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刀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南省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办法

河南省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办法

来源:刀刀网
河南省林业重点⼯程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办法

河南省林业重点⼯程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办法(试⾏)第⼀章总则

第⼀条为指导和规范河南林业⽣态省建设重点⼯程县级作业设计和设计⽂本的编制,统⼀设计程序,保证⼯程建设的质量和成效,参照国家林业局《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程》,结合我省⽣态建设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条本办法主要适⽤于《河南林业⽣态省建设规划》中的省级重点⽣态⼯程和省级林业产业⼯程等林业重点⼯程的年度作业设计。第三条总体要求

⼀、作业设计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统⼀组织专业⼈员或具有相应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以县(市、区)为单位进⾏编制,按乡(镇、场)、⾏政村(林班)设计到⼩班(地块)。

⼆、县级作业设计要服从整体布局,以本县林业⽣态建设规划、经批复的省级重点⽣态⼯程和林业产业⼯程年度实施⽅案(或计划任务)为基础。三、作业设计必须对⼯程的质量标准、技术要点、施⼯组织、施⼯时间、组织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四、作业设计要便于施⼯单位操作。第四条作业设计的依据和任务⼀、作业设计的主要依据

(⼀)国家与地⽅有关⽣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针、;省⼈民印发的有关河南林业⽣态省建设的⽂件(年度实施意见);(⼆)国家及省颁发的有关营造林、防沙治沙、森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等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等;(三)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复的各级林业⽣态建设⼯程规划、实施⽅案;省林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计划;

(四)最近⼀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类调查)、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地资源利⽤调查、耕地普查等成果资料。⼆、作业设计的任务

落实⼭区⽣态体系建设⼯程、农⽥防护林体系改扩建⼯程、防沙治沙⼯程、⽣态廊道⽹络建设⼯程、城市林业⽣态建设⼯程、村镇绿化⼯程、森林抚育⼯程、低质低效林改造⼯程、产业⼯程等年度任务,对每项⼯程的每个作业区(或⼩班)做出具体技术规定,指导施⼯。第五条作业设计的程序主要分为准备⼯作、外业调查、内业设计、⽂件编制、评审报批等五个阶段。第六条作业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落实本年度的作业⼩班(地块)。

⼆、分别不同建设⼯程进⾏营造林作业设计、森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作业设计等。三、种苗⽣产、供应设计。四、新造林地管护设计。五、配套基础设施设计。

六、施⼯作业顺序、时间、劳⼒安排。七、施⼯材料、⽤⼯量测算与投资预算。

第七条作业设计成果由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业设计表、作业(施⼯)设计图和有关附件构成。

第⼋条作业设计按规定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统⼀审核。分项⽬批复实施。上级主管部门应于施⼯前下达批复意见。

没有作业设计或虽有作业设计但未经批准的,不得施⼯。作业设计⼀经批准,应遵照实施。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时,应报原设计批准部门批准。第⼆章准备⼯作

第九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县级⼯程规划和实施⽅案,先与乡村有关单位和⼈员沟通,本着基层群众积极性⾼,先易后难、集中连⽚、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按年度计划选择、确定的地块和⾯积。

第⼗条在作业设计前,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或设计单位应制定详尽的⼯作计划和技术⽅案,组织调查设计⼈员进⾏必要的技术培训,统⼀技术标准、调查设计内容和⽅法,明确任务和要求,并准备必要的图形材料、调查⽤表、仪器设备、物资等。第⼗⼀条调查设计前应分别收集全县及⼯程区下列有关资料:

⼀、⾃然条件资料: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象、⼟壤与植被等。

⼆、社会经济资料:包括⼈⼝与劳动⼒现状、⼟地利⽤现状、林业建设现状及有关规划等资料。

三、管理和技术资料:与⽣态省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国家、⾏业、地⽅标准、技术规程。林业⽣态建设⼯程成熟技术、建设模式等资料。

四、基础资料:

(⼀)图件资料:包括最新地形图、森林资源现状图、⼟地利⽤图、⼟壤类型图、植被分布图和其它有关调查、区划、规划的图⾯资料,有条件的地⽅可以收集和采⽤卫星影像。调绘底图要求采⽤1︰10000或1︰25000的地形图或卫⽚平⾯图;

