向表(当量值)
项目
名称
购入量
生产 系统 125.84
辅助生产
系统
0.43
附属 系统 0.97
损耗
电力
实物量 (万 kWh )
129.95
2.80
折标量( tce) 159.71 实物量( t)
柴油
121.65
154.66 0.53 121.65 177.26
1.19
3.44
折标量( ) 177.26
tce 实物量( m3) 54235
52500
1735 ——
177.79 52.75
1.19 0.35
水
折标量( tce)
折标合计( tce)
—— 336.97 100
—— 154.66 45.88
3.44
所占比例(%)——标煤
1.02
47
表 5-20 能量平衡表
加工
当量值
3 159.71 177.26 —— 336.97 158.59 177.26 —— 335.56
项目
购入储存
实物量
1
等价值
2 525.00 210.28 4.65 739.93
输送 分配
5 158.59 177.26 —— 335.56 156.67 177.26 —— 333.
最终使用
辅助设备
7 0.29
全厂照明
8 1.79
转换 4
生产设备
6 154.58
运输 9
合计 10
156.67
能源名称 供 入 能 量 有 效 能 量
电 柴油 水 合计 电 柴油 水 合计
129.95 万 kWh
121.65 吨 54235m3
177.26
177.26
——
154.58 132.76
0.29 0.25
1.79 1.79
177.26 333.93 134.80
79.76
79.76 ——
132.76
0.25
1.79
79.76
214.56
回收利用 损失能量 合计
1.12 336.97
1.92 335.56 99.43
21.82 154.58 85.92
0.04 0.29 86.21
97.50
1.79 100
177.26 45.00
119.36 333.93 .24
能量利用率 ( %) 99.55
能量利用率 =214.56/336.97 × 100%=63.67%
能源利用率 =214.56/739.93 × 100%=29.00%
48
购入储存
实物量
加工转换
等价值
当量值
输送分配
最终使用
154.58 (45.86 )
生产系统
132.76 (39.40 ) 21.82 (6.47 )
购入
129.95 万 kWh
变压器
电 525.00 159.71
159.71
(70.97 ) (47.41 ) 129.95
(47.41 ) 万 kWh
1.12
156.67 (97.85 )
1.92 (0.57 )
( 0.45)
0.29 (0.09 )
1.79
(0.53 )
辅助系统
0.25 (0.07 )
照明
0.04 (0.02 ) 1.79 (0.53 )
购入 121.65 t
柴油
总有效能
79.76 (23.66 ) 214.56 97.50 (28.92 ) (63.58 )
210.28 177.26
121.65 t
(28.40 )(52.59 )
177.26 (52.59 )
厂内运输
购入 53875m3
生产用水
水
4.65 ( 0.63)
储存损失 1.12 ( 0.45)
输送损失 1.92 ( 0.57 )
53875m3
生活、绿化用水
合计 739.93
336.97
(100)
( 100)
最终损失
119.36 ( 35.40 )
说明:图中单位为吨标煤,括号内数字为该项能量占全项目输入能源总量的百分比(百分号省略)。
图 5-6
能源网络图
49
表 5-21 项目能流图数据表
购入储存
加工 转换
生产用能单元
输送
其他用能单元
能源及耗能工
当量值
实物量
变压器
生产、辅助设备
损失
全厂照明
运输
质种类
( tce)
收
支
收
支
收
支
收
支
一次 能源 - 二次 能源 耗能 工质 回收 利用
—— 水 电 柴油
129.95 万 kWh
121.65 吨 54235m
159.71 177.26
159.71
158.59
1.92
154.87
133.01
1.79
1.79
177.26
79.76
3
——
有效利用能量 支出 其他用能损失
335.56 1.12 336.97
158.59 1.12
159.71
159.71
133.01 21.86
154.87
154.87
1.79 0.00
1.79
1.79
79.76
97.50
合计
1.92 177.26 177.26
50
购入储存
加工转换
输送分配
最终使用
)
%
0 0 1
值
柴油 177.26 (52.59 )
79.76 (23.66 )
厂内运输
出 支 量
8
5 . 3 6
(
进入能源实物量
量
( 当
能 6
效 5.
4
耗 e
电 129.95 万柴油 121.65 吨
能 t
c
7
电159.71 (47.41 )
有 1
2
入 9
. 输 6
总
变压器
158.59 (46.96 )
154.58 (45.86 ) 设备
生产、辅助 133.01 (39.40 )
3
) .
