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计划
育才小学2016--2017第一学期 美术教学计划(一年级上册)
海阳市育才小学 程 云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作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全册教学理念目标: 【造型•表现】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二)、全册重难点: 重点:
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
美术计划
的方法。
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难点:
1、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充分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进行探究。
4、领会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美术作品中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情况分析:
新入学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学生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的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四)、措施: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全册课时安排:
本册课时共20课时新课,机动三至四课时,考核二课时。
美术计划
育才小学2016--2017第一学期 美术计划(二年级上册)
海阳市育才小学 于小童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作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全册教学理念目标: 【造型•表现】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二)、全册重难点: 重点:
1、熟练常用的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美术计划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事物之美,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充分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进行探究。
3、领会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美术作品中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美术学习,已熟悉了美术课堂,他们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具备了一定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和技法的表现能力,但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与探索。 (四)、措施: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学习正确作画技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寓教于乐,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五)、全册课时安排:
本册课时共20课时新课,机动三至四课时,考核二课时。
美术计划
育才小学2016--2017第一学期 美术计划(三年级上册)
海阳市育才小学 孙晓悦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四年级属于小学阶段的高级部,学生已经形成相应的美术素养和技能,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制订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作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全册教学目标: 【造型•表现】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 二)、全册重难点:
美术计划
重点:
1、用记忆画、想象画等形式,用大胆和谐的色彩表现自己熟悉的内容。 2、制作简单的纸版拓印画,及各种平面材料贴画,进一步提高剪纸拼贴的能力。
3、欣赏儿童画、名家作品及自然物,提高欣赏能力。 难点:
1、独具特色的想象力,用色丰富和谐,造型生动自然。
2、在纸工制作中培养其动手制作的精神,动手的协同性,在泥塑中培养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级,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也非常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较强,绘画作品具有一定的水准。同时他们对工艺制作也非常感兴趣,但动手能力欠佳。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整体的差距比较大,良莠不齐。 2、部分学生构图布局还不够完整,缺少均衡感。 3、学生整体工艺制作能力比绘画技能差点。
(四)、措施:
1、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的渗透,采取好学生带动差学生的方法。
2、加强构图练习,要求在构图时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生气,有意趣。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课堂评比,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相结合,来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技能表现,丰富美术素养。
(五)、全册课时安排:
本学期新授教学20课时,机动5-6课时,补充教学4-5课时,考核1-2课时(考查)。
美术计划
育才小学2016--2017第一学期 美术计划(五年级上册)
海阳市育才小学 姜 梅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五年级属于五年制小学阶段的最高级部,学生已经形成相应的美术素养和技能,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制订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学生眼界越来越开阔,知识面越来越丰富。许多知识不再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特别是三、四、五年级的学生,经过美术课的多年训练,已掌握了很多美术技能,自学能力很强。他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日益浓厚。四年级段的学生想象力也非常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较强,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是在教育部审查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突出时代感和地方特色。在结构上,以美术的形式语言集中划分单元,淡化不同课业类型之间的区别,在循序渐进地传授“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习得两方面的需要,并给教师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提供了教大的自主空间。
教材的改编力求全面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精神,符合山东教育教学实际;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体现学科教学的最新进展,强调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面向全体学生,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三、教学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
美术计划
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作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学内容
(一)、全册教学目标: 【造型•表现】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 二)、全册重难点: 重点:
1、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通过写生,认识一些透视现象。
3、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4、学习浅显的彩墨画知识和技法。 5、学习简单的手工的基本方法。 难点:
1、丰富的想象力,和谐醒目的色彩搭配,生动自然的造型。
2、在手工制作中培养其动手制作的精神,动手的协调性,在立作中培养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情况分析:
该年级段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尤其是工艺制作较突出,有一定的想象力及表现力,并有较强的欣赏能力。五年级段的学生想象力也非常丰富、大胆,对
美术计划
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较强,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同时五年级学生对工艺制作非常感兴趣,动手能力也较强。 但也有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整体的差距比较大,良莠不齐。班级之间,学生之间对美术课的兴趣,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理解差距较大。
2、部分学生构图布局还不够完整,缺少均衡感。部分学生想象狭窄,缺乏表现力。
3、学生整体工艺制作能力比绘画技能差点。 (四)、措施:
1、充分利用美术教室,进行班内、班际作品展评,以增强竞争意识及荣誉感,互相学习,提高美术兴趣。
2、充分和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情。
3、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的渗透,利用美术小组合作,采取好学生带动差学生的方法,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4、加强构图练习,要求构图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生气,有意趣。 5、通过课堂讲评作业,美术小组长轮流当等措施,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技能表现,丰富美术素养。
(五)、全册课时安排:
本学期新授教学20课时,机动5-6课时,补充教学4-5课时,考核1-2课时(考查)。
美术计划
育才小学2016--2017第一学期 美术教学计划(四年级上册)
海阳市育才小学 华振平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四年级属于小学阶段的高级部,学生已经形成相应的美术素养和技能,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制订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学生眼界越来越开阔,知识面越来越丰富。许多知识不再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特别是三、四、五年级的学生,经过美术课的多年训练,已掌握了很多美术技能,自学能力很强。他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日益浓厚。四年级段的学生想象力也非常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较强,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是在教育部审查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突出时代感和地方特色。在结构上,以美术的形式语言集中划分单元,淡化不同课业类型之间的区别,在循序渐进地传授“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习得两方面的需要,并给教师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提供了教大的自主空间。
教材的改编力求全面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精神,符合山东教育教学实际;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体现学科教学的最新进展,强调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面向全体学生,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三、教学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
美术计划
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作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学内容
(一)、全册教学目标: 【造型•表现】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 二)、全册重难点: 重点:
1、用记忆画、想象画等形式,用大胆和谐的颜色表示自己熟悉的内容。 2、制作简单的纸版拓印画,及各种平面材料贴画,进一步提高剪贴的能力。 3、欣赏名家作品、同龄人作品及大自然,提高欣赏能力。 难点:
1、独具特色的想象力,设色协调美观,造型生动自然。 2、在手工制作中培养其动手制作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情况分析:
本套教材,四年级的课本是最丰富、最精彩的,作业也是全套教材最出彩的。而四年级段的学生想象力也非常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较强,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同时四年级学生对工艺制作非常感兴趣,动手能力也较强。 但也有存在以下问题:
美术计划
1、学生整体的差距比较大,良莠不齐。
2、班级之间,学生之间对美术课的兴趣,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理解差距较大。
3、部分学生想象狭窄,缺乏表现力。部分学生构图布局还不够完整,缺少均衡感。
4、学生整体工艺制作能力比绘画技能差点。
(四)、措施:
1、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的渗透,采取好学生带动差学生的方法。
2、加强构图练习,要求构图要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生气,有意趣。
3、通过课堂讲评作业,美术小组长轮流当等措施,使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技能表现,丰富美术素养。 4、进行班内、班际作品展评,以增强竞争意识及荣誉感,互相学习,提高美术兴趣。
5、利用直观手段,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欣赏以增加学生欣赏的兴趣,开拓视野,激发兴趣,并辅以技法训练及增强其表现力。
6、继续探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使美术课堂达到和谐高效。 (五)、全册课时安排:
本学期新授教学20课时,机动5-6课时,补充教学4-5课时,考核1-2课时(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