(⼆)⽂字与统计资料: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资料(应为设计期最近5年内的调查成果,5年以上的调查成果应进⾏补充调查);规划设计、经营⽅案、造林典型设计、经营类型、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统计报表等。第三章外业调查第⼗⼆条⼯程建设区划

区划采⽤1︰10000或1︰25000的地形图或卫⽚平⾯图为底图,根据各⼯程建设内容、任务、规划设计图及附表、年度计划,选择区划各⼯程建设区(可在宜林地、⽆⽴⽊林地以及其他适宜造林、封育

的⼩班中选择造林、封育⼩班;在有、疏林地等地类中选择适宜封⼭育林、改培、完善提⾼、更新的⼩班)。各⼯程建设区的布置要相对集中,便于管理,便于施⼯。各⼯程建设总⾯积与年度计划应尽量吻合,误差不超过5%。

各⼯程建设区可先在规划设计图上选择,再到现地踏查。踏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类或⼩班界线是否变更、规划设计的内容是否合理。各⼯程建设区由组织者负责选择,由设计⼈员进⾏指导,共同查看、核实。在核实现场分⼯程将作业区位置⽤铅笔勾绘在以乡镇为单位分

幅的规划设计图或地形图上。同时,按⼯程将各年度标注在同⼀张地形图(底图)上。第⼗三条各级区划界限核定

⼀、原区划的县(市、区),乡(镇、场),⾏政村(林班)界限,原则上不能变动。

⼆、结合⼆类调查的区划,⼩班界线⼀般情况下不进⾏调整,若遇⼩班划分明显不当或界线不清等特殊情况下可作适当调整。三、平原区或地形图上难以勾绘、⼩班界不易确定的,可利⽤GPS定位或罗盘仪辅助测量等进⾏区划⼩班,并设定标志定界区分。第⼗四条⼩班区划⼀、区划的依据

⼩班区划以权属、⽴地类型、植被现状、造林类型、经营措施类型为依据。其中,⽴地类型、经营措施类型是划分⼩班的最主要依据,当以往划分的⼩班明显包含了两个以上的⽴地类型或经营措施类型,

且每个⽴地类型或经营措施类型所占的⾯积⾜以单独划分⼀个⼩班时,应将其划开。⼆、区划的⽅法

在图上划出相对集中连⽚的地块。地块的边界尽量与地貌单元保持⼀致,如⼀⾯坡地、⼀条沟系、⼀⽚岗地、⼀块滩地。在划出的地块内区划⼩班。⼩班区划原则上在现地进⾏, 但过去的图⾯材料丰富, 对现地的情况⼜清楚时, 也可先在室内区划, 再到现地核对。

⼩班界线以明显地物、地类界线确定。如⼭脊、⽔系、地类界和道路等,要便于识别和管理。⼈⼯区划的⼩班界也可结合现地情况与需要将其设计成营林道、防⽕线或⽣态安全林带。三、⼩班编号、⼩班⾯积

(⼀)以⾏政村(林班)为单位,分⼯程类别(⼯程类别⽤英⽂字母表⽰,如⼭区⽣态(A)、农⽥防护(B)、防沙治沙(C)、⽣态廊道(D)、环城防护(E)、村镇绿化(F)、森林抚改(G)、林产⽤材(H)、林产经济(I)等)进⾏⼩班编号;如⼭区⽣态体系建设⼯程⼩班编号为A1、A2等,如有细班,⽤A1-1,A1-2等表⽰。

(⼆)⼩班的⾯积以⼀个经营年度内能完成该⼩班的诸如造林、抚育、采伐等某⼀项作业为宜, 原则上不要超过300亩。⼩班的最⼩⾯积1亩,若地块⼩,零星分散,在底图上不能准确勾绘来,需在图上标注符号⽰意(或:可与邻近⼩班合并为复合⼩班, 分别注明各地类所占的⽐例)。