(
3
9 7
.
1
断面符号
1.79 (0.53 )
照明
电 柴油 损失量
储存损失
1.12 (0.45 )
输送损失
1.92 (0.57 )
最终损失
119.36 (35.40 )
说明:图中单位为吨标煤,括号内数字为该项能量占全厂输入能源总量的百分比(百分号略)。
图 5-7 能流图
51
5.2 能耗指标核定
5.2.1 正常年份产量
项目达产后,正常年份年产商品混凝土
30 万立方米。
5.2.2 单位产品能耗核定
1、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1)当量值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
产量
综合能耗量
=
336.97tce
30万m
3
= 0.0011tce/m 3
(2)等价值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
产量
综合能耗量
=
739.93tce
30万m3
= 0.0025tce/m3
2、单位产品电耗
用电量
单位产品电耗 =
= 产量
129.95万kWh
30万m3
= 4.33kWh/m 3
5.2.3 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的核定
通过对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有关财务帐表的核查,该项目
年产混凝土 30 万立方米,可实现销售收入
10800 万元(含税),销售收
入 9230.77 万元(不含税),即工业总产值 9230.77 万元,中间投入 6560.28
万元(含税),中间投入 5607.08 万元(不含税),应交为
614.78
52
万元,以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为
4238.47 万元,具体见表 5-22。
表 5-22 工业增加值核算表
单位
项目名称 工业增加值 工业总产值
现价数值 4238.47
2005 不变价
3500.55 7623.70 ——
万元
工业中间投入
9230.77 5607.08 614.78
+
——
注: 1.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
2. 2005 不变价系数为 1.2108
3.2005 不变价 =现价÷不变价系数
5.2.4 建筑能耗指标的核定
因本项目不涉及冬季采暖,故本项目的建筑能耗就是指照明耗能。
1、照明耗能
根据计算(参见 5.1.3.1),本项目照明面积为 2333 平方米,照明年
耗电量为 1.46 万 kWh,按等价值折标准煤
5.90 吨,按当量值折标准煤
1.79 吨。
2、建筑单耗
项目建筑综合能耗就是指照明能耗。建筑综合能耗计算见表
5-23。
表 5-23 项目建筑能耗表
能源名称 照明用电 合计
实物用量 1.46 万 kWh 1.46 万 kWh
当量值( tce)
5.90 5.90
序号
1
等价值( tce)
1.79 1.79
根据计算本项目建筑能耗按当量值折标煤
1.79 吨,则单位建筑面积
2
2
能耗: 1.79tce÷2333m×1000=0.77kgce/m;按等价值折标煤 5.90 吨,则单
53
2
2
位建筑面积能耗: 5.90tce÷2333m ×1000=2.53kgce/m。
5.2.5 项目能量利用率及能源利用率
项目能量利用率为 63.67%,项目能源利用率为 29.00% 。
5.3 耗能指标对标分析
5.3.1 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对标分析
本项目主要进行的是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
设项目的建设。
通过节能评估核定, 本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 0.0011 吨标煤 /立方
米(当量值),本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
0.0025 吨标煤 /立方米(等价
值),单位产品电耗为 4.33 千瓦时 /立方米。
本项目与同类企业的能耗对比结果见下表
5-24。
表 5-24 对比结果表
本项目
单位产品 综合能耗 (当量值) 单位产品
电耗
3
3
昌盛商砼站
对比结果
3
0.001 tce/m
3
0.0019 tce/m
3
本项目比昌盛低 0.0008 tce/m
3
4.33kWh/ m
7.66 kWh/ m
本项目比昌盛低 3..33kWh/ m
通过上述对比,本项目与同行业相比处于中等水平。 目前暂无商砼站建设项目的国家及行业耗能标准。
54
5.3.2 项目单位产值能耗指标分析
1、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1)等价值指标
①现价计算指标
综合能耗量
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 =
= = 0.080tce/万
元工业总产值 9230.77 综合能耗量739.93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 = =0.175tce/万
元工业增加值 4238.47 ②2005 不变价计算指标
综合能耗量739.93
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 = = = 0.097tce/万
元工业总产值 7623.70 综合能耗量739.93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 = =0.211tce/万
元工业增加值 3500.55
( 2)当量值指标①现价计算指标
739.93
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 =
= = 0.037tce/万
元工业总产值 9230.77 综合能耗量336.97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 = =0.080tce/万
元工业增加值 4238.47 ②2005 不变价计算指标
综合能耗量336.97
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 = = = 0.044tce/万
