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刀刀网
护理园地姚会玲

医药界 2019年12月第24期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西部战区总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83)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入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总计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模式,通过此种方法来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尿淀粉酶下降程度大,且腹痛消失时间短,优于对照组。另外,通过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比较之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实验组护理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来说,循证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的恢复,还可以减少并发症,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与家属的相关要求,在临床应用上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胰腺炎;护理;应用【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808(2019)24-094-01随着我国目前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很多人都饮食习惯也都发生了改变[1]。大量的饮酒与暴饮暴食都非常容易刺激胰腺分泌或者导致患者出现括约肌痉挛情况等,这些都容易引起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胰腺组织出现了自身消化、水肿、出血,严重时甚至产生坏死的一种炎症反应。一般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是剧烈腹痛、血清淀粉酶的活性增高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与日常生活,给患者家庭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2]。因此,本文以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例,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进行研究,现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选择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入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总计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模式,通过此种方法来,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共21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在25-6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9.21±5.34)岁,实验组:共21例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在24-6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5.68±9.12)岁,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进行数据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纳入标准:(1)经诊断确定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2)患者在知情同意参与此次调研;(3)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患者;(2)患有精神以及免疫等系统重大系统疾病的患者;(3)肝、肾功能异常人群。

1.2方法,对照组:对本组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包括血压、体重、血脂的测量等,并且根据患者的临床指标与用药情况等进行及时的监测。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补液、抑酸抗炎等处理,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体温变化、是否有腹痛、血尿淀粉酶恢复情况,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实验组:对本组急性胰腺炎患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第一,循证问题,从患者整体情况出发,考虑到每一个患者的不同需求,主要包括病情变化、生活护理、腹痛护理、治疗配合等;第二,循证支持,根据相关的评价体系,比较所获取的信息,对其价值进行综合的评价,再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在护理过程中,再进行系统化调整与反馈;第三,循证护理,包括护士的培训,各级护士与护理人员都应该掌握相关的知识,做好日常的宣教工作,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神志、体温、脉搏等等。同时,对患者日常生活的进行护理,患者在休息的时候体位是否正确、睡眠是否充足,充足的睡眠可以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增加脏器的血流量,促进患者体力恢复。患者无休克状况,则需要低半卧位,多翻身,锻炼深度呼吸。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先禁食3到5天,这样可以减少胰腺分泌,促进胰腺的恢复,避免失误与胃液进入到患者的十二指肠,初级胰腺消化也的分泌,加重胰腺的负担。插胃管时要注意不能过深,这样可以避免将十二指肠内的碱性肠液吸出,从而失去中和胃酸的作用。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与护理的结果与护理满意度。1.4统计学,本文采用SPSS21.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数型指标通过例(n/%)进行表示、再通过x2进行检验,计量型的指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P<0.05表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性。

2.结果

2.1治疗与护理后结果对比,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实验组各种结果都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1。表1:对比治疗与护理两周后患者情况()组别

腹痛消失时

例数发热天数(d)血淀粉酶(U/L)尿淀粉酶(U/L)住院时间(d)

间(h)

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

2121

6.9±1.98.95±4.212.03380.0486

87.13±10.7104.9±36.82.12480.0398

261.1±62.4315.8±60.82.87710.00

6.3±1.5.1±2.54.33860.0001

11.9±2.215.3±3.93.47960.0012

2.2护理满意度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2。

表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n/%)组别

实验组对照组x2值P值

例数2121

非常满意

1710

满意34

一般15

不满意02

总满意度95.23%(20/21)66.66%(14/21)

4.60860.031

3.讨论

循证护理的重点主要是以传统的护理作为基础,以科学理论作为依据,朝着现代化护理的方向发展。为急性胰腺炎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循证护理方案,护理人员依照方案,开展护理工作,包括安抚病人情绪、护理患者生活细节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首先,循环护理的方式可以确保急性胰腺炎患者能够在监护下进行正常剂量的用药、保证饮食的健康,并且进行适当的锻炼,让患者能够体会到医护人员与家人的关怀,建立抗病、康复的信心[3-5]。其次,循环护理的方式与传统的护理模式也有差异,这种护理方式更重视急性胰腺炎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互动,加强医护人员工作能力与自主的服务意识。最后,增强患者与家属主动配合治疗的意识,按照医嘱正确饮食、服药,确保医生与急性胰腺炎患者之间能够更密切的交流,从而进一步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6]。

此次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治疗与护理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无论是在临床上还是在科研上都值得进一步推广。参考文献

[1] 陈媛.分析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必

读,2019,(15):114.