四、在现地扣除⼩班内⾮施⼯地块,现场测量⾯积,⾮施⼯地块⾯积⼤于规定的最⼩⼩班⾯积时应勾绘在地形图上,否则可在调绘图上标注符号⽰意。五、线状(带状)⼩班应实地测量可施⼯长、宽,点状⼩班应确定施⼯地点,并简易测定⾯积。第⼗五条⼩班的选择⼀、选择范围

⼟地利⽤规划中确定为林业⽤地的宜林地、灌丛地、⽆⽴⽊林地(森林采伐迹地、林中空地、造林失败的地段);列为改造对象的有林地、疏林地、低质低效林和灌⽊林地;新造林地和需要抚育的中、幼林地等。⼆、选择原则

(⼀)宜林地的⽴地因⼦和列为改造对象的有、疏林地、低产林和灌⽊林地; 农区⼟地利⽤规划确定为林业⽤地的宜林地、灌丛地;新造林地和中、幼林地指标要符合河南林业⽣态省建设规划省级重点⽣态⼯程及产业⼯程建设标准的要求;(⼆)权属清楚,地界明确。三、选择的⽅法与步骤

(⼀)明确造林地的产权主体,并根据基层⼲部和业主造林意愿落实⼩班⾯积。

(⼆)将⽴地类型、经营措施类型落实到⼩班;

(三)对各⽴地类型、经营措施类型作出评价,按省级重点⼯程及产业⼯程建设标准确定适宜的⽴地类型和经营措施类型;(四)按⽴地类型和经营措施类型选择适宜省级重点⼯程及产业⼯程建设的⼩班。各建设⼯程选择的⼩班总⾯积与年度计划的总⾯积不相符时,要按实际情况调整。第⼗六条⼩班调查记载

内容包括: 位置(乡、村并记载⼩班中⼼位置附近的GPS公⾥⽹格坐标)、⼩班编号、权属、地类、地貌、地形(坡度、坡向、坡位、坡形、海拔等)、⾯积、⼟壤、植被、⽴地类型、造林类型及拟造林树种、株⾏距等;有、疏林地⼩班还须记载测树因⼦(年龄、郁闭度、⽣长状况、林分特点等)、经营类型、以往的经营措施等。第⼗七条有关⼯程的调查要求

⼀、封⼭育林:应按照《GB/T15163-94封⼭(沙)育林技术规程》的有关要求调查现有母树、幼苗、幼树及灌草植被种类、数量、分布、盖度等状况,以及相关的⾃然、社会经济情况。

⼆、⽣态能源改培林:应调查现有有、疏林地中有培养前途的⽬的树种及其幼苗、幼树、灌草植被种类、数量、分布、盖度等状况,以及相关的⾃然、社会经济情况。

三、农⽥防护林体系改扩建⼯程、防沙治沙⼯程:应分别新建、完善提⾼、更新三种建设类型进⾏⼩班调查、统计。四、⽣态廊道⽹络建设⼯程:按照⽣态廊道分级标准,分别新建、完善提⾼、更新三种建设类型进⾏⼩班调查、统计。

五、村镇绿化⼯程:以⾏政村(镇)为单位,道路(村内)两侧绿化和庭院绿化以⾃然村为⼩班,围村(乡、镇)林带建设以地块为⼩班,分三种类型进⾏⼩班调查、统计。

六、森林抚育⼯程:是对郁闭度0.8以上的中幼林⼩班进⾏调查、分抚育类型进⾏统计。

七、低质低效林改造⼯程:是对疏林地、⽆培养前途或灾害危害严重的林分(⼩班)进⾏调查、分类型进⾏统计。

第⼗⼋条调查、预测现有苗圃地、母树林、种⼦园本年度的种苗⽣产、供应情况。包括种⼦结实与产量、育苗⾯积、苗⽊种类、产苗量、苗⽊质量等级、苗⽊⽣长等。

第⼗九条现地确定需要建设的了望台(塔)、哨卡、管护房、林道、防⽕道、围栏、科研试验和⽣态效益监测样地以及其它配套设施的设置地点,布设线路与⾛向,测量长度或占地⾯积,在现地埋设标记,并绘于调绘图上。第四章内业设计