元工业总产值 7623.70 综合能耗量336.97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 = =0.096tce/万
元工业增加值 3500.55
本项目进行的是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
综合能耗量
336.97
55
目的建设,其 2005 不变价等价值指标与国家统计局统计
2009年 6月 30
日公布的最新数据 《2008 年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单位 GDP 能耗等指标 公报》的 2008 年内蒙古自治区全区平均值相比,低于全区平均值,属于
低耗能高附加值项目。具体对比值见表
5-25。
表 5-25
名称
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等指标对比( 2005 不变价等价值)
内蒙古自治区
本项目 0.097
平均值 2.159 4.190
对比结果
单位工业总产值 能耗( tce/万元) 单位工业增加值 能耗( tce/万元)
比自治区平均值
低 2.062
比自治区平均值
低 3.979
0.211
56
6 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6.1 工艺及设备节能措施
工艺设计尽可能采用节能工艺和高效低能耗设备,不采用国家规定
的淘汰设备。本项目购置 2 台三一重工生产的 HZS120 型混凝土搅拌站。
6.2 供、配电系统的节电措施
本次改造中注意采用节能型电气产品。在供电、照明方面采用电力
电容器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到
0.95,减少线路电流,减少线路损耗。
变压器选用节能型的 SCB10 干式变压器。 补偿后变 压器损耗 为 0.91 万
kWh ,补偿前 变压器损 耗为:
Wa
P0t Pk
2
P0t Pk ( Sjs ) 2
SN
[1.10
4380 3.84 ( 381.38 ) 2 2600]/100001.05 万 kWh
500
则采用无功补偿节电: 1.05 万 kWh-0.91 万 kWh=0.14 万 kWh
本项目采用节能型高压钠灯、高压汞灯、荧光灯等绿色照明灯具。
绿色照明灯比普通白炽灯可节电
30~50%。
节电按 30%计算,采用绿色照明灯灯节约了:1.46÷70%×
30%=0.63 万 kWh ,按等价值折标煤 2.55 吨,按当量值折标煤 0.77 吨。
6.3 建筑节能措施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当地的气候参数,在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
57
科学合理地确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体型、间距、层高、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外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等热工特性及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绿化设计,设计要有利于施工和维护,全面应用节能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能耗量,获得理想的节能效果。
建筑工程节能是一项综合性的项目,本工程节能考虑如下方面:
( 1)相同形状的建筑物 ,南北朝向比东西朝向的冷负荷小,因此建筑物应尽量采用南北向。在建筑物内布置空调房间时,尽量避免布置在东
西朝向的房间及东西墙上有窗户的房间以及平屋顶的顶层房间。空调建筑的平面形状,应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外维护结构表面积小的建筑。因为外表面积越小,冷负荷越小,能耗越小。
( 2)在进行前期建筑设计时,在保证室内采光通风的前提下合理控 制窗墙比 ,一般北向不大于 25%;南向不大于 35%;东西向不大于 30%,主 要朝向的窗墙面积比选择为 0.4 左右较为适宜,这样只需对外窗的传热系数提出要求即可,而不必再考虑外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的要求。
( 3)外窗的设计不但应考虑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的要求,还应重
视其开启位置、开启方式及玻璃分格的确定,少用玻璃幕墙。
( 4)建筑体形系数越大 ,说明单位建筑空间的热散失面积越高,体形系数每增大 0.01,能耗指标约增加 2.5%。因此 ,出于节能的考虑 ,在建筑设计
时应尽量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当要满足造型和美观的要求需要, 采用较大的体形系数时 ,应尽量增加围护结构的热阻。
58
6.4 水节能
采用优良节水用具,防止跑冒滴漏。
室外相关绿化景区采用节水喷灌设施。
经常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有报修检漏制度及记录
建筑内用水部位均设置智能水表计量装置。
各种用水龙头均采用陶瓷密封芯片节水型龙头。
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和感应式小便冲洗阀。
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
水箱长时间排水。
6.5 总图及工艺布置节能措施
合理进行总图及工艺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简洁顺畅,布
置紧凑,尽量节约用地。
6.6 节能效果汇总
上述节能措施中可以量化节能量的汇总于表
6-1。
表 6-1 节能量汇总
节能措施
节能量
实物量
绿色照明技术 采用无功补偿装置
合计
0.63万 kWh 0.14万 kWh 0.77万 kWh
等价值( tce)
2.55 0.57 3.12
序号
当量值( tce)
0.77 0.17 0.94
1 2
59
7 评估结论
1、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及有关规定