[2] 邓玉.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前

沿,2017,7(33):44-45.

[3] 张艳.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

师,2017,33(28):130,132.

[4] 高婷婷.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

子杂志,2018,3(45):49,54.

[5] 吴希旸.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

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4):153,163.

[6] 谭建平,陈晓玲.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必

读,2019,(15):1

老年重症监护室13例耐碳青霉素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

杜 娇

(西部战区总医院-干部病房ICU 四川 成都 610083)

【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重症监护室检出的13例耐碳青霉素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进行回溯性分析, 探讨预防控耐碳青霉素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从消毒隔离、药物治疗管理、呼吸道管理、饮食与营养、口腔与皮肤护理、各管道的护理、健康教育及监控等方面探讨对耐碳青霉素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有6例患者成功转出监护室,3例患者病情平稳,4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耐碳青霉素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影响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 所以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耐碳青霉素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808(2019)24-094-02院内感染又称为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在我国, 革兰阴性肠杆菌科肺炎克雷伯菌是院内感染占第二位的致病菌, 占9.03%。近年来, 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carbapenem-resistant entcrobaetcriaceae, CRE) 的检出率逐年增高, 临床分离的CRE中最为常见的是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 , 其主要耐药机制为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 (KPC型碳青霉烯酶)[2]。因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 免疫功能降低, 易于发生医院感染。因老年病人同时, 有严重基础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等) , 使用过侵袭性操作 (如导尿、静脉插管、呼吸机应用、外科手术等) , 及前期使用过抗生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 也是肺炎克雷伯菌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是医院感染的重点护理对象。由于重症监护病房 (ICU) 存在着患者住院时间长, 交叉感染机会多, 抗生素、激素广泛使用, 侵袭性操作多以及基础疾病严重等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肺炎克雷伯

已成为防止感染的重用手段。菌感染的高发区[1]。因此对高危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科共收治13例耐碳青霉素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年龄均在85岁以上的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病房管理:

1.1住洁净层流病房,将同类型感染病人安置在一起,行床旁隔离,挂隔离标识。1.2专人管理病人,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患者周围环境时应穿隔离衣,戴手套。

1.3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时,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手部皮肤如有明显污染,应当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无明显污染时,可使用快速手消毒凝胶做手消毒。给病人翻身或生

活护理时,先从未感染肺克的患者开始,进入清洁区域的护士加穿隔离衣,给清洁患者护

理完后,脱去隔离衣,如果未管理肺克患者的护士继续参与肺克病人的翻身等操作,也需加穿隔离衣,操作完毕后,脱去隔离衣弃之。

1.4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被单、衣物等应严格清洗后再消毒灭菌。各类医疗器械,包括患者床旁检查(如心电图、超声、胸片)的仪器使用后须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隔离病房须使用固定专用的保洁工具,保洁员每日用1:2000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治疗柱、床栏,每日擦拭三次(早、中、晚),擦拭这些区域先从清洁患者开始,最后擦拭肺克感染的患者。护士使用的小桌板及文具用1:1000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三次,病人使用的仪器每日用1:1000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每日三次。加强终末消毒。

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3.患者使用过的所有敷料

一次性医疗器械等医疗废物放入专用黄色医疗废物袋内,必要时双层包装。锐利器具用后及时放入专用利器内,由专业的环卫公司统一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

4.气道护理:

4.1气管插管的患者,保持管道固定稳妥,每班查看气管插管的深度,防止管道脱出。气管切开的患者每日更换气切敷料一次,如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更换敷料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并观察切口情况有无红肿、渗血,固定松紧适宜。

4.2进行翻身、擦浴、搬运等护理操作时注意固定管路,避免脱出;监测气囊压力每4小时1次,防止气囊压力过大造成气道黏膜损伤。

4.3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及时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吸痰时严格无菌操

(下转第95页)作并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量,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