第⼆⼗条内业设计前,应对外业⼩班调查资料及图件进⾏整理、检查、核对,做到图表相符、资料齐全、内容完整、计算⽆误后,⽅可进⼊内业设计。第⼆⼗⼀条⼩班⾯积求算

实测的⼩班以实测⽔平⾯积为准;勾绘的⼩班采⽤求积仪、⽅格纸或⽹点板量算⾯积,两次求积⾯积相差不应⼤于±1/50,合格后取平均值。⼩班⾯积以亩为单位,保留⼩数点后⼀位数。

第⼆⼗⼆条编制⽴地类型、造林类型、森林经营类型表⼀、⽴地类型表的编制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进⾏⽴地类型区划。主要依据岩性、坡向、坡度、坡位、⼟壤厚度、地下⽔位、沙化或侵蚀程度、植被等因⼦采⽤定性或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法进⾏筛选,确定影响林⽊⽣长较⼤的⽴地主导因⼦作为划分⽴地类型的依据。并以县(市、区)为单位,编制⽴地类型表,包括:类型名称、编码、⽴地特征、适⽣树种草种、适宜营造林措施等。⼆、造林类型表的编制

依据⽴地条件、树种特性、培育⽬标(或材种规格)、经营周期等编制。表式见附录:河南林业⽣态省建设重点⼯程县级附表(参考件)表1。三、森林经营类型表的编制

依据⽴地条件和林分状况编制。表式见附录:河南林业⽣态省建设重点⼯程县级附表(参考件)表2。

如过去已编制过⽴地类型、造林类型、森林经营类型表,可验证修改补充后应⽤。否则要另⾏调查,重新编制。第⼆⼗三条营造林作业设计

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程类别和分项⽬来源(如退耕、天保、外资、农发、太⾏⼭绿化、长防、国债等),分别新建、完善提

⾼、更新、改培、封育、森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等建设内容和任务,按⾏政村(林班)、⼩班的顺序,根据总体规划、年度任务、⽴地类型、营造林模式、森林经营类型,结合当地⾃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特点,设计适宜的林种、树种和造林时间、造林⽅式、造林密度、配置⽅式、种苗类型、整地⽅式、幼林抚育等;以及对森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的作业设计。

(⼀)林种、树种:在充分尊重⾃然规律的前提下,按照年度计划、树种的⽣物学特性、⽴地类型等,以县为单位确定林种及⾯积;造林树种选择要体现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的原则,以优良的乡⼟树种为主,也可适当选⽤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提倡营造树种有⽣态互补作⽤的混交林,提倡营建乔灌复合结构的⼈⼯群落。营造以杨树为主要树种的⽣态防护林,⼩班⾯积在200亩以上,或连⽚造林⾯积超过300亩,或带状⼩班长度超过300⽶,造林树种必须设计2个以上。

(⼆)造林⽅式、⽅法设计:造林的作业⽅式分机械造林、⼈⼯造林、封⼭育林三种。作业⽅式的选择取决于地形、地势、劳⼒、财⼒等状况。造林⽅法有植苗、直播和扦插之分。根据相应的⽅式⽅法确定造林的季节与时间;

(三)造林密度:根据树种特性、⽴地条件、培育⽬标、是否间作等确定密度、株⾏距和配置形式(宽窄⾏带状造林注记为(株距×⾏距)×带间距);(四)种苗类型:提出种⼦和苗⽊来源及其质量要求。计算种苗年需求量与总需求量等;

(五)整地的时间与⽅式:各地可根据⽓候、⽴地条件、造林树种等情况,在尽量保护现有植被的前提下,确定适宜的整地时间、整地⽅式和整地规格;

(六)幼林抚育:幼林抚育次数、时间与具体要求等。主要包括保墒措施,抗旱、保⽔措施,⽔⼟保持措施,必要的定株、修枝、截⼲、松⼟、锄草、施肥、病⾍⿏害防治等措施。

(七)森林抚育:根据森林抚育⼯程建设标准(对郁闭度0.8以上的中幼林进⾏抚育,通过⼈⼯措施,加强经营管理,不断提⾼林分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和选取的⼩班进⾏抚育措施类型、间伐⼯作流程、抚育采伐对象、抚育采伐强度、抚育采伐蓄积、抚育采伐种类、抚育采伐林种、树种、起源、抚育采伐质量等设计;