本报告评估的是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
目。
项目实施达产后,年产商品混凝土
30 万立方米。符合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40 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10 条“ 商
(2005 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的第十“建筑”的第
品混凝土、商品砂浆及其施工技术开发
”
各类耗能设备均选用国家推荐的高效、节能、低损耗产品,符合
《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
综合上述,项目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及有关规定。
2、项目符合中国节能技术大纲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
本项目照明选用节能型灯具; SCB 节能型变压器。符合以下要求:
①符合《中国节能技术大纲》中
“5.3 绿色照明技术 —— 推
广绿色照明技术和产品。推广高光效、长寿命、显色性好的光源、灯具
和镇流器,推广节能灯等高效荧光灯类产品。 一般建筑内部采用紧凑型
荧光灯或 T5、T8 荧光灯,减少普通白炽灯,提高高效节能荧光灯使用
比例”的要求。
②符合《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的第四项“节能的重点领域和重
点工程” 的“(一)重点领域”第 3 条“建筑、商用和民用 —— 照明灯
具。推广节能灯等高效荧光灯类产品、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及电子镇流器,
60
减少普通白炽灯使用比例,逐步淘汰高压汞灯,实施照明产品能效标准,
提高高效节能荧光灯使用比例。 ”、“(二)重点工程 —— 绿色照明工程。 ” 的要求。
③符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节约用电管理办法》中第三章“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第十七条“鼓励系列节约用电措
施:(一)推广绿色照明技术、产品、 (六)推广节能型变压器”的要求。
3、项目的用能总量及用能品种基本合理。
本项目选用的能源有电、柴油,耗能工质有水。综合能耗按等价值
折合标准煤合计 739.93 吨,按当量值折合标准煤合计 336.97 吨。项目用
能总量及用能品种基本合理。具体消耗量见表
7-1。
1)。
项目建设地能源及耗能工质供应有保证(见附件
表 7-1
能源及耗能工质 名称 电 柴油 水 合计
项目能源及耗能工质消耗
全年需求量
实物量
129.95 万 kWh
121.65t 54235m3
——
序号
来源 外购 外购 外购
等价值( tce) 当量值( tce)
525.00 210.28 4.65 739.93
159.71 177.26 —— 336.97
1 2 3
4、本项目的设计采用了先进的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项目购置 2 台佛宇重工生产的 HZS180 型混凝土搅拌机,在国内
属于先进水平。
5、项目能耗水平
本项目主要进行的是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
61
设项目的建设。
通过节能评估核定, 本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 0.0011 吨标煤 /立方米(当量值),本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 0.0025 吨标煤 /立方米(等价值),单位产品电耗为 4.33 千瓦时 /立方米。
目前暂无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的国家及行业耗能标准,与同行业相比处于中等水平。
6、项目能耗指标汇总
通过节能评估核定,本项目能耗指标汇总见表
7-2。
表 7-2
指标
能耗指标汇总
单位 万立方米 吨标煤 /年
指标值
30
达标水平
年产量——商品混凝土
项目能源消费总量
项目综合能耗
等价值 当量值 等价值 当量值
735.28 336.97
吨标煤 /年 万千瓦时
739.93 336.97 129.95
项目电力消耗总量(外购) 项目工业总产值
现价
2005 不变价
现价
2005 不变价
等价值
9230.77
万元
7623.70 4238.47 3500.55
吨标煤/ 立方米 吨标煤/ 立方米 千瓦时/立方米
0.0025
项目工业增加值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当量值
0.0011
单位产品电耗 单位工业总 产值能耗
4.33
等价 值
现价
2005 不变价
tce/万元
0.080 0.097
比 2008年自治区平
62
均能耗值低 2.062
当量 值 等价 值 当量 值
现价
2005 不变价
现价
0.037 0.044 0.175 0.211
tce/万元
0.080 0.096
% % m3/m3
63.67
单位工业增 加值能耗
2005 不变价
现价
2005 不变价
比 2008年自治区平
均能耗值低 3.979
项目能量利用率 项目能源利用率 单位产品取水量
29.00
0.18 0.653
变压器负载率 项目线损率
节能量
等价值 当量值
% tce
2.15 3.12 0.94
63
8 项目可研报告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可研报告中,对供配电线路的损耗、变压器损耗、照明用电等未
进行分析,不利于对供配电系统节能的分析。
建议:合理选用供电线的型号、截面,敷设地的环境,根据企业供
配电线路的长度计算线路损耗,以利于分析配电线路的节能措施。
通过节能评估分析线损约 1.56 万 kWh,占总用电量的 1.20%;变压器损耗为 0.91 万 kWh,占总用电量的 0.95%;照明用电 1.46 万 kWh,占总用电量的 1.12% 。
2、建议按国家要求“十一五”期间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