(⼋)低质低效林改造的作业设计:低质低效林改造⼯程建设标准(对疏林地、⽆培养前途或灾害危害严重的林分进⾏改造。对⽣态区位重要的低质低效林,通过加⼤培育、科学改造,使其逐步形成树种多样、层次复杂、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公益林;对⽔热资源丰富、⽣态条件较好地区的低质低效林,通过加⼤投⼊,集约经营,使其形成速⽣、丰产、⾼效的商品林;对郁闭度⼩于0.5且有培养前途的低质低效林实⾏封⼭育林,通过封禁、适当补植改造等措施,充分发挥⽣态系统的⾃我修复能⼒,提⾼林分质量)和选取的⼩班进⾏改造类型、改造对象、改造⽅式、间伐强度、⼯作流程、采伐质量、施⼯清理等设计。第⼆⼗四条种苗组织设计

按照营造林作业设计和当年的计划任务,分别树种、苗⽊类型与规格测算种苗需要量,并根据当地产苗能⼒和采种量测算种苗供应量、种苗余缺状况设计种苗组织供应⽅案,落实⼯程建设需要的种苗来源、规格、等级和数量(⼀般增加5%的损耗)。外地调⼊苗⽊要做到“两证⼀签”齐全,并做好苗⽊保湿处理。

第⼆⼗五条管护设计

对地处交通要道、⼈⼝稠密、林农交错地区和近⼭区的新造林地,可通过个体承包,把管护责任落实到个⼈。对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烟稀少地区,可组建专业管护队伍,采取封⼭堵卡的办法来管护。

管护设计应明确管护责任⼈,并与之签订管护合同。进⾏了望台、哨卡、值班⽤房的位置、规模与结构,围栏类型、设置位置、长度及必要的管护设备的设计,并测算⼯程量、⽤⼯量、耗材量等。第⼆⼗六条配套基础设施设计

配套基础设施包括防⽕线、林道、森林病⾍⿏害防治等,根据规划、实施⽅案的安排进⾏。具体设计可参照有关标准和技术规定,明确各项设施的地点、规模、结构,计算耗材量与⼯程量,并配备相应的技术设备。第⼆⼗七条⼯程量统计

根据⼯程项⽬涉及的相关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林地清理、整地挖⽳的数量,肥料、农药等造林所需物资数量,辅助⼯程项⽬的数量与相应物资、材料的需求量,以及车辆、农机具等设备的数量与台班数。第⼆⼗⼋条⽤⼯量测算

根据造林地⾯积、辅助⼯程数量及其相关的劳动定额,计算⽤⼯量,结合施⼯安排测算所需⼈员与劳⼒。第⼆⼗九条施⼯组织设计

⼀、根据季节、种苗、劳⼒、组织状况做出施⼯作业顺序、时间安排;劳⼒、物质、设备的调配与安排。⼆、施⼯作业的计划、资⾦、组织、技术、档案管理等设计。第三⼗条经费预算及资⾦筹措

分苗⽊、物资、劳⼒和其他4⼤类计算。种苗费⽤按需苗量、苗⽊市场价、运输费⽤测算。物资、劳⼒以当地市场平均价计算。资⾦筹措按《林业⽣态省建设规划》的规定和标准,分别国家、省财政、市县(区)财政及吸引社会资⾦概算。第三⼗⼀条编绘图⾯材料⼀、⼯程区位置⽰意图

保持界线完整,⽤A4或A3纸图幅。主要图素有: 地形、地貌(⽔系、⼭脊线、⼭峰等)、⾏政区划界、经营区划界、道路、居民点等。位置⽰意图嵌⼊说明书⽬录之前。⼆、设计图

⽐例尺1:10000 或 1:25000,根据外业调绘和内业设计材料,以乡(镇、场)为单位分幅,按《林业地图图式》的要求将各项⼯程设计绘制在同⼀份地形图上。以不同⾊彩、⾊调(⼀般不⽤蓝、紫、⿊⾊)标出各⼩班的⼯程类型(和造林类型、森林经营类型)。

作业设计图主要包括:图题、图例、图签等图件,各级驻地与相邻⾏政区名,乡(镇、场)、⾏政村(林班)、⼩班界;⾏政村名,林班、⼩班号;道路,⽔系,附近居民点,独⽴地物,地貌(⼭脊、⼭峰等),⼩班注记,以及设计的配套基础设施等。⼩班注记要⽤分⼦式标注,参考样式为:①⾯积②树种⼩班号

③营造林年度④营造林⽅式

⼩班注记说明:①⾯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数;②树种为主要树种,两个树种以上的主要树种后加“等”字;③营造林年度为2008、2009、2010、2011、2012;④根据不同⼯程分别填写:营造林⽅式、建设类型、营建模式、廊道级别、造林类别、抚育措施类型、改造⽅式、项⽬来源。三、造林图式

包括栽植配置图、整地⽅式图(平⾯图、剖⾯图)。图⽰应简洁、明了、规范,标注内容、尺⼨清楚,⽐例尺适当,⽅便施⼯。造林图式参见《LY/T1607-2003造林规程》附录C造林图式⽰例。四、辅助⼯程单项设计图

应分别项⽬类型,因地制宜,按照相关国家标准、⾏业标准绘制单项设计图。第五章设计成果

第三⼗⼆条作业设计⽂件的组成

包括年度作业设计说明书、各种统计汇总表、设计图纸及附件四部分。

⼀、作业设计说明书:说明书应根据上级下达的各项⼯程年度计划和要求,以县为单位统⼀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前⾔,简述设计过程及提交的成果;

(⼆)基本情况,包括作业区的⾃然条件,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地利⽤、林业基本情况等;(三)依据和原则;

(四)各项⼯程的规模、范围和布局;

(五)营造林作业设计;该部分内容,根据不同⼯程,分别进⾏设计;(六)种苗组织设计;(七)管护设计;

(⼋)配套基础设施⼯程设计;(九)施⼯组织设计;

(⼗)⼯作量与⽤⼯量测算,投资预算及筹措。⼆、各种统计表

根据不同⼯程要求编制,主要包括XXXX年度林业⽣态⼯程建设任务汇总表、按造林树种⾯积统计表、××⼯程造(营)林⼩班作业设计⼀览表,种苗供需平衡及来源表、投资测算汇总表、⽴地类型表、造林类型表(或经营措施类型表)等七套基本表。表式见附录:河南林业⽣态省建设重点⼯程县级附表(参考件)。三、作业设计图纸

包括⼯程区位置⽰意图、按乡(镇、场)绘制的营造林图、营造林模式⽰意图和辅助⼯程单项设计图。第三⼗三条作业设计以⼩班为单元逐级建档,图、表、说明书作为建档主要内容,纳⼊技术档案管理。第六章附则

第三⼗四条本⼯程涉及国家重点⼯程建设内容的,按照国家重点⼯程相关规程执⾏。第三⼗五条本规定由河南省林业厅负责解释。

参考件:河南林业⽣态省建设造林作业设计附表(基本表格)⼀、营造林作业设计汇总表⼆、按造林树种⾯积统计表按造林树种⾯积统计表

以乡为单位,分树种统计——年度营造林作业设计汇总表

以乡为单位,分营造林两类,按⼯程类别及项⽬来源统计,单位:亩,保留整数18

三、——⼯程——林造(营)林⼩班作业设计⼀览表——年森林抚育⼯程⼩班作业设计⼀览表

抚育措施类型包括抚育采伐、⼈⼯修枝、林地管理、特殊林种抚育等;抚育强度包括间伐强度、修枝⾼度、松⼟除草次数;备注项⽬来源——年低质低效林改造⼯程⼩班作业设计⼀览表

改造类型包括更替改造、抚育改造、复壮改造;备注项⽬来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