( 居住 ) 节
能指标按节能 65%,公共建筑节能按 50%设计标准。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复
合的外墙和屋面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建议调整生产时间,考虑冬季生产条件等内容。
4、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叙述能源及耗能工质的计量器具的配备及相
关要求。
建议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7167-2006
要求配备能源及耗能工质的计量器具,建立完善合理的能源计量管理体
系。参见以下内容:
( 1)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建设
项目实施后公司应建立各项能源管理制度,能源管理制度应包括:
①能源采购和审批管理制度; ②能源财务管理制度;
③能源生产管理制度;
④能源计量统计制度;
⑤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⑥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办法。
(2)能源管理机构及职责
能源管理是以能源为对象, 对能源供应、 转换、输送及使用各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管理。
按发布的 《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 中规定,企业的能源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能方针、 、法规、标准以及地方、部门发布的有关节能规定; 制定并组织实施企业的节能措施, 完善科学管理,降低单位产品消耗,完成节能工作任务。
为履行和完成企业能源管理机构的职责, 企业建立和健全能源管理机构是非常重要的。
设立能源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能源工作的副厂长或总工程师负责,专业技术人员和主要工场、科室的负责人参加。其主要职责是:贯彻国家能源、法规、标准,组织节能规划实施,管理和监督能源的
合理分配与使用, 负责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等。 厂能源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专职能源科, 其职责是与厂内其他职能科室联系和综合协调, 具体负责全厂能源使用、统计分析,制定用能、节能措施规划等。
车间设立能源管理小组, 一般由车间主任担任组长, 有关专业和工艺人员及有经验的工人参加。 车间能源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负责制定本车间各项能源的消耗定额, 检查和监督本车间的能源使用情况, 组
65
织实施本车间节约能源的措施和能源工作的考核、评比及总结。
在班组设能源管理员,负责本班组的能源使用管理工作。
车间和班组能源管理人员原则上为兼职,一般不配备专职人员。
(3)能源计量仪表的配置
能源计量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工作,
在能源计量管理中, 能
源计量器具的合理配置和能源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与否, 又是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因素, 没有完善的计量器具配置和量值的准确, 就不能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可靠的数据, 生产调度和管理就没有决策的依据。 所以能
源计量器具的配置和量值的准确贯穿于整个计量管理过程, 能源计量管理的好坏,是评价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
根据 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 中对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项目计量器具配备的对象和范围包括:电、水。
电气设计,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厂内箱式变电站计量总耗电量,计量表装于 10kV 配电室计量柜上。此外,在高、低压线路上装设有功电能表。 生产系统设备用电和生产、 辅助及附属设施照明用电应配备电能表,计量器具配备率 100%。
给排水设计,在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给水总进口、生产系统、
生活用水设水表计量,计量器具配备率
100%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
通则》 GB17167-2006 中计量器具配备要求,本项目月平均用电量为
22.03 万千瓦,属Ⅲ类用户,准确度等级为
66
1.0,电能表的检定周期是 5
年;水流量管径 DN100 ,小于 250mm 准确度等级为
2.5,水流量表的
检定周期是 2 年。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见表
8-1,主要用
能设备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见表
8-2。
8-3。具体能源计量器具 1、附图 2。
本项目能源计量器具应配备数汇总表见表
配备表见表 8-4,计量器具配备网络图见附图
表 8-1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
能源 种类 单位 限定值
电力 煤炭、 原油、成品 焦炭
油液化气
t/a 40
重油、 渣油 t/a 80
煤气、 蒸汽、 天然气 热水 m /a 10000
3
水
其它
kW 10
t/a 100 表 8-2
GJ/a 5000
t/a GJ/a
5000 2926
主要用能设备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
重油、 渣油 t/h 1
煤气、 蒸汽、 天然气 m3/a 100
热水 MW 7
能源 种类 单位 限定值
电力
煤炭、 原油、成品 焦炭 t/h 1
油液化气
t/h 0.5
水
其它
kW 100
t/a 1
GJ/a
29.26
表 8-3 本项目能源计量器具应配备数汇总表
项目名称
应配备计量器具数
(台)
进出用能
单位
配备计量器具数(台)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
应配备计量器具数
(台)
电 1
水 1
合计 2 2
1
1 100
100
100
4
进出主要
次级 用能单位
2
2
配备计量器具数(台)
67
2 2 4
主要用能 设备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
应配备计量器具数
(台)
100
100
100 2
2
0 0
配备计量器具数(台)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
2
2 100
100
表 8-4 本项目具体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表
准确度等级
安装使用地点
序号
计量器具名称
检定周期
台数
进出用能单位计量器具统计表
总电能表 水流量表
1.0 2.5
配电室 进厂入口
1 2
5 年 2 年
1 1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计量器具统计表
电能表 水流量表
2.0 2.5
各系统入口 各系统入口
4 5
5 年 2 年
2 2
主要用能设备计量器具统计表
电能表
2.0
搅拌机
6 5 年 2
( 4)企业能源统计管理
能源统计是计量与测试结果的汇总,是计量测试信息的宏观表达。 是代表一个特定时间段或一个特定范围的性质。
企业能源消费统计是指系统地收集整理计量资料与信息,建立健全
能源消耗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经济核算,能够反映能源活动的过程
及其规律的整个工作。
项目实施后应组建节能管理机构,负责对每月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
统计,建立健全能源消耗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经济核算,如实地反
映能源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整个工作。企业能源统计是企业能源管理
的重要内容,既是编制企业能源计划的主要依据,又是企业合理使用能
68
源监督和控制能源消耗的基础工作,只有对各部门的能源消耗进行精确统计,建立企业能源消耗平衡表,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反应企业能源消耗状况,发现问题,寻找节能降耗方面的潜力与差距,从而提出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增强员工的节能意识,只有通过能源消耗的统计分析,才能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能耗定额,确保定额考核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才能调动起职工节约能源的积极性。
(5)能源统计管理
我国《统计法》明确规定 “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能源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能源经济现象的重要工具之
一,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实行能源科学管理的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能源统计的总体功能是提供信息、咨询和监督,基本任务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整个能源系统流程的统计资料,如实反映能源经济的发展水平、能源经济效益、能源综合平衡状况等发展变化情况,为宏观决策和管理,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及依据。具体有以下几项任务:
①为各级和部门制定方针、,编制能源计划提供可靠资料。
②对能源经济活动和能源方针、、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检查
和监督。
③为加强能源科学管理,挖掘能源潜力,提高能源利用率服务。
④为企业生产、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消耗服务。
⑤对能源生产及需求进行统计预测。
69
企业应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建立主要用能设备和次级主要用能
单元以及进出用能单元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并按照能源的购入存储、
加工转换、输送分析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进行详细的统计。并定期向国
家统计局、能源管理部门上报。执行中国统计局规定的完成能源统计任
务定期搜集和整理能源基本统计资料的调查,并按国家统一要求,统一
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自下而上地向国家和各级领导机关履行的一种报
告制度,具体又可分为定期报表制度和年度报表制度。
70
附图 1:
箱变
图例:
电能表
1 1.0
5 1
A C
B
D
A 代表计量表序号
变压器
B 代表计量表的检定周期
C 代表计量表的精度
D 代表计量表的数量
生产系统
生产、辅助设施照明用电
电能表 配电柜
2 5 2.0 1
电能表
配电柜
3 5 2.0 1
搅拌机
电能表 配电柜
4 5 2.0 2
图 1 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用电计量网络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